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16
速度(字/分钟)
1
倒计时
3
字体颜色
背景颜色
镜像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七

尊者大目干连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无色品第十三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四无色。何等为四?谓有苾刍,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是名第一。复有苾刍,超一切种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是名第二。复有苾刍,超一切种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是名第三。复有苾刍,超一切种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是名第四。”

超诸色想者,云何诸色想?
谓眼识相应想,等想现前等想,解了取像已想当想,总名色想;有作是说与五识,相应想等想,乃至已想当想,总名色想。今此义中,唯眼识相应想等想,乃至已想当想,总名色想。
如是色想,尔时,超越等超越,故名超诸色想。
灭有对想者,云何有对想?
谓耳等四识相应想等想,乃至已想当想,总名有对想;有作是说,瞋恚相应想等想,乃至已想当想,总名有对想。今此义中,耳等四识相应想等想,乃至已想当想,总名有对想。
如是有对想,尔时,断遍知,远离极远离,调伏极调伏,隐没除灭,故名灭有对想。
不思惟种种想者,云何种种想?
谓有盖缠者,所有染污色声香味触想,所有不善想,所有非理所引想,所有障碍定想,总名种种想。彼想尔时,不复引发,不复忆念,不复思惟,不复已思惟,不复当思惟,故名不思惟种种想。
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者,云何空无边处定加行,修何加行入空无边处定?
谓于此定,初修业者,先应思惟,第四静虑为麤苦障;次应思惟空无边处,为静妙离。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修空无边处定,齐此未名空无边处定加行,亦未名入空无边处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修习空无边处定相,如是思惟发勤精进,勇健势猛,炽盛难制,励意不息,是名空无边处定加行,亦名入空无边处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齐此名为已入空无边处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空无边处定俱有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空无边处定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空无边处定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空无边处定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名空无边处定。

超一切种空无边处者,谓彼尔时,于空无边处想超越等超越,故名超一切种空无边处。
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者,云何识无边处定加行,修何加行入识无边处定?
谓于此定,初修业者,先应思惟,空无边处,为麤苦障;次应思惟,识无边处,为静妙离,余广说如空无边处。

超一切识无边处者,谓彼尔时,于识无边处想超越等超越,故名超一切种识无边处。
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者,云何无所有处定加行,修何加行入无所有处定?
谓于此定初修业者,先应思惟,识无边处为麤苦障;次应思惟,无所有处为静妙离,余广说如空无边处。

超一切种无所有处者,谓彼尔时,于无所有处想超越等超越故名超一切种无所有处。
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者,云何非想非非想处定加行,修何加行入非想非非想处定?
谓于此定初修业者,先应思惟,无所有处为麤苦障;次应思惟非想非非想处为静妙离,余广说如空无边处。

修定品第十四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四修定。何等为四?谓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现法乐住。复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殊胜智见。复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胜分别慧。复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诸漏永尽。
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现法乐住?
谓有苾刍,即于自身,离生喜乐,滋润遍滋润,充满遍充满,适悦遍适悦,故离生喜乐,于自身中,无有少分而不充满,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现法乐住。
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殊胜智见?
谓有苾刍,于光明想,善摄受,善思惟,善修习,善通达,若昼若夜,无有差别,若前若后,无有差别,若下若上,无有差别,开心离盖,修照俱心,除闇昧心,修无量定,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殊胜智见。
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胜分别慧?
谓有苾刍,善知受生,善知受住,善知受灭尽没,于此住念非不住念,及善知想、善知寻,于此住念非不住念,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胜分别慧。
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诸漏永尽?
谓有苾刍,于五取蕴,数数随观生灭而住,谓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此是受想行识,此是受想行识集,此是受想行识灭,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诸漏永尽。”
尔时,世尊,为摄前义,而说颂言:

断欲想忧恼  离惛沈恶作  得清净舍念  法寻伺前行
现法乐为初  次胜知见慧  破无明等漏  后证解脱果

即于自身者,谓身亦名身,根亦名身,五色根亦名身,四大种所造聚亦名身,今此义中意说四大种所造聚名身。
离生喜乐者,谓初静虑所有喜乐平等受,受所摄身轻安心轻安,是名喜乐。如是喜乐,从离欲恶不善法,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现,故名离生喜乐。
滋润遍滋润,充满遍充满,适悦遍适悦者,谓即于自四大种所造聚身,离生喜乐,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现,滋润遍滋润,是一义,充满遍充满,是一义,适悦遍适悦,是一义,由下中上,长养差别。譬如农夫,初以少水溉灌畦垄,尔时,畦垄滋润遍滋润;次以中水灌溉畦垄,尔时,畦垄充满遍充满;后以多水溉灌畦垄,尔时,畦垄适悦遍适悦。苾刍亦尔,初以下品离生喜乐长养大种所造聚身,尔时,自身滋润遍滋润,次以中品离生喜乐长养大种所造聚身,尔时,自身充满遍充满,后以上品离生喜乐长养大种所造聚身,尔时,自身适悦遍适悦。
离生喜乐,于自身中,无有少分而不充满者,谓从足至顶,离生喜乐,作长养事,无不充满。
是名修定者,云何为定?
谓即于自身离生喜乐,滋润遍滋润,充满遍充满,适悦遍适悦,故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总名为定。
云何为修?
谓于此定,若修若习,恒作常作,加行不舍,总名为修。
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者,显于此定,能得自在。
能令证得现法乐住者,谓于此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于现法中,证得乐住,可爱可乐,可欣可意,无所悕望,无所思慕,寂静安隐故名乐住。于此乐住,得获成就,亲近触证,故名证得。
复次初静虑所摄离生喜乐俱行心一境性,说名为定。即于此定若修若习,恒作常作,加行不舍,说名为修。若习若修,若多所作,显彼自在。能令证得现法乐住义如前说。

于光明想善摄受等者,云何光明定加行,修何加行入光明定?
谓于此定,初修业者,先应善取净月轮相,或复善取净日轮相,或复善取药物末尼诸天宫殿星宿光明,或复善取灯烛光明,或复善取焚烧城邑川土光明,或复善取焚烧山泽旷野光明,或复善取焚烧十担,或二十担,或三十担,或四十担,或五十担,或百担,或千担,或百千担,或无量百担,或无量千担,或无量百千担,薪火光明,此火光明,炽盛极炽盛,洞然遍洞然;随取一种光明相已,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而分别之。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思惟所取诸光明相齐此未名光明定加行,亦未名入光明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如是诸光明相,如是思惟,发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光明定加行,亦名入光明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思惟如是诸光明相齐此名为已入光明定,而未名为光明定想。
云何名为光明定想?
谓即依止前光明定,思惟如前诸光明相,诸想等想,解了取像,已想当想,名光明定想;此光明定想,名光明想。
于光明想,善摄受者,谓于此想,恭敬摄受,殷懃摄受,尊重摄受,思惟彼因彼门彼理彼方便彼行相,故名善摄受。
善思惟者,谓数数起光明想已,数数思惟光明相想。
善修习者,谓于此想,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故名善修习。
善通达者,谓于此想,等了审了,等审观察,故名善通达。
若昼若夜,无有差别者,谓如昼分,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分别,如前诸光明相,夜分亦尔;如于夜分,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分别,如前诸光明相,昼分亦尔,故名若昼若夜无有差别。
若前若后,无有差别者,谓如对面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分别,如前诸光明相,背面亦尔;如于背面,对面亦尔。复次如于前时,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分别,如前诸光明相,今时亦尔;如于今时,前时,亦尔,故名若前若后无有差别。
若下若上无有差别者,谓如于下方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分别,如前诸光明相,于上方亦尔,如于上方于下方亦尔,故名若下若上无有差别。
开心者,谓发起光明照了鲜净俱行之心。
离盖者,谓远离惛沈睡眠缠盖,心用明了。
修照俱心者,谓修习光明照了鲜净俱行之心。
除闇昧心者,谓此心中,不起闇昧相,唯起光明相,如灯烛光照了除闇。
修无量定者,谓修无量光明相定。
是名修定者,云何为定?
谓即于光明,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分别所起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总名为定。
云何为修?
谓于此定,若修若习,恒作常作加行不舍,总名为修。
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者,显于此定能得自在,能令证得殊胜智见者,云何名为殊胜智见?
谓于此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至圆满位,于旧眼边发起色界大种所造清净天眼,依此天眼生净眼识,依此眼识能遍观察前后左右上下诸色,如如色界大种所造清净天眼,旧眼边起,如是如是生净眼识,依此眼识领受观察彼彼诸色,是名此中殊胜智见。有作是说,由意净故,胜解观见,即人肉眼变成天眼,名胜智见。今此义中,即前所说,清净眼识相应胜慧,说名为智,亦名为见。谓天眼识相应胜慧,领受观察彼彼诸色,是名此中殊胜智见。
彼于此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殊胜智见,得获成就亲近触证殊胜智见,故名证得。
复次光明想俱行心一境性,说名为定。即于此定,若修若习,恒作常作,加行不舍,说名为修。若习若修若多所作,显彼自在,能令证得殊胜智见,义如前说。

善知受生,善知受住,善知受灭,尽没者,谓审观受生,审观受住,审观受灭,尽没。
于此住念非不住念者,谓审观受生时,具念正知,审观受住时,具念正知,审观受灭尽没时,具念正知。
及善想善知寻者,谓审观想寻生审观想寻住,审观想寻灭尽没。
于此住念非不住念者,谓审观想寻生时,具念正知,审观想寻住时,具念正知,审观想寻灭尽没时,具念正知。
是名修定者,云何为定?
谓彼尔时,作如是念,我于诸法,应正思惟,不起不善法,起诸善法,不起无记法,起有记法,令不善法不久住,令诸善法得久住,令无记法不久住,令有记法得久住。彼于尔时,亦观察心,亦观察心所法,彼观察心心所法时,所起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总名为定。
云何为修?
谓于此定,若修若习,恒作常作,加行不舍,总名为修。
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者,谓于此定,能得自在。
能令证得胜分别慧者,谓于此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一切不善慧,非理所引慧,所有不善障碍定慧,皆悉破坏,舍置不起此相违慧,生长坚住,由此故说,能令证得胜分别慧,即于此慧,得获成就亲近触证,故名证得。
复次审观受想寻俱行心一境性,说名为定。即于此定,若修若习,恒作常作,加行不舍,说名为修。若习若修,若多所作,显彼自在。能令证得胜分别慧,义如前说。

于五取蕴,数数随观生灭而住等者,谓如实知色生及变坏,如实知受想行识生及变坏。
是名修定者,云何为定?
谓于五取蕴,数数随观生灭,而住所起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总名为定。
云何为修?
谓于此定,若修若习,恒作常作,加行不舍,总名为修。
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者,显于此定能得自在。
能令证得诸漏永尽者,漏谓三漏,即欲漏有漏无明漏,彼于此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三漏尽等尽遍尽究竟尽,故名诸漏永尽。于此永尽,得获成就亲近触证,故名证得。
复次第四静虑所摄清净舍念俱行,趣阿罗汉无间道所摄心一境性,说名为定。即于此定,若修若习恒作常作,加行不舍说名为修。若习若修,若多所作,显彼自在。能令证得,诸漏永尽,义如前说。

觉支品第十五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有苾刍,来诣佛所,到已顶礼世尊双足,却住一面,而白佛言:“世尊,尝说觉支,觉支此言何义?”世尊告曰:“此觉支言,显七觉支。何等为七?谓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如是觉支,渐次而起,渐次而得,修令圆满。”时,彼苾刍复白佛言:“云何觉支,渐次而起,渐次而得,修令圆满?”佛告苾刍:“若有于身,住循身观,安住正念,远离愚痴,尔时,便起念觉支,得念觉支修令圆满;彼由此念,于法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尔时,便起择法觉支,得择法觉支修令圆满;彼由择法,发勤精进,心不下劣,尔时,便起精进觉支,得精进觉支,修令圆满;彼由精进,发生胜喜,远离爱味,尔时,便起喜觉支,得喜觉支修令圆满;彼由此喜,身心轻安,远离麤重,尔时,便起轻安觉支,得轻安觉支修令圆满;彼由轻安,便受快乐,乐故心定,尔时,便起定觉支,得定觉支,修令圆满;彼由心定,能灭贪忧,住增上舍,尔时,便起舍觉支,得舍觉支修令圆满;于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观广说亦尔。如是觉支,渐次而起,渐次而得,修令圆满。”

云何念觉支?
谓世尊说:“若圣弟子,于此内身,住循身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于彼外身,住循身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于内外身,住循身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于内、外、俱受、心、法三,广说亦尔。”
修习如是四念住时,所有无漏作意相应,诸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总名为念,亦名念根,亦名念力,亦名念觉支,亦名正念,是圣出世无漏无取道随行道俱有道随转,能正尽苦,作苦边际。诸有学者如所见诸行思惟观察,令至究竟,于诸行中深见过患,于永涅槃深见功德,若阿罗汉,如解脱心,思惟观察,令至究竟,所有无漏作意相应,诸念随念,乃至心明记性,是名念觉支。

云何择法觉支?
谓世尊说:“若圣弟子,能如实知善不善法,有罪无罪法,应修不应修法,下劣胜妙法,黑白法,有敌对法,缘生法。”
能如实知善不善法者,云何善法?
谓善身语业,善心心所法,善心不相应行,及择灭是名善法。
云何不善法?
谓不善身语业,不善心心所法,不善心不相应行,是名不善法。
彼于如是善不善法,以如实正慧,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是名能如实知善不善法。
能如实知有罪无罪法者,云何有罪法?
谓三恶行,三不善根,十不善业道,是名有罪法。
云何无罪法?
谓三妙行,三善根,十善业道,是名无罪法。
彼于如是有罪无罪法,以如实正慧,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是名能如实知有罪无罪法。
能如实知应修不应修法者,云何应修法?
谓三妙行,三善根,十善业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恭敬听闻,密护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曾不睡眠,勤修诸善,是名应修法。复次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支圣道,四正行,四法迹,奢摩他,毘鉢舍那,亦名应修法。
云何不应修法?
谓三恶行,三不善根,十不善业道,亲近不善士,听闻不正法,不如理作意,行非法行,不恭敬听,不恭敬问,不密护根门,饮食不知量,初夜后夜常习睡眠,不勤修善,是名不应修法。
彼于如是应修不应修法,以如实正慧,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是名能如实知应修不应修法。
能如实知下劣、胜妙法者,云何下劣法?
谓不善法,及有覆无记,是名下劣法。
云何胜妙法?
谓诸善法,及无覆无记,是名胜妙法。
彼于如是下劣、胜妙法,以如实正慧,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是名能如实知下劣胜妙法。
能如实知黑白法者,云何黑白法?
谓不善法名黑,善法名白;有罪法名黑,无罪法名白;不应修法名黑,应修法名白;下劣法名黑,胜妙法名白,是名黑白法。
彼于如是黑白法,以如实正慧,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是名能如实知黑白法。
能如实知有敌对法者,云何有敌对法?
谓贪无贪互相敌对,瞋无瞋互相敌对,痴无痴互相敌对,是名有敌对法。
彼于如是有敌对法,以如实正慧,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是名能如实知有敌对法。
能如实知缘生法者,云何缘生法?
谓缘起法,及缘已生法,总名缘生法。
彼于如是缘生法,以如实正慧,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是名能如实知缘生法。
彼如实知善不善法,广说乃至缘生法时,所有无漏作意相应,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解了等了近了,机黠通达,审察聪叡,觉明慧行,毘鉢舍那,总名为慧,亦名慧根,亦名慧力,亦名择法觉支,亦名正见,是圣出世无漏无取道随行道俱有道随转,能正尽苦,作苦边际。诸有学者如所见诸行,思惟观察,令至究竟,于诸行中深见过患,于永涅槃深见功德,若阿罗汉,如解脱心,思惟观察,令至究竟,所有无漏作意相应,于法简择,乃至毘鉢舍那,是名择法觉支。

云何精进觉支?
谓世尊说:“若圣弟子,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为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为令已生善法坚住不忘修满倍增广大智作证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
彼修如是四正胜时,所有无漏作意相应,诸勤精进,勇健势猛,炽盛难制,励意不息,总名精进,亦名精进根,亦名精进力,亦名精进觉支,亦名正勤,是圣出世无漏无取道随行道俱有道随转,能正尽苦,作苦边际,诸有学者如所见诸行,思惟观察,令至究竟,于诸行中深见过患,于永涅槃深见功德,若阿罗汉,如解脱心,思惟观察,令至究竟,所有无漏作意相应,诸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精进觉支。

云何喜觉支?
谓世尊说:“大名当知,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尊,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彼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佛时,贪不缠心,瞋不缠心,痴不缠心,于如来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义威势,得法威势,于如来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乐故心定,心定故于不平等诸有情类,得住平等,于有恼害诸有情类,住无恼害,得预法流,于诸佛所修随念故,乃至能证究竟涅槃。
复次大名,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正法,谓佛正法,善说现见,无热应时,引导近观,智者内证,彼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法时,贪不缠心,瞋不缠心,痴不缠心,于正法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义威势,得法威势,于正法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乐故心定,心定故于不平等诸有情类,得住平等,于有恼害诸有情类,住无恼害,得预法流,于正法所修随念故,乃至能证究竟涅槃。
复次大名,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僧伽,谓佛弟子,具足妙行,质直行,如理行,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又佛弟子,有预流向,有预流果,有一来向,有一来果,有不还向,有不还果,有阿罗汉向,有阿罗汉果,如是总有四双八只补特伽罗,如是僧伽,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智见具足,应请应屈,应恭敬无上福田,世所应供。彼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僧时,贪不缠心,瞋不缠心,痴不缠心,于僧伽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义威势,得法威势,于僧伽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乐故心定,心定故于不平等诸有情类,得住平等,于有恼害诸有情类,住无恼害,得预法流,于僧伽所修随念故,乃至能证究竟涅槃。
复次大名,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戒,谓我净戒,不缺不穿,不杂不秽,堪受供养无隐昧,善究竟,善受持,智者称赞,常无讥毁。彼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戒时,贪不缠心,瞋不缠心,痴不缠心,于自戒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义威势,得法威势,于自戒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乐故心定,心定故于不平等诸有情类,得住平等,于有恼害诸有情类,住无恼害,得预法流,于自戒所修随念故,乃至能证究竟涅槃。
复次大名,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施,谓我今者善得胜利,虽居无量悭垢所缠众生众中,而心远离一切悭垢,能行惠施;虽处居家,而能不著一切财宝,舒手布施,作大祠祀,供养福田,惠舍具足,乐等分布。彼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施时,贪不缠心,瞋不缠心,痴不缠心,于自施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义威势,得法威势,于自施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乐故心定,心定故于不平等诸有情类,得住平等,于有恼害诸有情类,住无恼害,得预法流,于自施所,修随念故,乃至能证究竟涅槃。
复次大名,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天,谓有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覩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如是诸天,成就信故、戒故、闻故、舍故、慧故,从此处没,生彼天中,受诸快乐,我亦有信、戒、闻、舍、慧,亦当生彼,与诸天众,同受快乐。彼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天时,贪不缠心,瞋不缠心,痴不缠心,于诸天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义威势,得法威势,于诸天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乐故心定,心定故于不平等诸有情类,得住平等,于有恼害诸有情类,住无恼害,得预法流,于诸天所修随念故,乃至能证究竟涅槃。“
彼修如是六随念时,所有无漏作意相应,心欣极欣,现前极欣,欣性欣类,适意悦意,喜性喜类,乐和合不别离,欢欣悦预,有堪任性,踊跃踊跃性,欢喜欢喜性,总名为喜,亦名喜觉支,是圣出世无漏无取道随行道俱有道随转,能正尽苦,住苦边际。诸有学者如所见诸行,思惟观察,令至究竟,于诸行中深见过患,于永涅槃深见功德,若阿罗汉,如解脱心,思惟观察,令至究竟,所有无漏作意相应,心欣极欣,乃至欢喜欢喜性,是名喜觉支。

内学智慧-世界内学智慧学会官方网站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七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七

尊者大目干连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无色品第十三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四无色。何等为四?谓有苾刍,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是名第一。复有苾刍,超一切种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是名第二。复有苾刍,超一切种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是名第三。复有苾刍,超一切种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是名第四。”

超诸色想者,云何诸色想?
谓眼识相应想,等想现前等想,解了取像已想当想,总名色想;有作是说与五识,相应想等想,乃至已想当想,总名色想。今此义中,唯眼识相应想等想,乃至已想当想,总名色想。
如是色想,尔时,超越等超越,故名超诸色想。
灭有对想者,云何有对想?
谓耳等四识相应想等想,乃至已想当想,总名有对想;有作是说,瞋恚相应想等想,乃至已想当想,总名有对想。今此义中,耳等四识相应想等想,乃至已想当想,总名有对想。
如是有对想,尔时,断遍知,远离极远离,调伏极调伏,隐没除灭,故名灭有对想。
不思惟种种想者,云何种种想?
谓有盖缠者,所有染污色声香味触想,所有不善想,所有非理所引想,所有障碍定想,总名种种想。彼想尔时,不复引发,不复忆念,不复思惟,不复已思惟,不复当思惟,故名不思惟种种想。
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者,云何空无边处定加行,修何加行入空无边处定?
谓于此定,初修业者,先应思惟,第四静虑为麤苦障;次应思惟空无边处,为静妙离。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修空无边处定,齐此未名空无边处定加行,亦未名入空无边处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修习空无边处定相,如是思惟发勤精进,勇健势猛,炽盛难制,励意不息,是名空无边处定加行,亦名入空无边处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齐此名为已入空无边处定。又此定中,诸心意识,名空无边处定俱有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空无边处定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空无边处定俱有胜解;又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空无边处定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名空无边处定。

超一切种空无边处者,谓彼尔时,于空无边处想超越等超越,故名超一切种空无边处。
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者,云何识无边处定加行,修何加行入识无边处定?
谓于此定,初修业者,先应思惟,空无边处,为麤苦障;次应思惟,识无边处,为静妙离,余广说如空无边处。

超一切识无边处者,谓彼尔时,于识无边处想超越等超越,故名超一切种识无边处。
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者,云何无所有处定加行,修何加行入无所有处定?
谓于此定初修业者,先应思惟,识无边处为麤苦障;次应思惟,无所有处为静妙离,余广说如空无边处。

超一切种无所有处者,谓彼尔时,于无所有处想超越等超越故名超一切种无所有处。
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者,云何非想非非想处定加行,修何加行入非想非非想处定?
谓于此定初修业者,先应思惟,无所有处为麤苦障;次应思惟非想非非想处为静妙离,余广说如空无边处。

修定品第十四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四修定。何等为四?谓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现法乐住。复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殊胜智见。复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胜分别慧。复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诸漏永尽。
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现法乐住?
谓有苾刍,即于自身,离生喜乐,滋润遍滋润,充满遍充满,适悦遍适悦,故离生喜乐,于自身中,无有少分而不充满,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现法乐住。
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殊胜智见?
谓有苾刍,于光明想,善摄受,善思惟,善修习,善通达,若昼若夜,无有差别,若前若后,无有差别,若下若上,无有差别,开心离盖,修照俱心,除闇昧心,修无量定,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殊胜智见。
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胜分别慧?
谓有苾刍,善知受生,善知受住,善知受灭尽没,于此住念非不住念,及善知想、善知寻,于此住念非不住念,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胜分别慧。
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诸漏永尽?
谓有苾刍,于五取蕴,数数随观生灭而住,谓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此是受想行识,此是受想行识集,此是受想行识灭,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诸漏永尽。”
尔时,世尊,为摄前义,而说颂言:

断欲想忧恼  离惛沈恶作  得清净舍念  法寻伺前行
现法乐为初  次胜知见慧  破无明等漏  后证解脱果

即于自身者,谓身亦名身,根亦名身,五色根亦名身,四大种所造聚亦名身,今此义中意说四大种所造聚名身。
离生喜乐者,谓初静虑所有喜乐平等受,受所摄身轻安心轻安,是名喜乐。如是喜乐,从离欲恶不善法,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现,故名离生喜乐。
滋润遍滋润,充满遍充满,适悦遍适悦者,谓即于自四大种所造聚身,离生喜乐,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现,滋润遍滋润,是一义,充满遍充满,是一义,适悦遍适悦,是一义,由下中上,长养差别。譬如农夫,初以少水溉灌畦垄,尔时,畦垄滋润遍滋润;次以中水灌溉畦垄,尔时,畦垄充满遍充满;后以多水溉灌畦垄,尔时,畦垄适悦遍适悦。苾刍亦尔,初以下品离生喜乐长养大种所造聚身,尔时,自身滋润遍滋润,次以中品离生喜乐长养大种所造聚身,尔时,自身充满遍充满,后以上品离生喜乐长养大种所造聚身,尔时,自身适悦遍适悦。
离生喜乐,于自身中,无有少分而不充满者,谓从足至顶,离生喜乐,作长养事,无不充满。
是名修定者,云何为定?
谓即于自身离生喜乐,滋润遍滋润,充满遍充满,适悦遍适悦,故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总名为定。
云何为修?
谓于此定,若修若习,恒作常作,加行不舍,总名为修。
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者,显于此定,能得自在。
能令证得现法乐住者,谓于此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于现法中,证得乐住,可爱可乐,可欣可意,无所悕望,无所思慕,寂静安隐故名乐住。于此乐住,得获成就,亲近触证,故名证得。
复次初静虑所摄离生喜乐俱行心一境性,说名为定。即于此定若修若习,恒作常作,加行不舍,说名为修。若习若修,若多所作,显彼自在。能令证得现法乐住义如前说。

于光明想善摄受等者,云何光明定加行,修何加行入光明定?
谓于此定,初修业者,先应善取净月轮相,或复善取净日轮相,或复善取药物末尼诸天宫殿星宿光明,或复善取灯烛光明,或复善取焚烧城邑川土光明,或复善取焚烧山泽旷野光明,或复善取焚烧十担,或二十担,或三十担,或四十担,或五十担,或百担,或千担,或百千担,或无量百担,或无量千担,或无量百千担,薪火光明,此火光明,炽盛极炽盛,洞然遍洞然;随取一种光明相已,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而分别之。彼于尔时,若心散乱,驰流余境,不能一趣,不能守念,令住一缘,思惟所取诸光明相齐此未名光明定加行,亦未名入光明定。彼若尔时,摄录自心,令不散乱驰流余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缘,思惟如是诸光明相,如是思惟,发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光明定加行,亦名入光明定。彼于此道生已,修习多修习故,便令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一趣等持无二无退,思惟如是诸光明相齐此名为已入光明定,而未名为光明定想。
云何名为光明定想?
谓即依止前光明定,思惟如前诸光明相,诸想等想,解了取像,已想当想,名光明定想;此光明定想,名光明想。
于光明想,善摄受者,谓于此想,恭敬摄受,殷懃摄受,尊重摄受,思惟彼因彼门彼理彼方便彼行相,故名善摄受。
善思惟者,谓数数起光明想已,数数思惟光明相想。
善修习者,谓于此想,数习数修,数多所作,故名善修习。
善通达者,谓于此想,等了审了,等审观察,故名善通达。
若昼若夜,无有差别者,谓如昼分,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分别,如前诸光明相,夜分亦尔;如于夜分,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分别,如前诸光明相,昼分亦尔,故名若昼若夜无有差别。
若前若后,无有差别者,谓如对面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分别,如前诸光明相,背面亦尔;如于背面,对面亦尔。复次如于前时,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分别,如前诸光明相,今时亦尔;如于今时,前时,亦尔,故名若前若后无有差别。
若下若上无有差别者,谓如于下方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分别,如前诸光明相,于上方亦尔,如于上方于下方亦尔,故名若下若上无有差别。
开心者,谓发起光明照了鲜净俱行之心。
离盖者,谓远离惛沈睡眠缠盖,心用明了。
修照俱心者,谓修习光明照了鲜净俱行之心。
除闇昧心者,谓此心中,不起闇昧相,唯起光明相,如灯烛光照了除闇。
修无量定者,谓修无量光明相定。
是名修定者,云何为定?
谓即于光明,审谛思惟解了观察胜解坚住分别所起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总名为定。
云何为修?
谓于此定,若修若习,恒作常作加行不舍,总名为修。
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者,显于此定能得自在,能令证得殊胜智见者,云何名为殊胜智见?
谓于此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至圆满位,于旧眼边发起色界大种所造清净天眼,依此天眼生净眼识,依此眼识能遍观察前后左右上下诸色,如如色界大种所造清净天眼,旧眼边起,如是如是生净眼识,依此眼识领受观察彼彼诸色,是名此中殊胜智见。有作是说,由意净故,胜解观见,即人肉眼变成天眼,名胜智见。今此义中,即前所说,清净眼识相应胜慧,说名为智,亦名为见。谓天眼识相应胜慧,领受观察彼彼诸色,是名此中殊胜智见。
彼于此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殊胜智见,得获成就亲近触证殊胜智见,故名证得。
复次光明想俱行心一境性,说名为定。即于此定,若修若习,恒作常作,加行不舍,说名为修。若习若修若多所作,显彼自在,能令证得殊胜智见,义如前说。

善知受生,善知受住,善知受灭,尽没者,谓审观受生,审观受住,审观受灭,尽没。
于此住念非不住念者,谓审观受生时,具念正知,审观受住时,具念正知,审观受灭尽没时,具念正知。
及善想善知寻者,谓审观想寻生审观想寻住,审观想寻灭尽没。
于此住念非不住念者,谓审观想寻生时,具念正知,审观想寻住时,具念正知,审观想寻灭尽没时,具念正知。
是名修定者,云何为定?
谓彼尔时,作如是念,我于诸法,应正思惟,不起不善法,起诸善法,不起无记法,起有记法,令不善法不久住,令诸善法得久住,令无记法不久住,令有记法得久住。彼于尔时,亦观察心,亦观察心所法,彼观察心心所法时,所起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总名为定。
云何为修?
谓于此定,若修若习,恒作常作,加行不舍,总名为修。
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者,谓于此定,能得自在。
能令证得胜分别慧者,谓于此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一切不善慧,非理所引慧,所有不善障碍定慧,皆悉破坏,舍置不起此相违慧,生长坚住,由此故说,能令证得胜分别慧,即于此慧,得获成就亲近触证,故名证得。
复次审观受想寻俱行心一境性,说名为定。即于此定,若修若习,恒作常作,加行不舍,说名为修。若习若修,若多所作,显彼自在。能令证得胜分别慧,义如前说。

于五取蕴,数数随观生灭而住等者,谓如实知色生及变坏,如实知受想行识生及变坏。
是名修定者,云何为定?
谓于五取蕴,数数随观生灭,而住所起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总名为定。
云何为修?
谓于此定,若修若习,恒作常作,加行不舍,总名为修。
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者,显于此定能得自在。
能令证得诸漏永尽者,漏谓三漏,即欲漏有漏无明漏,彼于此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三漏尽等尽遍尽究竟尽,故名诸漏永尽。于此永尽,得获成就亲近触证,故名证得。
复次第四静虑所摄清净舍念俱行,趣阿罗汉无间道所摄心一境性,说名为定。即于此定,若修若习恒作常作,加行不舍说名为修。若习若修,若多所作,显彼自在。能令证得,诸漏永尽,义如前说。

觉支品第十五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有苾刍,来诣佛所,到已顶礼世尊双足,却住一面,而白佛言:“世尊,尝说觉支,觉支此言何义?”世尊告曰:“此觉支言,显七觉支。何等为七?谓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如是觉支,渐次而起,渐次而得,修令圆满。”时,彼苾刍复白佛言:“云何觉支,渐次而起,渐次而得,修令圆满?”佛告苾刍:“若有于身,住循身观,安住正念,远离愚痴,尔时,便起念觉支,得念觉支修令圆满;彼由此念,于法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尔时,便起择法觉支,得择法觉支修令圆满;彼由择法,发勤精进,心不下劣,尔时,便起精进觉支,得精进觉支,修令圆满;彼由精进,发生胜喜,远离爱味,尔时,便起喜觉支,得喜觉支修令圆满;彼由此喜,身心轻安,远离麤重,尔时,便起轻安觉支,得轻安觉支修令圆满;彼由轻安,便受快乐,乐故心定,尔时,便起定觉支,得定觉支,修令圆满;彼由心定,能灭贪忧,住增上舍,尔时,便起舍觉支,得舍觉支修令圆满;于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观广说亦尔。如是觉支,渐次而起,渐次而得,修令圆满。”

云何念觉支?
谓世尊说:“若圣弟子,于此内身,住循身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于彼外身,住循身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于内外身,住循身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于内、外、俱受、心、法三,广说亦尔。”
修习如是四念住时,所有无漏作意相应,诸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总名为念,亦名念根,亦名念力,亦名念觉支,亦名正念,是圣出世无漏无取道随行道俱有道随转,能正尽苦,作苦边际。诸有学者如所见诸行思惟观察,令至究竟,于诸行中深见过患,于永涅槃深见功德,若阿罗汉,如解脱心,思惟观察,令至究竟,所有无漏作意相应,诸念随念,乃至心明记性,是名念觉支。

云何择法觉支?
谓世尊说:“若圣弟子,能如实知善不善法,有罪无罪法,应修不应修法,下劣胜妙法,黑白法,有敌对法,缘生法。”
能如实知善不善法者,云何善法?
谓善身语业,善心心所法,善心不相应行,及择灭是名善法。
云何不善法?
谓不善身语业,不善心心所法,不善心不相应行,是名不善法。
彼于如是善不善法,以如实正慧,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是名能如实知善不善法。
能如实知有罪无罪法者,云何有罪法?
谓三恶行,三不善根,十不善业道,是名有罪法。
云何无罪法?
谓三妙行,三善根,十善业道,是名无罪法。
彼于如是有罪无罪法,以如实正慧,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是名能如实知有罪无罪法。
能如实知应修不应修法者,云何应修法?
谓三妙行,三善根,十善业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恭敬听闻,密护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曾不睡眠,勤修诸善,是名应修法。复次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支圣道,四正行,四法迹,奢摩他,毘鉢舍那,亦名应修法。
云何不应修法?
谓三恶行,三不善根,十不善业道,亲近不善士,听闻不正法,不如理作意,行非法行,不恭敬听,不恭敬问,不密护根门,饮食不知量,初夜后夜常习睡眠,不勤修善,是名不应修法。
彼于如是应修不应修法,以如实正慧,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是名能如实知应修不应修法。
能如实知下劣、胜妙法者,云何下劣法?
谓不善法,及有覆无记,是名下劣法。
云何胜妙法?
谓诸善法,及无覆无记,是名胜妙法。
彼于如是下劣、胜妙法,以如实正慧,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是名能如实知下劣胜妙法。
能如实知黑白法者,云何黑白法?
谓不善法名黑,善法名白;有罪法名黑,无罪法名白;不应修法名黑,应修法名白;下劣法名黑,胜妙法名白,是名黑白法。
彼于如是黑白法,以如实正慧,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是名能如实知黑白法。
能如实知有敌对法者,云何有敌对法?
谓贪无贪互相敌对,瞋无瞋互相敌对,痴无痴互相敌对,是名有敌对法。
彼于如是有敌对法,以如实正慧,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是名能如实知有敌对法。
能如实知缘生法者,云何缘生法?
谓缘起法,及缘已生法,总名缘生法。
彼于如是缘生法,以如实正慧,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是名能如实知缘生法。
彼如实知善不善法,广说乃至缘生法时,所有无漏作意相应,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解了等了近了,机黠通达,审察聪叡,觉明慧行,毘鉢舍那,总名为慧,亦名慧根,亦名慧力,亦名择法觉支,亦名正见,是圣出世无漏无取道随行道俱有道随转,能正尽苦,作苦边际。诸有学者如所见诸行,思惟观察,令至究竟,于诸行中深见过患,于永涅槃深见功德,若阿罗汉,如解脱心,思惟观察,令至究竟,所有无漏作意相应,于法简择,乃至毘鉢舍那,是名择法觉支。

云何精进觉支?
谓世尊说:“若圣弟子,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为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为令已生善法坚住不忘修满倍增广大智作证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
彼修如是四正胜时,所有无漏作意相应,诸勤精进,勇健势猛,炽盛难制,励意不息,总名精进,亦名精进根,亦名精进力,亦名精进觉支,亦名正勤,是圣出世无漏无取道随行道俱有道随转,能正尽苦,作苦边际,诸有学者如所见诸行,思惟观察,令至究竟,于诸行中深见过患,于永涅槃深见功德,若阿罗汉,如解脱心,思惟观察,令至究竟,所有无漏作意相应,诸勤精进,乃至励意不息,是名精进觉支。

云何喜觉支?
谓世尊说:“大名当知,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尊,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彼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佛时,贪不缠心,瞋不缠心,痴不缠心,于如来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义威势,得法威势,于如来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乐故心定,心定故于不平等诸有情类,得住平等,于有恼害诸有情类,住无恼害,得预法流,于诸佛所修随念故,乃至能证究竟涅槃。
复次大名,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正法,谓佛正法,善说现见,无热应时,引导近观,智者内证,彼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法时,贪不缠心,瞋不缠心,痴不缠心,于正法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义威势,得法威势,于正法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乐故心定,心定故于不平等诸有情类,得住平等,于有恼害诸有情类,住无恼害,得预法流,于正法所修随念故,乃至能证究竟涅槃。
复次大名,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僧伽,谓佛弟子,具足妙行,质直行,如理行,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又佛弟子,有预流向,有预流果,有一来向,有一来果,有不还向,有不还果,有阿罗汉向,有阿罗汉果,如是总有四双八只补特伽罗,如是僧伽,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智见具足,应请应屈,应恭敬无上福田,世所应供。彼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僧时,贪不缠心,瞋不缠心,痴不缠心,于僧伽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义威势,得法威势,于僧伽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乐故心定,心定故于不平等诸有情类,得住平等,于有恼害诸有情类,住无恼害,得预法流,于僧伽所修随念故,乃至能证究竟涅槃。
复次大名,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戒,谓我净戒,不缺不穿,不杂不秽,堪受供养无隐昧,善究竟,善受持,智者称赞,常无讥毁。彼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戒时,贪不缠心,瞋不缠心,痴不缠心,于自戒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义威势,得法威势,于自戒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乐故心定,心定故于不平等诸有情类,得住平等,于有恼害诸有情类,住无恼害,得预法流,于自戒所修随念故,乃至能证究竟涅槃。
复次大名,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施,谓我今者善得胜利,虽居无量悭垢所缠众生众中,而心远离一切悭垢,能行惠施;虽处居家,而能不著一切财宝,舒手布施,作大祠祀,供养福田,惠舍具足,乐等分布。彼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施时,贪不缠心,瞋不缠心,痴不缠心,于自施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义威势,得法威势,于自施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乐故心定,心定故于不平等诸有情类,得住平等,于有恼害诸有情类,住无恼害,得预法流,于自施所,修随念故,乃至能证究竟涅槃。
复次大名,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天,谓有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覩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如是诸天,成就信故、戒故、闻故、舍故、慧故,从此处没,生彼天中,受诸快乐,我亦有信、戒、闻、舍、慧,亦当生彼,与诸天众,同受快乐。彼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天时,贪不缠心,瞋不缠心,痴不缠心,于诸天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义威势,得法威势,于诸天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乐,乐故心定,心定故于不平等诸有情类,得住平等,于有恼害诸有情类,住无恼害,得预法流,于诸天所修随念故,乃至能证究竟涅槃。“
彼修如是六随念时,所有无漏作意相应,心欣极欣,现前极欣,欣性欣类,适意悦意,喜性喜类,乐和合不别离,欢欣悦预,有堪任性,踊跃踊跃性,欢喜欢喜性,总名为喜,亦名喜觉支,是圣出世无漏无取道随行道俱有道随转,能正尽苦,住苦边际。诸有学者如所见诸行,思惟观察,令至究竟,于诸行中深见过患,于永涅槃深见功德,若阿罗汉,如解脱心,思惟观察,令至究竟,所有无漏作意相应,心欣极欣,乃至欢喜欢喜性,是名喜觉支。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内学智慧 »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七

世界内学智慧学会

英文简称(WEMPA),总部设在香港,是经香港特区政府批准成立的非盈利性质的社会团体。 我们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地内学智慧的研修与推广发展,在内学研修的发展方向和内典文化传播方面进行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关于WEMPA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