《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这部经典共有四种译本。最早的版本由元魏时期的菩提流支所译,时间约在永平元年至天平二年(公元508年至535年),称为《无字宝箧经》,内容为一卷。紧随菩提流支之后,元魏时期的译师佛陀扇多在元象二年(公元539年)于邺都完成了同名经文的翻译工作,同样分为一卷,但此译本已经失传。
第三个版本是由唐代地婆诃罗法师在永淳二年(公元683年)于长安西太原寺的归宁院所翻译,并将经名定为《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内容为一卷。
最晚的版本则是由地婆诃罗法师后来再次翻译,定名为《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同样分为一卷。之所以地婆诃罗法师再次翻译同一部经,有可能是两次翻经所依的梵文底本并不相同,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我将要解读的是由地婆诃罗法师主译的《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为皇家钦定的官方翻译版本,其翻译过程严谨细致,因此被认为是所有版本中最卓越、最出色的,历代以来,诵持者所得感应也最为显著。同时,我也会参考其它两个版本辅助解释本经,以期为同学们提供更为明晰的解读。
五重玄义
一、释名
一般情况下,分析一篇文章先要讲解文章的题目。所以,我们第一步先解释经题,本经以法喻为名。
“大乘”的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或“摩诃衍”,相应梵语是“Mahayana”,是大的车乘之意。“大”含有广大、崇高、无量的意思;“乘”有运载的意思。佛经中用车辆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相对于小乘来说,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为大乘教法。
“离文字”阐明一切事物现象本质上是无所有的,既无可比喻,也无法思辨言说。意在指出大乘佛法一实相印的不可思议性,超越了人们用思维、语言、文字诠说的概念性表达。
其它两个版本把“离文字”译为“无字”,相比较而言,我个人认为“离文字”比“无字”更贴合经义。
“无字”这一概念可能会误导人陷入对空性的误解,使得修行者可能会产生极端的想法,比如摒弃文字的使用,停止阅读和学习佛教经典,从而形成一种偏执的理解和行为模式。
而“离文字”的真正含义并非是避免使用文字,而是要超越对文字的依赖和执着。它鼓励人们认识到文字的空性,即它们本身并无固定意义(即空),同时又理解文字本身的虚幻象,即它们在传达意义时的临时性和相对性(即假)。通过这种理解,修行者能够达到一种既不完全依赖文字,也不完全排斥文字的中道正见,从而领悟到圆顿教义的深刻内涵(即中)。
一切佛经的名字,有通称也有别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是本经的别名。“经”这个字,是所有佛经的通称。“经”字梵语为“修多罗(Sutra)”,译为契经,因其内容能够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简单来说是贯通义,指的是将各种义理贯通起来。广说“经”字有翻无翻,各具五义,详细解释建议拜读天台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
二、辨体
前面先解释本经的经题,已经解释了能够诠释的假名。再进一步辨析体性,是为了开显经名所诠释本经的真实体性。
因为经名能够召唤体性的缘故,在释名之后就适合辨析体性,让学习的人有归属之处,这就是天台教理辨体的奇妙用意。
大乘佛经皆以实相作为正体。大乘是相对于小乘来说的。“乘”有运载的意思,用来表示教法。佛根据众生根机大小的不同,而说大小不同的两种教法。
对于小根机的声闻缘觉,说的是灰身灭智,证到空寂涅槃的方法,这就是小乘教。
对于大根机的菩萨,说的是开启一切智慧,利益度脱一切众生,达到成佛之道的菩萨法,这就是大乘教。
佛灭度后,弟子们结集经典,因为根机喜好不同,将佛所说的法分为大乘菩萨藏和小乘声闻藏两类经典。
大乘经典,就是阐明成佛道法的菩萨藏中所有的经典。凡是大乘经典,都以实相作为正体。《大智度论》说:“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比如《法华经》是以实相为体,《楞严经》是以如来藏性为体,《华严经》是以一真法界为体。如来藏、一真法界,都是实相的不同名称。
这部经也不例外。本经以普光明藏为体,普光明藏即如来藏,一实相之异名。实相指的是一切事物的真实本质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我们无法通过外在探寻和内心思维来找到实相本身,也不能说实相自性不存在,为什么呢?
下面我们用空假中三观的方式来分析:
如理正思维,一切的世界主客观现象皆依实相而幻有(即假),但又不能说实相有具体的存在(即空)。实相自性超越了空、有二边以及我们所有的思考、分别和语言文字的描述(即中)。
总的来说,实相超越了所有的形式和特征,既没有特定的形态,也不是没有形态。这是一种非常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状态,我们只能勉强称之为”实相”。
三、明宗
“明宗”是指明确理解佛经的宗旨要义。那么宗和体有什么不同?打个比方,如果你想定制一款纯金手镯,那么999足金就是“体”,工匠按你的设计图稿来制作就是“宗”。在学修中,了解一部经文的宗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把握经文的中心思想和精神实质。”辨明”则是指出了这个过程需要辨识和明确,不是模糊或笼统的理解,而是要深入到经文的内在含义。
本经以一相离言为宗。“一相”就是一味解脱不二之相,即一切事物的统一本质或状态。本经说明了一切事物的统一本质既不会来也不会去、既非因也非缘、不会产生也不会消灭、没有获取也没有舍弃、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离言”即经题中的“离文字”,经文说:“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词之所辩说。”
这句话看起来很深奥,但其实并不难理解。简单来说,这句话是在表达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或自性是不独立存在或者说无法被具体描述的。它强调了以下几个要点:
我们可以站在现实生活中的修行者角度,从更深层次上思考离言非喻的含义:
四、论用
论用,就是指这部经的功能作用,用就是力用,我们依照这个力用修行,将来会得什么样的结果。简单说,就是我们学了这部经有什么用处?
本经以自他得乐为力用。经中佛陀介绍了菩萨所应断的烦恼和所应持守的戒行,并阐明求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为了自己和他人都能获得快乐的缘故。
而佛陀已经超越了普通人的感知和认知,即“如来觉者无所觉故”。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后,有无量众生发菩提心,发二乘心、出地狱生人天。无量的菩萨登初地、得三昧,无数的众生没有一个错过的,全都获得了相应的利益。
佛陀又说受持此法门就是供事本师释迦牟尼佛,荷担如来家业,能获得无碍辩才、会往生净佛国土、临终能见佛、得无尽法藏、得宿命智、不堕恶趣、乃至五逆罪灭、诸圣护念、蒙佛灌顶等功德力用。最后,佛总结说:“我见是人已成佛道”。
五、教相
古德祖师说:“教者,圣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別同异也。”这里提到的“教者”,指的是圣人(佛陀)所传授的教诲,是指导众生走向解脱和觉悟的言说。而“相者”则是指对一切事物状态的区分和辨识,是对不同事物特征的识别。
此经属方等部,教通衍门。这部经属于佛教经典中的方等部类,包含了较为深奥的教义。经文中佛陀所说的“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表明本经所讲述的法门非常广大、深奥,且不易得见,是非常稀有的教法。因此,我们将本经判定为“方等大乘为教相”,意味着这部经是以大乘佛法的视角,来阐述深奥的法要,具有普遍性和深远的意义。
以上五点分析,是《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的核心要义。通过以上的提前阐述,旨在使大家对本经有一个总体初步的了解,以便接下来深入研究经文,领悟此经的深奥教理。
后学佛弟子 惭愧白衣持心 述于持心闲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