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16
速度(字/分钟)
1
倒计时
3
字体颜色
背景颜色
镜像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二

尊者大目干连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证净品第三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若诸有情,于汝言教,信心听受,能奉行者,汝当哀愍方便劝励,安立令住四证净中。何等为四?谓佛证净、法证净、僧证净、圣所爱戒。所以者何?诸有地界水火风界,是四大种,容可改易,若有成就此四证净,诸圣弟子,必无改易。由此多闻诸圣弟子,成就如是四证净故,若堕地狱傍生鬼界,无有是处。是故若有于汝言教,信心听受能奉行者,汝当哀愍方便劝励安立,令住四证净中。”
云何佛证净?
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尊,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
所言此者,谓此欲界,或此世界,此赡部洲;又言此者,谓即此身持等持,躯等躯,聚得自体;又言此者,谓此处生佛及弟子,诸仙牟尼,诸聪叡者,善调伏者,善调顺者;又言此者,谓即于此教授教诫善说法中,是故言此。
言圣弟子者,圣谓佛法僧,归依佛法僧故,名圣弟子。
以如是相随念佛者,谓以此相此门此理,于诸佛所,起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故名为以如是相随念诸佛。
所言谓者,谓如是相,如是状,如是种,如是类,是故言谓。
所言此者,谓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通,如是解脱,如是多住,是故言此。
言世尊者,如后当释。
言如来者,如世尊言:“从菩萨证无上正等菩提夜,乃至佛无余依般涅槃界夜,于其中间,诸有所说,宣畅敷演,一切皆如,无有虚妄,无有变异,谛实如理,无有颠倒,皆以如是如实正慧见已而说,故名如来。
阿罗汉者,略有二种阿罗汉性,一者有为,二者无为。
云何有为阿罗汉性?
谓彼果得,及彼得得,无学根力,无学尸罗,无学善根,十无学法,及彼种类诸无学法,是名有为阿罗汉性。
云何无为阿罗汉性?
谓贪瞋痴,一切烦恼皆悉永断超一切趣,断一切道,三火永静,焦渴永息,憍逸永离,窟宅永破,度四瀑流,无上究竟,无上寂静,无上爱尽,离灭涅槃,是名无为阿罗汉性。
如来具足圆满成就,如是所说有为、无为阿罗汉性,故名阿罗汉;又贪瞋痴,及余烦恼,皆悉应断,如来于彼,永断遍知,如多罗树永断根顶无复遗余,皆得当来永不生法,故名阿罗汉;又身语意三种恶行,皆应永断,如来于彼,永断遍知乃至广说,故名阿罗汉;又过去佛,皆已远离恶不善法,所有杂染,后有炽然,苦异熟果,皆得当来永不生法,今佛亦尔,故名阿罗汉;又佛世尊,成就最胜吉祥功德,应受上妙衣服、饮食、诸坐卧具、医药资缘种种供养,故名阿罗汉。如有颂言:

世所应受用  种种上妙物  如来皆应受  故名阿罗汉
正等觉者,如世尊言:“诸所有法,一切正性,如来一切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正等觉;又等法者,谓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如来一切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正等觉;又于一切苦集灭道,能现观道,能证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道,能证神境智作,证通天耳智作,证通他心智作,证通宿住随念智作,证通死生智作,证通漏尽智作,证通道能尽贪瞋痴慢憍垢道,如来一切皆正等觉,至诚坚住,殷重作意,以因以门,以理以相正等觉故,名正等觉。
明行圆满者,何等为明?
谓佛所有无学三明,一者无学宿住随念智作证明,二者无学死生智作证明,三者无学漏尽智作证明,是谓为明。
何等为行?
谓佛所有无学身律仪,语律仪,命清净,是谓为行;又佛所有上妙威仪,往来顾视,屈伸俯仰,服僧伽胝,执持衣鉢,悉皆严整,是谓为行。
此行前明,总谓明行。
如来具足圆满成就如是明行,一向鲜白,一向微妙,一向无罪,是故名为明行圆满。
言善逝者,谓佛成就极乐安隐无艰无难往趣妙法,故名善逝;又贪瞋痴,及余烦恼所生,种种难往趣法,如来于彼,永断遍知,如多罗树永断根顶无复遗余,皆得当来永不生法,故名善逝;又如过去诸佛世尊,皆乘如实无虚妄道,趣出世间,殊胜功德,一至永至,无复退还,今佛亦然,故名善逝。
世间解者,谓五取蕴,名为世间,如来于彼,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世间解;又说五趣,名为世间,如来于彼,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世间解;又说六处,名为世间,如来于彼,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世间解;又说三界所摄诸处,名为世间,从彼而生,从彼而起,从彼而出,因彼而生,因彼而起,因彼而出,如来于彼,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世间解。
无上丈夫者,如世尊言:“所有有情,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想非非想,如来于中,最称第一,最胜最尊,最上无上,由此故说无上丈夫。
调御士者,谓佛世尊,略以三种巧调御事,调御一切所化有情,一于一类,一向柔软,二于一类,一向麤犷,三于一类,柔软麤犷。
云何如来于彼一类一向柔软?
谓为彼说此身妙行,此身妙行所感异熟,此语妙行,此语妙行所感异熟,此意妙行,此意妙行所感异熟,此天此人,此善趣,此乐世,此涅槃,是名如来于彼一类一向柔软。
云何如来于彼一类一向麤犷?
谓为彼说,此身恶行,此身恶行所感异熟,此语恶行,此语恶行,所感异熟,此意恶行,此意恶行,所感异熟此地狱,此傍生,此鬼界,此险难,此恶趣,此堕落,是名如来于彼一类一向麤犷。
云何如来于彼一类柔软麤犷?
谓于时时为说,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或于时时为说,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所感异熟;或于时时为说,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或于时时为说,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所感异熟;或于时时为说,天人善趣,乐世涅槃,或于时时为说,地狱傍生,鬼界险难,恶趣堕落,是名如来于彼一类柔软麤犷。
如来于彼,以此三种巧调御事,如是调伏,如是止息,如是寂静,如是令其无余永舍贪瞋痴等一切烦恼,如是令其无余永尽贪瞋痴等一切烦恼,令永调伏,令永止息,令永寂静,得上调御,得胜调御,得胜清凉,永除曲秽,善灭慢覆及谄垢浊,是故如来名调御士。
天人师者,如世尊告阿难陀言:“我非但与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四众为师,然我亦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等诸天人众,为师为胜师,为随师,为范为胜范,为随范,为将为导,是故如来名天人师。
所言佛者,谓于如来无学智见明鉴觉慧照现观等已能具起及得成就,故名为佛。
且如有一大婆罗门,来诣佛所,以妙伽他,赞问佛曰:

稽首世导师  名最上觉者  何缘父母等  号尊名佛陀?
世尊哀愍彼婆罗门,亦以伽他而告彼曰:

婆罗门当知  我如去来佛  成就觉者相  故我名佛陀
婆罗门当知  我观三世行  皆有生灭法  故我名佛陀
婆罗门当知  我于应知断  证修事已办  故我名佛陀
婆罗门当知  我于一切境  具一切智见  故我名佛陀
婆罗门当知  我于无量劫  修诸纯净行  经无量死生
今于最后身  离尘垢毒箭  证得无上觉  故我名佛陀
薄伽梵者,谓有善法,名薄伽梵。成就无上诸善法故,或修善法,名薄伽梵,已修无上诸善法故;又佛世尊,圆满修习身戒心慧,成就大悲,我无限无量,成无量法,名薄伽梵;又佛世尊,具大威德,能往能至,能坏能成,能自在转,名薄伽梵;又佛世尊,永破一切贪瞋痴等恶不善法,永破杂染后有炽然苦异熟果,永破当来生老病死,名薄伽梵。如有颂言:

永破贪瞋痴  恶不善法等  具胜无漏法  故名薄伽梵
又佛世尊,于未闻法,能自通达,得最上觉,成现法智,无障碍智,善解当来,修梵行果,为诸弟子,分别解说,设大法会,普施有情,名薄伽梵。如有颂言:

如来设法会  普哀愍无依  如是天人师  稽首度有海
又佛世尊,为诸弟子,随宜说法皆令欢喜,恭敬信受,如教修行,名称普闻,遍诸方域,无不赞礼,名薄伽梵。
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信信性,现前信性,随顺印可爱慕爱慕性,心证心净,是名佛证净。若能于此,劝励安立,当知是名方便劝励安立令住佛证净中。
云何法证净?
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正法,谓佛正法善说现见无热应时,引导近观智者内证。”
所言此者,谓此欲界或此世界此赡部洲;又言此者,谓即此身持等持躯等躯聚得自体;又言此者,谓此处生,佛及弟子,诸仙牟尼,诸聪叡者,善调伏者,善调顺者;又言此者,谓即于此教授教诫善说法中,是故言此。
言圣弟子者,圣谓佛法僧,归依佛法僧,故名圣弟子。
以如是相随念法者,谓以此相此门此理,于正法所,起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故名为以如是相随念正法。
言善说者,谓佛所说,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故名善说。若佛世尊,非苦说苦,非集说集,非灭说灭,非道说道,可非善说,以佛世尊,苦说为苦,集说为集,灭说为灭,道说为道,故佛正法名为善说。
言现见者,谓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于现法中,即入苦集灭道现观故名现见。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非现法中,即入苦集灭道现观,世尊正法可非现见;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于现法中,即入苦集灭道现观,故佛正法名为现见。
又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于现法中,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故名现见。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非现法中,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世尊正法,可非现见;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于现法中,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故佛正法名为现见。
又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于现法中,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故名现见。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非现法中,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世尊正法,可非现见;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故佛正法名为现见。
言无热者,谓八支圣道,名为无热。所以者何?
热谓烦恼,八支圣道中,一切烦恼,无得无近得无有无等有,故佛正法名为无热。
言应时者,谓八支圣道,名为应时。所以者何?
由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即入苦集灭道现观,故名应时。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后方入苦集灭道现观,世尊正法可非应时;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即入苦集灭道现观,故佛正法名为应时。
又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故名应时。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说随眠道,后方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世尊正法,可非应时;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故佛正法名为应时。
又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故名应时。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后方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世尊正法,可非应时;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故佛正法名为应时。
言引导者,谓八支圣道,名为引导。所以者何?
以八支圣道习修多修习,能于苦集灭道现观能引能导能随能逐,故佛正法名为引导。
言近观者,谓八支圣道,名为近观。所以者何?
以八支圣道修习多修习,能于苦集灭道,如实知见苦集灭道,故佛正法名为近观。
智者内证者,佛及佛弟子,名为智者。世尊所说苦集灭道,智者自内知见解了正等觉为苦集灭道,故佛正法,名智者内证。
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正法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信信性现前信性随顺印可爱慕爱慕性心证心净,是名法证净。
若能于此劝励安立,当知是名方便劝励安立令住法证净中。
云何僧证净?
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于僧,谓佛弟子,具足妙行、质直行、如理行、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于此僧中,有预流向,有预流果,有一来向,有一来果,有不还向,有不还果,有阿罗汉向,有阿罗汉果,如是总有四双八只补特伽罗佛弟子众,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智见具足,应请应屈应恭敬无上福田世所应供。”
所言此者,谓此欲界,或此世界,此赡部洲;又言此者,谓即此身持等持躯等躯聚得自体;又言此者,谓此处生,佛及弟子,诸仙牟尼,诸聪叡者,善调伏者,善调顺者;又言此者,谓即于此教授教诫善说法中,是故言此。
言圣弟子者,圣谓佛法僧,归依佛法僧故名圣弟子。
以如是相随念僧者,谓以此相此门此理,于诸僧所,起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故名为以如是相随念于僧。
言妙行者,谓世尊说有四种行,一苦迟通行,二苦速通行,三乐迟通行,四乐速通行。佛弟子众,于此中行,故名妙行。
又世尊说有四种行,一不安隐行,二安隐行,三调伏行,四寂静行。佛弟子众,唯行后三,故名妙行。
质直行者,谓八支圣道,名为质直。所以者何?
以八支圣道不迂不曲不回质直平坦一趣,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质直行。
如理行者,谓八支圣道,名为如理,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如理行。又世尊说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及正定并资并具,名为如理。如世尊言:“此一趣道,令诸有情,皆得清净,超诸愁叹,灭诸忧苦,证如理法,谓圣正定并资并具七圣道支,名圣正定资之与具。何等为七?谓初正见,乃至正念,以圣正定,由七道支,引导修治,方得成满,故说名圣正定资具。”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如理行。
法随法行者,谓涅槃名法,八支圣道名随法。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法随法行。又别解脱名法,别解脱律仪名随法,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法随法行。又身律仪语律仪命清净名法,受持此法名随法,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法随法行。
和敬行者,谓佛弟子众,一戒一学,一说一别解脱,同戒同学,同说同别解脱;受具百岁,所应学处,初受具者,亦于中学;初受具者,所应学处,受具百岁,亦于中学;如受具百岁所应学法,初受具者,亦如是学;如初受具者所应学法,受具百岁,亦如是学。佛弟子众,能于此中,一戒性,一学性,一说性,一别解脱性,同戒性,同学性,同说性,同别解脱性,名和敬行。又佛弟子众,互相恭敬,互相推让,于长宿者,起迎合掌,慰问礼拜,表相和敬,佛弟子众,如是而行,名和敬行。
随法行者,谓八支圣道,名为随法。佛弟子众,于中随顺游历涉行,名随法行。
于此僧中者,佛弟子众中,此即显聚显蕴显部显要略义。
预流向者,已得无间道能证预流果;谓此无间证预流果。彼于欲界贪欲瞋恚,由世间道先未能断多分品类,于四圣谛先未现观,今修现观,名预流向。
预流果者,谓现法中,已于三结,永断遍知,谓有身见,戒禁取,疑。彼住此断中,未能进求一来果证,名预流果。
一来向者,已得无间道能证一来果,谓此无间证一来果。彼于欲界贪欲瞋恚,由世间道或先已断多分品类,于四圣谛先未现观,今修现观;或住预流果已,能进求一来果证,名一来向。
一来果者,谓现法中,已于三结永断遍知,及断多分贪欲瞋恚。彼住此断中,未能进求不还果证,名一来果。
不还向者,已得无间道能证不还果,谓此无间证不还果。彼于欲界贪欲瞋恚,由世间道或先永断,于四圣谛先未现观,今修现观;或住一来果已,能进求不还果证,名不还向。
不还果者,谓现法中,于五顺下分结,已永断遍知,谓有身见,戒禁取,疑,贪欲,瞋恚。彼住此断中,未能进求阿罗汉果证,名不还果。
阿罗汉向者,已得无间道能证阿罗汉果。谓此无间证得最上阿罗汉果,或住不还果已,能进求阿罗汉果证,名阿罗汉向。
阿罗汉果者,谓现法中,贪瞋痴等,一切烦恼,皆已永断名阿罗汉果。
言四双补特伽罗者,谓预流向预流果,是第一双,一来向一来果,是第二双,不还向不还果,是第三双,阿罗汉向阿罗汉果,是第四双。
八只补特伽罗者,谓显安立,预流向等补特伽罗八种各别。
佛弟子众者,显示开晓佛弟子众具胜功德。
戒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戒。
定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定。
慧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慧。
解脱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解脱。
解脱智见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解脱智见。
言应请者,谓应惠施应供养应祠祀,故言应请。
言应屈者,谓已惠施,善惠施,已供养,善供养,已祠祀,善祠祀少作功劳,获大果利,故名应屈。
应恭敬者,谓若识知,若不识知,皆应起迎曲躬合掌稽首接足,而赞问言:“正至正行,得安乐不?”名应恭敬。
言无上者,如世尊告苾刍众言:“一切和合部类众中,佛弟子众,最为第一,最尊最胜,最上无上。”故名无上。
言福田者,如世尊告阿难陀言:“我不见有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等天人众中堪受,已惠施善惠施已供养善供养已祠祀善祠祀如我僧者。阿难当知,若于我僧,已惠施,善惠施,已供养,善供养,已祠祀,善祠祀作少功劳,获大果利。”又如天帝至鹫峰山,以妙伽他,赞问佛曰:

稽首能辩说  到诸法彼岸  超一切恐怖  大乔答摩尊
有无量众生  乐福修布施  恒发至诚信  修诸有依福
愿佛垂哀愍  说真胜福田  令无量众生  少施获大果
世尊,哀愍诸众生故以妙伽他,告天帝曰:

若无量众生  乐福修布施  恒发至诚信  修有依福者
我今为汝等  说真胜福田  令无量众生  少施获大果
若行四圣向  及住四圣果  是应供真僧  具胜戒定慧
此真胜僧田  功德甚广大  能无量润益  犹如四大海
调御胜弟子  已发法光明  堪受胜供养  及受胜祠祀
于少僧行施  即施一切僧  必当获大果  一切智称赞
于诸福田中  僧田最为胜  诸佛所称叹  施获最上福
于佛弟子众  少施获大果  故诸聪慧人  当供养僧众
圣众持妙法  具明行等持  故于僧宝中  行施最为上
以三种净心  施僧衣饮食  必获殊胜报  成人天善士
定于生生中  离尘垢毒箭  超过诸恶趣  受人天胜乐
自正集珍财  自手而行施  为利自他故  必获于大果
诸有聪慧人  净信心行施  当生安乐界  受妙乐聪明
由如是说,故名福田。
世应供者,谓圣弟子,能净世间应供器故,已行应供清净道故,成就应供三净业故,名世应供。
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僧伽,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信信性现前信性、随顺印可,爱慕爱慕性心证心净,是名僧证净。
若能于此劝励安立,当知是名方便劝励安立令住僧证净中。
云何圣所爱戒?
谓无漏身律仪、语律仪、命清净,是名圣所爱戒。
何故名为圣所爱戒?
谓诸佛及弟子名为圣,彼于此戒,爱慕欣喜,忍顺不逆,是故名为圣所爱戒。
若能于此,劝励安立,当知是名方便劝励安立令住圣所爱戒中。

沙门果品第四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四沙门果。何等为四?谓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
云何预流果?
谓预流果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
所言有为预流果者,谓彼果得,及彼得得,有学根力,有学尸罗,有学善根,八有学法,及彼种类诸有学法,是名有为预流果。
所言无为预流果者,谓于此中,三结永断,及彼种类结法永断,即是八十八诸随眠永断,及彼种类结法永断,是名无为预流果。
云何一来果?
谓一来果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
所言有为一来果者,谓彼果得,及彼得得,有学根力有学尸罗,有学善根,八有学法,及彼种类诸有学法,是名有为一来果。
所言无为一来果者,谓于此中,三结永断,及彼种类结法永断,即是八十八诸随眠永断,及彼种类结法永断,并贪瞋痴多分永断,及彼种类结法多分永断,是名无为一来果。
云何不还果?
谓不还果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
所言有为不还果者,谓彼果得,及彼得得,有学根力,有学尸罗,有学善根,八有学法,及彼种类诸有学法,是名有为不还果。
所言无为不还果者,谓于此中,五顺下分结永断,及彼种类结法永断,即是九十二诸随眠永断,及彼种类结法永断,是名无为不还果。
云何阿罗汉果?
谓阿罗汉果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
所言有为阿罗汉果者,谓彼果得,及彼得得,无学根力,无学尸罗,无学善根,十无学法,及彼种类诸无学法,是名有为阿罗汉果。
所言无为阿罗汉果者,谓于此中,贪瞋痴等一切烦恼皆已永断,超一切趣,断一切道,三火永静,渡四瀑流,憍逸永离,燋渴永息,窟宅永破,无上究竟,无上寂静无上爱尽,离灭涅槃,是名无为阿罗汉果。

通行品第五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四通行。何等为四?谓苦迟通行,苦速通行,乐迟通行,乐速通行。”
云何名为苦迟通行?
如世尊说:“诸有苾刍,由五取蕴,陵辱伤毁。彼因如是五种取蕴,逼切拘执,如扼重担,乃至命终,恒常随逐,便于如是五取蕴中,深生厌贱,呵毁拒逆,即于如是五取蕴中,所生厌贱,呵毁拒逆,此中名苦。由此便起昧钝羸劣信等五根,如是五根,昧故钝故,羸故劣故,能迟证得无上漏尽。此言迟者,非急非疾,非驶非易,非速证得。”
言无上者,如世尊说:“于诸有为无为法中,我说离染,最为第一,最尊最胜,最上无上。”
于无上法,能得随得,能触等触,能证作证,故名证得。
言漏尽者,漏谓三漏,欲、有、无明。于此三漏,能尽等尽,遍尽永尽,灭尽圆尽,故名漏尽。
言通行者,谓即此行,超越勇猛,精进策励,生欲翘勤,于四圣谛,修现观行;于预流果、一来、不还、阿罗汉果,修作证行;于贪、瞋、痴、慢、憍垢等,修永尽行;以极恭敬安住殷重思惟,遍摄诸心所已,因故门故,理故相故,修通达行,是故名为苦迟通行。又如是行,于所求义,由修习多修习,能得随得,能触等触,能证作证,是故名为苦迟通行。又如是行,由语增语,由想等想,施设言说为苦迟通行,是故名为苦迟通行。
云何名为苦速通行?
如世尊说:“诸有苾刍,由五取蕴,陵辱伤毁。彼因如是五种取蕴逼切拘执,如扼重担,乃至命终,恒常随逐,便于如是五取蕴中,深生厌贱,呵毁拒逆,即于如是五取蕴中,所生厌贱,呵毁拒逆,此中名苦。由此便起明利强盛信等五根,如是五根,明故利故强故盛故,能速证得无上漏尽。”
此言速者,能急能疾能驶能易能速证得。
言无上者,如世尊说:“于诸有为无为法中,我说离染,最为第一,最尊最胜,最上无上。”
于无上法能得随得,能触等触,能证作证,故名证得。
言漏尽者,漏谓三漏,于此三漏,能尽等尽遍尽永尽灭尽圆尽故名漏尽。
言通行者,谓即此行,超越勇猛,精进策励,生欲翘勤,于四圣谛,修现观行;于预流果一来不还阿罗汉果,修作证行;于贪瞋痴慢憍垢等,修永尽行;以极恭敬安住殷重思惟,遍摄诸心所已,因故门故理故相故,修通达行,是故名为苦速通行。又如是行,于所求义由修习多修习,能得随得,能触等触,能证作证,是故名为苦速通行。又如是行,由语增语,由想等想施设言说为苦速通行,是故名为苦速通行。
云何名为乐迟通行?
如世尊说:“诸有苾刍,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于初静虑,具足安住;寻伺止息,内等净心一趣,无寻无伺,定生喜乐,于第二静虑,具足安住;离喜住舍,正念正知,身受乐圣所说,具舍念安乐住,于第三静虑,具足安住;断乐断苦,先喜忧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于第四静虑,具足安住。彼于尔时,非思自害,非思害他,非思俱害,能思自利,能思利他,能利多生,能乐多生,能愍世间,能义利乐,诸天人众,诸无害等,此中名乐。由此便起昧钝羸劣信等五根,如是五根,昧故钝故羸故劣故,能迟证得无上漏尽。”
此言迟者,非急非疾,非驶非易,非速证得。
言无上者,如世尊说:“于诸有为无为法中,我说离染,最为第一最尊最胜最上无上。”
于无上法,能得随得,能触等触,能证作证,故名证得。
言漏尽者,漏谓三漏,于此三漏,能尽等尽,遍尽永尽,灭尽圆尽,故名漏尽。
言通行者,谓即此行,超越勇猛,精进策励,生欲翘勤,于四圣谛,修现观行;于不还果阿罗汉果,修作证行;于神境智作证通,及天耳智作证通,心差别智作证通,宿住随念智作证通,死生智作证通,漏尽智作证通修作证行;于贪瞋痴慢憍垢等,修永尽行;以极恭敬安住殷重思惟,遍摄诸心所已,因故门故,理故相故,修通达行,是故名为乐迟通行。又如是行,于所求义,由修习多修习,能得随得,能触等触,能证作证,是故名为乐迟通行。又如是行,由语增语,由想等想,施设言说为乐迟通行,是故名为乐迟通行。
云何名为乐速通行?
如世尊说:“诸有苾刍,离欲恶不善法,广说乃至于第四静虑,具足安住。彼于尔时,非思自害,非思害他,非思俱害,能思自利,能思利他,能利多生,能乐多生,能愍世间,能义利乐,诸天人众,诸无害等,此中名乐。由此便起,明利强盛信等五根,如是五根,明故利故,强故盛故,能速证得无上漏尽。”
此言速者,能急能疾,能驶能易,能速证得。
言无上者,如世尊说:“于诸有为无为法中,我说离染,最为第一,最尊最胜,最上无上。”
于无上法,能得随得,能触等触,能证作证,故名证得。
言漏尽者,漏谓三漏,于此三漏,能尽等尽遍尽永尽,灭尽圆尽。
言通行者,谓即此行,超越勇猛,精进策励,生欲翘勤,于四圣谛,修现观行;于不还果阿罗汉果,修作证行;于神境智作证通,及天耳智作证通,心差别智作证通,宿住随念智作证通,死生智作证通,漏尽智作证通,修作证行;于贪瞋痴慢憍垢等,修永尽行;以极恭敬安住殷重思惟,遍摄诸心所已,因故门故,理故相故,修通达行,是故名为乐速通行。又如是行,于所求义,由修习多修习,能得随得,能触等触,能证作证,是故名为乐速通行。又如是行,由语增语,由想等想,施设言说为乐速通行,是故名为乐速通行。
此中若于苦迟通行,修习多修习,能令苦速通行,速得圆满;若于乐迟通行,修习多修习,能令乐速通行,速得圆满;又若于彼苦迟通行,修习多修习,能令乐迟通行,速得圆满;若于苦速通行,修习多修习,能令乐速通行,速得圆满。

圣种品第六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四圣种,是最胜,是种姓,是可乐,现无杂秽,曾无杂秽,当无杂秽,一切沙门,或婆罗门,或天魔梵,或余世间,无能以法而讥毁者。何等为四?谓我多闻贤圣弟子,随得衣服,便生喜足,赞叹喜足,不为求觅衣服因缘,令诸世间而生讥论;若求不得,终不懊叹,引颈悕望,拊胸迷闷;若求得已,如法受用,不生染著,耽嗜迷闷,藏护贮积,于受用时,能见过患,正知出离;彼由随得衣服喜足,终不自举陵蔑于他,而能策勤,正知系念,是名安住古昔圣种。如是弟子,随得饮食,便生喜足,广说如前。如是弟子,随得卧具,便生喜足,广说如前。如是弟子,爱断乐断,精勤随学;于断爱乐,爱修乐修,精勤随学,于修爱乐。彼由如是断修爱乐终不自举陵蔑于他,而能策勤,正知系念,是名安住古昔圣种。谓我多闻贤圣弟子,成就如是四圣种者,若依东西南北方住,不乐居彼,而彼乐居,于乐不乐,俱能含忍。”尔时,世尊,为摄前义,而说颂曰:

勇不乐居彼  而彼乐勇居  于乐不乐中  勇者俱含忍
既弃舍诸欲  无物能拘碍  如赡部真金  谁复应讥毁?
有四圣种是最胜者,谓四圣种,是一切佛,及诸弟子,共所施设,为最胜故。
是种姓者,谓四圣种,是一切佛,及诸弟子古昔不共家种姓故。
是可乐者,谓四圣种,是一切佛,及诸弟子,久远已来,昼夜等时,可乐法故。
现无杂秽者,谓四圣种不为现在恶不善法亲近涂染,性不杂彼,能远离故。
曾无杂秽者,谓四圣种,不为过去恶不善法亲近涂染,性不杂彼,能远离故。
当无杂秽者,谓四圣种,不为未来恶不善法亲近涂染,性不杂彼,能远离故。
诸沙门等,无能以法而讥毁者,谓四圣种,非一切佛及诸弟子,或诸贤贵,或诸善士,而能讥毁:谓此圣种,是不善法,是下贱者,信解受持,能为自害,能为他害,能为俱害,能灭智慧,能碍彼类,能障涅槃,受持此法,不生通慧,不引菩提,不证涅槃。圣种非彼讥毁法故,随得衣服,便生喜足者,谓随所得粪扫衣服,或随所得施主衣服,若好若恶,便生喜足,取得蔽身,障寒等故。
赞叹喜足者,谓数赞叹,于随所得衣服喜足。谓此喜足,能引长夜,少欲喜足易满易养,损减诸恶增长诸善,能速圆满杜多功德,于诸资具能善知量,能令自他身心严净。
数赞叹者,非数发言,但有此见随缘而说,令他钦重此喜足故。
非为求觅衣服因缘,令诸世间生讥论者,谓佛弟子,非如一类,为求衣服往施主家,诈现威仪矫设言论,现相研磨以利求利,令诸世间多生讥论。诸佛弟子与彼相违,故不令他生诸讥论。
若求不得终不懊叹等者,谓佛弟子,求觅衣食,不遂意时终不懊叹,引颈悕望拊胸迷闷。
懊,谓心热、等热、遍热,内愤燋惶,愁忧悔恨,如箭入心,不能自处,烦冤恳切,总名为懊。
叹,谓如是心热恼已,作是思惟:“我无衣服,当设何等方略自济?”因斯发起种种语言,述所思惟,总名为叹。
引颈悕望者,谓懊叹已,复引颈悕望施主回意。
拊胸迷闷者,谓久待不得,绝所悕望,拊胸迷闷。
诸佛弟子,皆无是事,若求得已,如法受用,不生染著等者,谓佛弟子,求得衣服,如法受用,心无染著。
耽嗜迷闷,藏护贮积,染著等言,皆显贪爱,前后轻重,分位差别。
于受用时,能见过患,正知出离者,谓佛弟子,受用所得,诸衣服时,能见过患。谓此衣服,无常转动,求时劳倦,受用非理,生长疾病,是失坏法,是增减法,暂得还失,迅速不停,本无今有,有已还无,不可保信;又受用时,正知出离,成就趣向,出离慧故,为趣涅槃,受用衣服;又受用时,先调贪欲,次断贪欲,后出贪欲,由此因缘,心于衣服离染解脱。
彼由随得衣服喜足,终不自举陵蔑他者,谓佛弟子,虽于所得衣服喜足,而不自举陵蔑于他。非如一类由此喜足而自憍举,作是念言:“我有如是少欲喜足少事少务少所作少顾恋,易满易养,损减诸恶,增长诸善,能速圆满杜多功德,于诸资具能善知量,能善为他赞叹喜足。”非如一类由此喜足陵蔑于他,作是念言:“余苾刍等,皆无如是少欲喜足少事少务,广说乃至能善为他赞叹喜足。”诸佛弟子,皆无是事。
而能策勤,正知系念者,谓佛弟子,于随所得衣服喜足,如法受用不生染著,能见过患,正知出离,不自憍举,不陵蔑他,复能策勤,正知系念。
言策勤者,显正精进。
正知者,显正见。
系念者,显正念。
此略显示三种道支。
是名安住古昔圣种者,初是名言,显佛弟子成就前说调善意乐;后古昔圣种言,显去来今,一切贤圣,皆于如是圣种修习及多修习,方至究竟;中安住言,显佛弟子,于随所得衣服喜足,增上所生善有漏道及无漏道,安住等住遍住近住。
如是弟子,随得饮食,便生喜足者,谓佛多闻贤圣弟子,于随乞丐所得饮食,或随迎请所得饮食,若好若恶便生喜足,取得支身除饥渴故。
广说如前者,赞叹喜足等,广说如前,于随所得衣服喜足。
如是弟子,随得卧具,便生喜足者,谓佛多闻贤圣弟子,于随所得树下卧具,或随所得房阁卧具,若好若恶便生喜足,取得资身除劳倦故。
广说如前者,赞叹喜足等,广说如前,于随所得衣服喜足。
如是弟子爱断等者,谓佛多闻贤圣弟子,爱断爱修,乐断乐修,精勤随学,断修爱乐。
云何爱断爱修?
谓若未断恶不善法,未修善法,彼于断修,无爱无胜爱,有引颈悕望;若有已断恶不善法,已修善法,彼于断修,有爱有胜爱,无引颈悕望。
云何乐断乐修?
谓于断修,有乐有胜乐。
云何精勤随学,断修爱乐?
谓于断修爱乐,为增上故,精勤随学。
彼由如是断修爱乐,终不自举陵蔑他者,谓佛弟子,虽于断修爱乐精勤随学,而不自举陵蔑于他,非如一类由此爱乐而自憍举,作是念言:“我有如是少欲喜足,少事少务,少所作少顾恋,易满易养,损减诸恶,增长诸善,爱断爱修,乐断乐修,精勤随学,断修爱乐。”非如一类由此爱乐陵蔑于他,作是念言:“余苾刍等,皆无如是少欲喜足少事少务,广说乃至,爱断爱修,乐断乐修,精勤随学,断修爱乐。”诸佛弟子,皆无是事,而能策勤,正知系念。
是名安住,古昔圣种,广释如前,有差别者,中安住言,显佛弟子,于断修爱乐,增上所生善有漏道及无漏道,安住等住,遍住近住。

内学智慧-世界内学智慧学会官方网站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二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二

尊者大目干连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证净品第三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若诸有情,于汝言教,信心听受,能奉行者,汝当哀愍方便劝励,安立令住四证净中。何等为四?谓佛证净、法证净、僧证净、圣所爱戒。所以者何?诸有地界水火风界,是四大种,容可改易,若有成就此四证净,诸圣弟子,必无改易。由此多闻诸圣弟子,成就如是四证净故,若堕地狱傍生鬼界,无有是处。是故若有于汝言教,信心听受能奉行者,汝当哀愍方便劝励安立,令住四证净中。”
云何佛证净?
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尊,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
所言此者,谓此欲界,或此世界,此赡部洲;又言此者,谓即此身持等持,躯等躯,聚得自体;又言此者,谓此处生佛及弟子,诸仙牟尼,诸聪叡者,善调伏者,善调顺者;又言此者,谓即于此教授教诫善说法中,是故言此。
言圣弟子者,圣谓佛法僧,归依佛法僧故,名圣弟子。
以如是相随念佛者,谓以此相此门此理,于诸佛所,起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故名为以如是相随念诸佛。
所言谓者,谓如是相,如是状,如是种,如是类,是故言谓。
所言此者,谓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通,如是解脱,如是多住,是故言此。
言世尊者,如后当释。
言如来者,如世尊言:“从菩萨证无上正等菩提夜,乃至佛无余依般涅槃界夜,于其中间,诸有所说,宣畅敷演,一切皆如,无有虚妄,无有变异,谛实如理,无有颠倒,皆以如是如实正慧见已而说,故名如来。
阿罗汉者,略有二种阿罗汉性,一者有为,二者无为。
云何有为阿罗汉性?
谓彼果得,及彼得得,无学根力,无学尸罗,无学善根,十无学法,及彼种类诸无学法,是名有为阿罗汉性。
云何无为阿罗汉性?
谓贪瞋痴,一切烦恼皆悉永断超一切趣,断一切道,三火永静,焦渴永息,憍逸永离,窟宅永破,度四瀑流,无上究竟,无上寂静,无上爱尽,离灭涅槃,是名无为阿罗汉性。
如来具足圆满成就,如是所说有为、无为阿罗汉性,故名阿罗汉;又贪瞋痴,及余烦恼,皆悉应断,如来于彼,永断遍知,如多罗树永断根顶无复遗余,皆得当来永不生法,故名阿罗汉;又身语意三种恶行,皆应永断,如来于彼,永断遍知乃至广说,故名阿罗汉;又过去佛,皆已远离恶不善法,所有杂染,后有炽然,苦异熟果,皆得当来永不生法,今佛亦尔,故名阿罗汉;又佛世尊,成就最胜吉祥功德,应受上妙衣服、饮食、诸坐卧具、医药资缘种种供养,故名阿罗汉。如有颂言:

世所应受用  种种上妙物  如来皆应受  故名阿罗汉
正等觉者,如世尊言:“诸所有法,一切正性,如来一切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正等觉;又等法者,谓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如来一切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正等觉;又于一切苦集灭道,能现观道,能证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道,能证神境智作,证通天耳智作,证通他心智作,证通宿住随念智作,证通死生智作,证通漏尽智作,证通道能尽贪瞋痴慢憍垢道,如来一切皆正等觉,至诚坚住,殷重作意,以因以门,以理以相正等觉故,名正等觉。
明行圆满者,何等为明?
谓佛所有无学三明,一者无学宿住随念智作证明,二者无学死生智作证明,三者无学漏尽智作证明,是谓为明。
何等为行?
谓佛所有无学身律仪,语律仪,命清净,是谓为行;又佛所有上妙威仪,往来顾视,屈伸俯仰,服僧伽胝,执持衣鉢,悉皆严整,是谓为行。
此行前明,总谓明行。
如来具足圆满成就如是明行,一向鲜白,一向微妙,一向无罪,是故名为明行圆满。
言善逝者,谓佛成就极乐安隐无艰无难往趣妙法,故名善逝;又贪瞋痴,及余烦恼所生,种种难往趣法,如来于彼,永断遍知,如多罗树永断根顶无复遗余,皆得当来永不生法,故名善逝;又如过去诸佛世尊,皆乘如实无虚妄道,趣出世间,殊胜功德,一至永至,无复退还,今佛亦然,故名善逝。
世间解者,谓五取蕴,名为世间,如来于彼,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世间解;又说五趣,名为世间,如来于彼,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世间解;又说六处,名为世间,如来于彼,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世间解;又说三界所摄诸处,名为世间,从彼而生,从彼而起,从彼而出,因彼而生,因彼而起,因彼而出,如来于彼,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世间解。
无上丈夫者,如世尊言:“所有有情,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想非非想,如来于中,最称第一,最胜最尊,最上无上,由此故说无上丈夫。
调御士者,谓佛世尊,略以三种巧调御事,调御一切所化有情,一于一类,一向柔软,二于一类,一向麤犷,三于一类,柔软麤犷。
云何如来于彼一类一向柔软?
谓为彼说此身妙行,此身妙行所感异熟,此语妙行,此语妙行所感异熟,此意妙行,此意妙行所感异熟,此天此人,此善趣,此乐世,此涅槃,是名如来于彼一类一向柔软。
云何如来于彼一类一向麤犷?
谓为彼说,此身恶行,此身恶行所感异熟,此语恶行,此语恶行,所感异熟,此意恶行,此意恶行,所感异熟此地狱,此傍生,此鬼界,此险难,此恶趣,此堕落,是名如来于彼一类一向麤犷。
云何如来于彼一类柔软麤犷?
谓于时时为说,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或于时时为说,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所感异熟;或于时时为说,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或于时时为说,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所感异熟;或于时时为说,天人善趣,乐世涅槃,或于时时为说,地狱傍生,鬼界险难,恶趣堕落,是名如来于彼一类柔软麤犷。
如来于彼,以此三种巧调御事,如是调伏,如是止息,如是寂静,如是令其无余永舍贪瞋痴等一切烦恼,如是令其无余永尽贪瞋痴等一切烦恼,令永调伏,令永止息,令永寂静,得上调御,得胜调御,得胜清凉,永除曲秽,善灭慢覆及谄垢浊,是故如来名调御士。
天人师者,如世尊告阿难陀言:“我非但与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四众为师,然我亦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等诸天人众,为师为胜师,为随师,为范为胜范,为随范,为将为导,是故如来名天人师。
所言佛者,谓于如来无学智见明鉴觉慧照现观等已能具起及得成就,故名为佛。
且如有一大婆罗门,来诣佛所,以妙伽他,赞问佛曰:

稽首世导师  名最上觉者  何缘父母等  号尊名佛陀?
世尊哀愍彼婆罗门,亦以伽他而告彼曰:

婆罗门当知  我如去来佛  成就觉者相  故我名佛陀
婆罗门当知  我观三世行  皆有生灭法  故我名佛陀
婆罗门当知  我于应知断  证修事已办  故我名佛陀
婆罗门当知  我于一切境  具一切智见  故我名佛陀
婆罗门当知  我于无量劫  修诸纯净行  经无量死生
今于最后身  离尘垢毒箭  证得无上觉  故我名佛陀
薄伽梵者,谓有善法,名薄伽梵。成就无上诸善法故,或修善法,名薄伽梵,已修无上诸善法故;又佛世尊,圆满修习身戒心慧,成就大悲,我无限无量,成无量法,名薄伽梵;又佛世尊,具大威德,能往能至,能坏能成,能自在转,名薄伽梵;又佛世尊,永破一切贪瞋痴等恶不善法,永破杂染后有炽然苦异熟果,永破当来生老病死,名薄伽梵。如有颂言:

永破贪瞋痴  恶不善法等  具胜无漏法  故名薄伽梵
又佛世尊,于未闻法,能自通达,得最上觉,成现法智,无障碍智,善解当来,修梵行果,为诸弟子,分别解说,设大法会,普施有情,名薄伽梵。如有颂言:

如来设法会  普哀愍无依  如是天人师  稽首度有海
又佛世尊,为诸弟子,随宜说法皆令欢喜,恭敬信受,如教修行,名称普闻,遍诸方域,无不赞礼,名薄伽梵。
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信信性,现前信性,随顺印可爱慕爱慕性,心证心净,是名佛证净。若能于此,劝励安立,当知是名方便劝励安立令住佛证净中。
云何法证净?
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正法,谓佛正法善说现见无热应时,引导近观智者内证。”
所言此者,谓此欲界或此世界此赡部洲;又言此者,谓即此身持等持躯等躯聚得自体;又言此者,谓此处生,佛及弟子,诸仙牟尼,诸聪叡者,善调伏者,善调顺者;又言此者,谓即于此教授教诫善说法中,是故言此。
言圣弟子者,圣谓佛法僧,归依佛法僧,故名圣弟子。
以如是相随念法者,谓以此相此门此理,于正法所,起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故名为以如是相随念正法。
言善说者,谓佛所说,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故名善说。若佛世尊,非苦说苦,非集说集,非灭说灭,非道说道,可非善说,以佛世尊,苦说为苦,集说为集,灭说为灭,道说为道,故佛正法名为善说。
言现见者,谓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于现法中,即入苦集灭道现观故名现见。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非现法中,即入苦集灭道现观,世尊正法可非现见;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于现法中,即入苦集灭道现观,故佛正法名为现见。
又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于现法中,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故名现见。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非现法中,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世尊正法,可非现见;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于现法中,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故佛正法名为现见。
又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于现法中,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故名现见。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非现法中,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世尊正法,可非现见;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故佛正法名为现见。
言无热者,谓八支圣道,名为无热。所以者何?
热谓烦恼,八支圣道中,一切烦恼,无得无近得无有无等有,故佛正法名为无热。
言应时者,谓八支圣道,名为应时。所以者何?
由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即入苦集灭道现观,故名应时。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后方入苦集灭道现观,世尊正法可非应时;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即入苦集灭道现观,故佛正法名为应时。
又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故名应时。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说随眠道,后方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世尊正法,可非应时;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道时,即断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一切随眠,故佛正法名为应时。
又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故名应时。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后方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世尊正法,可非应时;以正修习世尊所说,能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随眠灭道时,即证见苦见集见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诸随眠灭,故佛正法名为应时。
言引导者,谓八支圣道,名为引导。所以者何?
以八支圣道习修多修习,能于苦集灭道现观能引能导能随能逐,故佛正法名为引导。
言近观者,谓八支圣道,名为近观。所以者何?
以八支圣道修习多修习,能于苦集灭道,如实知见苦集灭道,故佛正法名为近观。
智者内证者,佛及佛弟子,名为智者。世尊所说苦集灭道,智者自内知见解了正等觉为苦集灭道,故佛正法,名智者内证。
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正法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信信性现前信性随顺印可爱慕爱慕性心证心净,是名法证净。
若能于此劝励安立,当知是名方便劝励安立令住法证净中。
云何僧证净?
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于僧,谓佛弟子,具足妙行、质直行、如理行、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于此僧中,有预流向,有预流果,有一来向,有一来果,有不还向,有不还果,有阿罗汉向,有阿罗汉果,如是总有四双八只补特伽罗佛弟子众,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智见具足,应请应屈应恭敬无上福田世所应供。”
所言此者,谓此欲界,或此世界,此赡部洲;又言此者,谓即此身持等持躯等躯聚得自体;又言此者,谓此处生,佛及弟子,诸仙牟尼,诸聪叡者,善调伏者,善调顺者;又言此者,谓即于此教授教诫善说法中,是故言此。
言圣弟子者,圣谓佛法僧,归依佛法僧故名圣弟子。
以如是相随念僧者,谓以此相此门此理,于诸僧所,起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故名为以如是相随念于僧。
言妙行者,谓世尊说有四种行,一苦迟通行,二苦速通行,三乐迟通行,四乐速通行。佛弟子众,于此中行,故名妙行。
又世尊说有四种行,一不安隐行,二安隐行,三调伏行,四寂静行。佛弟子众,唯行后三,故名妙行。
质直行者,谓八支圣道,名为质直。所以者何?
以八支圣道不迂不曲不回质直平坦一趣,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质直行。
如理行者,谓八支圣道,名为如理,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如理行。又世尊说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及正定并资并具,名为如理。如世尊言:“此一趣道,令诸有情,皆得清净,超诸愁叹,灭诸忧苦,证如理法,谓圣正定并资并具七圣道支,名圣正定资之与具。何等为七?谓初正见,乃至正念,以圣正定,由七道支,引导修治,方得成满,故说名圣正定资具。”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如理行。
法随法行者,谓涅槃名法,八支圣道名随法。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法随法行。又别解脱名法,别解脱律仪名随法,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法随法行。又身律仪语律仪命清净名法,受持此法名随法,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法随法行。
和敬行者,谓佛弟子众,一戒一学,一说一别解脱,同戒同学,同说同别解脱;受具百岁,所应学处,初受具者,亦于中学;初受具者,所应学处,受具百岁,亦于中学;如受具百岁所应学法,初受具者,亦如是学;如初受具者所应学法,受具百岁,亦如是学。佛弟子众,能于此中,一戒性,一学性,一说性,一别解脱性,同戒性,同学性,同说性,同别解脱性,名和敬行。又佛弟子众,互相恭敬,互相推让,于长宿者,起迎合掌,慰问礼拜,表相和敬,佛弟子众,如是而行,名和敬行。
随法行者,谓八支圣道,名为随法。佛弟子众,于中随顺游历涉行,名随法行。
于此僧中者,佛弟子众中,此即显聚显蕴显部显要略义。
预流向者,已得无间道能证预流果;谓此无间证预流果。彼于欲界贪欲瞋恚,由世间道先未能断多分品类,于四圣谛先未现观,今修现观,名预流向。
预流果者,谓现法中,已于三结,永断遍知,谓有身见,戒禁取,疑。彼住此断中,未能进求一来果证,名预流果。
一来向者,已得无间道能证一来果,谓此无间证一来果。彼于欲界贪欲瞋恚,由世间道或先已断多分品类,于四圣谛先未现观,今修现观;或住预流果已,能进求一来果证,名一来向。
一来果者,谓现法中,已于三结永断遍知,及断多分贪欲瞋恚。彼住此断中,未能进求不还果证,名一来果。
不还向者,已得无间道能证不还果,谓此无间证不还果。彼于欲界贪欲瞋恚,由世间道或先永断,于四圣谛先未现观,今修现观;或住一来果已,能进求不还果证,名不还向。
不还果者,谓现法中,于五顺下分结,已永断遍知,谓有身见,戒禁取,疑,贪欲,瞋恚。彼住此断中,未能进求阿罗汉果证,名不还果。
阿罗汉向者,已得无间道能证阿罗汉果。谓此无间证得最上阿罗汉果,或住不还果已,能进求阿罗汉果证,名阿罗汉向。
阿罗汉果者,谓现法中,贪瞋痴等,一切烦恼,皆已永断名阿罗汉果。
言四双补特伽罗者,谓预流向预流果,是第一双,一来向一来果,是第二双,不还向不还果,是第三双,阿罗汉向阿罗汉果,是第四双。
八只补特伽罗者,谓显安立,预流向等补特伽罗八种各别。
佛弟子众者,显示开晓佛弟子众具胜功德。
戒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戒。
定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定。
慧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慧。
解脱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解脱。
解脱智见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解脱智见。
言应请者,谓应惠施应供养应祠祀,故言应请。
言应屈者,谓已惠施,善惠施,已供养,善供养,已祠祀,善祠祀少作功劳,获大果利,故名应屈。
应恭敬者,谓若识知,若不识知,皆应起迎曲躬合掌稽首接足,而赞问言:“正至正行,得安乐不?”名应恭敬。
言无上者,如世尊告苾刍众言:“一切和合部类众中,佛弟子众,最为第一,最尊最胜,最上无上。”故名无上。
言福田者,如世尊告阿难陀言:“我不见有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等天人众中堪受,已惠施善惠施已供养善供养已祠祀善祠祀如我僧者。阿难当知,若于我僧,已惠施,善惠施,已供养,善供养,已祠祀,善祠祀作少功劳,获大果利。”又如天帝至鹫峰山,以妙伽他,赞问佛曰:

稽首能辩说  到诸法彼岸  超一切恐怖  大乔答摩尊
有无量众生  乐福修布施  恒发至诚信  修诸有依福
愿佛垂哀愍  说真胜福田  令无量众生  少施获大果
世尊,哀愍诸众生故以妙伽他,告天帝曰:

若无量众生  乐福修布施  恒发至诚信  修有依福者
我今为汝等  说真胜福田  令无量众生  少施获大果
若行四圣向  及住四圣果  是应供真僧  具胜戒定慧
此真胜僧田  功德甚广大  能无量润益  犹如四大海
调御胜弟子  已发法光明  堪受胜供养  及受胜祠祀
于少僧行施  即施一切僧  必当获大果  一切智称赞
于诸福田中  僧田最为胜  诸佛所称叹  施获最上福
于佛弟子众  少施获大果  故诸聪慧人  当供养僧众
圣众持妙法  具明行等持  故于僧宝中  行施最为上
以三种净心  施僧衣饮食  必获殊胜报  成人天善士
定于生生中  离尘垢毒箭  超过诸恶趣  受人天胜乐
自正集珍财  自手而行施  为利自他故  必获于大果
诸有聪慧人  净信心行施  当生安乐界  受妙乐聪明
由如是说,故名福田。
世应供者,谓圣弟子,能净世间应供器故,已行应供清净道故,成就应供三净业故,名世应供。
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僧伽,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信信性现前信性、随顺印可,爱慕爱慕性心证心净,是名僧证净。
若能于此劝励安立,当知是名方便劝励安立令住僧证净中。
云何圣所爱戒?
谓无漏身律仪、语律仪、命清净,是名圣所爱戒。
何故名为圣所爱戒?
谓诸佛及弟子名为圣,彼于此戒,爱慕欣喜,忍顺不逆,是故名为圣所爱戒。
若能于此,劝励安立,当知是名方便劝励安立令住圣所爱戒中。

沙门果品第四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四沙门果。何等为四?谓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
云何预流果?
谓预流果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
所言有为预流果者,谓彼果得,及彼得得,有学根力,有学尸罗,有学善根,八有学法,及彼种类诸有学法,是名有为预流果。
所言无为预流果者,谓于此中,三结永断,及彼种类结法永断,即是八十八诸随眠永断,及彼种类结法永断,是名无为预流果。
云何一来果?
谓一来果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
所言有为一来果者,谓彼果得,及彼得得,有学根力有学尸罗,有学善根,八有学法,及彼种类诸有学法,是名有为一来果。
所言无为一来果者,谓于此中,三结永断,及彼种类结法永断,即是八十八诸随眠永断,及彼种类结法永断,并贪瞋痴多分永断,及彼种类结法多分永断,是名无为一来果。
云何不还果?
谓不还果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
所言有为不还果者,谓彼果得,及彼得得,有学根力,有学尸罗,有学善根,八有学法,及彼种类诸有学法,是名有为不还果。
所言无为不还果者,谓于此中,五顺下分结永断,及彼种类结法永断,即是九十二诸随眠永断,及彼种类结法永断,是名无为不还果。
云何阿罗汉果?
谓阿罗汉果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
所言有为阿罗汉果者,谓彼果得,及彼得得,无学根力,无学尸罗,无学善根,十无学法,及彼种类诸无学法,是名有为阿罗汉果。
所言无为阿罗汉果者,谓于此中,贪瞋痴等一切烦恼皆已永断,超一切趣,断一切道,三火永静,渡四瀑流,憍逸永离,燋渴永息,窟宅永破,无上究竟,无上寂静无上爱尽,离灭涅槃,是名无为阿罗汉果。

通行品第五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四通行。何等为四?谓苦迟通行,苦速通行,乐迟通行,乐速通行。”
云何名为苦迟通行?
如世尊说:“诸有苾刍,由五取蕴,陵辱伤毁。彼因如是五种取蕴,逼切拘执,如扼重担,乃至命终,恒常随逐,便于如是五取蕴中,深生厌贱,呵毁拒逆,即于如是五取蕴中,所生厌贱,呵毁拒逆,此中名苦。由此便起昧钝羸劣信等五根,如是五根,昧故钝故,羸故劣故,能迟证得无上漏尽。此言迟者,非急非疾,非驶非易,非速证得。”
言无上者,如世尊说:“于诸有为无为法中,我说离染,最为第一,最尊最胜,最上无上。”
于无上法,能得随得,能触等触,能证作证,故名证得。
言漏尽者,漏谓三漏,欲、有、无明。于此三漏,能尽等尽,遍尽永尽,灭尽圆尽,故名漏尽。
言通行者,谓即此行,超越勇猛,精进策励,生欲翘勤,于四圣谛,修现观行;于预流果、一来、不还、阿罗汉果,修作证行;于贪、瞋、痴、慢、憍垢等,修永尽行;以极恭敬安住殷重思惟,遍摄诸心所已,因故门故,理故相故,修通达行,是故名为苦迟通行。又如是行,于所求义,由修习多修习,能得随得,能触等触,能证作证,是故名为苦迟通行。又如是行,由语增语,由想等想,施设言说为苦迟通行,是故名为苦迟通行。
云何名为苦速通行?
如世尊说:“诸有苾刍,由五取蕴,陵辱伤毁。彼因如是五种取蕴逼切拘执,如扼重担,乃至命终,恒常随逐,便于如是五取蕴中,深生厌贱,呵毁拒逆,即于如是五取蕴中,所生厌贱,呵毁拒逆,此中名苦。由此便起明利强盛信等五根,如是五根,明故利故强故盛故,能速证得无上漏尽。”
此言速者,能急能疾能驶能易能速证得。
言无上者,如世尊说:“于诸有为无为法中,我说离染,最为第一,最尊最胜,最上无上。”
于无上法能得随得,能触等触,能证作证,故名证得。
言漏尽者,漏谓三漏,于此三漏,能尽等尽遍尽永尽灭尽圆尽故名漏尽。
言通行者,谓即此行,超越勇猛,精进策励,生欲翘勤,于四圣谛,修现观行;于预流果一来不还阿罗汉果,修作证行;于贪瞋痴慢憍垢等,修永尽行;以极恭敬安住殷重思惟,遍摄诸心所已,因故门故理故相故,修通达行,是故名为苦速通行。又如是行,于所求义由修习多修习,能得随得,能触等触,能证作证,是故名为苦速通行。又如是行,由语增语,由想等想施设言说为苦速通行,是故名为苦速通行。
云何名为乐迟通行?
如世尊说:“诸有苾刍,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于初静虑,具足安住;寻伺止息,内等净心一趣,无寻无伺,定生喜乐,于第二静虑,具足安住;离喜住舍,正念正知,身受乐圣所说,具舍念安乐住,于第三静虑,具足安住;断乐断苦,先喜忧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于第四静虑,具足安住。彼于尔时,非思自害,非思害他,非思俱害,能思自利,能思利他,能利多生,能乐多生,能愍世间,能义利乐,诸天人众,诸无害等,此中名乐。由此便起昧钝羸劣信等五根,如是五根,昧故钝故羸故劣故,能迟证得无上漏尽。”
此言迟者,非急非疾,非驶非易,非速证得。
言无上者,如世尊说:“于诸有为无为法中,我说离染,最为第一最尊最胜最上无上。”
于无上法,能得随得,能触等触,能证作证,故名证得。
言漏尽者,漏谓三漏,于此三漏,能尽等尽,遍尽永尽,灭尽圆尽,故名漏尽。
言通行者,谓即此行,超越勇猛,精进策励,生欲翘勤,于四圣谛,修现观行;于不还果阿罗汉果,修作证行;于神境智作证通,及天耳智作证通,心差别智作证通,宿住随念智作证通,死生智作证通,漏尽智作证通修作证行;于贪瞋痴慢憍垢等,修永尽行;以极恭敬安住殷重思惟,遍摄诸心所已,因故门故,理故相故,修通达行,是故名为乐迟通行。又如是行,于所求义,由修习多修习,能得随得,能触等触,能证作证,是故名为乐迟通行。又如是行,由语增语,由想等想,施设言说为乐迟通行,是故名为乐迟通行。
云何名为乐速通行?
如世尊说:“诸有苾刍,离欲恶不善法,广说乃至于第四静虑,具足安住。彼于尔时,非思自害,非思害他,非思俱害,能思自利,能思利他,能利多生,能乐多生,能愍世间,能义利乐,诸天人众,诸无害等,此中名乐。由此便起,明利强盛信等五根,如是五根,明故利故,强故盛故,能速证得无上漏尽。”
此言速者,能急能疾,能驶能易,能速证得。
言无上者,如世尊说:“于诸有为无为法中,我说离染,最为第一,最尊最胜,最上无上。”
于无上法,能得随得,能触等触,能证作证,故名证得。
言漏尽者,漏谓三漏,于此三漏,能尽等尽遍尽永尽,灭尽圆尽。
言通行者,谓即此行,超越勇猛,精进策励,生欲翘勤,于四圣谛,修现观行;于不还果阿罗汉果,修作证行;于神境智作证通,及天耳智作证通,心差别智作证通,宿住随念智作证通,死生智作证通,漏尽智作证通,修作证行;于贪瞋痴慢憍垢等,修永尽行;以极恭敬安住殷重思惟,遍摄诸心所已,因故门故,理故相故,修通达行,是故名为乐速通行。又如是行,于所求义,由修习多修习,能得随得,能触等触,能证作证,是故名为乐速通行。又如是行,由语增语,由想等想,施设言说为乐速通行,是故名为乐速通行。
此中若于苦迟通行,修习多修习,能令苦速通行,速得圆满;若于乐迟通行,修习多修习,能令乐速通行,速得圆满;又若于彼苦迟通行,修习多修习,能令乐迟通行,速得圆满;若于苦速通行,修习多修习,能令乐速通行,速得圆满。

圣种品第六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四圣种,是最胜,是种姓,是可乐,现无杂秽,曾无杂秽,当无杂秽,一切沙门,或婆罗门,或天魔梵,或余世间,无能以法而讥毁者。何等为四?谓我多闻贤圣弟子,随得衣服,便生喜足,赞叹喜足,不为求觅衣服因缘,令诸世间而生讥论;若求不得,终不懊叹,引颈悕望,拊胸迷闷;若求得已,如法受用,不生染著,耽嗜迷闷,藏护贮积,于受用时,能见过患,正知出离;彼由随得衣服喜足,终不自举陵蔑于他,而能策勤,正知系念,是名安住古昔圣种。如是弟子,随得饮食,便生喜足,广说如前。如是弟子,随得卧具,便生喜足,广说如前。如是弟子,爱断乐断,精勤随学;于断爱乐,爱修乐修,精勤随学,于修爱乐。彼由如是断修爱乐终不自举陵蔑于他,而能策勤,正知系念,是名安住古昔圣种。谓我多闻贤圣弟子,成就如是四圣种者,若依东西南北方住,不乐居彼,而彼乐居,于乐不乐,俱能含忍。”尔时,世尊,为摄前义,而说颂曰:

勇不乐居彼  而彼乐勇居  于乐不乐中  勇者俱含忍
既弃舍诸欲  无物能拘碍  如赡部真金  谁复应讥毁?
有四圣种是最胜者,谓四圣种,是一切佛,及诸弟子,共所施设,为最胜故。
是种姓者,谓四圣种,是一切佛,及诸弟子古昔不共家种姓故。
是可乐者,谓四圣种,是一切佛,及诸弟子,久远已来,昼夜等时,可乐法故。
现无杂秽者,谓四圣种不为现在恶不善法亲近涂染,性不杂彼,能远离故。
曾无杂秽者,谓四圣种,不为过去恶不善法亲近涂染,性不杂彼,能远离故。
当无杂秽者,谓四圣种,不为未来恶不善法亲近涂染,性不杂彼,能远离故。
诸沙门等,无能以法而讥毁者,谓四圣种,非一切佛及诸弟子,或诸贤贵,或诸善士,而能讥毁:谓此圣种,是不善法,是下贱者,信解受持,能为自害,能为他害,能为俱害,能灭智慧,能碍彼类,能障涅槃,受持此法,不生通慧,不引菩提,不证涅槃。圣种非彼讥毁法故,随得衣服,便生喜足者,谓随所得粪扫衣服,或随所得施主衣服,若好若恶,便生喜足,取得蔽身,障寒等故。
赞叹喜足者,谓数赞叹,于随所得衣服喜足。谓此喜足,能引长夜,少欲喜足易满易养,损减诸恶增长诸善,能速圆满杜多功德,于诸资具能善知量,能令自他身心严净。
数赞叹者,非数发言,但有此见随缘而说,令他钦重此喜足故。
非为求觅衣服因缘,令诸世间生讥论者,谓佛弟子,非如一类,为求衣服往施主家,诈现威仪矫设言论,现相研磨以利求利,令诸世间多生讥论。诸佛弟子与彼相违,故不令他生诸讥论。
若求不得终不懊叹等者,谓佛弟子,求觅衣食,不遂意时终不懊叹,引颈悕望拊胸迷闷。
懊,谓心热、等热、遍热,内愤燋惶,愁忧悔恨,如箭入心,不能自处,烦冤恳切,总名为懊。
叹,谓如是心热恼已,作是思惟:“我无衣服,当设何等方略自济?”因斯发起种种语言,述所思惟,总名为叹。
引颈悕望者,谓懊叹已,复引颈悕望施主回意。
拊胸迷闷者,谓久待不得,绝所悕望,拊胸迷闷。
诸佛弟子,皆无是事,若求得已,如法受用,不生染著等者,谓佛弟子,求得衣服,如法受用,心无染著。
耽嗜迷闷,藏护贮积,染著等言,皆显贪爱,前后轻重,分位差别。
于受用时,能见过患,正知出离者,谓佛弟子,受用所得,诸衣服时,能见过患。谓此衣服,无常转动,求时劳倦,受用非理,生长疾病,是失坏法,是增减法,暂得还失,迅速不停,本无今有,有已还无,不可保信;又受用时,正知出离,成就趣向,出离慧故,为趣涅槃,受用衣服;又受用时,先调贪欲,次断贪欲,后出贪欲,由此因缘,心于衣服离染解脱。
彼由随得衣服喜足,终不自举陵蔑他者,谓佛弟子,虽于所得衣服喜足,而不自举陵蔑于他。非如一类由此喜足而自憍举,作是念言:“我有如是少欲喜足少事少务少所作少顾恋,易满易养,损减诸恶,增长诸善,能速圆满杜多功德,于诸资具能善知量,能善为他赞叹喜足。”非如一类由此喜足陵蔑于他,作是念言:“余苾刍等,皆无如是少欲喜足少事少务,广说乃至能善为他赞叹喜足。”诸佛弟子,皆无是事。
而能策勤,正知系念者,谓佛弟子,于随所得衣服喜足,如法受用不生染著,能见过患,正知出离,不自憍举,不陵蔑他,复能策勤,正知系念。
言策勤者,显正精进。
正知者,显正见。
系念者,显正念。
此略显示三种道支。
是名安住古昔圣种者,初是名言,显佛弟子成就前说调善意乐;后古昔圣种言,显去来今,一切贤圣,皆于如是圣种修习及多修习,方至究竟;中安住言,显佛弟子,于随所得衣服喜足,增上所生善有漏道及无漏道,安住等住遍住近住。
如是弟子,随得饮食,便生喜足者,谓佛多闻贤圣弟子,于随乞丐所得饮食,或随迎请所得饮食,若好若恶便生喜足,取得支身除饥渴故。
广说如前者,赞叹喜足等,广说如前,于随所得衣服喜足。
如是弟子,随得卧具,便生喜足者,谓佛多闻贤圣弟子,于随所得树下卧具,或随所得房阁卧具,若好若恶便生喜足,取得资身除劳倦故。
广说如前者,赞叹喜足等,广说如前,于随所得衣服喜足。
如是弟子爱断等者,谓佛多闻贤圣弟子,爱断爱修,乐断乐修,精勤随学,断修爱乐。
云何爱断爱修?
谓若未断恶不善法,未修善法,彼于断修,无爱无胜爱,有引颈悕望;若有已断恶不善法,已修善法,彼于断修,有爱有胜爱,无引颈悕望。
云何乐断乐修?
谓于断修,有乐有胜乐。
云何精勤随学,断修爱乐?
谓于断修爱乐,为增上故,精勤随学。
彼由如是断修爱乐,终不自举陵蔑他者,谓佛弟子,虽于断修爱乐精勤随学,而不自举陵蔑于他,非如一类由此爱乐而自憍举,作是念言:“我有如是少欲喜足,少事少务,少所作少顾恋,易满易养,损减诸恶,增长诸善,爱断爱修,乐断乐修,精勤随学,断修爱乐。”非如一类由此爱乐陵蔑于他,作是念言:“余苾刍等,皆无如是少欲喜足少事少务,广说乃至,爱断爱修,乐断乐修,精勤随学,断修爱乐。”诸佛弟子,皆无是事,而能策勤,正知系念。
是名安住,古昔圣种,广释如前,有差别者,中安住言,显佛弟子,于断修爱乐,增上所生善有漏道及无漏道,安住等住,遍住近住。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内学智慧 »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二

世界内学智慧学会

英文简称(WEMPA),总部设在香港,是经香港特区政府批准成立的非盈利性质的社会团体。 我们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地内学智慧的研修与推广发展,在内学研修的发展方向和内典文化传播方面进行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关于WEMPA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