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16
速度(字/分钟)
1
倒计时
3
字体颜色
背景颜色
镜像

翻译名义集卷第五

宋姑苏景德寺普润大师法云编

仙趣篇第十六
楞严云。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梵语茂泥。此云仙。释名云。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庄子云。千岁厌世。去而上仙。抱朴子云。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不修而但务方术。终不得长生也。高僧传云。纯陀西域人。年六百岁不衰。唐代宗从之。求留年之道。陀曰。心神好静。今为尘境汨之。何从冥寂乎。若离简静。外欲望留年。如登木采芙蓉。其可得耶。陛下欲长年。由简洁安神。神安则寿永。寡欲则身安。术斯已往。贫道所不知也。而言趣者。婆沙毗昙皆云。趣者到义。乃仙人所到之处也。

阿斯陀。或云阿夷。此翻无比。又翻端正。大论云。阿私陀仙。白净饭王言。我以天耳闻诸天鬼神说。净饭王生子有佛身相。故来请见。王大欢喜。敕诸侍人将太子出。侍人答王。太子小睡。时阿私陀言。圣王常警一切。施以甘露。不应睡也。即从座起。诣太子所。抱著臂上。上下相之。相已涕零。不能自胜。王大不悦。问相师曰。有何不祥涕泣如是。仙人答言。假使天雨金刚大山。不能动其一毛。岂有不祥。太子必当作佛。我今年暮。富生无色天上。不得见佛。不闻其法。故自悲伤耳。

羼提。此云忍辱仙。西域记云。瞢羯厘城东。有大窣堵波。是忍辱仙。被歌利王割截之处。发轸问辅行。引此明三藏忍度满相。金刚所说其义云何。答割截是同。但随藏衍说忍为异。藏谓伏惑。正修事忍。衍谓断惑。达事即空。亦犹儒童见燃灯佛通于四教。行因之相。

阿罗罗迦摩罗。亦名罗勒迦蓝。

郁陀罗罗摩子。亦云郁头蓝弗。此云猛喜。又云极喜。中阿含罗摩经云。我为童子时。年二十九。往阿罗罗迦摩罗所。问言依汝法行梵行可不。答言无不可。云何此法自知证。仙言我度识处。得无所有处。即住远离处。修证得已更往仙所。述己所得。仙问汝已证无所有处耶。我之所得汝亦得耶。即共领众。又自念此法。不趣智慧。不趣涅槃。宁可更求安隐处耶。是故更往郁陀罗罗摩子所云。我欲于汝法中学。彼。答无不可。问曰自知证耶。答我度无所有处。得非想定。我久证得。便修得之。乃至领众等。复念言此法不至涅槃。即往象头山鞞罗梵志村尼连禅河边。誓不起座。即得无上安隐涅槃。

婆薮。(思苟切)方等陀罗尼经云。尔时婆薮从地狱出。将九十二亿罪人来。诣娑婆世界。十方亦然。于时文殊师利。语舍利弗。此诸罪人。佛未出时。造不善行。经于地狱。因于华聚放大光明。承光而出(云云)。婆者言天。薮言慧。云何天慧之人。地狱受苦。又婆言广。薮言通。又婆言高。薮言妙。又婆言断。薮言智。又婆言刚。薮言柔。又婆言慈。薮言悲。

佉卢虱(音瑟)吒。隋言驴唇。此乃大仙人名。

殊致阿罗娑。隋言光味。般若灯论云。声闻菩萨等。亦名仙。佛于中最尊上故。已有一切波罗蜜多功德。善根彼岸。故名大仙。

人伦篇第十七
天界著乐。四趣沈苦。故此五道。非成佛器。由是诸佛唯出人间。如智论云。若菩萨行般若者。从初发心。终不堕三恶道。常作转轮圣王。多生欲界。何以故。以无色界无色故不可教化。色界中。多味著禅定乐。无厌恶心故。亦不生。欲天妙。五欲多。故在人中世世以四事。摄众生等。故论诫曰。三恶道众生。不得修道业。既得此人身。当勉自利益。览此集者。宜警觉焉。

摩[少/兔]舍喃(女函切)。大论此云人。法苑云。人者忍也。于世违顺情能安忍。孔子曰。人者仁也。礼记曰。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周书云。惟人万物之灵。孔安国云。天地所生。惟人为贵。今谓。若无善因。奚感美报。言善因者。谓五戒也。一不杀戒。常念有情皆惜身命。恕己愍彼。以慎伤暴。二不盗戒。不与私取。是为偷盗。义既非宜。故止攘(汝阳)窃。三不邪淫。女有三护法亦禁。约守。礼自防。故止罗欲。四不妄语。覆实言虚。诳他欺自。端心质直。所说诚实。五不饮酒。昏神乱性。酒毒颇甚。增长愚痴。故令绝饮。原佛五戒本化人伦。与儒五常其义不异。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淫即礼。不妄语即信。不饮酒即智。故梵摩喻经曰。为清信士。守仁不杀。知足不盗。贞洁不淫。执信不欺。尽孝不醉。当以意解。勿执名别。又四分律。明受五戒。分四种异。但受三归。名无分优婆塞。或受一戒。名少分优婆塞。受二三四。名多分优婆塞。具受五戒。名满分优婆塞。其如五戒全缺。则人间之路。终不复生。以此五戒是大小乘尸罗根本故。经云五戒者。天下大禁忌。若犯五戒。在天违五星。在地违五岳。在方违五帝。在身违五藏。故佛成道。未转法轮。先为提谓。授五戒法。号曰人乘。居五乘首。由兹五戒。超出三涂。取运载义。以立乘名。古师通漫。称人天教。天台谓。无诠理破惑之功。不得名为教矣。嵩辅教编罔究名义。立二种教。一曰世教。二出世教。指人天乘名曰世教。斯恣胸臆而戾祖教。今谓。三教立名。义意各异。且儒宗名教者。元命包云。教之为言效也。上行之下效之。此以下所法效名教。道家名教者。老子云。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此寄教名。而显无为。释氏名教者。四教义云。说能诠理。化转物心。故言教也。化转有三义。一转恶为善。二转迷成解。三转凡成圣。所言诠理者。藏通二教。诠真谛理。别圆二教诠中道理。良以如来依理而立言。遂令群生修行而证理。故佛圣教。是出世法。不可妄立世教之名。问所诠中道为指何法。答如辅教云。夫大理者。因常道之至。谓此大理。是本始二觉也。今评本始二觉。虽理智圆融。既名为觉。正从智立。所以经云。本觉明妙。又本始二觉。分别言之。属生灭门。故起信云。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所诠之理。属真如门。故起信云。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此乃对事拣理。若约即事说理。理性无体。全依无明。无明无体全依法性。就此相即之义。则指无明为所诠理。由兹教理。是吾宗之纲纪。故寄人乘辨梗概也。

摩[少/兔]赊。文句此云意。昔顶生王初化。诸有所作。当善思惟。善忆念即如王教。诸有所作。先思惟忆念。故名为意。又人能息意能修道。得达分。又人名慢。五道中多慢。毗昙论云。何故人道。名摩[少/兔]沙。此有八义。一聪明。二为胜。三意微细。四正觉。五智慧增上。六能别虚实。七圣道正器。八聪明业所生故。

补特伽罗。或福伽罗。或富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诸有情起惑造业。即为能取当来五趣。名之为趣。古译为趣向。中阴有情。趣往前生故。俱舍云。未至应至处。应至处即六趣也。又论云。死生二有中五蕴名中有。故谓为趣。涅槃云。中有五阴。非肉眼见天眼所见。瑜珈论说八种人执。第六名补特伽罗。谓数数取诸趣故。或死于此能生于彼。正能生者。即是人执。又翻有情。又翻人。大毗婆沙论。佛言有二补特伽罗。能住持正法。谓说者行者。若持教者。相续不灭。能令世俗正法久住。若持证者。相续不灭。能令胜义正法久住。持正法人有二。一持教法者。谓读诵解说经律论等。二持正法者。谓能修证无漏圣道。

仆呼缮那。或萨多婆。或禅(是战)豆。或禅兜。此云众生。摩诃衍云。谓意及意识。一切众染。合集而生。故名众生。而别自体。唯依心为体。同性经佛言。众生者。众缘和合名曰众生。所谓地水火风空识名色。六入。因缘生。楞伽。王言。世尊。彼众生者。以何为本。依何而住。以何为因。佛言。此众生者。无明为本。依爱而住。以业为因。楞伽王言世尊。业有几种。佛言。业有三种。何等为三。谓身口意业。又释论明众生有三聚。一者正定。必入涅槃。二者邪定。必入恶道。三者不定。能破颠倒者名正定。不能破颠倒者名邪定。得因缘能破。不得则不能破。是名不定。汉书中众生去呼。释氏相承平呼也。

逋(博孤)沙。或富楼沙。正言富卢沙。此云丈夫。大戴礼云。丈者长也。夫者扶也。言长制万物。以道扶接也。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戚。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又翻士夫。传云。通古今。辨然否。谓之士。数始于一终于十。孔子曰。推一合十为士。诗传云。士事也。白虎通曰。士者任事之称也。周礼。天子有元士。中士。下士。涅槃云。是大乘典。有丈夫相。所谓佛性。若人不知。是佛性者。则无男相。皆名女人。

迦罗越。大品经中。居士是也。楞严云。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普门疏。以多积财货。居业丰盈。谓之居士。郑康成云道艺处士。

婆罗。隋言毛道。谓行心不定。犹如轻毛随风东西。魏金刚云。毛道凡夫。应法师云。梵语嚩罗。此云毛。婆罗此云愚。梵音相近。译人致谬。正言婆罗必栗托仡那。此翻愚异生。愚痴闇冥。无有智慧。但起我见。不生无漏。亦名婴愚凡夫。凡夫者义译也。梵言婆罗必利他伽阇那。此云小儿别生。以痴如小儿。不同圣生也。

邬(安古)波弟铄。此云父母。杨子云。父母子之天地与。无天何以生。无地何以形。摭华云。天悬象。地载形。父受气母化成。诗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育我。长我畜我。顾我复我。出入复我。欲报之恩昊天罔极。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

阿摩。此云女母。

苏弗窒(竹栗)利。此云善女。

波帝。此云夫主。大论云。一切女身。无所系属。则受恶名。女人之体。幼则从父母。少则从夫。老则从子。

婆梨耶。此云妇。说文。妇与己齐者。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或称命妇者。夫尊于朝妻荣于室。

阿那他。此云非正伎人。帝王略论曰。习与正人居。不能无正。犹生长齐地。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不能无不正。犹生长楚地。不能不楚言也。易曰。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谯子曰。夫交人之道。犹素之白也。染之以朱则赤。染之以蓝则青。大戴礼曰。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乎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知其臭。与之变矣。

鸠那罗。此云恶人。亦云不好人。蜀先主临终谓太子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孔子云。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尚书曰。彰善瘅(徒丹)恶。树之风声。曾子云。人之好善。福虽未至。去祸远矣。人之为恶。凶虽未至。去福近矣。辨魔书云。见善养育。如雨露之被草木。遇恶剿绝。若鹰鹯之逐鸟雀。骂意经云。人所作善恶有四神知之。一者地神。二者天神。三者旁人。四者自意。涅槃经明十六种恶。一为利餧食羔羊肥已转卖。二为利买已屠杀。三为利餧养猪豚肥已转卖。四为利买已屠杀。五为利餧养牛犊肥已转卖。六为利买已屠杀。七为利养鸡令肥。肥已转卖。八为利买已屠杀。九钓鱼。十猎师。十一劫夺。十二魁脍。十三网捕飞鸟。十四两舌。十五狱卒。十六咒笼。

究磨罗浮多。应法师云。是彼八岁已上。乃至未娶之者总名。

拘摩罗。西域记云。唐言童子。释名云。十五曰童。故礼有阳童。牛羊之无角曰童。山无草木曰童。言人未冠者似之云耳。

般吒。应言般荼迦。此云黄门。

扇搋。敕皆切。或扇荼。此云生天然。生者男根不满。

留拏。此云犍。(居言切)或作剧。以刀去势也。

伊梨沙掌拏。此云妒。因见他淫。方有妒心淫起。

半择迦。此云变。今生变作。

博叉。此云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此依四分律出。

扇提罗。此云石女。无男女根故。

盘大子。此出楞伽。若大乘入楞伽。则云石女儿。

驮索迦。此云奴。说文云。男入罪曰奴。女入罪曰婢。风俗通云。古制无奴婢。即犯事赃(则即)者被赃罪。没入官。为奴婢。获者逃亡。获得为奴婢。

旃陀罗。此云屠者。正言旃荼(音途)罗。此云严炽。谓恶业自严。行时摇铃。持竹为幖(音标)帜(尺志切通俗文云。徽号曰幖。私记曰。帜谓以缝帛书著背上曰徽。广雅云播也)。故若不尔者。王必罪之。法显传云。名为恶人。与人别居。入城市则击竹自异。人则避之。或带之。人皆怖畏。

楼由。此云爱。力士名也。

谭(徒绀)婆。此云食狗肉人。

羯耻那。此云煮狗人。

萨拘卢楴徒帝切此云卖姓也。

犍坻。翻续。

那罗。翻上伎戏。

帝王篇第十八
帝王略论曰。夫帝王者。必立德立功。可大可久。经之以仁义。纬之以文武。深根固蔕。贻厥子孙。一言一行。以为轨范。垂之万代。为不可易。所以域中四大王居其一。帝力可以镇万邦。王威可以伏兆庶。故金口之遗嘱。鹤林之顾命。虑四众以微弱。恐三宝而衰坠。托国之威风。藉王之势力。故委寄于帝王。伎敕以流通也。

因陀罗。此云帝。正翻天主。以帝代之。谥法曰。德象天地称帝。仁义所生称王。汉制天子称皇帝。其嫡嗣称皇太子。诸侯王之嫡嗣。称世子。白虎通曰。皇者天之总美大之称也。煌煌人莫违也。不烦一夫。不扰一士。故为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此号三皇。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此名五帝。桓子曰。三皇以道治。五帝为德化。三王由仁义。五霸用权智。王肃云。王者虽号称帝。而不得称天帝。而曰天子。乃天之子。子之与父。尊卑相去远矣。金光明经云。以天护故。复称天子。庄子云。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逸士传曰。帝尧之时。有老人击壤于路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

遮阅那。或云曷啰阇。此云王。萨遮经云。王者民之父母。以法摄护众生。令安乐故。白虎通曰。王者往也。天下所归往。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孔氏传曰辩治也。吴楚之君僭号称王。仲尼正名。以周天子为天王。故春秋云。天王狩于河阳。韩诗外传曰。君者群也。能群天下万物而除其害者。谓之君也。班固曰。其君天下也。炎之如日。威之如神。涵之如海养之如春。譬犹草木之植山林。鸟鱼之毓川泽。参天地而施化。岂云人事之厚薄哉。释氏以自在名王。妙玄云。转轮圣王四域自在。

斫迦罗伐辣底曷罗阇。或遮迦越罗。此云转轮王。俱舍云。从此洲人寿无量岁。乃至八万岁。有转轮王生。减八万时有情富乐。寿量损减。众恶渐盛。非大人器。故无轮王。由轮旋转。应导威伏一切。名转轮王。施设足说有四种。金银铜铁轮应别。如其次第胜。上中下。逆次能王领一二三四洲(云云)。契经从胜。但说金轮。故契经言。若王生。在刹帝利种。绍灌顶位。于十五日。受斋戒时。沐浴首身。受胜斋戒。升高台殿。臣僚辅翼。东方忽有金轮宝现。其轮千辐具足毂辋众相圆净。如巧匠成。舒妙光明。来应王所。此王定是转金轮王。转余轮王。应知亦尔。四种轮王。威定诸方。亦有差别。谓金轮者。诸小国王各自来迎。作如是说。我等国土宽广丰饶。安稳富乐多诸人众。惟愿天尊。亲垂教敕。我等皆是天尊翼从。若银轮王。自往彼土。威严近至彼方臣伏。若铜轮王。至彼国已。宣威竞德彼方推胜。若铁轮王。亦至彼国。现威列阵。克胜便止。一切轮王。皆无伤害。令伏得胜。各安其所。劝化令修十善业道。故轮王死。定得生天。慈恩云。金轮望风顺化。银轮遣使方降。铜轮震威乃服。铁轮夺戈始定。

摩诃三摩曷罗阇。此云大平等王。劫初民主。

首图驮那。或名阅头檀。此云净饭。或翻真净。或云白净。

途卢檀那。此云斛饭。

萨缚达。西域记云。唐言一切施。是如来昔修菩萨行时号。避敌弃国。潜行至此。摩诃伐那伽蓝。唐言大林。遇贫婆罗门方来乞丐。遂令羁缚擒往敌王。冀以赏财。回为慧施。

尸毗迦。西域记云。唐言与。旧曰尸毗。略也。

歌利。或名迦利。或名迦蓝浮。此云恶世。又云恶生。又云无道。西域记云。羯利王。唐言斗诤。旧云歌利。讹也。

频婆娑罗。或名瓶沙王。此云摸实。身摸充实。又翻形牢。亦云影坚。影谓形影。皆取体分强壮之义。频婆。或云频毗。此翻颜色。娑罗此云端正。或翻色像殊妙王。

波斯匿。或名不黎先尼。此云和悦。西域记云。正名钵逻斯那恃多。唐言胜军。仁王经云。是波斯匿王。已于过去十千劫龙光王佛法中。为四地菩萨。

优填。西域记云。讹也。正名邬陀衍那王。唐言出受。

毗卢释迦。西域记云。旧曰毗流离王。讹也。

鞞罗羡那。秦言勇军。

阿阇世。此云未生怨。妙乐云。母怀之日。已有恶心。于瓶沙王。未生已恶。故因为名。或呼婆罗留支。此云无指。妙乐云。初生相者云凶。王令升楼扑之不死。但损一指故为名也。内人将护。呼为善见。

阿育。或阿输迦。或阿输柯。此云无忧王。

补刺拏伐摩。西域记云。唐言满胄。无忧王末孙。

尸罗阿迭多。西域记云。唐言戒日。爱育四生。兴崇三宝。象马饮水漉而后饲。在位五十余年。野兽狎人。

儴(汝阳)佉王。亦云霜佉。此云贝。乃珂贝耳。

逻阇伐弹那。西域记云。唐言王增。

摩诃因陀罗。西域记云。唐言大帝。无忧王弟。宽刑六日获果出家。

祗陀。或云只洹。此云战胜。生时父波斯匿。战胜外国。西域记云。逝多。唐言胜林。旧曰只陀。讹也。诸经言只树者。西域记云。时给孤独愿建精舍。佛命舍利子。随瞻揆焉。唯太子逝多园地爽垲。咳寻诣太子。具以情告。太子戏言。金遍乃卖。善施闻之。心豁如也。即出金藏。随言布地。有少未满。太子请留曰。佛诚良田。宜植善种。即于空地建立精舍。世尊即告阿难曰。自今已来。应谓此地为逝多树给孤独园。

提黎挐太子。大论。秦言好爱。西域记云。苏达挐。唐言善牙。亦云善与。

阐释迦。西域记云。旧曰车匿。讹也。亦释种。太子出家。令车匿牵揵陟。犍陟马名。正云建他歌。译云纳。经音义云。车匿本是守马奴名。净名疏云。其自恃王种。轻诸比丘僧。法事时轻笑言。如似落叶旋风所吹聚在一处。何所评论。佛去世后犹自不改。佛令作梵坛。谓默摈也。亦云彼梵天治罪法。别立一坛。其犯法者。令入此坛。诸梵不得共语。

皇后篇第十九
周礼云。天子后立六宫。郑氏注云。前一宫。后五宫也。五者后一宫。三夫人一宫。九嫔一宫。二十七世妇一宫。八十一御妻一宫。后正位宫闱。体同天座。毛诗云。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仇。作此关睢之诗。盖兴文王后妃之德也。后妃有关睢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女。宜为君子之好匹也。

摩诃摩耶。西域记云。唐言大术。或云大幻。晋华严。摩耶夫人。答善财言。我已成就大愿智幻法门。得此法门故。为卢舍那如来母。于阎浮提迦毗罗城。净饭王宫。从右胁生悉达太子。显现不可思议自在神力。本行经云。尔时太子诞生。适满七日。其太子母摩耶夫人。遂便命终。因果经云。太子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乳养太子如母无异。

瞿夷。此云明女。五梦经云。是舍夷长者女。长者名水光。其妇名余明。妇居近城。生女之时。日将欲没。余明照其家内皆明。因立字云瞿夷。即是太子第一妃也。第二妃生罗云。名耶檀。亦名耶输。其父名移施长者。第三妃名鹿野。其父名释长者。太子以三妃故。白净饭王。为立三时殿。大论云。释迦文菩萨有二夫人。一名瞿毗耶。二名耶输陀罗。罗睺罗母也。瞿毗耶是宝女故不孕子。

韦提希。此云思惟。观经云。惟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摩利。或云末利。此云鬘。匿王之后。西域记译为柰。因施柰得报也。女名胜鬘。为踰闇王妃。

半尸迦。此女。十诵云。有好善容。评堪直半尸迦国。为人欲抄断。故令遗使僧中。代受戒。

长者篇第二十
西土之豪族也。富商大贾。积财钜万。咸称长者。此方则不然。盖有德之称也。风俗通云。春秋末。郑有贤人。著一篇。号郑长者。谓年耆德芥事长于人。以之为长者。韩子云。重厚自居曰长者。天台文句云。长者十德。一姓贵。姓则三皇五帝之裔。左貂(都寮)右插之家。二位高。位则辅弼。丞相。盐梅阿衡。三大富。富则铜陵。金谷。丰饶。侈靡。四威猛。威则严霜隆重不肃而成。五智染。智则胸如武库权奇超拔。六年耆。年则苍苍棱棱。物仪所伏。七行净。行则白圭无玷。所行如言。八礼备。礼则节度庠序。世所式瞻。九上叹。上则一人所敬。十下归。下则四海所归。净名疏云。国内胜人。称为长者。必是贵族。虽是贵族。爵位卑微。不称姓望。虽是高位。贫无财德。世所不重。虽财充积。无宠不威。物不敬畏。虽有大势。神用暗短。智人所轻。虽有神解明鉴。而年在幼。物情不揖。虽年耆貌皓。内行厮(音斯)恶。人所鄙怪。虽操行无瑕。而外缺礼仪。无可瞻爱。虽进止容与。若上人不睦。名不彻远。虽豪贵歌咏。无恩及下。物所不祟。故具十德方称长者。

须达多。亦云修达多。或婆须达多。西域记云。唐言善施。或名乐施。旧曰须达。讹也。正名苏达多。胜军王大臣。仁而聪敏。积而能散。赈乏济贫。哀孤恤老。时美其德。号给孤独。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古顽)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今此长者给济孤独之人。名给孤独。

邠(彼贫)[怡-台+互]直尼切正云阿那他。摈荼陀。揭利呵跛底。阿那他云无依。亦名孤独。摈荼陀此云团施。好施孤独。因以为名。

耆婆。或云耆域。或名时缚迦。此云能活。又云故活。影坚王之子。善见庶兄。奈女所生。出胎即持针筒药囊。其母恶之。即以白衣裹之。弃于巷中。时无畏王乘车。遥见乃问之。有人答曰。此小儿也。又问死活耶。答云故活。王即敕人。乳而养之。后还其母。四分律云。耆婆初诣得叉尸罗国。姓阿提梨。字宾迦罗。而学医道。经于七年。其师即便以一笼器及掘草之具。令其于得叉尸罗国面一由旬。求觅诸草。有不是药者持来耆婆如教即于国内面一由旬。周竟求觅。所见草木尽皆分别。无有草木非是药者。师言汝今可去。医道已成。我若死后次即有汝。耆婆经云。耆婆童子。于货柴人所。大柴束中见有一木光明彻照。名为药王。倚病人身。照见身中一切诸病。

瞿央罗。此云守护心。旧曰瞿师罗。此译美音。

郁伽。此云威德。

珊檀那。此云护弥。

外道篇第二十一
俱舍玄义云。学乖谛理。随自妄情。不返内觉。称为外道。均圣论云。蔽理之徒。封著外教。辩正论曰。九十五种。腾翥(之庶)于西戎。三十六部。淆乱于东国。垂裕云。准九十六外道经。于中一道是正。即佛也。九十五皆邪。华严大论。九十六。皆邪者以大斥小故。百论云。顺声闻道者。皆悉是邪。

婆罗门。普门疏云。此云净行。劫初种族。山野自闲。故人以净行称之。肇曰。奏言外意。其种别有经书。世世相承以道学为业。或在家。或出家。多恃己道术。我慢人也。应法师云。此讹略也。具云婆罗贺磨拏。义云承习梵天法者。其人种类。自云从梵天口生。四姓中胜。独取梵名。唯五天竺有。余国即无。诸经中梵志即同此名。正翻净裔。称是梵天苗裔也。

一阐提。大众所问品。纯陀问佛。一阐提者其义云何。佛告纯陀。若有比丘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发粗恶言。诽谤正法。造是重业永不改悔。心无惭愧。如是等人。名为趣向一阐提道。若犯四重作五逆罪。自知定犯如是重事。而心初无怖畏惭愧不肯发露。于佛正法无护惜建立之心。毁訾轻贱言多过咎。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阐提道。若复说言。无佛法众。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阐提道。梵行品云。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在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诫。如是之人名一阐提。德王品云。一阐名信。提名不具。信不具故名一阐提。入楞伽经曰。一阐提有二种。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愍一切众生。作尽一切众生界愿。大慧云何。焚烧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作如是言。彼非随顺修多罗毗尼解脱说。舍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大慧怜愍众生。作尽众生界愿者。是为菩萨。菩萨方便作愿。若诸众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又梵语阐底迦。此云多贪。阿阐底迦。此云无欲。阿颠底迦。此云极恶。唯识枢要云。一名一阐底迦。是乐欲义。乐生死故。二名阿阐底迦。是不乐欲义。不乐涅槃故。三名阿颠底迦。名为毕竟。以毕竟无涅槃性故。他谓一阐底迦。即焚烧一切善根。二阿阐底迦。即菩萨大悲。三阿颠底迦。即无性阐提。故枢要云。瑜珈唯识。说于无性一种阐提。又云。无种性者。现当毕竟。二俱不成(此依相宗)

娑毗迦罗。亦云劫毗罗。此云金头。或云黄发。食米脐外道。应法师云。旧言食米屑也。外道修苦行。合手大指及第三指。以物缚之。往至人家舂谷簸(补过)米处。以彼缚指。拾取米屑。聚至掌中。随得多少。去以为食。若全粒者。即不取之。亦名[孚*鸟](音孚)鸠行。外道拾米如[孚*鸟]鸠行也。

瞿伽离。亦名瞿波利。或名俱迦利。此云恶时者。调达弟子。因谤身子目连。梵王与佛诃之。不受身疮即死。入大地狱。缘出大论十三苏气怛罗。此云善星。罗云庶兄。佛之堂弟。庶儿故说为子。佛与迦叶往善星所。善星遥见。生恶邪心。生身陷入至阿鼻狱。

离车。翻为皮薄。又云同皮。或名弥戾车。此翻仙族王。又云边地主。又云传集国政。其国义让。五百长者。递为国主。故云传集国政。出外为边地主。又云边夷。无所知者。西记云。名栗呫(昌栗)婆子。旧讹云离车。

弥戾车。兴福曰。恶见也。资中曰。应是边邪不正见。死堕边地下贱也。长水曰。此乐垢秽人。亦名蔑戾车。弥离车。

演若达多。此云祠授。证真曰。此人从神祠乞得。故名祠授。

迦毗罗。梁言青色。亦名劫毕罗。翻黄色。辅行曰。此云黄头。头如金色。又云头面俱如金色。造僧佉论。具如下出。

跋阇。此云避。善见律云。毗舍离王及夫人。未登位时。共牧牛儿。出门游戏。乃以脚[跳-兆+习]牧牛人儿。其儿泣向父母说云。此无父母子。脚[跳-兆+习]我等。父母答云。汝等各自避去。因此戏处。名为跋阇。故翻为避。灭后百年。跋阇比丘。擅行十事。舍那迦那白于七百。往毗舍离。重结毗尼举跋阇过。

萨遮尼干。此云离系。自饿外道。尼干亦翻不系。拔发露形。无所贮蓄。

先尼。亦云西儞迦。此翻有军外道。

六师篇第二十二
什师云。三种六师。合十八部。第一自称一切智。四教义云。邪心见理发于邪智。辩才无碍。第二得五神通。四教义云。得世间禅。发五神通。亦有慈悲忍力。刀割香涂心无憎爱。第三诵四韦陀经。四教义云。博学多闻。通四韦陀十八大经。世间吉凶。天文地理。医方卜相。无所不知。净名疏。将此三种约六师。一师有三。三六十八种外道师也。辅行云。六师元祖。是迦毗罗。支流分异。遂为六宗。故今此集。列六师焉。

富兰那迦叶。什曰。迦叶母姓也。富兰那字也。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不生灭也。肇曰。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也。事钞云。色空外道。以外道用色破欲有。以空破色有。谓空至极。

末迦黎拘赊黎。末伽黎。此云不见道。什曰。末伽黎字也。拘赊黎。是其母也。肇曰。其人起见谓。众生苦乐。不因行得。皆自然耳。净觉谓。计自然者亦是断灭自然。然是也。自如是也。婆沙云。法应尔不可改易。不可征诘。是法尔义。自然与法尔同。

删阇夜毗罗胝。竹尼切。删阇夜。此云正胜。毗罗胝。此云不作。什曰。删阇夜字也。毗罗胝母名也。其人起见。谓要久迳生死。弥历劫数。然后自尽苦际也。肇曰。其人谓道不须求。迳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转缕(力主)圆于高山。缕尽自止。何假求也。疏又云。八万劫满。自然得道。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什曰。阿耆多翅舍字也。钦婆罗。粗衣也。其人起计。非因计因。著粗皮衣。及拔发烟熏鼻等。以诸苦行为道也。肇曰。翅舍钦婆罗。粗弊衣名也。其人著弊衣自拔发。五热炙身。以苦行为道。谓今身并受苦后身常乐。

迦罗鸠驮迦旃延。迦罗鸠驮。此云牛领。迦旃延。此云翦发。肇曰。姓迦旃延。字迦罗鸠驮。其人谓诸法。亦有相亦无相。

尼犍陀若提子等。尼犍。此翻离系。肇曰尼犍陀。其出家总名也。如佛法出家名沙门。若提母名也。其人谓罪福苦乐。本自有定因。要当必受。非行道所能断也。辅行引什肇注。与涅槃经。以辨同异。后学详览。天台四念处云。阿毗昙中。明三种念处。谓性共缘。对破此三外道。有人释。性念处。谓观无生浅名为相。深细观无生见细法皆生死苦谛。名性念处。有人专用慧数。缘无生空理。发真断结。得慧解脱罗汉。对破邪因缘。无因缘颠倒执性。一切智外道也。共念处者。以禅定助道。正助合修。亦名事理共观。发得无漏三明六通。成俱解脱罗汉。对破根本爱慢。得五神通外道也。缘念处者。缘佛三藏十二部文言及一切世间名字。所缘处广非如支佛出无佛世不禀声教。但以神通。以悦众生。不能说法。缘念处人。了达根性。善知四辩。堪集法藏。成无碍大罗汉。对破世间韦陀外道。

时分篇第二十三
西域记云。时极短者。谓刹那也。百二十刹那。为一呾刹那。六十呾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五十牟呼栗多。为一时。六时合成一日一夜。夜三昼三。居俗日夜分为八时。昼四夜四。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之)谓之黑分。或十四日或十五日有大小故也。黑前白后。合为一月。六月合为一行。日游在内北行也。日游在外南行也。总此二行。合为一岁。又分一岁以为六时。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渐热也。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盛热也。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雨时也。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茂时也。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渐寒也。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盛寒也。如来圣教岁为三时。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热时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时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时也。或为四时春夏秋冬也。春三月。谓制俎逻月。吠舍佉月。逝瑟吒月。当此从正月十五日至四月十五日。夏三月。谓頞沙荼月。室罗伐拏月。婆达罗钵陀月。当此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秋三月。谓頞湿缚庾阇月。迦刺底迦月。末伽始罗月。当此从七月十六日至十月十五日。冬三谓报月。磨袪月。颇勒窭拏月。当此从十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又东夏明时。如尔雅云。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注曰。岁取岁星行一次。祀取四时祭祀一讫。年取年谷一熟。载取物终更始也。尚书大传云。夏以十三月为正。色尚黑。以平旦为朔。殷以十二月为正。色尚白。以鸡鸣为朔。周以十一月为正。色尚赤。以夜半为朔。白虎通曰。正朔有三者。本天有三统。谓三微之月也。三微者。阳气始施。黄泉万物微动。而未著也。十一月之时阳气始。养根株。黄泉之下万物皆赤。赤者盛阳之气故。周为天正色。尚赤也。十二月之时。万物始芽而白。白者阴阳气故。殷为地正色。尚白也。十三月之时。万物始建孚甲而出皆黑。人得加功。故夏为人正色。尚黑也。

颰陀劫簸。劫簸。大论秦言分别时节。颰陀秦言善。有千万劫过去空无有佛。是一劫中有千佛兴。净居诸天欢喜故名善劫。此一劫内有四中劫。成住坏空。义如余撰劫波图出大论。问曰。菩萨几时。能种三十二相。答极迟百劫。极疾九十一劫。此约大劫也。然种相好。须明四义。一种相处。准大论云。在欲界中非色无色。于欲界五道在人道中。于四天下阎浮提中。于男子身。非女人种。佛出世时种。佛灭不种。缘佛身种。余不得种。二种相业。准大论云。用意业种。非身口业。何以故意业利故。问意业有六识。为是何识。答是意识。非五识。五识不能分别故。三种相初。有言足安立相先种。有言绀青眼相初种。大论云。虽有是语。不必尔也。若相因缘和合时。便言初种。四种相福。一切人破正见。一人能教令得净戒正见。如是等为一福。具足百福。乃成一相。

刹那。楞伽云。刹那时不住。名为刹那。俱舍云。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仁王云。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毗昙翻为一念。日藏云。我今复说刹那之数。一千六百刹那。名一迦罗。六十迦罗。名模呼律多。三十模呼律多为一日夜。俱舍云。时之极少名刹那。时之极长名为劫。通明极少。凡有三种。俱舍颂曰。极微字刹那。色名时极少。释曰。分析诸色。至一极微。为色极少。分析诸名及时。至一字一刹那。为名极少时极少。

怛刹那。毗昙翻一瞬。僧只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

摩睺罗。毗昙翻为须臾。一日一夜共有三十须臾。僧只云。二十罗预。名一须臾。颂云。百二十刹那。为怛刹那量。猎缚此六十。此三十须臾。此三十昼夜。三十昼夜月。十二月为年。于中减半夜。

迦罗。刊正记云。即实时。谓毗尼中。诫内弟子。听时食。遮非时食。则实有其时也。故大论云。毗尼结戒。是世界中实。非第一义中实。论又问云。若非时食时药时衣。皆迦罗。何以不说三摩耶。答此毗尼中说。白衣不得闻。外道何由得闻而生邪见。余经通皆得闻。是故说三摩耶。令其不生邪见。

三摩耶。刊正记云。名假时。亦名短时长时。论云。除邪见故。说三摩耶。不言迦罗。复次有人言。一切天地好丑。皆以时为因。论中广约三世无相。是故时法无实。是故说三摩耶。令其不生邪见。三摩耶诡名时。亦是假名时。亦名长时短时者。不同外人定执。盖是假说长短。而无其实故。若短若长。悉名三摩耶。见阴界入生灭。假名为时。

阿留那。或阿楼那。或云萨埵。汉言明相。明了论云。东方已赤。通慧指归云。此方约日未出前二刻为晓。此为明相也。以观见掌文为限。是四分明。又别宗名地了时。谓见地色分了故。又云。日出映阎浮树色。名明相。虚空藏经云。是初行菩萨。明星出时从座而起。向于明星说如是言。南无阿喽那。成就大悲。今者初出阎浮提。愿以大悲。覆护我。以言说白。大悲虚空藏菩萨。于夜梦中。示我方便。以是缘故。得悔所犯根本重罪。

内学智慧-世界内学智慧学会官方网站

翻译名义集卷第五

翻译名义集卷第五

宋姑苏景德寺普润大师法云编

仙趣篇第十六
楞严云。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梵语茂泥。此云仙。释名云。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庄子云。千岁厌世。去而上仙。抱朴子云。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不修而但务方术。终不得长生也。高僧传云。纯陀西域人。年六百岁不衰。唐代宗从之。求留年之道。陀曰。心神好静。今为尘境汨之。何从冥寂乎。若离简静。外欲望留年。如登木采芙蓉。其可得耶。陛下欲长年。由简洁安神。神安则寿永。寡欲则身安。术斯已往。贫道所不知也。而言趣者。婆沙毗昙皆云。趣者到义。乃仙人所到之处也。

阿斯陀。或云阿夷。此翻无比。又翻端正。大论云。阿私陀仙。白净饭王言。我以天耳闻诸天鬼神说。净饭王生子有佛身相。故来请见。王大欢喜。敕诸侍人将太子出。侍人答王。太子小睡。时阿私陀言。圣王常警一切。施以甘露。不应睡也。即从座起。诣太子所。抱著臂上。上下相之。相已涕零。不能自胜。王大不悦。问相师曰。有何不祥涕泣如是。仙人答言。假使天雨金刚大山。不能动其一毛。岂有不祥。太子必当作佛。我今年暮。富生无色天上。不得见佛。不闻其法。故自悲伤耳。

羼提。此云忍辱仙。西域记云。瞢羯厘城东。有大窣堵波。是忍辱仙。被歌利王割截之处。发轸问辅行。引此明三藏忍度满相。金刚所说其义云何。答割截是同。但随藏衍说忍为异。藏谓伏惑。正修事忍。衍谓断惑。达事即空。亦犹儒童见燃灯佛通于四教。行因之相。

阿罗罗迦摩罗。亦名罗勒迦蓝。

郁陀罗罗摩子。亦云郁头蓝弗。此云猛喜。又云极喜。中阿含罗摩经云。我为童子时。年二十九。往阿罗罗迦摩罗所。问言依汝法行梵行可不。答言无不可。云何此法自知证。仙言我度识处。得无所有处。即住远离处。修证得已更往仙所。述己所得。仙问汝已证无所有处耶。我之所得汝亦得耶。即共领众。又自念此法。不趣智慧。不趣涅槃。宁可更求安隐处耶。是故更往郁陀罗罗摩子所云。我欲于汝法中学。彼。答无不可。问曰自知证耶。答我度无所有处。得非想定。我久证得。便修得之。乃至领众等。复念言此法不至涅槃。即往象头山鞞罗梵志村尼连禅河边。誓不起座。即得无上安隐涅槃。

婆薮。(思苟切)方等陀罗尼经云。尔时婆薮从地狱出。将九十二亿罪人来。诣娑婆世界。十方亦然。于时文殊师利。语舍利弗。此诸罪人。佛未出时。造不善行。经于地狱。因于华聚放大光明。承光而出(云云)。婆者言天。薮言慧。云何天慧之人。地狱受苦。又婆言广。薮言通。又婆言高。薮言妙。又婆言断。薮言智。又婆言刚。薮言柔。又婆言慈。薮言悲。

佉卢虱(音瑟)吒。隋言驴唇。此乃大仙人名。

殊致阿罗娑。隋言光味。般若灯论云。声闻菩萨等。亦名仙。佛于中最尊上故。已有一切波罗蜜多功德。善根彼岸。故名大仙。

人伦篇第十七
天界著乐。四趣沈苦。故此五道。非成佛器。由是诸佛唯出人间。如智论云。若菩萨行般若者。从初发心。终不堕三恶道。常作转轮圣王。多生欲界。何以故。以无色界无色故不可教化。色界中。多味著禅定乐。无厌恶心故。亦不生。欲天妙。五欲多。故在人中世世以四事。摄众生等。故论诫曰。三恶道众生。不得修道业。既得此人身。当勉自利益。览此集者。宜警觉焉。

摩[少/兔]舍喃(女函切)。大论此云人。法苑云。人者忍也。于世违顺情能安忍。孔子曰。人者仁也。礼记曰。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周书云。惟人万物之灵。孔安国云。天地所生。惟人为贵。今谓。若无善因。奚感美报。言善因者。谓五戒也。一不杀戒。常念有情皆惜身命。恕己愍彼。以慎伤暴。二不盗戒。不与私取。是为偷盗。义既非宜。故止攘(汝阳)窃。三不邪淫。女有三护法亦禁。约守。礼自防。故止罗欲。四不妄语。覆实言虚。诳他欺自。端心质直。所说诚实。五不饮酒。昏神乱性。酒毒颇甚。增长愚痴。故令绝饮。原佛五戒本化人伦。与儒五常其义不异。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淫即礼。不妄语即信。不饮酒即智。故梵摩喻经曰。为清信士。守仁不杀。知足不盗。贞洁不淫。执信不欺。尽孝不醉。当以意解。勿执名别。又四分律。明受五戒。分四种异。但受三归。名无分优婆塞。或受一戒。名少分优婆塞。受二三四。名多分优婆塞。具受五戒。名满分优婆塞。其如五戒全缺。则人间之路。终不复生。以此五戒是大小乘尸罗根本故。经云五戒者。天下大禁忌。若犯五戒。在天违五星。在地违五岳。在方违五帝。在身违五藏。故佛成道。未转法轮。先为提谓。授五戒法。号曰人乘。居五乘首。由兹五戒。超出三涂。取运载义。以立乘名。古师通漫。称人天教。天台谓。无诠理破惑之功。不得名为教矣。嵩辅教编罔究名义。立二种教。一曰世教。二出世教。指人天乘名曰世教。斯恣胸臆而戾祖教。今谓。三教立名。义意各异。且儒宗名教者。元命包云。教之为言效也。上行之下效之。此以下所法效名教。道家名教者。老子云。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此寄教名。而显无为。释氏名教者。四教义云。说能诠理。化转物心。故言教也。化转有三义。一转恶为善。二转迷成解。三转凡成圣。所言诠理者。藏通二教。诠真谛理。别圆二教诠中道理。良以如来依理而立言。遂令群生修行而证理。故佛圣教。是出世法。不可妄立世教之名。问所诠中道为指何法。答如辅教云。夫大理者。因常道之至。谓此大理。是本始二觉也。今评本始二觉。虽理智圆融。既名为觉。正从智立。所以经云。本觉明妙。又本始二觉。分别言之。属生灭门。故起信云。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所诠之理。属真如门。故起信云。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此乃对事拣理。若约即事说理。理性无体。全依无明。无明无体全依法性。就此相即之义。则指无明为所诠理。由兹教理。是吾宗之纲纪。故寄人乘辨梗概也。

摩[少/兔]赊。文句此云意。昔顶生王初化。诸有所作。当善思惟。善忆念即如王教。诸有所作。先思惟忆念。故名为意。又人能息意能修道。得达分。又人名慢。五道中多慢。毗昙论云。何故人道。名摩[少/兔]沙。此有八义。一聪明。二为胜。三意微细。四正觉。五智慧增上。六能别虚实。七圣道正器。八聪明业所生故。

补特伽罗。或福伽罗。或富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诸有情起惑造业。即为能取当来五趣。名之为趣。古译为趣向。中阴有情。趣往前生故。俱舍云。未至应至处。应至处即六趣也。又论云。死生二有中五蕴名中有。故谓为趣。涅槃云。中有五阴。非肉眼见天眼所见。瑜珈论说八种人执。第六名补特伽罗。谓数数取诸趣故。或死于此能生于彼。正能生者。即是人执。又翻有情。又翻人。大毗婆沙论。佛言有二补特伽罗。能住持正法。谓说者行者。若持教者。相续不灭。能令世俗正法久住。若持证者。相续不灭。能令胜义正法久住。持正法人有二。一持教法者。谓读诵解说经律论等。二持正法者。谓能修证无漏圣道。

仆呼缮那。或萨多婆。或禅(是战)豆。或禅兜。此云众生。摩诃衍云。谓意及意识。一切众染。合集而生。故名众生。而别自体。唯依心为体。同性经佛言。众生者。众缘和合名曰众生。所谓地水火风空识名色。六入。因缘生。楞伽。王言。世尊。彼众生者。以何为本。依何而住。以何为因。佛言。此众生者。无明为本。依爱而住。以业为因。楞伽王言世尊。业有几种。佛言。业有三种。何等为三。谓身口意业。又释论明众生有三聚。一者正定。必入涅槃。二者邪定。必入恶道。三者不定。能破颠倒者名正定。不能破颠倒者名邪定。得因缘能破。不得则不能破。是名不定。汉书中众生去呼。释氏相承平呼也。

逋(博孤)沙。或富楼沙。正言富卢沙。此云丈夫。大戴礼云。丈者长也。夫者扶也。言长制万物。以道扶接也。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戚。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又翻士夫。传云。通古今。辨然否。谓之士。数始于一终于十。孔子曰。推一合十为士。诗传云。士事也。白虎通曰。士者任事之称也。周礼。天子有元士。中士。下士。涅槃云。是大乘典。有丈夫相。所谓佛性。若人不知。是佛性者。则无男相。皆名女人。

迦罗越。大品经中。居士是也。楞严云。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普门疏。以多积财货。居业丰盈。谓之居士。郑康成云道艺处士。

婆罗。隋言毛道。谓行心不定。犹如轻毛随风东西。魏金刚云。毛道凡夫。应法师云。梵语嚩罗。此云毛。婆罗此云愚。梵音相近。译人致谬。正言婆罗必栗托仡那。此翻愚异生。愚痴闇冥。无有智慧。但起我见。不生无漏。亦名婴愚凡夫。凡夫者义译也。梵言婆罗必利他伽阇那。此云小儿别生。以痴如小儿。不同圣生也。

邬(安古)波弟铄。此云父母。杨子云。父母子之天地与。无天何以生。无地何以形。摭华云。天悬象。地载形。父受气母化成。诗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育我。长我畜我。顾我复我。出入复我。欲报之恩昊天罔极。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

阿摩。此云女母。

苏弗窒(竹栗)利。此云善女。

波帝。此云夫主。大论云。一切女身。无所系属。则受恶名。女人之体。幼则从父母。少则从夫。老则从子。

婆梨耶。此云妇。说文。妇与己齐者。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或称命妇者。夫尊于朝妻荣于室。

阿那他。此云非正伎人。帝王略论曰。习与正人居。不能无正。犹生长齐地。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不能无不正。犹生长楚地。不能不楚言也。易曰。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谯子曰。夫交人之道。犹素之白也。染之以朱则赤。染之以蓝则青。大戴礼曰。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乎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知其臭。与之变矣。

鸠那罗。此云恶人。亦云不好人。蜀先主临终谓太子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孔子云。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尚书曰。彰善瘅(徒丹)恶。树之风声。曾子云。人之好善。福虽未至。去祸远矣。人之为恶。凶虽未至。去福近矣。辨魔书云。见善养育。如雨露之被草木。遇恶剿绝。若鹰鹯之逐鸟雀。骂意经云。人所作善恶有四神知之。一者地神。二者天神。三者旁人。四者自意。涅槃经明十六种恶。一为利餧食羔羊肥已转卖。二为利买已屠杀。三为利餧养猪豚肥已转卖。四为利买已屠杀。五为利餧养牛犊肥已转卖。六为利买已屠杀。七为利养鸡令肥。肥已转卖。八为利买已屠杀。九钓鱼。十猎师。十一劫夺。十二魁脍。十三网捕飞鸟。十四两舌。十五狱卒。十六咒笼。

究磨罗浮多。应法师云。是彼八岁已上。乃至未娶之者总名。

拘摩罗。西域记云。唐言童子。释名云。十五曰童。故礼有阳童。牛羊之无角曰童。山无草木曰童。言人未冠者似之云耳。

般吒。应言般荼迦。此云黄门。

扇搋。敕皆切。或扇荼。此云生天然。生者男根不满。

留拏。此云犍。(居言切)或作剧。以刀去势也。

伊梨沙掌拏。此云妒。因见他淫。方有妒心淫起。

半择迦。此云变。今生变作。

博叉。此云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此依四分律出。

扇提罗。此云石女。无男女根故。

盘大子。此出楞伽。若大乘入楞伽。则云石女儿。

驮索迦。此云奴。说文云。男入罪曰奴。女入罪曰婢。风俗通云。古制无奴婢。即犯事赃(则即)者被赃罪。没入官。为奴婢。获者逃亡。获得为奴婢。

旃陀罗。此云屠者。正言旃荼(音途)罗。此云严炽。谓恶业自严。行时摇铃。持竹为幖(音标)帜(尺志切通俗文云。徽号曰幖。私记曰。帜谓以缝帛书著背上曰徽。广雅云播也)。故若不尔者。王必罪之。法显传云。名为恶人。与人别居。入城市则击竹自异。人则避之。或带之。人皆怖畏。

楼由。此云爱。力士名也。

谭(徒绀)婆。此云食狗肉人。

羯耻那。此云煮狗人。

萨拘卢楴徒帝切此云卖姓也。

犍坻。翻续。

那罗。翻上伎戏。

帝王篇第十八
帝王略论曰。夫帝王者。必立德立功。可大可久。经之以仁义。纬之以文武。深根固蔕。贻厥子孙。一言一行。以为轨范。垂之万代。为不可易。所以域中四大王居其一。帝力可以镇万邦。王威可以伏兆庶。故金口之遗嘱。鹤林之顾命。虑四众以微弱。恐三宝而衰坠。托国之威风。藉王之势力。故委寄于帝王。伎敕以流通也。

因陀罗。此云帝。正翻天主。以帝代之。谥法曰。德象天地称帝。仁义所生称王。汉制天子称皇帝。其嫡嗣称皇太子。诸侯王之嫡嗣。称世子。白虎通曰。皇者天之总美大之称也。煌煌人莫违也。不烦一夫。不扰一士。故为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此号三皇。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此名五帝。桓子曰。三皇以道治。五帝为德化。三王由仁义。五霸用权智。王肃云。王者虽号称帝。而不得称天帝。而曰天子。乃天之子。子之与父。尊卑相去远矣。金光明经云。以天护故。复称天子。庄子云。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逸士传曰。帝尧之时。有老人击壤于路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

遮阅那。或云曷啰阇。此云王。萨遮经云。王者民之父母。以法摄护众生。令安乐故。白虎通曰。王者往也。天下所归往。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孔氏传曰辩治也。吴楚之君僭号称王。仲尼正名。以周天子为天王。故春秋云。天王狩于河阳。韩诗外传曰。君者群也。能群天下万物而除其害者。谓之君也。班固曰。其君天下也。炎之如日。威之如神。涵之如海养之如春。譬犹草木之植山林。鸟鱼之毓川泽。参天地而施化。岂云人事之厚薄哉。释氏以自在名王。妙玄云。转轮圣王四域自在。

斫迦罗伐辣底曷罗阇。或遮迦越罗。此云转轮王。俱舍云。从此洲人寿无量岁。乃至八万岁。有转轮王生。减八万时有情富乐。寿量损减。众恶渐盛。非大人器。故无轮王。由轮旋转。应导威伏一切。名转轮王。施设足说有四种。金银铜铁轮应别。如其次第胜。上中下。逆次能王领一二三四洲(云云)。契经从胜。但说金轮。故契经言。若王生。在刹帝利种。绍灌顶位。于十五日。受斋戒时。沐浴首身。受胜斋戒。升高台殿。臣僚辅翼。东方忽有金轮宝现。其轮千辐具足毂辋众相圆净。如巧匠成。舒妙光明。来应王所。此王定是转金轮王。转余轮王。应知亦尔。四种轮王。威定诸方。亦有差别。谓金轮者。诸小国王各自来迎。作如是说。我等国土宽广丰饶。安稳富乐多诸人众。惟愿天尊。亲垂教敕。我等皆是天尊翼从。若银轮王。自往彼土。威严近至彼方臣伏。若铜轮王。至彼国已。宣威竞德彼方推胜。若铁轮王。亦至彼国。现威列阵。克胜便止。一切轮王。皆无伤害。令伏得胜。各安其所。劝化令修十善业道。故轮王死。定得生天。慈恩云。金轮望风顺化。银轮遣使方降。铜轮震威乃服。铁轮夺戈始定。

摩诃三摩曷罗阇。此云大平等王。劫初民主。

首图驮那。或名阅头檀。此云净饭。或翻真净。或云白净。

途卢檀那。此云斛饭。

萨缚达。西域记云。唐言一切施。是如来昔修菩萨行时号。避敌弃国。潜行至此。摩诃伐那伽蓝。唐言大林。遇贫婆罗门方来乞丐。遂令羁缚擒往敌王。冀以赏财。回为慧施。

尸毗迦。西域记云。唐言与。旧曰尸毗。略也。

歌利。或名迦利。或名迦蓝浮。此云恶世。又云恶生。又云无道。西域记云。羯利王。唐言斗诤。旧云歌利。讹也。

频婆娑罗。或名瓶沙王。此云摸实。身摸充实。又翻形牢。亦云影坚。影谓形影。皆取体分强壮之义。频婆。或云频毗。此翻颜色。娑罗此云端正。或翻色像殊妙王。

波斯匿。或名不黎先尼。此云和悦。西域记云。正名钵逻斯那恃多。唐言胜军。仁王经云。是波斯匿王。已于过去十千劫龙光王佛法中。为四地菩萨。

优填。西域记云。讹也。正名邬陀衍那王。唐言出受。

毗卢释迦。西域记云。旧曰毗流离王。讹也。

鞞罗羡那。秦言勇军。

阿阇世。此云未生怨。妙乐云。母怀之日。已有恶心。于瓶沙王。未生已恶。故因为名。或呼婆罗留支。此云无指。妙乐云。初生相者云凶。王令升楼扑之不死。但损一指故为名也。内人将护。呼为善见。

阿育。或阿输迦。或阿输柯。此云无忧王。

补刺拏伐摩。西域记云。唐言满胄。无忧王末孙。

尸罗阿迭多。西域记云。唐言戒日。爱育四生。兴崇三宝。象马饮水漉而后饲。在位五十余年。野兽狎人。

儴(汝阳)佉王。亦云霜佉。此云贝。乃珂贝耳。

逻阇伐弹那。西域记云。唐言王增。

摩诃因陀罗。西域记云。唐言大帝。无忧王弟。宽刑六日获果出家。

祗陀。或云只洹。此云战胜。生时父波斯匿。战胜外国。西域记云。逝多。唐言胜林。旧曰只陀。讹也。诸经言只树者。西域记云。时给孤独愿建精舍。佛命舍利子。随瞻揆焉。唯太子逝多园地爽垲。咳寻诣太子。具以情告。太子戏言。金遍乃卖。善施闻之。心豁如也。即出金藏。随言布地。有少未满。太子请留曰。佛诚良田。宜植善种。即于空地建立精舍。世尊即告阿难曰。自今已来。应谓此地为逝多树给孤独园。

提黎挐太子。大论。秦言好爱。西域记云。苏达挐。唐言善牙。亦云善与。

阐释迦。西域记云。旧曰车匿。讹也。亦释种。太子出家。令车匿牵揵陟。犍陟马名。正云建他歌。译云纳。经音义云。车匿本是守马奴名。净名疏云。其自恃王种。轻诸比丘僧。法事时轻笑言。如似落叶旋风所吹聚在一处。何所评论。佛去世后犹自不改。佛令作梵坛。谓默摈也。亦云彼梵天治罪法。别立一坛。其犯法者。令入此坛。诸梵不得共语。

皇后篇第十九
周礼云。天子后立六宫。郑氏注云。前一宫。后五宫也。五者后一宫。三夫人一宫。九嫔一宫。二十七世妇一宫。八十一御妻一宫。后正位宫闱。体同天座。毛诗云。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仇。作此关睢之诗。盖兴文王后妃之德也。后妃有关睢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女。宜为君子之好匹也。

摩诃摩耶。西域记云。唐言大术。或云大幻。晋华严。摩耶夫人。答善财言。我已成就大愿智幻法门。得此法门故。为卢舍那如来母。于阎浮提迦毗罗城。净饭王宫。从右胁生悉达太子。显现不可思议自在神力。本行经云。尔时太子诞生。适满七日。其太子母摩耶夫人。遂便命终。因果经云。太子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乳养太子如母无异。

瞿夷。此云明女。五梦经云。是舍夷长者女。长者名水光。其妇名余明。妇居近城。生女之时。日将欲没。余明照其家内皆明。因立字云瞿夷。即是太子第一妃也。第二妃生罗云。名耶檀。亦名耶输。其父名移施长者。第三妃名鹿野。其父名释长者。太子以三妃故。白净饭王。为立三时殿。大论云。释迦文菩萨有二夫人。一名瞿毗耶。二名耶输陀罗。罗睺罗母也。瞿毗耶是宝女故不孕子。

韦提希。此云思惟。观经云。惟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摩利。或云末利。此云鬘。匿王之后。西域记译为柰。因施柰得报也。女名胜鬘。为踰闇王妃。

半尸迦。此女。十诵云。有好善容。评堪直半尸迦国。为人欲抄断。故令遗使僧中。代受戒。

长者篇第二十
西土之豪族也。富商大贾。积财钜万。咸称长者。此方则不然。盖有德之称也。风俗通云。春秋末。郑有贤人。著一篇。号郑长者。谓年耆德芥事长于人。以之为长者。韩子云。重厚自居曰长者。天台文句云。长者十德。一姓贵。姓则三皇五帝之裔。左貂(都寮)右插之家。二位高。位则辅弼。丞相。盐梅阿衡。三大富。富则铜陵。金谷。丰饶。侈靡。四威猛。威则严霜隆重不肃而成。五智染。智则胸如武库权奇超拔。六年耆。年则苍苍棱棱。物仪所伏。七行净。行则白圭无玷。所行如言。八礼备。礼则节度庠序。世所式瞻。九上叹。上则一人所敬。十下归。下则四海所归。净名疏云。国内胜人。称为长者。必是贵族。虽是贵族。爵位卑微。不称姓望。虽是高位。贫无财德。世所不重。虽财充积。无宠不威。物不敬畏。虽有大势。神用暗短。智人所轻。虽有神解明鉴。而年在幼。物情不揖。虽年耆貌皓。内行厮(音斯)恶。人所鄙怪。虽操行无瑕。而外缺礼仪。无可瞻爱。虽进止容与。若上人不睦。名不彻远。虽豪贵歌咏。无恩及下。物所不祟。故具十德方称长者。

须达多。亦云修达多。或婆须达多。西域记云。唐言善施。或名乐施。旧曰须达。讹也。正名苏达多。胜军王大臣。仁而聪敏。积而能散。赈乏济贫。哀孤恤老。时美其德。号给孤独。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古顽)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今此长者给济孤独之人。名给孤独。

邠(彼贫)[怡-台+互]直尼切正云阿那他。摈荼陀。揭利呵跛底。阿那他云无依。亦名孤独。摈荼陀此云团施。好施孤独。因以为名。

耆婆。或云耆域。或名时缚迦。此云能活。又云故活。影坚王之子。善见庶兄。奈女所生。出胎即持针筒药囊。其母恶之。即以白衣裹之。弃于巷中。时无畏王乘车。遥见乃问之。有人答曰。此小儿也。又问死活耶。答云故活。王即敕人。乳而养之。后还其母。四分律云。耆婆初诣得叉尸罗国。姓阿提梨。字宾迦罗。而学医道。经于七年。其师即便以一笼器及掘草之具。令其于得叉尸罗国面一由旬。求觅诸草。有不是药者持来耆婆如教即于国内面一由旬。周竟求觅。所见草木尽皆分别。无有草木非是药者。师言汝今可去。医道已成。我若死后次即有汝。耆婆经云。耆婆童子。于货柴人所。大柴束中见有一木光明彻照。名为药王。倚病人身。照见身中一切诸病。

瞿央罗。此云守护心。旧曰瞿师罗。此译美音。

郁伽。此云威德。

珊檀那。此云护弥。

外道篇第二十一
俱舍玄义云。学乖谛理。随自妄情。不返内觉。称为外道。均圣论云。蔽理之徒。封著外教。辩正论曰。九十五种。腾翥(之庶)于西戎。三十六部。淆乱于东国。垂裕云。准九十六外道经。于中一道是正。即佛也。九十五皆邪。华严大论。九十六。皆邪者以大斥小故。百论云。顺声闻道者。皆悉是邪。

婆罗门。普门疏云。此云净行。劫初种族。山野自闲。故人以净行称之。肇曰。奏言外意。其种别有经书。世世相承以道学为业。或在家。或出家。多恃己道术。我慢人也。应法师云。此讹略也。具云婆罗贺磨拏。义云承习梵天法者。其人种类。自云从梵天口生。四姓中胜。独取梵名。唯五天竺有。余国即无。诸经中梵志即同此名。正翻净裔。称是梵天苗裔也。

一阐提。大众所问品。纯陀问佛。一阐提者其义云何。佛告纯陀。若有比丘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发粗恶言。诽谤正法。造是重业永不改悔。心无惭愧。如是等人。名为趣向一阐提道。若犯四重作五逆罪。自知定犯如是重事。而心初无怖畏惭愧不肯发露。于佛正法无护惜建立之心。毁訾轻贱言多过咎。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阐提道。若复说言。无佛法众。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阐提道。梵行品云。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在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诫。如是之人名一阐提。德王品云。一阐名信。提名不具。信不具故名一阐提。入楞伽经曰。一阐提有二种。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愍一切众生。作尽一切众生界愿。大慧云何。焚烧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作如是言。彼非随顺修多罗毗尼解脱说。舍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大慧怜愍众生。作尽众生界愿者。是为菩萨。菩萨方便作愿。若诸众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又梵语阐底迦。此云多贪。阿阐底迦。此云无欲。阿颠底迦。此云极恶。唯识枢要云。一名一阐底迦。是乐欲义。乐生死故。二名阿阐底迦。是不乐欲义。不乐涅槃故。三名阿颠底迦。名为毕竟。以毕竟无涅槃性故。他谓一阐底迦。即焚烧一切善根。二阿阐底迦。即菩萨大悲。三阿颠底迦。即无性阐提。故枢要云。瑜珈唯识。说于无性一种阐提。又云。无种性者。现当毕竟。二俱不成(此依相宗)

娑毗迦罗。亦云劫毗罗。此云金头。或云黄发。食米脐外道。应法师云。旧言食米屑也。外道修苦行。合手大指及第三指。以物缚之。往至人家舂谷簸(补过)米处。以彼缚指。拾取米屑。聚至掌中。随得多少。去以为食。若全粒者。即不取之。亦名[孚*鸟](音孚)鸠行。外道拾米如[孚*鸟]鸠行也。

瞿伽离。亦名瞿波利。或名俱迦利。此云恶时者。调达弟子。因谤身子目连。梵王与佛诃之。不受身疮即死。入大地狱。缘出大论十三苏气怛罗。此云善星。罗云庶兄。佛之堂弟。庶儿故说为子。佛与迦叶往善星所。善星遥见。生恶邪心。生身陷入至阿鼻狱。

离车。翻为皮薄。又云同皮。或名弥戾车。此翻仙族王。又云边地主。又云传集国政。其国义让。五百长者。递为国主。故云传集国政。出外为边地主。又云边夷。无所知者。西记云。名栗呫(昌栗)婆子。旧讹云离车。

弥戾车。兴福曰。恶见也。资中曰。应是边邪不正见。死堕边地下贱也。长水曰。此乐垢秽人。亦名蔑戾车。弥离车。

演若达多。此云祠授。证真曰。此人从神祠乞得。故名祠授。

迦毗罗。梁言青色。亦名劫毕罗。翻黄色。辅行曰。此云黄头。头如金色。又云头面俱如金色。造僧佉论。具如下出。

跋阇。此云避。善见律云。毗舍离王及夫人。未登位时。共牧牛儿。出门游戏。乃以脚[跳-兆+习]牧牛人儿。其儿泣向父母说云。此无父母子。脚[跳-兆+习]我等。父母答云。汝等各自避去。因此戏处。名为跋阇。故翻为避。灭后百年。跋阇比丘。擅行十事。舍那迦那白于七百。往毗舍离。重结毗尼举跋阇过。

萨遮尼干。此云离系。自饿外道。尼干亦翻不系。拔发露形。无所贮蓄。

先尼。亦云西儞迦。此翻有军外道。

六师篇第二十二
什师云。三种六师。合十八部。第一自称一切智。四教义云。邪心见理发于邪智。辩才无碍。第二得五神通。四教义云。得世间禅。发五神通。亦有慈悲忍力。刀割香涂心无憎爱。第三诵四韦陀经。四教义云。博学多闻。通四韦陀十八大经。世间吉凶。天文地理。医方卜相。无所不知。净名疏。将此三种约六师。一师有三。三六十八种外道师也。辅行云。六师元祖。是迦毗罗。支流分异。遂为六宗。故今此集。列六师焉。

富兰那迦叶。什曰。迦叶母姓也。富兰那字也。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不生灭也。肇曰。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也。事钞云。色空外道。以外道用色破欲有。以空破色有。谓空至极。

末迦黎拘赊黎。末伽黎。此云不见道。什曰。末伽黎字也。拘赊黎。是其母也。肇曰。其人起见谓。众生苦乐。不因行得。皆自然耳。净觉谓。计自然者亦是断灭自然。然是也。自如是也。婆沙云。法应尔不可改易。不可征诘。是法尔义。自然与法尔同。

删阇夜毗罗胝。竹尼切。删阇夜。此云正胜。毗罗胝。此云不作。什曰。删阇夜字也。毗罗胝母名也。其人起见。谓要久迳生死。弥历劫数。然后自尽苦际也。肇曰。其人谓道不须求。迳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转缕(力主)圆于高山。缕尽自止。何假求也。疏又云。八万劫满。自然得道。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什曰。阿耆多翅舍字也。钦婆罗。粗衣也。其人起计。非因计因。著粗皮衣。及拔发烟熏鼻等。以诸苦行为道也。肇曰。翅舍钦婆罗。粗弊衣名也。其人著弊衣自拔发。五热炙身。以苦行为道。谓今身并受苦后身常乐。

迦罗鸠驮迦旃延。迦罗鸠驮。此云牛领。迦旃延。此云翦发。肇曰。姓迦旃延。字迦罗鸠驮。其人谓诸法。亦有相亦无相。

尼犍陀若提子等。尼犍。此翻离系。肇曰尼犍陀。其出家总名也。如佛法出家名沙门。若提母名也。其人谓罪福苦乐。本自有定因。要当必受。非行道所能断也。辅行引什肇注。与涅槃经。以辨同异。后学详览。天台四念处云。阿毗昙中。明三种念处。谓性共缘。对破此三外道。有人释。性念处。谓观无生浅名为相。深细观无生见细法皆生死苦谛。名性念处。有人专用慧数。缘无生空理。发真断结。得慧解脱罗汉。对破邪因缘。无因缘颠倒执性。一切智外道也。共念处者。以禅定助道。正助合修。亦名事理共观。发得无漏三明六通。成俱解脱罗汉。对破根本爱慢。得五神通外道也。缘念处者。缘佛三藏十二部文言及一切世间名字。所缘处广非如支佛出无佛世不禀声教。但以神通。以悦众生。不能说法。缘念处人。了达根性。善知四辩。堪集法藏。成无碍大罗汉。对破世间韦陀外道。

时分篇第二十三
西域记云。时极短者。谓刹那也。百二十刹那。为一呾刹那。六十呾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五十牟呼栗多。为一时。六时合成一日一夜。夜三昼三。居俗日夜分为八时。昼四夜四。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之)谓之黑分。或十四日或十五日有大小故也。黑前白后。合为一月。六月合为一行。日游在内北行也。日游在外南行也。总此二行。合为一岁。又分一岁以为六时。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渐热也。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盛热也。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雨时也。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茂时也。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渐寒也。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盛寒也。如来圣教岁为三时。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热时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时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时也。或为四时春夏秋冬也。春三月。谓制俎逻月。吠舍佉月。逝瑟吒月。当此从正月十五日至四月十五日。夏三月。谓頞沙荼月。室罗伐拏月。婆达罗钵陀月。当此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秋三月。谓頞湿缚庾阇月。迦刺底迦月。末伽始罗月。当此从七月十六日至十月十五日。冬三谓报月。磨袪月。颇勒窭拏月。当此从十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又东夏明时。如尔雅云。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注曰。岁取岁星行一次。祀取四时祭祀一讫。年取年谷一熟。载取物终更始也。尚书大传云。夏以十三月为正。色尚黑。以平旦为朔。殷以十二月为正。色尚白。以鸡鸣为朔。周以十一月为正。色尚赤。以夜半为朔。白虎通曰。正朔有三者。本天有三统。谓三微之月也。三微者。阳气始施。黄泉万物微动。而未著也。十一月之时阳气始。养根株。黄泉之下万物皆赤。赤者盛阳之气故。周为天正色。尚赤也。十二月之时。万物始芽而白。白者阴阳气故。殷为地正色。尚白也。十三月之时。万物始建孚甲而出皆黑。人得加功。故夏为人正色。尚黑也。

颰陀劫簸。劫簸。大论秦言分别时节。颰陀秦言善。有千万劫过去空无有佛。是一劫中有千佛兴。净居诸天欢喜故名善劫。此一劫内有四中劫。成住坏空。义如余撰劫波图出大论。问曰。菩萨几时。能种三十二相。答极迟百劫。极疾九十一劫。此约大劫也。然种相好。须明四义。一种相处。准大论云。在欲界中非色无色。于欲界五道在人道中。于四天下阎浮提中。于男子身。非女人种。佛出世时种。佛灭不种。缘佛身种。余不得种。二种相业。准大论云。用意业种。非身口业。何以故意业利故。问意业有六识。为是何识。答是意识。非五识。五识不能分别故。三种相初。有言足安立相先种。有言绀青眼相初种。大论云。虽有是语。不必尔也。若相因缘和合时。便言初种。四种相福。一切人破正见。一人能教令得净戒正见。如是等为一福。具足百福。乃成一相。

刹那。楞伽云。刹那时不住。名为刹那。俱舍云。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仁王云。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毗昙翻为一念。日藏云。我今复说刹那之数。一千六百刹那。名一迦罗。六十迦罗。名模呼律多。三十模呼律多为一日夜。俱舍云。时之极少名刹那。时之极长名为劫。通明极少。凡有三种。俱舍颂曰。极微字刹那。色名时极少。释曰。分析诸色。至一极微。为色极少。分析诸名及时。至一字一刹那。为名极少时极少。

怛刹那。毗昙翻一瞬。僧只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

摩睺罗。毗昙翻为须臾。一日一夜共有三十须臾。僧只云。二十罗预。名一须臾。颂云。百二十刹那。为怛刹那量。猎缚此六十。此三十须臾。此三十昼夜。三十昼夜月。十二月为年。于中减半夜。

迦罗。刊正记云。即实时。谓毗尼中。诫内弟子。听时食。遮非时食。则实有其时也。故大论云。毗尼结戒。是世界中实。非第一义中实。论又问云。若非时食时药时衣。皆迦罗。何以不说三摩耶。答此毗尼中说。白衣不得闻。外道何由得闻而生邪见。余经通皆得闻。是故说三摩耶。令其不生邪见。

三摩耶。刊正记云。名假时。亦名短时长时。论云。除邪见故。说三摩耶。不言迦罗。复次有人言。一切天地好丑。皆以时为因。论中广约三世无相。是故时法无实。是故说三摩耶。令其不生邪见。三摩耶诡名时。亦是假名时。亦名长时短时者。不同外人定执。盖是假说长短。而无其实故。若短若长。悉名三摩耶。见阴界入生灭。假名为时。

阿留那。或阿楼那。或云萨埵。汉言明相。明了论云。东方已赤。通慧指归云。此方约日未出前二刻为晓。此为明相也。以观见掌文为限。是四分明。又别宗名地了时。谓见地色分了故。又云。日出映阎浮树色。名明相。虚空藏经云。是初行菩萨。明星出时从座而起。向于明星说如是言。南无阿喽那。成就大悲。今者初出阎浮提。愿以大悲。覆护我。以言说白。大悲虚空藏菩萨。于夜梦中。示我方便。以是缘故。得悔所犯根本重罪。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内学智慧 » 翻译名义集卷第五

世界内学智慧学会

英文简称(WEMPA),总部设在香港,是经香港特区政府批准成立的非盈利性质的社会团体。 我们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地内学智慧的研修与推广发展,在内学研修的发展方向和内典文化传播方面进行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关于WEMPA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