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16
速度(字/分钟)
1
倒计时
3
字体颜色
背景颜色
镜像

宗镜录卷第八十四

宋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夫妄心虚假。诸圣同推。此执坚牢。故须具引。又约经论。有三种假。一因成假。因前境对。方乃生心。二相续假。初心因境。后起分别。念念相续。乃至成事。三相待假。如待虚空无生。说心有生。又计于有心待于无心。如短待长。似近待远。此三非实。故称为假。所以异相互无。如中观论偈云。异中无异相。不异中亦无。无有异相故。则无彼此异。如长与短异。长中无短相。长无可对故。无有长。短中无长相。短无可对。故无有短。长中无长相。短无可对。故无有短。短中无短相。长无可对。故无有长。既无长短。孰言异耶。又百论云。若实有长相。若长中有。若短中有。若共中有。是皆不可得。何以故。长中无长相。以因他故。因短为长故。短中亦无长相。性相违故。若短中有长。不名为短。共中亦无长。二俱过故。长相既无。短相亦尔。若无长短。云何相待。故遮异言不异。非谓有无异。此双绝以契性。若约双显者。谓上但显实。则唯性而非异。今性相皆具。故云双显。谓由体一故非异。相。差别。故非不异。此举双是以显双非。斯乃非一非异。而一而异。遮照无碍。性相融通。长短既然。万法皆尔。若以初心破此三假。一念无生。得入空观。夫空观者。乃一切观之根本。从此次入假观。因不得假而入空。复不得空而入假。以非空非假。后入中观。乃至绝观。所以止观广破。四句检而不得。横竖推而无生。性相俱空。名字亦寂。若一念心起即具三假。当观此一念心。若心自生者。前念为根。后念为识。为从根生心。为从识生心。若根能生识。根为有识故生识。根为无识故生识。根若有识。根识则并。又无能生所生。根。若无识而能生识。诸无识物。不能生识。根既无识。何能生识。根虽无识而有识性。故能生识者。此之识性。是有是无。有已是识。并在于根。何谓为性。根无识性。不能生识。又识性与识。为一为异。若一性即是识。无能无所。若异。还是他生。非心自生。若言心不自生。尘来发心故有心生。引经云。有缘思生。无缘思不生。若尔。尘在意外来发内识。则心由他生。今推此尘。为是心故生心。为非心故生心。尘若是心。则不名尘。亦非意外。则同自生。又二心并。则无能所。尘若非心。那能生心。如前破。若尘中有生性。是故生心。此性为有为无。性若是有。性与尘并。亦无。能所。若无。无不能生。若根尘合故有心生者。根尘各各有心故合生心。各各无心故合生。心若各各有。有合则两心生。堕在他性中。若各各无。合时亦无。又根尘各有心性。合则心生者。当检此性。为有为无。如前破。若根尘各离而有心者。此是无因缘生。为有此离。为无此离。若有此离。还从缘生。何谓为离。若无此离。无何能生。若言此离有生性。为有为无。若性是有。还从缘生。不名为离。若性是无。无何能生。如是四句推求知心毕竟不生。是名从假入空观。若不悟者。转入相续假破之。何以故。虽因成假。四破不得心生。今现见心。念念生灭。相续不断。何谓不生。此之念念。为当前念灭后念生。为前念不灭后念生。为前念亦灭亦不灭后念生。为前念非灭非不灭后念生。若前念不灭后念生。此则念自生念。两生相并。亦无能所。若前念有生性生于后念。此性为有为无。有则非性。无则不生。如前破。若前念灭后念生者。前不灭生。名为自性。今由灭生。不灭。望灭岂非他性。他性灭中。有生故生。无生故生。有生是生。生灭相违。乃至生生何谓灭生。若灭无生。无何能生。若灭有生性性。破如前。若前念亦灭亦不灭后念生者。若灭已属灭。若不灭已属不灭。若不灭合灭能生。即是共生。共自相违。相违何能生。又若各有生。即有二过。各各无生。合亦不生。若灭不灭中有生性者。为有为无。若性定有。何谓灭不灭。若性定无。亦何为谓灭不灭。此不免断常之失。还堕共过。若前念非灭非不灭而后念生者。为有此非灭非不灭。为无此非灭非不灭。若有。则非无因。若无。无因不能生。若无因有生性。此性即因。何谓无因。若无。无不能生。如是四句推相续假求心不得。无四实性。但有心名字。是字不住内外两中间。不常自有。相续无性。即世谛破性。名为性空。相续无名。即真谛破假。名为相空。性相俱空。乃至作十八空。若不得入者。犹计有心待于无心。相待惑起。此与上异。因成假。取根尘两法和合为因。相续假。竖取意根前后为相续。竖望生灭。此是别灭。别灭则狭。今相待假待于通灭。此义则宽。通灭者。如三无为。不并是灭。而得是无生。待虚空无生而说心生。即是相待假。今检此心。为待无生心生。为待有心生。为待亦生亦无生而心生。为待非生非无生而心生。若待无生而生心者。有此无生。无此无生。若有生可待。还是待有。何谓待无。有有相待。即是自生。若无此无生。无何所待。若只待此无无而生心者。一切无无亦应生心。无望于有。无即是他生。又无生虽无。而有生性。待此性故而知有心。此性为已生。为未生。若已生。生即是于生。何谓为性。性若未生。未生何能生。若待生而心生者。生还待生。长应待长。既无此义。何待心生。若待生无生故有心生。如待短得有于长。此堕二过。各有。则二生并。各无。生全不可得。如前破。若待非生非无生而有心生者。论云。从因缘生尚不可得。何况无因缘。又此无因。为有为无。若有还是待有。若无还是待无。何谓无因。若言有性。性为有为无。性若是有。为生非生。若生已是生。何谓为性。若无生云何能生。如是四句推相待假求心不得。不起性实。但有名字。名字之生。生则无生。复次性相中求阴入界不可得。即是法空。性相求人我知见不可得。名众生空。乃至十八空等。辅行记释。因成假。初破自生中云。前念为根。后念为识者。根无别体。还指无间灭意为体。根名能生。由前意灭。生后意识。故俱舍论云。由即六识身无间灭为意。身者。体也。无间灭时。为意根体。尔时五识。亦依无间灭意以为亲缘。用五色根以为疏缘。而生五识。五识无间。分别生时。即名意识。今此文意。不是五识。是第六识。缘于。有见以为法尘。即名为识。即以此识对根研责。故云根为有识故生识。根为无识故生识。

大智度论问曰。前念若灭。何能生后。

答。有二义。一念念灭。二念念生。有此二故。故灭得生。恐生断见。是故须立。今为破故是故须责。生灭虽殊。根之与识俱是自心。从根从识俱属自性。于自性中根识互责求不可得。又心之与识。俱对于尘。以立心名。乃至根若有识。则有二妨。谓根识并。及能所并。则有生生无穷之过。若无能所。生义不成。云何言生。又无间灭方名生识。根若有识。生灭相违。故并有过。根若无识。即类无识。能生识也。又责有识性。此是纵破。有还同有。亦成并生。无还同无。同无情生。又识性作一异责。若一者。凡言性者。后方能生。识与性一。故无能所。若异者。若异识则同外境。境能生识即同他。如何计自。次破他性者。虽言心不自生。由有外尘而来发心。尘望于根。尘名为他。先责是心。则有三妨。一尘非心妨。则心不名尘。二尘非意。外同自生妨。三并生妨。尘若非心。容许尘生。尘若是心。还成心处生心。即名并生。子若生苗。则有能所。子还生子。则二子并生。有何能所。尘若非心。则与前根中无识义。同责意亦尔。故云如前破。尘有识性。例前可知。破共生者。堕自他性。名为共生。今破。若自他各各无生。和合亦无。如二砂无油。和合亦无。破无因不生亦尔。结成性相二空者。但无性计。名为性空。性既破已。但有色心内外之相。既不住于无四句中。故相亦叵得。名为相空。言不在内外中间者。内只是因。外只是缘。中间是共。常自有者。只是无因。无此计故。即无四性。此之二空。言虽前后。意不异时。复以二谛结成二空。若有性执。世而非谛。破性执已。乃名世谛。故云世谛破性。性执破已。但有名字。名之为假。假即是相。为空相故。观于法性。观理证真。名真谛破相。空非前后。二谛同时。为辩性相。前后说耳。又有四运心。一未运。二欲运。三正运。四运已。傅大士颂云。独自作。问我心中何所著。推检四运并无生。千端万累何能缚。释曰。未起欲起二运之心。属未来。未来何处有心。正起一运之心。属现在。现在不住何处有心。又属生时。因未生已生立生时。未生已生既无生。生时亦无生。如已去未去去时。俱无去法。如中论所破。起已一运之心。属过去。过去已谢。何处有心。所以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三际俱空。一心何有。以所依根本之心尚不有。能依枝末一切万法。宁是实耶。故云千端万累何能缚。故知但了一念空。诸尘自然破。所依既不有。能依何得生。如源尽流干。根危叶谢。所以阿难七处执而无据。故知邪法难扶。二祖直下求而不生。可验解空方悟。祖佛大约。只指斯宗。既不得能起之心。亦不得所生之境。心不可得故即我丧。境不可得故。即法亡。若能人法俱空。即显一心妙理。但以心尘相对。万法纵横。境智一如。千差顿寂。如是方能豁悟本觉灵智真心。无住无依。遍周法界。广百论云。经言。无有少法自性可得。唯有能造。能造即是心及心法。又云。三界唯心。如是等经。其数无量。是故诸法唯识理成。岂不决定。执一切法实唯有识者。亦成颠倒。境即无。识云何有。经言唯识者。为令观识。舍彼外尘。既舍外尘。妄心随息。妄心息故。证会中道。故经偈言。未达境唯心。起种种分别。达境唯心已。分别则不生。若知境唯心。便舍外尘相。从此息分别。悟平等真空。

显识论问。境识俱遣。何识所成。

答。境识俱泯。即是实性。实性即是阿摩罗识。维摩经云。华严菩萨曰。从我起二为二。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则无有识。无所识者。是为入不二法门。故知见有二法。乃至纤毫并皆属识。境识俱亡。乃入真空之理。所以智光论师。立中根说。法相大乘。境空心有唯识道理。未能全入平等真空。为上根说无相大乘。辩心境俱空平等一味。为真了义。是以因唯识。入真空究竟之门。离此别求非真解脱。

唯识钞问云。内心唯识者。为是真实有。为非真实有耶。

答。论云。诸心心所(前陈也)。依他起故(因也)。亦如幻事(喻也)。非真实有(法也)

问。若尔。心境都无差别。何故乃说唯有识耶。

答。为遣外道等心心所外执实有境故。假说唯有识。非唯识言。便有实。识论云。为遣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若法执不生。即入真空矣。

问。约唯识理人法俱空者。即今受用是何等物。

答。所受用法。但是六尘。因缘故生。因缘故灭。决定内无人能受。外无尘可用。十八空论云。外空者。亦名所受空。离六外入。无别法为可受者。若诸众生所受所用。但是六尘。内既无人能受。外亦无法可受。即人法俱空。唯识无境。故名外空。以无境故。亦无有识。即是内空。乃至十八空。

问。人法俱空。识又不立。即今见闻从何而有。

答。一切前尘所现诸法。尽随念而至。皆对想而生。念息境空。意虚法寂。故经云。想灭闲静。识停无为。又经云。一切诸佛。一切诸法。从意生形。又经云。诸法不牢固。唯立在于念。以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故知见闻但是缘起。见毕竟空。如世幻施为。似空华起灭。故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且如眼根具五缘得见。然此能见。只是五缘。无见者故。若言具五缘发识能见者。未知何缘定能生识。若言一一不生。和合故能生见者。即如五盲和合。应成一见。众盲既不见。和合云何生。故知非别识生。但有见即是众缘。所以名缘起也。故经云。眼不自见。属诸因缘。缘非见性。眼即是空。眼根既然。诸根例尔。但起唯缘起。灭唯缘灭。起灭唯缘。人法俱寂。若了此我法二空。即证圆理。故云若见因缘法。是名为见佛。

问。凡夫界中取舍分别。逆顺关念。欣厌盈怀。常缚六尘以为隔碍。如何得根境融通。一切如意。

答。但见法性。证大涅槃。尚无一法可通。岂有诸法为碍。则常如意。无有不如意时。故涅槃论云。今言涅槃如意者。一切苦乐善恶无不是理。故名如意。释曰。无不是理者。皆一心真如理故。以苦乐是心受。善恶从心生。则无外尘所违所隔。若了一心。岂非如意。若有一法当情。则成诤竞。楞伽经偈云。乃至有所立。一切皆错乱。若见唯自心。是则无违诤。所以迷时人逐法。悟后法由人。且如摩尼珠。无情色法。尚能无私两宝。周给群情。故称如意。况灵台妙性。岂弗能耶。但归一心。得大无碍。故云。转变天地。自在纵横。

问。论云。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者。真则无伪。如则不变。妙色湛然不空之性。云何经中复说心空则一切法空。

答。夫言空者。说世间一切妄心染法是空。以遍计情执无道理故。若出世佛法真心则不空。以有道理故。起信论云。真如有二。一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当知真如自性。非有无一异等相。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清凉记释云。不与妄合。则名为空。性。具万德。即名不空。及至释文。乃云。若离妄心。实无可空。则显空藏。因妄而显。而不空藏。要由翻染方显不空。故云以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等。如本有檀德。今为悭贪。本有尸德。今随五欲。本有寂定。今为乱想。本有大智。今为愚痴。是则悭藏于施。乃至痴藏于慧。故论云。以知法性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等。万行例然。故论云。本有真实识知义。云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明妄心之动。藏其真知。是以即妄之空。藏不空之万德。故经颂云。知妄本自真。见佛则清净。故论云。以能究竟显实。故名为空。故知空藏能藏不空。能藏既空。则显不空之藏。本来具矣。二者自性心上无妄为空。随所无者。即不空德。如空无悭吝。即显有檀。空无妄动。显有性空。故是空藏藏不空也。故知一切众生本觉佛智。本自圆具。但以妄覆而不自知。若了妄空。真觉顿现。如云开月朗。尘去镜明。见性之时。故云发得。非是修成。三身满日。亦云万行引出。不从外来。皆约一心。本有具足。故知不空之空。体含万德。不有之有。理合圆宗。空有相成。无诸障碍。若离空之有。有则是常。若离有之空。空则成断。今有无齐行。不违一旨。是以智能达有。慧能观空。若达有而不知空。则失慧眼。观空而不鉴有。则丧智心。菩萨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尽有则智业不成。住无则慧心不朗。故义海云。若空异于有。即净不名净。以迷空故。若有异于空。即染不名染。以执有故。今有即全空。方名染分。空即全有。方名净分。由空有无碍。染净自在也。若空即有。有即空。乃至一切法皆互相即也。既互相即。则毕竟无一异空有等法。于心外发现。设有发现。皆是自心相分。不同凡小不知。取而执有。舍而沈空。若入此一心中道之门。能成万行方便之道。如大庄严法门经云。文殊师利言。方便有二种。一者不舍生死。二者不住涅槃。复有二种。一者空门。二恶见门。复有二种。一者无相门。二者相觉观门。复有二种。一者无愿门。二者愿生门。复有二种。一者无作门。二者种善根行门。复有二种。一者无生门。二者示生门。是以悟宗则逆顺同归。达体则善恶并化。

问。论云。说智及智处。俱名为般若。智处即是境。云何成般若。

答。般若有二种。一真实常住般若。二观照有用般若。若真实般若。性遍一切处。寂而常照。唯一真心。不分能所。即不同世间顽境以为所照。亦不同偏小妄心以为所照。又亦不同假立真如以为所照。今则一体潜通。心心互照。以无心外境。亦无境外心。以心是境心。境是心境故。如是融镕。岂非般若乎。所以云色无边故。般若无边。故知离色无心。离心无色。如般若经云。复次勇猛。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行。色非所缘。何以故。一切法无所缘。无有小法可取故。彼若是可取。此则是所缘。如是勇猛。非色行色。乃至非识行识。勇猛。一切法不行。故非色见。亦非识见。乃至非识知。亦非可见。若色至识。非知非见。是名般若波罗蜜。又文殊般若经云。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法是应住。是不应住。亦不见境界可取舍相。何以故。如诸如来。不见一切法境界相故。乃至不见诸佛境界。况取声闻缘觉凡夫境界。不取思议相。亦不取不思议相。不见诸法有若干相。自证空法不可思议。如是菩萨摩诃萨。皆已供养无量百千万亿诸佛。种诸善根。乃能于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又云。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凡夫相。不见佛法相。不见诸法有决定相。是为修般若波罗蜜。

问。世出世间。唯是一心者。云何复分真妄。及与内外。

答。真妄内外。但约世间文字分别。所以心非内外。内外是心。体非真妄。真妄是体。因内立外。而成对治。假妄显真。非无所以。进趣大乘方便经云。心义者。有二种相。一者内心相。二者外心相。内相者复二。一真。二妄。所言真者。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以遍一切处。常恒不坏。建立生长一切法故。所言妄者。谓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而内虚伪。无有真实。不可见故。所言心外相者。谓一切诸法种种境界等。随有所念。境界现前。故知有内心及内心差别。如是当知内妄想者。为因为体。外妄想者。为果为用。依如此等义。是故我说一切诸法。悉名为心。又复当知心外相者。如梦所见种种境界。唯心想作。无实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无明识梦所见。妄想作故。复次应知内心念念不住故。所见所缘一切境界。亦随心念念不住。所谓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而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以心不往至于境界。境界亦不来至于心。如镜中像。无来无去。是故一切法求生灭定相了不可得。所谓一切法毕竟无体。本来常空。实不生灭。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彼自性清净心。湛然圆满。以无分别相故。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是以华严经颂云。如金与金色。其性无差别。法非法亦然。体性无有异。又云。刹平等。不违众生平等。众生平等。不违刹平等。一切众生平等。不违一切法平等。一切法平等。不违一切众生平等。离欲际平等。不违一切众生安住平等。一切众生安住平等。不违离欲际平等。过去。不违未来。未来不违过去。过去未来。不违现在。现在不违过去未来。世平等。不违佛平等。佛平等。不违世平等。菩萨行。不违一切智。一切智。不违菩萨行。释曰。刹与众生。云何平等。以各无体故。悉不成就。若自类相望。如刹望刹平等。若异类相望。如刹望众生平等。以一无性之理。乃至心境自他。同异高下。十。方三世。悉皆平等。又事事无违。理理无违。事事无违者。略有三因。一法性融通。二缘起相由门。此二即事事无碍义。三直语同一缘记通事通理。如观一叶落。知天下秋同一秋矣。由不坏之事。不变之性。皆同一缘起故。理理无违者。亦有二门。一刹无性。即众生无性。二理同故。以无可即。亦无可违。

内学智慧-世界内学智慧学会官方网站

宗镜录卷第八十四

宗镜录卷第八十四

宋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夫妄心虚假。诸圣同推。此执坚牢。故须具引。又约经论。有三种假。一因成假。因前境对。方乃生心。二相续假。初心因境。后起分别。念念相续。乃至成事。三相待假。如待虚空无生。说心有生。又计于有心待于无心。如短待长。似近待远。此三非实。故称为假。所以异相互无。如中观论偈云。异中无异相。不异中亦无。无有异相故。则无彼此异。如长与短异。长中无短相。长无可对故。无有长。短中无长相。短无可对。故无有短。长中无长相。短无可对。故无有短。短中无短相。长无可对。故无有长。既无长短。孰言异耶。又百论云。若实有长相。若长中有。若短中有。若共中有。是皆不可得。何以故。长中无长相。以因他故。因短为长故。短中亦无长相。性相违故。若短中有长。不名为短。共中亦无长。二俱过故。长相既无。短相亦尔。若无长短。云何相待。故遮异言不异。非谓有无异。此双绝以契性。若约双显者。谓上但显实。则唯性而非异。今性相皆具。故云双显。谓由体一故非异。相。差别。故非不异。此举双是以显双非。斯乃非一非异。而一而异。遮照无碍。性相融通。长短既然。万法皆尔。若以初心破此三假。一念无生。得入空观。夫空观者。乃一切观之根本。从此次入假观。因不得假而入空。复不得空而入假。以非空非假。后入中观。乃至绝观。所以止观广破。四句检而不得。横竖推而无生。性相俱空。名字亦寂。若一念心起即具三假。当观此一念心。若心自生者。前念为根。后念为识。为从根生心。为从识生心。若根能生识。根为有识故生识。根为无识故生识。根若有识。根识则并。又无能生所生。根。若无识而能生识。诸无识物。不能生识。根既无识。何能生识。根虽无识而有识性。故能生识者。此之识性。是有是无。有已是识。并在于根。何谓为性。根无识性。不能生识。又识性与识。为一为异。若一性即是识。无能无所。若异。还是他生。非心自生。若言心不自生。尘来发心故有心生。引经云。有缘思生。无缘思不生。若尔。尘在意外来发内识。则心由他生。今推此尘。为是心故生心。为非心故生心。尘若是心。则不名尘。亦非意外。则同自生。又二心并。则无能所。尘若非心。那能生心。如前破。若尘中有生性。是故生心。此性为有为无。性若是有。性与尘并。亦无。能所。若无。无不能生。若根尘合故有心生者。根尘各各有心故合生心。各各无心故合生。心若各各有。有合则两心生。堕在他性中。若各各无。合时亦无。又根尘各有心性。合则心生者。当检此性。为有为无。如前破。若根尘各离而有心者。此是无因缘生。为有此离。为无此离。若有此离。还从缘生。何谓为离。若无此离。无何能生。若言此离有生性。为有为无。若性是有。还从缘生。不名为离。若性是无。无何能生。如是四句推求知心毕竟不生。是名从假入空观。若不悟者。转入相续假破之。何以故。虽因成假。四破不得心生。今现见心。念念生灭。相续不断。何谓不生。此之念念。为当前念灭后念生。为前念不灭后念生。为前念亦灭亦不灭后念生。为前念非灭非不灭后念生。若前念不灭后念生。此则念自生念。两生相并。亦无能所。若前念有生性生于后念。此性为有为无。有则非性。无则不生。如前破。若前念灭后念生者。前不灭生。名为自性。今由灭生。不灭。望灭岂非他性。他性灭中。有生故生。无生故生。有生是生。生灭相违。乃至生生何谓灭生。若灭无生。无何能生。若灭有生性性。破如前。若前念亦灭亦不灭后念生者。若灭已属灭。若不灭已属不灭。若不灭合灭能生。即是共生。共自相违。相违何能生。又若各有生。即有二过。各各无生。合亦不生。若灭不灭中有生性者。为有为无。若性定有。何谓灭不灭。若性定无。亦何为谓灭不灭。此不免断常之失。还堕共过。若前念非灭非不灭而后念生者。为有此非灭非不灭。为无此非灭非不灭。若有。则非无因。若无。无因不能生。若无因有生性。此性即因。何谓无因。若无。无不能生。如是四句推相续假求心不得。无四实性。但有心名字。是字不住内外两中间。不常自有。相续无性。即世谛破性。名为性空。相续无名。即真谛破假。名为相空。性相俱空。乃至作十八空。若不得入者。犹计有心待于无心。相待惑起。此与上异。因成假。取根尘两法和合为因。相续假。竖取意根前后为相续。竖望生灭。此是别灭。别灭则狭。今相待假待于通灭。此义则宽。通灭者。如三无为。不并是灭。而得是无生。待虚空无生而说心生。即是相待假。今检此心。为待无生心生。为待有心生。为待亦生亦无生而心生。为待非生非无生而心生。若待无生而生心者。有此无生。无此无生。若有生可待。还是待有。何谓待无。有有相待。即是自生。若无此无生。无何所待。若只待此无无而生心者。一切无无亦应生心。无望于有。无即是他生。又无生虽无。而有生性。待此性故而知有心。此性为已生。为未生。若已生。生即是于生。何谓为性。性若未生。未生何能生。若待生而心生者。生还待生。长应待长。既无此义。何待心生。若待生无生故有心生。如待短得有于长。此堕二过。各有。则二生并。各无。生全不可得。如前破。若待非生非无生而有心生者。论云。从因缘生尚不可得。何况无因缘。又此无因。为有为无。若有还是待有。若无还是待无。何谓无因。若言有性。性为有为无。性若是有。为生非生。若生已是生。何谓为性。若无生云何能生。如是四句推相待假求心不得。不起性实。但有名字。名字之生。生则无生。复次性相中求阴入界不可得。即是法空。性相求人我知见不可得。名众生空。乃至十八空等。辅行记释。因成假。初破自生中云。前念为根。后念为识者。根无别体。还指无间灭意为体。根名能生。由前意灭。生后意识。故俱舍论云。由即六识身无间灭为意。身者。体也。无间灭时。为意根体。尔时五识。亦依无间灭意以为亲缘。用五色根以为疏缘。而生五识。五识无间。分别生时。即名意识。今此文意。不是五识。是第六识。缘于。有见以为法尘。即名为识。即以此识对根研责。故云根为有识故生识。根为无识故生识。

大智度论问曰。前念若灭。何能生后。

答。有二义。一念念灭。二念念生。有此二故。故灭得生。恐生断见。是故须立。今为破故是故须责。生灭虽殊。根之与识俱是自心。从根从识俱属自性。于自性中根识互责求不可得。又心之与识。俱对于尘。以立心名。乃至根若有识。则有二妨。谓根识并。及能所并。则有生生无穷之过。若无能所。生义不成。云何言生。又无间灭方名生识。根若有识。生灭相违。故并有过。根若无识。即类无识。能生识也。又责有识性。此是纵破。有还同有。亦成并生。无还同无。同无情生。又识性作一异责。若一者。凡言性者。后方能生。识与性一。故无能所。若异者。若异识则同外境。境能生识即同他。如何计自。次破他性者。虽言心不自生。由有外尘而来发心。尘望于根。尘名为他。先责是心。则有三妨。一尘非心妨。则心不名尘。二尘非意。外同自生妨。三并生妨。尘若非心。容许尘生。尘若是心。还成心处生心。即名并生。子若生苗。则有能所。子还生子。则二子并生。有何能所。尘若非心。则与前根中无识义。同责意亦尔。故云如前破。尘有识性。例前可知。破共生者。堕自他性。名为共生。今破。若自他各各无生。和合亦无。如二砂无油。和合亦无。破无因不生亦尔。结成性相二空者。但无性计。名为性空。性既破已。但有色心内外之相。既不住于无四句中。故相亦叵得。名为相空。言不在内外中间者。内只是因。外只是缘。中间是共。常自有者。只是无因。无此计故。即无四性。此之二空。言虽前后。意不异时。复以二谛结成二空。若有性执。世而非谛。破性执已。乃名世谛。故云世谛破性。性执破已。但有名字。名之为假。假即是相。为空相故。观于法性。观理证真。名真谛破相。空非前后。二谛同时。为辩性相。前后说耳。又有四运心。一未运。二欲运。三正运。四运已。傅大士颂云。独自作。问我心中何所著。推检四运并无生。千端万累何能缚。释曰。未起欲起二运之心。属未来。未来何处有心。正起一运之心。属现在。现在不住何处有心。又属生时。因未生已生立生时。未生已生既无生。生时亦无生。如已去未去去时。俱无去法。如中论所破。起已一运之心。属过去。过去已谢。何处有心。所以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三际俱空。一心何有。以所依根本之心尚不有。能依枝末一切万法。宁是实耶。故云千端万累何能缚。故知但了一念空。诸尘自然破。所依既不有。能依何得生。如源尽流干。根危叶谢。所以阿难七处执而无据。故知邪法难扶。二祖直下求而不生。可验解空方悟。祖佛大约。只指斯宗。既不得能起之心。亦不得所生之境。心不可得故即我丧。境不可得故。即法亡。若能人法俱空。即显一心妙理。但以心尘相对。万法纵横。境智一如。千差顿寂。如是方能豁悟本觉灵智真心。无住无依。遍周法界。广百论云。经言。无有少法自性可得。唯有能造。能造即是心及心法。又云。三界唯心。如是等经。其数无量。是故诸法唯识理成。岂不决定。执一切法实唯有识者。亦成颠倒。境即无。识云何有。经言唯识者。为令观识。舍彼外尘。既舍外尘。妄心随息。妄心息故。证会中道。故经偈言。未达境唯心。起种种分别。达境唯心已。分别则不生。若知境唯心。便舍外尘相。从此息分别。悟平等真空。

显识论问。境识俱遣。何识所成。

答。境识俱泯。即是实性。实性即是阿摩罗识。维摩经云。华严菩萨曰。从我起二为二。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则无有识。无所识者。是为入不二法门。故知见有二法。乃至纤毫并皆属识。境识俱亡。乃入真空之理。所以智光论师。立中根说。法相大乘。境空心有唯识道理。未能全入平等真空。为上根说无相大乘。辩心境俱空平等一味。为真了义。是以因唯识。入真空究竟之门。离此别求非真解脱。

唯识钞问云。内心唯识者。为是真实有。为非真实有耶。

答。论云。诸心心所(前陈也)。依他起故(因也)。亦如幻事(喻也)。非真实有(法也)

问。若尔。心境都无差别。何故乃说唯有识耶。

答。为遣外道等心心所外执实有境故。假说唯有识。非唯识言。便有实。识论云。为遣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若法执不生。即入真空矣。

问。约唯识理人法俱空者。即今受用是何等物。

答。所受用法。但是六尘。因缘故生。因缘故灭。决定内无人能受。外无尘可用。十八空论云。外空者。亦名所受空。离六外入。无别法为可受者。若诸众生所受所用。但是六尘。内既无人能受。外亦无法可受。即人法俱空。唯识无境。故名外空。以无境故。亦无有识。即是内空。乃至十八空。

问。人法俱空。识又不立。即今见闻从何而有。

答。一切前尘所现诸法。尽随念而至。皆对想而生。念息境空。意虚法寂。故经云。想灭闲静。识停无为。又经云。一切诸佛。一切诸法。从意生形。又经云。诸法不牢固。唯立在于念。以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故知见闻但是缘起。见毕竟空。如世幻施为。似空华起灭。故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且如眼根具五缘得见。然此能见。只是五缘。无见者故。若言具五缘发识能见者。未知何缘定能生识。若言一一不生。和合故能生见者。即如五盲和合。应成一见。众盲既不见。和合云何生。故知非别识生。但有见即是众缘。所以名缘起也。故经云。眼不自见。属诸因缘。缘非见性。眼即是空。眼根既然。诸根例尔。但起唯缘起。灭唯缘灭。起灭唯缘。人法俱寂。若了此我法二空。即证圆理。故云若见因缘法。是名为见佛。

问。凡夫界中取舍分别。逆顺关念。欣厌盈怀。常缚六尘以为隔碍。如何得根境融通。一切如意。

答。但见法性。证大涅槃。尚无一法可通。岂有诸法为碍。则常如意。无有不如意时。故涅槃论云。今言涅槃如意者。一切苦乐善恶无不是理。故名如意。释曰。无不是理者。皆一心真如理故。以苦乐是心受。善恶从心生。则无外尘所违所隔。若了一心。岂非如意。若有一法当情。则成诤竞。楞伽经偈云。乃至有所立。一切皆错乱。若见唯自心。是则无违诤。所以迷时人逐法。悟后法由人。且如摩尼珠。无情色法。尚能无私两宝。周给群情。故称如意。况灵台妙性。岂弗能耶。但归一心。得大无碍。故云。转变天地。自在纵横。

问。论云。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者。真则无伪。如则不变。妙色湛然不空之性。云何经中复说心空则一切法空。

答。夫言空者。说世间一切妄心染法是空。以遍计情执无道理故。若出世佛法真心则不空。以有道理故。起信论云。真如有二。一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当知真如自性。非有无一异等相。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清凉记释云。不与妄合。则名为空。性。具万德。即名不空。及至释文。乃云。若离妄心。实无可空。则显空藏。因妄而显。而不空藏。要由翻染方显不空。故云以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等。如本有檀德。今为悭贪。本有尸德。今随五欲。本有寂定。今为乱想。本有大智。今为愚痴。是则悭藏于施。乃至痴藏于慧。故论云。以知法性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等。万行例然。故论云。本有真实识知义。云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明妄心之动。藏其真知。是以即妄之空。藏不空之万德。故经颂云。知妄本自真。见佛则清净。故论云。以能究竟显实。故名为空。故知空藏能藏不空。能藏既空。则显不空之藏。本来具矣。二者自性心上无妄为空。随所无者。即不空德。如空无悭吝。即显有檀。空无妄动。显有性空。故是空藏藏不空也。故知一切众生本觉佛智。本自圆具。但以妄覆而不自知。若了妄空。真觉顿现。如云开月朗。尘去镜明。见性之时。故云发得。非是修成。三身满日。亦云万行引出。不从外来。皆约一心。本有具足。故知不空之空。体含万德。不有之有。理合圆宗。空有相成。无诸障碍。若离空之有。有则是常。若离有之空。空则成断。今有无齐行。不违一旨。是以智能达有。慧能观空。若达有而不知空。则失慧眼。观空而不鉴有。则丧智心。菩萨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尽有则智业不成。住无则慧心不朗。故义海云。若空异于有。即净不名净。以迷空故。若有异于空。即染不名染。以执有故。今有即全空。方名染分。空即全有。方名净分。由空有无碍。染净自在也。若空即有。有即空。乃至一切法皆互相即也。既互相即。则毕竟无一异空有等法。于心外发现。设有发现。皆是自心相分。不同凡小不知。取而执有。舍而沈空。若入此一心中道之门。能成万行方便之道。如大庄严法门经云。文殊师利言。方便有二种。一者不舍生死。二者不住涅槃。复有二种。一者空门。二恶见门。复有二种。一者无相门。二者相觉观门。复有二种。一者无愿门。二者愿生门。复有二种。一者无作门。二者种善根行门。复有二种。一者无生门。二者示生门。是以悟宗则逆顺同归。达体则善恶并化。

问。论云。说智及智处。俱名为般若。智处即是境。云何成般若。

答。般若有二种。一真实常住般若。二观照有用般若。若真实般若。性遍一切处。寂而常照。唯一真心。不分能所。即不同世间顽境以为所照。亦不同偏小妄心以为所照。又亦不同假立真如以为所照。今则一体潜通。心心互照。以无心外境。亦无境外心。以心是境心。境是心境故。如是融镕。岂非般若乎。所以云色无边故。般若无边。故知离色无心。离心无色。如般若经云。复次勇猛。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行。色非所缘。何以故。一切法无所缘。无有小法可取故。彼若是可取。此则是所缘。如是勇猛。非色行色。乃至非识行识。勇猛。一切法不行。故非色见。亦非识见。乃至非识知。亦非可见。若色至识。非知非见。是名般若波罗蜜。又文殊般若经云。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法是应住。是不应住。亦不见境界可取舍相。何以故。如诸如来。不见一切法境界相故。乃至不见诸佛境界。况取声闻缘觉凡夫境界。不取思议相。亦不取不思议相。不见诸法有若干相。自证空法不可思议。如是菩萨摩诃萨。皆已供养无量百千万亿诸佛。种诸善根。乃能于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又云。复次修般若波罗蜜时。不见凡夫相。不见佛法相。不见诸法有决定相。是为修般若波罗蜜。

问。世出世间。唯是一心者。云何复分真妄。及与内外。

答。真妄内外。但约世间文字分别。所以心非内外。内外是心。体非真妄。真妄是体。因内立外。而成对治。假妄显真。非无所以。进趣大乘方便经云。心义者。有二种相。一者内心相。二者外心相。内相者复二。一真。二妄。所言真者。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以遍一切处。常恒不坏。建立生长一切法故。所言妄者。谓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而内虚伪。无有真实。不可见故。所言心外相者。谓一切诸法种种境界等。随有所念。境界现前。故知有内心及内心差别。如是当知内妄想者。为因为体。外妄想者。为果为用。依如此等义。是故我说一切诸法。悉名为心。又复当知心外相者。如梦所见种种境界。唯心想作。无实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无明识梦所见。妄想作故。复次应知内心念念不住故。所见所缘一切境界。亦随心念念不住。所谓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而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以心不往至于境界。境界亦不来至于心。如镜中像。无来无去。是故一切法求生灭定相了不可得。所谓一切法毕竟无体。本来常空。实不生灭。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彼自性清净心。湛然圆满。以无分别相故。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是以华严经颂云。如金与金色。其性无差别。法非法亦然。体性无有异。又云。刹平等。不违众生平等。众生平等。不违刹平等。一切众生平等。不违一切法平等。一切法平等。不违一切众生平等。离欲际平等。不违一切众生安住平等。一切众生安住平等。不违离欲际平等。过去。不违未来。未来不违过去。过去未来。不违现在。现在不违过去未来。世平等。不违佛平等。佛平等。不违世平等。菩萨行。不违一切智。一切智。不违菩萨行。释曰。刹与众生。云何平等。以各无体故。悉不成就。若自类相望。如刹望刹平等。若异类相望。如刹望众生平等。以一无性之理。乃至心境自他。同异高下。十。方三世。悉皆平等。又事事无违。理理无违。事事无违者。略有三因。一法性融通。二缘起相由门。此二即事事无碍义。三直语同一缘记通事通理。如观一叶落。知天下秋同一秋矣。由不坏之事。不变之性。皆同一缘起故。理理无违者。亦有二门。一刹无性。即众生无性。二理同故。以无可即。亦无可违。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内学智慧 » 宗镜录卷第八十四

世界内学智慧学会

英文简称(WEMPA),总部设在香港,是经香港特区政府批准成立的非盈利性质的社会团体。 我们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地内学智慧的研修与推广发展,在内学研修的发展方向和内典文化传播方面进行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关于WEMPA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