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毗昙心论卷第十上
择品第十一之一
虽已说多法 决定众杂义
于彼无量处 当复择其要
牟尼说见道 疾故名法轮
或说学八支 转至于他心
牟尼说见道疾故名法轮者。灭二种痴故说牟尼。寂灭满足故说牟尼。说者显示也。彼见增故说见道。以慧增故。求尔炎故。至非品故说道。疾者速进也。见道是捷疾道。不起定故。一品道顿断九品结。是法故说法。离众生故。舍此至彼故说轮。谓舍苦至集。乃至舍灭至道。复次似轮故说轮。如轮下转至上上转至下。如是见道轮。下忍转至上智。复转至忍。复次上下义故说轮。如轮下至上上至下。如是见道轮。缘欲界已上缘第一有。缘第一有已下缘欲界。复次降伏谛方故说轮。如圣王轮。或说学八支转至于他心者。尊者瞿沙说。学八支转至他心名转法轮。是故说如来于波罗奈仙人住处转法轮。以是义故别于二乘声闻辟支佛自力转法轮。虽拘邻等自转法轮自修道非他。然由开悟因缘故说世尊转法轮。虽苦法忍起已转。但道比智起说名为转。以彼处具五因缘故。所谓舍曾道。得未曾道。结尽得一味。顿得八智。一时修十六行。拘邻等五人及八万四千诸天见谛。彼先见谛故以拘邻为因缘。世尊及拘邻起世俗心。地神知故。于大力尊天所闻故。踊跃欢喜故。本常守护故。近住地神举声大唱。远住地神展转宣告。非彼自力知见。是常胜心非劣心境界故。如是须臾顷。虚空神天展转唱声乃至梵天不至上地。以彼自地耳识非分故。有说。以梵名名阿迦腻吒天声。虽念念灭而相续起故言声至梵天。转轮王出世以十善业道化导众生。以十善业道欲界受报。是故转轮王出世声至他化自在天。以未离欲故不至离欲地。梵天劝请世尊转法轮故。是故声至梵天。净居天劝发成无上道故。是故声至净居天。成称业故声有齐限。问云何为梵轮。答。
佛说具足道 广大名梵轮
齐辐辋具足 对治非梵行
一切八圣道共依广大故名为梵轮。彼正语正业正命不坏故名为齐。齐毂也。正见正思惟正方便依戒立故广缘故名为辐。正念正定摄正见正思惟正方便辐故名为辋。烦恼名非梵。不爱果故。道者对治非梵烦恼是故名梵轮。已说梵轮。贤圣八支成就齐(本音优波婆素如下释)。今当说。
谓优波婆素 受时他二说
具足一日夜 离严饰威仪
优波者近。婆素者住。近尽寿三婆逻住故说近住。三者等。婆逻者护。谓等护一切众生(一切经论中言律仪者悉应言等护)。是故说随一切众生慈心住得律仪。彼若作是念。于此受不于彼受。不得律仪。心不净故别受。不得律仪。律仪离增减故。受者受取由作故。非发心而得。时者谓明相出时受。他者从他人受。从众生故不从非众生数。不言语故。非婴孩非眠非痴非狂不解斋法故。彼此和合故得受。若得犯戒及烦恼起能见过者从彼受。二俱说者。授者受者二皆说授者。先说受者随说。若授者不说则不成授。授不成故受亦不成。若受者不说则不成受。无受说故。非无说而作业生。作不生故无作亦不生。无作不生故则无余识俱生功德。若二人一时说者亦不成受。无授故。具足者。圣八支成就。如比丘不具足律仪则非比丘。此亦如是。一日一夜者。第三分齐非分故有二分齐如前说。斋律仪得日夜分齐。余律仪得尽寿分齐。离严饰威仪者。谓缨络被服为严饰故。著者悉应舍离住威仪受。以庄严为放逸足故。调伏住则不放逸。放逸者不应作而作。坏威仪者不恭敬故不得律仪。黄门时黄门无形二形不生律仪。何以故。贪欲增故。无惭愧增故。在人趣依三方非余。捷疾知觉故。五种清净因缘修多罗品已说。问斋几是尸罗支。几是不放逸支。几是持支。答。
尸罗支有四 不放逸支一
余则是持支 斋支慧所说
前四是尸罗支(尸罗译言修习亦言正顺三昧亦言清凉亦言安眠)。舍性罪自性戒故。不饮酒是不放逸支。饮酒是放逸支。令心失念故。是故离彼名不放逸支。余则是持支者。随顺戒故。有说。离非时食是斋。余者斋支。复有说。离非时食是斋亦斋支。余者是支。如等见是道亦道支。择法觉是觉亦觉支。彼亦如是。若说九支者不然。何以故。离高床大床涂身香华。共立一支。俱庄严处起故。如老死立一有支。俱熟故。彼亦如是。问离两舌恶口绮语等是离性罪。何故不立斋律仪耶。答难护故。常习近故。出家者尚难护。以常行故。况复在家。如是难护者诸威仪。除不饮酒。余遮罪亦不立斋支。问已知恶戒热所烧。斋律仪栴檀涂今当说。何故无不具足律仪优婆塞何所疑俱见其过。若有不具足优婆塞律仪。优婆塞者。何故无不具足沙弥律仪沙弥耶。若无者何故说一行等优婆塞。何得所说非无义。答。
具律优婆塞 比丘律仪一
以彼缺减义 牟尼说少分
具律优婆塞比丘律仪一者。有一说具足优婆塞律仪名优婆塞。非不具足沙弥。比丘亦如是。如说我某甲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诸众尊我是优婆塞。当证知尽寿舍众生受归依心清净。乃至第三口作得优婆塞律仪。问此是离杀生口作。云何得余律仪耶。答当知除等故。应说我尽寿舍众生等。如戒等取除等故名戒取。彼亦如是。复次舍众生者。谓舍自众生故。从今乃至舍自众生所受戒。终不毁犯。复次波罗提木叉律仪于众生处得。彼作是说。我从今日不杀众生。亦于彼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以护彼故不饮酒。是故一切遮罪中。离饮酒立优婆塞律仪。以饮酒一切放逸足故。自所受难护故。是故说离他淫。当知两舌恶口绮语亦如是说。以彼圣人经生犹故知而不说犯。若言无一行等优婆塞者不然。实有一行等优婆塞建立此云何。以彼缺减义牟尼说少分。佛以缺戒者故说少分优婆塞。彼具戒优婆塞。若持一不持四。是名一行。持二不持三。是名少分。余亦如是。谓所得戒令知故为说非无义。问若人九岁若十岁受优婆塞律仪。然后取妻。以彼女人为妻分。先于彼女人所为得律仪不。若得者云何不犯戒。若不得者何得非少分。答得支非具足得。不他淫处不得离非梵行处。谓为妻分已不起他淫。所不应作亦如是。优婆塞受沙弥戒。不舍优婆塞戒得沙弥戒。以胜为名故不名优婆塞。若彼沙弥还俗时。说言我作优婆塞。当证知即是优婆塞。若异者应更受优婆塞律仪。比丘亦如是。已说律仪。律仪比类今当说。
二律仪妙行 业道初解脱
说业及尸罗 如是七种名
波罗提木叉律仪作时。即彼刹那无作。凡有七种名。一名律仪。二名波罗提木叉律仪。三名妙行。四名业道。五名波罗提木叉。六名业。七名尸罗。彼一切恶戒对治故名律仪。防护恶戒故。入七众具故名波罗提木叉律仪。于一切众生所得故。善作故名妙行。得爱果故。思愿道故名业道。思愿从彼道转故。彼最初随顺解脱故名波罗提木叉。随一切众生慈心得故。业者作。所起作故。言是思者不然。是说波罗提木叉故。以此当知亦非后三业道。尸罗者淳善义。不害心起故。后诸无作有五种名。除波罗提木叉及业道。除波罗提木叉者。非前故。除业道者。在起业思愿后故。已说律仪类名。谓身身业成就不成就今当说。
成就身非业 或说业非身
或有身业俱 或亦不俱说
成就身非业者。谓或有凡夫人处卵胎迦罗罗胞肉段坚厚。前身作已。舍此身未成未能起作。无粗心现在前故。粗心现在前能起身业。而彼细心现在前。如是内向外向内事外事尽当知。复次彼分中极苦逼迫故不能动转。何能起作。若生欲界不住律仪。亦非不律仪处身无作。若眠若狂若醉。无求无方便舍作因缘。业品已说。或说业非身者。谓圣人生无色界。彼成就道共身业非身。彼色非分故。或有身业俱者。圣人处母胎迦罗罗胞肉段坚厚。若生欲界。处律仪波罗提木叉禅无漏。住不律仪不住律仪。亦非不律仪身有作。有作不失。若生色界。此诸身色众生居故。身业者。或有说律仪。或说不律仪。或不舍作故。或亦不俱说者。无色界凡夫非身无色故。非身业凡夫故。口业亦如是。问世尊说四种入胎此云何。答。
谓入不正知 及住与出胎
乃至入正知 住出亦复然
彼少福众生入母胎。颠倒想转颠倒解。所谓风飘雨雪大寒大闇。多众扰乱声。入华间林中草窟华窟树下墙间。住于母胎。亦颠倒想及颠倒解。所见如前说。出胎亦颠倒想解。所见如前。多福众生见园林浴池殿堂楼阁跏趺端坐。余如前说。是名第一入胎。第二入胎者。自知入胎。不颠倒想不颠倒解。而住出颠倒。如前说。第三入胎者。自知我如是入胎如是住胎。出则颠倒如前说。第四入胎者。自知我如是入胎。住时自知我如是住胎。出时自知我如是出胎。问此诸入胎者说何等人。答。
初者不净业 亦复不求智
中二各成一 第四俱成就
彼初者善业不清净亦不求智。第二者业清净而不求智。第三者求智业不清净。第四者俱成就。又说。初入胎者一切众生。第二转轮王。第三辟支佛。第四如来。问须陀洹有不善业邪。若有者何故不堕恶趣。若无者应离欲。离欲者无有是处。答。
住于初果者 一种不净业
而不堕恶趣 业不具足故
须陀洹虽有修道断不净业。无见道断业。无对事故。是故不堕恶趣。具不具足故。如车二轮具能有所运。一轮坏则无所堪。彼亦如是。鸟譬亦然。愚者堕恶趣非智者。凡夫堕恶趣非圣人。犯戒堕恶趣非持戒。恶心堕恶趣非善心。如修多罗品说。食择品当说今当说。
四食在欲界 四生趣亦然
三食上二界 抟食彼则无
四食在欲界者。欲界有四食。四生趣亦然者。四生五趣亦有四食。地狱中铁丸洋铜。虽复增苦坏。饥渴故名食。及冷风触身亦名为食。三食上二界抟食彼则无者。色无色界无抟食。身轻微故。无色故。问诸趣一一趣何食增。答。
于彼饿鬼趣 意思食为增
及与诸卵生 三无色亦然
于彼饿鬼趣意思食为增者。饿鬼趣意思食增。以彼意行多故。及与诸卵生者。彼亦意思食增。以彼处卵生常念母故。得不烂坏。三无色亦然者。除非想非非想。余三无色亦意思食增。意行多故。
胎生抟食增 谓彼人趣中
地狱识食增 第一有亦然
胎生抟食增谓彼人趣中者。胎生者人趣中抟食增多。以抟食持身故。地狱识食增第一有亦然者。地狱识食增。识持名色故。非想非非想亦识食增。以识持名故。
欲天如人趣 色界触食增
及与畜生趣 湿生亦复然
欲天如人趣者。欲界天抟食增。色界触食增者。色界天触食增。受修禅故。及与畜生趣湿生亦复然者。畜生趣中湿生者触食增。持义是食义。如榰持瓶安住不坏。如是以食持身。身则不坏。牵有故说食。问若然者一切有漏法是食。牵有故。答增上故说力。能牵有故说食。有二事故名食。谓前方便牵。牵已复长养。问何故说四是食。答此不应问一切难起。但随量所应故说四。彼抟食者。长养诸根四大故说食。触者长养心心法故说食。意思者长养当来有故说食。识者长养名色故说食。是故说四食。问若归依佛法僧者(梵音中三宝名覆护归依趣向义应云归趣佛覆护法僧亦如是)。为何所归。三宝各二种。佛有二种身。谓生身及法身。法亦二种。谓第一义涅槃法及一切无我法。僧亦二种。谓第一义僧及等僧。为归何等。答。
归依彼诸佛 所得无学法
涅槃无上法 僧学无学法
诸佛所成就无学法名为佛。归者归佛所得无学法名归佛。不归佛所成就无诤等诸有漏法。自性不解脱故。以是故当知亦除生身。若言于如来所起恶心伤足出血不得无间罪者不然。何以故。起恶心故。谓于佛所得无学法起恶心而伤足故得无间罪。复次坏佛所得无学功德所依故。所依坏故依者亦坏。如瓶坏乳亦坏。归依爱尽名归法。善故常故。当知除余法。以余法无善及常故。归依僧所得学无学法名归僧。不归僧所成就非学非无学法及生身。以有漏故。亦非等僧可坏故。问归依以何为自性。答有说。口业自性。言说假合故。复有说亦身口业自性。戒自性故。问归依有何义。答覆护义是依义。安慰义是依义。以是因缘故归依。是受律仪门。修多罗品说四不坏净言。择品当广说今当说。
缘觉菩萨道 及与三真谛
于彼无垢信 是法不坏净
辟支佛所得三根及眷属。一切菩萨所修行道及苦集灭谛。缘此诸法起无漏信。是名不坏缘法。不坏净坏缘后当说。
随生清净戒 佛僧如归说
此事有二种 说有四种名
随生清净戒者。谓无漏随生身口业。是贤圣所重戒。是名戒不坏净。佛僧如归说者。佛及僧当知如前归依说。彼缘佛法无漏信。是于佛不坏净缘。僧法无漏信。是于僧不坏净。若缘佛所得无漏法及菩萨所得学法。是名坏缘法不坏净。如是缘佛辟支佛法声闻法乃至一切学无学法。是亦名坏缘法不坏净。问不坏净有几事。答此事有二种。谓信及戒。信者心净。戒者四大净。说有四种名者。事缘建立故有四。以信缘别故为三种。知净者。若知若得若持清净。问何所知。答四真谛。复有说者名不坏净。如首罗长者。复次勇猛故不断。有说者名不坏净。如依长者(此二长者皆得初道魔不能坏不能断各依己自说为名)。问云何次第。答佛知净在前。佛是根本。以说故。问佛何所能。答曰觉法。问谁持法。答曰僧。问彼僧云何得一味。答曰圣戒。复次能说者为佛。何所说。谓法为谁说。谓僧谁持法。谓戒。复次良医者佛。治病者法。看病者僧。药者圣戒。是名次第说。彼于苦集谛及下根。于道谛一因缘得不坏净。谓信也(三根于苦集尽生信厌下根于道未能爱乐唯信也)。彼于灭谛及中上根。于道谛二因缘得不坏净。谓信及欲乐(三根于灭悉皆爱乐中上根于道乃能爱乐信俱有)。修多罗品说沙门果。择品当广说今当说。
所谓沙门果 无为亦有为
有为学果三 无学果第四
二种沙门果。有为及无为。有为学果有三。有为无学果第四。一切无为悉非学非无学。
八十九圣人 沙门无为果
亦说于有为 一切沙门道
彼见道八忍。是沙门八智。是沙门有为果。八种烦恼断。是沙门无为果。欲界修道离欲九无碍道。是沙门九解脱道。是沙门有为果。九种烦恼断。是沙门无为果。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离欲尽当知。显现故世尊说四。以此处五因缘具故。谓舍曾道得未曾道。结尽。得一味解脱。顿得八智。一时修十六行。以此处道决定及决定究竟故。若断者所作及所作究竟。问颇一念顷一智知一切法邪。答无也。何以故。
虽知一切空 而非知一切
除其共相应 自性亦复然
若此智生知一切法空及无我。而不知自己自性。不自顾如指端不自触。此亦如是。又无二决定故。无有一智二决定。自知知他亦不知相应法共。一行一缘故。一切相应品法同行同缘。不知共有法。一果故。同决定转故。此智闻慧思慧非修慧。何以故。修慧者分段缘故。是故说欲界色界。以无色界闻思非分故。问对治几种。答。
所谓断对治 坏持及远分
此四应当知 是名对治种
有四种对治。所谓断对治。坏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断对治者。无碍道断烦恼得故。坏对治者。于缘中作过行故。谓无常苦空非我等。如是比。持对治者。与烦恼断得合。谓解脱道及后诸余与烦恼断得合。远分对治者。解脱道为首。苦法忍是见苦所断烦恼。断对治及坏对治。于余欲界系法。坏对治。若欲爱尽超升离生苦法忍。亦是远分对治。如是一切道随其义尽当知。修多罗品说修义。择品当广说今当说。
初得若习行 对治及断修
当知此四种 是名为修义
四种修。谓得修。行修。对治修。断修。得修者。谓初得未曾得有为功德。习修者。谓曾得善法相续生。对治修者。谓修四种对治名为对治修。是有漏法敌对治道。断修者。谓断烦恼故。修道是断烦恼得义(上取能治能断为修今取所治所断为修依下四句可知也)。有法得修及习修非对治修断修。作四句。初句无漏有为法。第二句不善法无记有为法。第三句善有漏法。第四句无为法。有说。六种修。前四及分别修防护修。分别修者。如修多罗说。谓此身发毛爪齿。如是比。防护修者。谓根如所说善调御六根。如是广说。如是好者。谓四种修。如前说。此二种修。断修对治修所摄。已说见道修道决定相。差别义今当说。
烦恼通三界 若见断二种
二断则三种 俱见道前行
若烦恼三界系。见道断。谓五见及疑。此见道前行二种(五见疑定见道前断爱慢无明与见俱灭实虽未尽名已悉摄随见受名名为前行下修道不待见道故修道前行)。或见道断。或见道修道断。云何见道断。若结非想非非想处系。随信行随法行无间忍断。彼非想非非想处系此以地定故说。随信行随法行此以人定故说。无间忍此以对治定故说。断者此以所作定故说。云何见道修道断。谓八地。若凡夫断修道断。若圣人断见道断。问何故凡夫断烦恼一向修道邪。答凡夫不能部分舍烦恼。如是见断如是修断。复次凡夫不能一种道断九种故。若三界五种。谓爱慢无明。此见道前行三种。或见道断或修道断。或见道修道断。若彼烦恼非想非非想处系。随信行随法行无间忍断。是见道断。若九地学见迹修道断。是修道断。余八地。若凡夫断修道断。若圣人断见道断。
若欲界烦恼 五行有二种
彼修齐限故 说修道前行
若欲界五行。彼修道前行二种。或修道断。或见道修道断。若学见迹修道断是修道断。余若凡夫断修道断。若圣人断见道断。彼决定前断是故说前行。问前说缘此诸缘何时作事。答。
次第缘所作 说彼法生时
缘缘所作业 彼法灭时说
次第缘所作说彼法生时者。生时是未来。与转俱故。亦应说转时彼法生时。次第缘为作业。与处义故名次第缘。彼法生者得处故。若言色及一切心不相应行亦得处而生。应说次第缘者不然。彼事行品已说。缘缘所作业彼法灭时说者。法灭时缘缘为作业。以法灭时是现在能摄受境界。非未来未起故。非过去已灭故。
三因所作业 谓彼法生时
二因之所作 当知灭时说
三因所作业谓彼法生时者。法生时三因作业。所谓自分因。一切遍因。报因。自分因力故法生相似相续。是故法生时自分因作业。一切遍因报因随顺建立生法故。彼法生时作业。总说故说法生时三因作业。除初无漏余善。除报余不隐没无记。自分因作业染污者。自分因一切遍因作业。报者自分因报因作业。二因之所作当知灭时说者。有缘法灭时。相应因共有因作业。业同故。一果故。不相应法共有因无缘故。增上缘者一切时不障碍住。是故不说。不待说故。所作因亦如是。问云何一切众生等心起等心住等心灭为不邪。所以问者。有众生身或大或小。为身大则心大。身小则心小邪。为一切等。又众生进止迟速不同。为迟行心迟。速行心速。为悉等邪。复次众生或有安静知觉如山。或有不住动若飞尘。为静者心迟动者心速。为悉等邪。答。
一切众生类 心起住灭等
贪欲等相应 不相应亦然
一切众生类心起住灭等者。一切众生心等起等住等。灭时无多少。何以故。刹那故。亦无大小。非色故。四大差别故身有大小。身轻者速。身重者迟。心转多缘故则觉飘动。心止一缘则念安静。贪欲等相应不相应亦然者。若心有贪无贪彼一切心俱起俱住俱灭。刹那故。贪心不作业故现重。无贪心作业故现轻。乃至有解脱无解脱尽当知。有贪无贪如界品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