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16
速度(字/分钟)
1
倒计时
3
字体颜色
背景颜色
镜像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六

尊者大目干连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静虑品第十一之余
有寻有伺者,云何寻?
谓离欲恶不善法者,心寻求,遍寻求,近寻求,心显了,极显了,现前显了,推度构画,思惟分别,总名为寻。
云何伺?
谓离欲恶不善法者,心伺察,遍伺察,近伺察,随行随转,随流随属,总名为伺。
寻与伺,何差别?
令心麤性是寻,令心细性是伺。
此复如何?
如打锺时,麤声暂发,细声随转,麤声喻寻,细声喻伺;摇铃扣鉢,吹螺击鼓,放箭震雷,麤细二声为喻亦尔。又如众鸟飞翔虚空,鼓翼踊身,方得随意,鼓翼喻寻,踊身喻伺,是谓寻伺二相差别。
云何有寻有伺?
谓离欲恶不善法者,心相应品,具有寻伺。
离生喜乐者,云何离?
谓离欲,亦名离,离恶不善法,亦名离,出家亦名离,色界善根,亦名离,初静虑亦名离,今此义中意,说初静虑名离。
云何喜?
谓离欲恶不善法者,心欣极欣,现前极欣,欣性欣类,适意悦意,喜性喜类,乐和合,不别离,欢欣悦豫,有堪任性,踊跃踊跃性,欢喜欢喜性,总名为喜。
云何乐?
谓离欲恶不善法者,已断身重性心重性,身不堪任性,心不堪任性,所得身滑性,心滑性,身软性,心软性,身堪任性,心堪任性,身离盖性,心离盖性,身轻安性,心轻安性,身无燋恼性,心无燋恼性,身调柔性,心调柔性,总名为乐。
云何离生喜乐?
谓前喜乐,因离依离,离所建立,由离势力起等起生等生,趣入出现,故说此名离生喜乐。
初者谓此静虑,顺次数中,最居首故,复次此于九种次第定中,最在前故。
静虑者,谓在此定中,寻伺喜乐,心一境性,总此五支,名初静虑。如有颂言:

心随贪欲行  或复随瞋恚  而修静虑者  诸佛不称誉
惛睡盖缠心  无知修静虑  身相虽安静  诸佛不称誉
掉悔盖缠心  诸根不寂静  虽勤修静虑  诸佛不称誉
三宝四谛中  心怀犹豫者  虽勤修静虑  诸佛不称誉
远离欲及恶  寻伺皆如理  身柔软安静  受离生喜乐
身如沐浴团  遍体皆津腻  不强亦不弱  爱水不能漂
寻伺等五支  贤圣仙所证  总名初静虑  诸佛所称誉
在此定中,诸心意识,名初静虑俱有之心;诸思等思,现前等思,已思当思,造心意业,名初静虑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初静虑俱有胜解;在此定中,若受若想,若欲若作意,若念若定,若慧等名,初静虑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初静虑。
此静虑名,依何义立?
谓能寂静恶不善法,及余杂染,后有炽然,当苦异熟,生老死等诸有漏法,故名静虑;复次寂静种种恶不善法,及余杂染,后有炽然,当苦异熟,生老死等,有漏法已,此静虑,起等起生等生,趣入出现,故名静虑;复次寂静种种恶不善法及余杂染后有炽然当苦异熟生老死等有漏法已,此静虑,明盛遍照,故名静虑。
具足者,谓此依出家,及依远离所生善法,精勤修习,无间无断,方得圆满,故名具足。
住者,谓成就此静虑现行随行遍行遍随行动转解行,故名为住。

寻伺寂静者,寻及伺,如前说。第二静虑,此二寂静遍寂静,近寂静,空无所有,故名寻伺寂静。
内等净者,云何内等净?
谓寻伺寂静,故诸信信性,现前信性,随顺印可爱慕爱慕性,心澄心净,总名内等净。
心一趣性者,云何心一趣性?
谓寻伺寂静故,心不散不乱不流,安住一境,故名心一趣性。
无寻无伺者,谓第二静虑,寻伺不可得不现行非有非等有,故名无寻无伺。
定生喜乐者,云何定?
谓寻伺寂静者,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总名为定。
云何喜?
谓寻伺寂静者,心欣极欣,广说乃至,欢喜欢喜性,总名为喜。
云何乐?
谓寻伺寂静者,已断身重性心重性,广说乃至,身调柔性,心调柔性,总名为乐。
云何定生喜乐?
谓前喜乐,因定依定,定所建立,由定势力,起等起生等生,趣入出现,故说此名定生喜乐。
第二者,谓此静虑,顺次数中,居第二故;复次此于九种次第定中,在第二故。
静虑者,谓在此定中,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总此四支,名第二静虑。如有颂言:

寻伺俱寂静  如雨息埃尘  内净心一趣  触菩提妙乐
无寻伺有喜  乐内净及定  名第二静虑  诸佛所称誉
在此定中,诸心意识,名第二静虑俱有之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第二静虑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第二静虑俱有胜解;在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第二静虑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为第二静虑。
此静虑名,所依之义,具足及住,皆如前说。

离喜者,云何喜?
谓心欣极欣,乃至欢喜欢喜性,总名为喜,心于此喜,离染解脱,故名离喜。
住舍正念正知者,彼于尔时,安住行舍正念正知。
云何舍?
谓离喜时,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总名为舍。
云何正念?
谓离喜时,诸念随念,乃至心明记性,总名正念。
云何正知?
谓离喜时,所起于法简择,乃至毘鉢舍那,总名正知。
身受乐者,身谓意身,由意身中,有受乐故,四大种身,亦得安适,由此因缘,名身受乐。
此中乐者,谓离喜时,已断身重性心重性,乃至身调柔性,心调柔性,总名为乐,此是受乐,非轻安乐。
圣说应舍者,圣谓诸佛,及佛弟子,说谓宣说,分别开示劝修定者,应舍此乐,不应耽味,唯应住舍正念正知。
第三者,谓此静虑,顺次数中,居第三故;复次此于九种次第定中,在第三故。
静虑者,谓在此定中,行舍正念正知身受乐,心一境性,总此五支,名第三静虑。如有颂言:

离喜最上迹  舍念知乐定  名第三静虑  诸佛所称誉
在此定中,诸心意识名第三静虑俱有之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第三静虑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第三静虑俱有胜解;在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第三静虑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为第三静虑。
此静虑名,所依之义,具足及住,亦如前说。

断乐者,云何乐?
谓顺乐触所起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总名为乐;复次修第三静虑时,顺乐受触所起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
断苦者,云何苦?
谓顺苦触所起身苦,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苦。此苦及乐,尔时俱得断遍知,远离极远离,调伏极调伏,隐没除灭,是故说为断乐断苦。
先喜忧没者,云何喜?
谓顺喜触所起心喜,平等受受所摄,是名喜;复次修第二静虑时,顺喜受触所起心喜平等受受所摄,是名喜。
云何忧?
谓顺忧触所起心忧,平等受受所摄,是名忧。此及前喜,尔时俱得断遍知,乃至隐没除灭,是故说为先喜忧没;复次入初静虑时,忧得断遍知,入第二静虑时,苦得断遍知,入第三静虑时,喜得断遍知,入第四静虑时,若乐若苦,若喜若忧,皆得断遍知,远离极远离,调伏极调伏,隐没除灭,是故说为断乐断苦,先喜忧没。
不苦不乐者,显此中无苦乐二受,唯有第三非苦非乐受。
舍念清净者,云何舍?
谓彼尔时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总名为舍。
云何念?
谓彼尔时诸念随念,广说乃至,心明记性,总名为念。彼于尔时,若舍若念,俱得清净。
乐苦喜忧,寻伺二息,皆远离故,说名清净。
第四者,谓此静虑,顺次数中,居第四故;复次此于九种次第定中,在第四故。
静虑者,谓在此定中,不苦不乐,受舍念,心一境性,总此四支,名第四静虑。如有颂言:

乐苦等已灭  心坚住不动  得清净天眼  能广见众色
不苦不乐受  净舍念及定  名第四静虑  诸佛所称誉
在此定中,诸心意识,名第四静虑俱有之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第四静虑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第四静虑俱有胜解;在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第四静虑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为第四静虑。
此静虑名,所依之义,具足及住,皆如前说。

无量品第十二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四无量,何等为四?谓有一类慈俱行心,无怨无敌,远离恼害,广大无量,善修习故,想对一方胜解遍满,具足而住,及对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或傍,一切世间亦复如是,是名第一;复有一类悲俱行心,无怨无敌,远离恼害,广大无量,善修习故,想对一方胜解遍满,具足而住,及对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或傍,一切世间,亦复如是,是名第二;复有一类喜俱行心,无怨无敌,远离恼害,广大无量,善修习故,想对一方胜解遍满,具足而住,及对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或傍,一切世间,亦复如是,是名第三;复有一类舍俱行心,无怨无敌,远离恼害,广大无量,善修习故,想对一方胜解遍满,具足而住,及对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或傍,一切世间,亦复如是,是名第四。”

云何为慈?
谓有一类,作是思惟:“愿诸有情,皆得胜乐。”彼依出家,或依远离,由思择力,内所发起,色界定善诸慈性,名哀怜哀怜性,名愍念愍念性,总名为慈;复次与慈相应受想行识,及所等起身语二业,不相应行,亦名为慈。
云何慈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慈心定?
谓有一类,起如是心:“愿诸有情,皆得胜乐。”虽有此心,而无胜解,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虽善净妙随顺磨莹增长严饰应供,常委助伴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复有一类,发如是言:“愿诸有情,皆得胜乐。”虽有此言,而无胜解,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言虽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复有一类,起如是心,发如是言:“愿诸有情,皆得胜乐。”虽有此心及有此言,而无胜解,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及言,虽皆是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复有一类,起如是心,发如是言,及有胜解:“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言及胜解,虽皆是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其事如何?如有一类,寒苦所逼,得暖生乐,取此乐相,起如是心,发如是言:“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言及胜解,虽皆是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复有一类,热苦所逼,得冷生乐,取此乐相,起如是心,发如是言:“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言及胜解,虽皆是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复有一类,饥苦所逼,得食生乐,取此乐相,起如是心,发如是言:“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言及胜解,虽皆是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复有一类,渴苦所逼,得饮生乐,取此乐相,起如是心,发如是言:“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言及胜解,虽皆是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复有一类,身体垢秽,支节劳倦乏诸资具,亲友乖离,遇得沐浴案摩资具,亲友和合,发生诸乐,取此乐相,起如是心,发如是言:“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言及胜解,虽皆是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复有一类,盛夏热时,炎炽日光所逼切故,热渴迷闷,身心燋恼,遇清凉池,投身沐浴,饮用生乐,取此乐相,起如是心,发如是言:“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言及胜解,虽皆是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如是所受欲界乐具,及三静虑所受胜乐,取彼乐相,起心发言:“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言及胜解,虽皆是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
若有此生,近曾现入第三静虑,取彼乐相,起如是心,发如是言:“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言及胜解,皆是胜善净妙随顺,乃至资粮,乃可名慈心定加行,亦名入慈心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慈俱有心;诸思等思,现前等思,已思当思,造心意业,名慈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慈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若欲若作意,若念若定,若慧等,名慈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慈心定加行,亦名入慈心定。
复次慈心定有二种,一狭小,二无量。
云何狭小慈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狭小慈心定?
谓有一类,于诸可爱可乐可喜可意有情,谓父母兄弟姊妹,及余随一亲属朋友,彼于如是狭小有情,令狭小慈俱心住等住近住安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愿彼有情,皆得胜乐。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而愿狭小有情得乐,齐此未名狭小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狭小慈心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狭小诸有情相,而愿狭小有情得乐,如是思惟,发勤精进,勇健势猛,炽盛难制,励意不息,是名狭小慈心定加行,亦名入狭小慈心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愿彼狭小有情得乐,齐此名为已入狭小慈心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狭小慈俱有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狭小慈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狭小慈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狭小慈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狭小慈心定加行,亦名入狭小慈心定。
云何无量慈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无量慈心定?
谓即于狭小慈心定,数数修习,令心随顺调伏寂静,数复调练,令其质直柔软堪能,与后胜定作所依止,然后渐令胜解遍满,于东方等无量有情,皆愿得乐。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而愿无量有情得乐,齐此未名无量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无量慈心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无量诸有情相,而愿无量有情得乐,如是思惟,发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无量慈心定加行,亦名入无量慈心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愿彼无量有情得乐,齐此名为已入无量慈心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无量慈俱有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无量慈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无量慈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无量慈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无量慈心定加行,亦名入无量慈心定。

云何为悲?
谓有一类,作是思惟:“愿诸有情,皆得离苦。”彼依出家,或依远离,由思择力,内所发起,色界定善,诸悲悲性,若恻怆恻怆性,若酸楚酸楚性,总名为悲;复次与悲相应受想行识,及所等起身语二业,不相应行,亦名为悲。
复次悲心定,有二种,一狭小,二无量。
云何狭小悲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狭小悲心定?
谓有一类,于诸可爱可乐可喜可意有情,谓父母兄弟姊妹,及余随一,亲属朋友,彼于如是狭小有情,令狭小悲俱心住等住近住安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愿彼有情,皆得离苦。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而愿狭小有情离苦,齐此不名狭小悲心定加行,亦未名入狭小悲心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狭小诸有情相,而愿狭小有情离苦,如是思惟,发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狭小悲心定加行,亦名入狭小悲心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愿彼狭小有情离苦,齐此名为已入狭小悲心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狭小悲俱有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狭小悲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狭小悲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狭小悲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狭小悲心定加行,亦名入狭小悲心定。
云何无量悲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无量悲心定?
谓即于狭小悲心定,数数修习,令心随顺调伏寂静,数复调练,令其质直柔软堪能,与后胜定作所依止,然后渐令胜解遍满,于东方等无量有情,皆愿离苦。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而愿无量有情离苦,齐此未名无量悲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无量悲心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无量诸有情相,而愿无量有情离苦,如是思惟,发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无量悲心定加行,亦名入无量悲心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愿彼无量有情离苦,齐此名为已入无量悲心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无量悲俱有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无量悲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无量悲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无量悲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无量悲心定加行,亦名入无量悲心定。

云何为喜?
谓有一类,作是思惟:“有情获益,深可欣慰。”彼依出家,或依远离,由思择力,内所发起,色界定善心欣极欣现前极欣欣性,欣类适意悦意喜性,喜类乐和合不别离,欢欣悦豫有堪任性,踊跃踊跃性,欢喜欢喜性,总名为喜;复次与喜相应受想行识,及所等起身语二业,不相应行,亦名为喜。
复次喜心定,有二种,一狭小,二无量。
云何狭小喜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狭小喜心定?
谓有一类,于诸可爱可乐可喜可意有情,谓父母兄弟姊妹,及余随一亲属朋友,彼于如是狭小有情,令狭小喜俱心住等住近住安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度彼有情得乐离苦。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而度狭小有情获益,齐此未名狭小喜心定加行,亦未名入狭小喜心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狭小诸有情相,欣慰狭小诸有情相欣慰狭小有情获益,如是思惟,发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狭小喜心定加行,亦名入狭小喜心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欣慰狭小有情获益,齐此名为已入狭小喜心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狭小喜俱有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狭小喜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狭小喜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狭小喜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狭小喜心定加行,亦名入狭小喜心定。
云何无量喜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无量喜心定?
谓即于狭小喜心定,数数修习,令心随顺调伏寂静,数复调练,令其质直柔软堪能,与后胜定作所依止,然后渐令胜解遍满,于东方等无量有情,欣慰获益。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欣慰无量有情获益,齐此未名无量喜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无量喜心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无量诸有情相,欣慰无量有情获益,如是思惟,发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无量喜心定加行,亦名入无量喜心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欣慰无量有情获益,齐此名为已入无量喜心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无量喜俱有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无量喜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无量喜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无量喜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无量喜心定加行,亦名入无量喜心定。

云何为舍?
谓有一类,作是思惟:“应于有情,住平等舍。”彼依出家,或依远离,由思择力,内所发起色界定善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总名为舍;复次与舍相应受想行识,及所等起身语二业,不相应行,亦名为舍。
云何舍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舍心定?
谓有一类,虽见可爱可乐可喜可意等有情,而不起分别,此是我母,此是我父,乃至此是我朋友等,唯起平等有情胜解。如无求士遇入一林,虽见娑罗树,或多罗树,或夜鬘树,或马相树,或邬昙跋罗树,或诺瞿陀树等,而不起分别,此是娑罗树,此是多罗树,乃至此是诺瞿陀树等,唯起平等树林胜解,修舍行者,于诸有情,不起分别,应知亦尔,是名舍心定加行,亦名入舍心定。
复次舍心定,有二种,一狭小,二无量。
云何狭小舍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狭小舍心定?
谓有一类,于诸可爱可乐可喜可意等有情,谓父母兄弟姊妹,及余随一亲属朋友等,彼于如是狭小有情,令狭小舍俱心住等住近住安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于彼有情,住平等舍。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于彼有情,住平等舍,齐此未名狭小舍心定加行,亦未名入狭小舍心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狭小诸有情相,于彼有情,住平等舍,如是思惟,发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狭小舍心定加行,亦名入狭小舍心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于彼有情,住平等舍,齐此名为已入狭小舍心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狭小舍俱有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狭小舍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狭小舍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狭小舍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狭小舍心定加行,亦名入狭小舍心定。
云何无量舍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无量舍心定?
谓即于狭小舍心定,数数修习,令心随顺调伏寂静,数复调练,令其质直柔软堪能,与后胜定作所依止,然后渐令胜解遍满,于东方等无量有情,住平等舍。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于彼有情,住平等舍,齐此未名无量舍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无量舍心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无量诸有情相于彼有情,住平等舍,如是思惟,发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无量舍心定加行,亦名入无量舍心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于彼有情,住平等舍,齐此名为已入无量舍心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无量舍俱有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无量舍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无量舍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无量舍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无量舍心定加行,亦名入无量舍心定。

内学智慧-世界内学智慧学会官方网站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六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六

尊者大目干连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静虑品第十一之余
有寻有伺者,云何寻?
谓离欲恶不善法者,心寻求,遍寻求,近寻求,心显了,极显了,现前显了,推度构画,思惟分别,总名为寻。
云何伺?
谓离欲恶不善法者,心伺察,遍伺察,近伺察,随行随转,随流随属,总名为伺。
寻与伺,何差别?
令心麤性是寻,令心细性是伺。
此复如何?
如打锺时,麤声暂发,细声随转,麤声喻寻,细声喻伺;摇铃扣鉢,吹螺击鼓,放箭震雷,麤细二声为喻亦尔。又如众鸟飞翔虚空,鼓翼踊身,方得随意,鼓翼喻寻,踊身喻伺,是谓寻伺二相差别。
云何有寻有伺?
谓离欲恶不善法者,心相应品,具有寻伺。
离生喜乐者,云何离?
谓离欲,亦名离,离恶不善法,亦名离,出家亦名离,色界善根,亦名离,初静虑亦名离,今此义中意,说初静虑名离。
云何喜?
谓离欲恶不善法者,心欣极欣,现前极欣,欣性欣类,适意悦意,喜性喜类,乐和合,不别离,欢欣悦豫,有堪任性,踊跃踊跃性,欢喜欢喜性,总名为喜。
云何乐?
谓离欲恶不善法者,已断身重性心重性,身不堪任性,心不堪任性,所得身滑性,心滑性,身软性,心软性,身堪任性,心堪任性,身离盖性,心离盖性,身轻安性,心轻安性,身无燋恼性,心无燋恼性,身调柔性,心调柔性,总名为乐。
云何离生喜乐?
谓前喜乐,因离依离,离所建立,由离势力起等起生等生,趣入出现,故说此名离生喜乐。
初者谓此静虑,顺次数中,最居首故,复次此于九种次第定中,最在前故。
静虑者,谓在此定中,寻伺喜乐,心一境性,总此五支,名初静虑。如有颂言:

心随贪欲行  或复随瞋恚  而修静虑者  诸佛不称誉
惛睡盖缠心  无知修静虑  身相虽安静  诸佛不称誉
掉悔盖缠心  诸根不寂静  虽勤修静虑  诸佛不称誉
三宝四谛中  心怀犹豫者  虽勤修静虑  诸佛不称誉
远离欲及恶  寻伺皆如理  身柔软安静  受离生喜乐
身如沐浴团  遍体皆津腻  不强亦不弱  爱水不能漂
寻伺等五支  贤圣仙所证  总名初静虑  诸佛所称誉
在此定中,诸心意识,名初静虑俱有之心;诸思等思,现前等思,已思当思,造心意业,名初静虑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初静虑俱有胜解;在此定中,若受若想,若欲若作意,若念若定,若慧等名,初静虑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初静虑。
此静虑名,依何义立?
谓能寂静恶不善法,及余杂染,后有炽然,当苦异熟,生老死等诸有漏法,故名静虑;复次寂静种种恶不善法,及余杂染,后有炽然,当苦异熟,生老死等,有漏法已,此静虑,起等起生等生,趣入出现,故名静虑;复次寂静种种恶不善法及余杂染后有炽然当苦异熟生老死等有漏法已,此静虑,明盛遍照,故名静虑。
具足者,谓此依出家,及依远离所生善法,精勤修习,无间无断,方得圆满,故名具足。
住者,谓成就此静虑现行随行遍行遍随行动转解行,故名为住。

寻伺寂静者,寻及伺,如前说。第二静虑,此二寂静遍寂静,近寂静,空无所有,故名寻伺寂静。
内等净者,云何内等净?
谓寻伺寂静,故诸信信性,现前信性,随顺印可爱慕爱慕性,心澄心净,总名内等净。
心一趣性者,云何心一趣性?
谓寻伺寂静故,心不散不乱不流,安住一境,故名心一趣性。
无寻无伺者,谓第二静虑,寻伺不可得不现行非有非等有,故名无寻无伺。
定生喜乐者,云何定?
谓寻伺寂静者,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总名为定。
云何喜?
谓寻伺寂静者,心欣极欣,广说乃至,欢喜欢喜性,总名为喜。
云何乐?
谓寻伺寂静者,已断身重性心重性,广说乃至,身调柔性,心调柔性,总名为乐。
云何定生喜乐?
谓前喜乐,因定依定,定所建立,由定势力,起等起生等生,趣入出现,故说此名定生喜乐。
第二者,谓此静虑,顺次数中,居第二故;复次此于九种次第定中,在第二故。
静虑者,谓在此定中,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总此四支,名第二静虑。如有颂言:

寻伺俱寂静  如雨息埃尘  内净心一趣  触菩提妙乐
无寻伺有喜  乐内净及定  名第二静虑  诸佛所称誉
在此定中,诸心意识,名第二静虑俱有之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第二静虑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第二静虑俱有胜解;在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第二静虑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为第二静虑。
此静虑名,所依之义,具足及住,皆如前说。

离喜者,云何喜?
谓心欣极欣,乃至欢喜欢喜性,总名为喜,心于此喜,离染解脱,故名离喜。
住舍正念正知者,彼于尔时,安住行舍正念正知。
云何舍?
谓离喜时,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总名为舍。
云何正念?
谓离喜时,诸念随念,乃至心明记性,总名正念。
云何正知?
谓离喜时,所起于法简择,乃至毘鉢舍那,总名正知。
身受乐者,身谓意身,由意身中,有受乐故,四大种身,亦得安适,由此因缘,名身受乐。
此中乐者,谓离喜时,已断身重性心重性,乃至身调柔性,心调柔性,总名为乐,此是受乐,非轻安乐。
圣说应舍者,圣谓诸佛,及佛弟子,说谓宣说,分别开示劝修定者,应舍此乐,不应耽味,唯应住舍正念正知。
第三者,谓此静虑,顺次数中,居第三故;复次此于九种次第定中,在第三故。
静虑者,谓在此定中,行舍正念正知身受乐,心一境性,总此五支,名第三静虑。如有颂言:

离喜最上迹  舍念知乐定  名第三静虑  诸佛所称誉
在此定中,诸心意识名第三静虑俱有之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第三静虑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第三静虑俱有胜解;在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第三静虑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为第三静虑。
此静虑名,所依之义,具足及住,亦如前说。

断乐者,云何乐?
谓顺乐触所起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总名为乐;复次修第三静虑时,顺乐受触所起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
断苦者,云何苦?
谓顺苦触所起身苦,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苦。此苦及乐,尔时俱得断遍知,远离极远离,调伏极调伏,隐没除灭,是故说为断乐断苦。
先喜忧没者,云何喜?
谓顺喜触所起心喜,平等受受所摄,是名喜;复次修第二静虑时,顺喜受触所起心喜平等受受所摄,是名喜。
云何忧?
谓顺忧触所起心忧,平等受受所摄,是名忧。此及前喜,尔时俱得断遍知,乃至隐没除灭,是故说为先喜忧没;复次入初静虑时,忧得断遍知,入第二静虑时,苦得断遍知,入第三静虑时,喜得断遍知,入第四静虑时,若乐若苦,若喜若忧,皆得断遍知,远离极远离,调伏极调伏,隐没除灭,是故说为断乐断苦,先喜忧没。
不苦不乐者,显此中无苦乐二受,唯有第三非苦非乐受。
舍念清净者,云何舍?
谓彼尔时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总名为舍。
云何念?
谓彼尔时诸念随念,广说乃至,心明记性,总名为念。彼于尔时,若舍若念,俱得清净。
乐苦喜忧,寻伺二息,皆远离故,说名清净。
第四者,谓此静虑,顺次数中,居第四故;复次此于九种次第定中,在第四故。
静虑者,谓在此定中,不苦不乐,受舍念,心一境性,总此四支,名第四静虑。如有颂言:

乐苦等已灭  心坚住不动  得清净天眼  能广见众色
不苦不乐受  净舍念及定  名第四静虑  诸佛所称誉
在此定中,诸心意识,名第四静虑俱有之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第四静虑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第四静虑俱有胜解;在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第四静虑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为第四静虑。
此静虑名,所依之义,具足及住,皆如前说。

无量品第十二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四无量,何等为四?谓有一类慈俱行心,无怨无敌,远离恼害,广大无量,善修习故,想对一方胜解遍满,具足而住,及对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或傍,一切世间亦复如是,是名第一;复有一类悲俱行心,无怨无敌,远离恼害,广大无量,善修习故,想对一方胜解遍满,具足而住,及对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或傍,一切世间,亦复如是,是名第二;复有一类喜俱行心,无怨无敌,远离恼害,广大无量,善修习故,想对一方胜解遍满,具足而住,及对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或傍,一切世间,亦复如是,是名第三;复有一类舍俱行心,无怨无敌,远离恼害,广大无量,善修习故,想对一方胜解遍满,具足而住,及对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或傍,一切世间,亦复如是,是名第四。”

云何为慈?
谓有一类,作是思惟:“愿诸有情,皆得胜乐。”彼依出家,或依远离,由思择力,内所发起,色界定善诸慈性,名哀怜哀怜性,名愍念愍念性,总名为慈;复次与慈相应受想行识,及所等起身语二业,不相应行,亦名为慈。
云何慈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慈心定?
谓有一类,起如是心:“愿诸有情,皆得胜乐。”虽有此心,而无胜解,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虽善净妙随顺磨莹增长严饰应供,常委助伴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复有一类,发如是言:“愿诸有情,皆得胜乐。”虽有此言,而无胜解,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言虽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复有一类,起如是心,发如是言:“愿诸有情,皆得胜乐。”虽有此心及有此言,而无胜解,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及言,虽皆是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复有一类,起如是心,发如是言,及有胜解:“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言及胜解,虽皆是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其事如何?如有一类,寒苦所逼,得暖生乐,取此乐相,起如是心,发如是言:“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言及胜解,虽皆是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复有一类,热苦所逼,得冷生乐,取此乐相,起如是心,发如是言:“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言及胜解,虽皆是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复有一类,饥苦所逼,得食生乐,取此乐相,起如是心,发如是言:“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言及胜解,虽皆是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复有一类,渴苦所逼,得饮生乐,取此乐相,起如是心,发如是言:“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言及胜解,虽皆是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复有一类,身体垢秽,支节劳倦乏诸资具,亲友乖离,遇得沐浴案摩资具,亲友和合,发生诸乐,取此乐相,起如是心,发如是言:“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言及胜解,虽皆是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复有一类,盛夏热时,炎炽日光所逼切故,热渴迷闷,身心燋恼,遇清凉池,投身沐浴,饮用生乐,取此乐相,起如是心,发如是言:“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言及胜解,虽皆是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如是所受欲界乐具,及三静虑所受胜乐,取彼乐相,起心发言:“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言及胜解,虽皆是善净妙乃至资粮,而未名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慈心定。
若有此生,近曾现入第三静虑,取彼乐相,起如是心,发如是言:“愿诸有情,皆得如是如是胜乐。”彼心言及胜解,皆是胜善净妙随顺,乃至资粮,乃可名慈心定加行,亦名入慈心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慈俱有心;诸思等思,现前等思,已思当思,造心意业,名慈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慈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若欲若作意,若念若定,若慧等,名慈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慈心定加行,亦名入慈心定。
复次慈心定有二种,一狭小,二无量。
云何狭小慈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狭小慈心定?
谓有一类,于诸可爱可乐可喜可意有情,谓父母兄弟姊妹,及余随一亲属朋友,彼于如是狭小有情,令狭小慈俱心住等住近住安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愿彼有情,皆得胜乐。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而愿狭小有情得乐,齐此未名狭小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狭小慈心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狭小诸有情相,而愿狭小有情得乐,如是思惟,发勤精进,勇健势猛,炽盛难制,励意不息,是名狭小慈心定加行,亦名入狭小慈心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愿彼狭小有情得乐,齐此名为已入狭小慈心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狭小慈俱有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狭小慈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狭小慈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狭小慈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狭小慈心定加行,亦名入狭小慈心定。
云何无量慈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无量慈心定?
谓即于狭小慈心定,数数修习,令心随顺调伏寂静,数复调练,令其质直柔软堪能,与后胜定作所依止,然后渐令胜解遍满,于东方等无量有情,皆愿得乐。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而愿无量有情得乐,齐此未名无量慈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无量慈心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无量诸有情相,而愿无量有情得乐,如是思惟,发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无量慈心定加行,亦名入无量慈心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愿彼无量有情得乐,齐此名为已入无量慈心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无量慈俱有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无量慈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无量慈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无量慈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无量慈心定加行,亦名入无量慈心定。

云何为悲?
谓有一类,作是思惟:“愿诸有情,皆得离苦。”彼依出家,或依远离,由思择力,内所发起,色界定善,诸悲悲性,若恻怆恻怆性,若酸楚酸楚性,总名为悲;复次与悲相应受想行识,及所等起身语二业,不相应行,亦名为悲。
复次悲心定,有二种,一狭小,二无量。
云何狭小悲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狭小悲心定?
谓有一类,于诸可爱可乐可喜可意有情,谓父母兄弟姊妹,及余随一,亲属朋友,彼于如是狭小有情,令狭小悲俱心住等住近住安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愿彼有情,皆得离苦。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而愿狭小有情离苦,齐此不名狭小悲心定加行,亦未名入狭小悲心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狭小诸有情相,而愿狭小有情离苦,如是思惟,发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狭小悲心定加行,亦名入狭小悲心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愿彼狭小有情离苦,齐此名为已入狭小悲心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狭小悲俱有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狭小悲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狭小悲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狭小悲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狭小悲心定加行,亦名入狭小悲心定。
云何无量悲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无量悲心定?
谓即于狭小悲心定,数数修习,令心随顺调伏寂静,数复调练,令其质直柔软堪能,与后胜定作所依止,然后渐令胜解遍满,于东方等无量有情,皆愿离苦。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而愿无量有情离苦,齐此未名无量悲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无量悲心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无量诸有情相,而愿无量有情离苦,如是思惟,发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无量悲心定加行,亦名入无量悲心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愿彼无量有情离苦,齐此名为已入无量悲心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无量悲俱有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无量悲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无量悲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无量悲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无量悲心定加行,亦名入无量悲心定。

云何为喜?
谓有一类,作是思惟:“有情获益,深可欣慰。”彼依出家,或依远离,由思择力,内所发起,色界定善心欣极欣现前极欣欣性,欣类适意悦意喜性,喜类乐和合不别离,欢欣悦豫有堪任性,踊跃踊跃性,欢喜欢喜性,总名为喜;复次与喜相应受想行识,及所等起身语二业,不相应行,亦名为喜。
复次喜心定,有二种,一狭小,二无量。
云何狭小喜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狭小喜心定?
谓有一类,于诸可爱可乐可喜可意有情,谓父母兄弟姊妹,及余随一亲属朋友,彼于如是狭小有情,令狭小喜俱心住等住近住安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度彼有情得乐离苦。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而度狭小有情获益,齐此未名狭小喜心定加行,亦未名入狭小喜心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狭小诸有情相,欣慰狭小诸有情相欣慰狭小有情获益,如是思惟,发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狭小喜心定加行,亦名入狭小喜心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欣慰狭小有情获益,齐此名为已入狭小喜心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狭小喜俱有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狭小喜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狭小喜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狭小喜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狭小喜心定加行,亦名入狭小喜心定。
云何无量喜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无量喜心定?
谓即于狭小喜心定,数数修习,令心随顺调伏寂静,数复调练,令其质直柔软堪能,与后胜定作所依止,然后渐令胜解遍满,于东方等无量有情,欣慰获益。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欣慰无量有情获益,齐此未名无量喜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无量喜心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无量诸有情相,欣慰无量有情获益,如是思惟,发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无量喜心定加行,亦名入无量喜心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欣慰无量有情获益,齐此名为已入无量喜心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无量喜俱有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无量喜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无量喜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无量喜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无量喜心定加行,亦名入无量喜心定。

云何为舍?
谓有一类,作是思惟:“应于有情,住平等舍。”彼依出家,或依远离,由思择力,内所发起色界定善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警觉寂静住性,总名为舍;复次与舍相应受想行识,及所等起身语二业,不相应行,亦名为舍。
云何舍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舍心定?
谓有一类,虽见可爱可乐可喜可意等有情,而不起分别,此是我母,此是我父,乃至此是我朋友等,唯起平等有情胜解。如无求士遇入一林,虽见娑罗树,或多罗树,或夜鬘树,或马相树,或邬昙跋罗树,或诺瞿陀树等,而不起分别,此是娑罗树,此是多罗树,乃至此是诺瞿陀树等,唯起平等树林胜解,修舍行者,于诸有情,不起分别,应知亦尔,是名舍心定加行,亦名入舍心定。
复次舍心定,有二种,一狭小,二无量。
云何狭小舍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狭小舍心定?
谓有一类,于诸可爱可乐可喜可意等有情,谓父母兄弟姊妹,及余随一亲属朋友等,彼于如是狭小有情,令狭小舍俱心住等住近住安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于彼有情,住平等舍。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于彼有情,住平等舍,齐此未名狭小舍心定加行,亦未名入狭小舍心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狭小诸有情相,于彼有情,住平等舍,如是思惟,发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狭小舍心定加行,亦名入狭小舍心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于彼有情,住平等舍,齐此名为已入狭小舍心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狭小舍俱有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狭小舍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狭小舍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狭小舍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狭小舍心定加行,亦名入狭小舍心定。
云何无量舍心定加行,修何加行,入无量舍心定?
谓即于狭小舍心定,数数修习,令心随顺调伏寂静,数复调练,令其质直柔软堪能,与后胜定作所依止,然后渐令胜解遍满,于东方等无量有情,住平等舍。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于彼有情,住平等舍,齐此未名无量舍心定加行,亦未名入无量舍心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无量诸有情相于彼有情,住平等舍,如是思惟,发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无量舍心定加行,亦名入无量舍心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于彼有情,住平等舍,齐此名为已入无量舍心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无量舍俱有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无量舍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无量舍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无量舍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无量舍心定加行,亦名入无量舍心定。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内学智慧 »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六

世界内学智慧学会

英文简称(WEMPA),总部设在香港,是经香港特区政府批准成立的非盈利性质的社会团体。 我们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地内学智慧的研修与推广发展,在内学研修的发展方向和内典文化传播方面进行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关于WEMPA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