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16
速度(字/分钟)
1
倒计时
3
字体颜色
背景颜色
镜像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三

尊者世亲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分别业品第四之一
如前所说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各多差别。如是差别由谁而生。颂曰。

世别由业生  思及思所作
思即是意业  所作谓身语

论曰。非由一主先觉而生。但由有情业差别起。若尔何故。俱从业生郁金栴檀等甚可爱乐。而内身形等与彼相违。以诸有情业类如是。若造杂业感内身形。于九疮门常流不净。为对治彼感外具生色香味触甚可爱乐。诸天众等造纯净业故彼所招二事俱妙。此所由业其体是何。谓心所思及思所作。故契经说。有二种业。一者思业。二思已业。思已业者谓思所作。如是二业分别为三。谓即有情身语意业。如何建立此三业耶。为约所依。为据自性。为就等起。纵尔何违。若约所依应唯一业。以一切业并依身故。若据自性应唯语是业。以三种中唯语即业故。若就等起亦应唯一业。以一切业皆意等起故。毗婆沙师说。立三业如其次第由上三因。然心所思即是意业。思所作业分为身语二业。是思所等起故。身语二业自性云何。颂曰。

此身语二业  俱表无表性

论曰。应知如是所说诸业中。身语二业俱表无表性。且身语表其相云何。颂曰。

身表许别形  非行动为体
以诸有为法  有刹那尽故
应无无因故  生因应能灭
形亦非实有  应二根取故
无别极微故  语表许言声

论曰。由思力故。别起如是如是身形名身表业。有余部说。动名身表。以身动时由业动故。为破此故。说非行动。以一切有为皆有刹那故刹那何。谓得体无间灭。有此刹那法名有刹那。如有杖人名为有杖。诸有为法才得自体。从此无间必灭归无。若此处生即此处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故不可言动名身表。若有为法皆有刹那。不至余方义可成立。诸有为法皆有刹那。其理极成。后必尽故。谓有为法灭不待因。所以者何。待因谓果。灭无非果故不待因灭既不待因。才生已即灭。若初不灭后亦应然。以后与初有性等故。既后有尽知前有灭若后有异方可灭者。不应即此而名有异。即此相异。理必不然。岂不世间现见薪等由与火合故致灭无。定无余量过现量者。故非法灭皆不待因。如何知薪等由火合故灭。以薪等火合后便不见故。应共审思。如是薪等为由火合灭故不见。为前薪等生已自灭后不更生无故不见。如风手合灯焰铃声。故此义成应由比量。何谓比量。谓如前说。灭无非果故不待因。又若待因薪等方灭。应一切灭无不待因。如生待因无无因者。然世现见觉焰音声。不待余因刹那自灭。故薪等灭亦不待因。有执觉声前因后灭。彼亦非理。二不俱故。疑智苦乐及贪嗔等自相相违理无俱义。若复有位明了觉声无间便生不明了者。如何同类不明了法能灭明了同类法耶。最后觉声复由谁灭。有执。灯焰灭以住无为因。有执。焰灭时由法非法力。彼俱非理。无非因故。非法非法为生灭因。以刹那刹那顺违相反故。或于一切有为法中。皆可计度有此因义。既尔本诤便应止息。许不待余因皆有刹那故。又若薪等灭火合为因。于熟变生中有下中上。应生因体即成灭因。所以者何。谓由火合能令薪等有熟变生。中上熟生下中熟灭。或即或似生上中因即能为因灭下中熟则生因体应即灭因。或灭生因应相无别。不应由即此或似此彼有。彼复由即此或似此非有。设于火焰差别生中容计能生能灭因异。于灰雪酢日水地合。能令薪等熟变生中。如何计度生灭因异。若尔现见煎水减尽。火合于中为何所作。由事火合火界力增。由火界增能令水聚于后后位生渐渐微。乃至最微后便不续。是名火合于中所作。故无有因令诸法灭。法自然灭。是坏性故。自然灭故。才生即灭。由才生即灭。刹那灭义成。有刹那故定无行动。然于无间异方生中如烧草焰行起行增上慢。既由斯理行动定无。身表是形理得成立。然经部说。形非实有。谓显色聚一面多生。即于其中假立长色。待此长色于余色聚一面少中假立短色。于四方面并多生中假立方色。于一切处遍满生中假立圆色。所余形色随应当知如见火[火*曹]。于一方面无间速运。便谓为长。见彼周旋谓为圆色。故形无实别类色体。若谓实有别类形色。则应一色二根所取。谓于色聚长等差别。眼见身触俱能了知。由此应成二根取过。理无色处二根所取。然如依触取长等相。如是依显能取于形。岂不触形俱行一聚。故因取触能忆念形。非于触中亲取形色。如见火色便忆火暖。及嗅花香能念花色。此中二法定不相离故因取一可得念余。无触与形定不相离。如何取触能定忆形。若触与形非定同聚。然由取触能忆念形。显色亦应因触定忆。或应形色如显无定。则取触位。应不了形。而实不然。故不应说因取于触能忆念形。或锦等中见多形故。便应一处有多实形。理不应然。如众显色。是故形色非实有体。又诸所有有对实色。必应有实别类极微。然无极微名为长等。故即多物如是安布差别相中假立长等。若谓即以形色极微如是安布名为长等。此唯朋党。非极成故。谓若形色有别极微自相极成。可得聚集如是安布以为长等。非诸形色有别极微自相极成犹如显色。云何得有聚集安布。岂不现见诸土器等有显相同而形相异。为不已辩。即于多物安布差别。假立长等。如众蚁等有相不殊。然有行轮安布形别。形依显等理亦应然。岂不闇中或于远处观杌等物了形非显。宁即显等安布为形。以闇远中观显不了。是故但起长等分别。如于远闇观众树人。但了行军不知别相。理必应尔。以或有时不了显形唯知总聚。既已遮遣行动及形。汝等经部宗立何为身表。立形为身表。但假而非实。既执但用假为身表。复立何法为身业耶。若业依身立为身业。谓能种种运动身思。依身门行故名身业。语业意业随其所应立差别名当知亦尔。若尔何故契经中说有二种业。一者思业。二思已业。此二何异。谓前加行起思惟思。我当应为如是如是所应作事名为思业。既思惟已起作事思。随前所思作所作事。动身发语名思已业。若尔表业则为定无。表业既无。欲无表业亦应非有。便成大过。如是大过有理能遮。谓从如前所说二表殊胜思故。起思差别名为无表。此有何过。此应名为随心转业。如定无表心俱转故。无如是过。审决胜思动发胜思所引生故。设许有表。亦待如前所说思力。以性钝故。毗婆沙师说。形是实故。身表业形色为体。语表业体谓即言声。无表业相如前已说。经部亦说。此非实有。由先誓限唯不作故。彼亦依过去大种施设。然过去大种体非有故。又诸无表无色相故。毗婆沙说。此亦实有。云何知然。颂曰。

说三无漏色  增非作等故

论曰。以契经说色有三种。此三为处摄一切色。一者有色有见有对。二者有色无见有对。三者有色无见无对。又契经中说有无漏色。如契经说。无漏法云何。谓于过去未来现在诸所有色不起爱恚。乃至识亦然。是名无漏法除无表色。何法名为无见无对及无漏色。又契经说有福增长。如契经言。诸有净信。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成就有依七福业事。若行若住若寐若觉。恒时相续福业渐增福业续起。无依亦尔。除无表业。若起余心或无心时。依何法说福业增长。又非自作。但遣他为。若无无表业不应成业道。以遣他表非彼业道摄。此业未能正作所作故。使作所作已。此性无异故。又契经说。苾刍当知。法谓外处。是十一处所不摄法无见无对。不言无色。若不观于法处所摄无表色者。此言阙减便成无用。又若无无表应无八道支。以在定时语等无故。若尔何故契经中言。彼如是知彼如是见。修习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正念正定皆至圆满。正语业命先时已得清净鲜白。此依先时已得世间离染道说。无相违过。又若拨无无表色者。则亦应无有别解脱律仪。非受戒后有戒相续虽起异缘心而名苾刍等。又契经说。离杀等戒名为堤塘戒。能长时相续堰遏犯戒过故。非无有体可名堤塘。由此等证知实有无表色。经部师说。此证虽多种种希奇。然不应理。所以然者。所引证中且初经言有三色者。瑜伽师说。修静虑时定力所生定境界色。非眼根境故名无见。不障处所故名无对。若谓既尔如何名色。释如是难与无表同。又经所言无漏色者。瑜伽师说。即由定力所生色中依无漏定者即说为无漏。有余师言。无学身色及诸外色皆是无漏。非漏依故得无漏名。何故经言有漏法者诸所有眼乃至广说。此非漏对治故得有漏名。是则此应言有漏亦无漏。若尔何过。有相杂失。若依此理说为有漏。曾不依此说为无漏。无漏亦然。有何相杂。若色处等一向有漏。此经何缘差别而说。如说有漏有取诸色心栽覆事。声等亦尔。又经所说福增长言。先轨范师作如是释。由法尔力福业增长。如如施主所施财物。如是如是受者受用。由诸受者受用施物功德摄益有差别故。于后施主心虽异缘而前缘施思所熏习。微细相续渐渐转变差别而生。由此当来能感多果。故密意说恒时相续福业渐增福业续起。若谓如何由余相续德益差别令余相续心虽异缘而有转变。释此疑难与无表同。彼复如何由余相续德益差别。令余相续别有真实无表法生。若于无依诸福业事如何相续福业增长。亦由数习缘彼思故。乃至梦中亦恒随转。无表论者。于无依福既无表业。宁有无表。有说。有依诸福业事。亦由数习缘彼境思故说恒时相续增长。若尔经说。诸有苾刍具净尸罗成调善法受他所施诸饮食已。入无量心定身证具足住。由此因缘应知施主无量福善滋润相续。无量安乐流注其身。施主尔时福恒增长。岂定常有缘彼胜思。是故所言思所熏习微细相续渐渐转变差别而生。定为应理。又非自作但遣他为业道如何得成满者。应如是说。由本加行。使者依教所作成时。法尔能令教者微细相续转变差别而生。由此当来能感多果。诸有自作事究竟时。当知亦由如是道理。应知即此微细相续转变差别名为业道。此即于果假立因名。是身语业所引果故。如执别有无表。论宗无表亦名身语业道。然大德说。于取蕴中由三时起思为杀罪所触。谓我当杀正杀杀已。非但由此业道究竟。勿自母等实未被害由谓已害成无间业。然于自造不误杀事。起如是思杀罪便触。若依此说非不应理。何于无表偏怀憎嫉定拨为无。而许所熏微细相续转变差别。然此与彼俱难了知。今于此中无所憎嫉。然许业道是心种类。由身加行事究竟时。离于心身于能教者身中别有无表法生。如是所宗不令生喜。若由此引彼加行生事究竟时。即此由彼相续转变差别而生。如是所宗可令生喜。但由心等相续转变差别。能生未来果故。又先已说。先说者何。谓表业既无宁有无表等。又说法处不言无色。由有如前所说定境无见无对法处摄色。又言道支应无八者。且彼应说。正在道时如何得有正语业命。为于此位有发正言起正作业求衣等不。不尔。云何。由彼获得如是种类无漏无表故。出观后由前势力能起三正不起三邪。以于因中立果名故。于无表立语业命名。若尔云何不受此义。虽无无表而在道时。获得如斯意乐依止。故出观后由前势力。能起三正不起三邪。以于因中立果名故。可具安立八圣道支。有余师言。唯说不作邪语等事以为道支。谓在定时由圣道力便能获得决定不作。此定不作依无漏道而得安立故名无漏。非一切处要依真实别有法体方立名数。如八世法。谓得不得及与毁誉称讥苦乐。非此不得衣食等事别有实体。此亦应然。别解脱律仪亦应准此。谓由思愿力先立要期。能定遮防身语恶业。由斯故建立别解脱律仪。若起异缘心应无律仪者。此难非理。由熏习力欲起过时忆便止故。戒为堤塘义亦应准此。谓先立誓限定不作恶。后数忆念惭愧现前。能自制持令不犯戒。故堤塘义由心受持。若由无表能遮犯戒。应无失念而破戒者。且止此等众多诤论。毗婆沙师说。有实物名无表色。是我所宗。前说无表大种所造性。为表大种造。为有异耶。颂曰。

此能造大种  异于表所依

论曰。无表与表异大种生。所以者何。从一和合有细粗果不应理故。如表与大心同时生。无表亦然。为有差别。一切所造色多与大种俱时而生。然现在未来亦有少分依过去者。少分者何。颂曰。

欲后念无表  依过大种生

论曰。唯欲界系初刹那后所有无表从过大生。此为所依无表得起。现身大种但能为依。为转随转因。随其次第如轮行于地手地为依。何地身语业何地大所造。颂曰。

有漏自地依  无漏随生处

论曰。欲界所系身语二业。唯欲界系大种所造。如是乃至第四静虑身语二业。唯是彼地大种所造。若身语业是无漏者。随生此地应起现前。即是此地大种所造。以无漏法不堕界故。必无大种是无漏故。由所依力无漏生故。此表无表其类是何。复是何类大种所造。颂曰。

无表无执受  亦等流情数
散依等流性  有受异大生
定生依长养  无受无异大
表唯等流性  属身有执受

论曰。今此颂中先辩无表是无执受。无变碍故。亦等流性。亦言显此有是刹那。谓初无漏。余皆等流性。谓同类因生。此唯有情。依内起故。于中欲界所有无表。等流有受别异大生。异大生言。显身语七一一是别大种所造。定生无表差别有二。谓诸静虑无漏律仪。此二俱依定所长养无受。无异大种所生。无异大言。显此无表七支同一具四大种所生。所以者何。所依大种如心唯一无差别故。应知有表唯是等流。此若属身是有执受。余义皆与散无表同。表业生时为要破坏本身形量。为不尔耶。若尔何失。若破坏者。异熟色断应可更续。是则违越毗婆沙宗。若不破坏如何得有一身处所二形量成。有别新生等流大种。造有表业不破本身。若尔随依何身分处起有表业应大于本。新生大种遍增益故。若不遍增益。如何遍生表。身有孔隙故得相容。已辩业门二三五别。此性界地差别云何。颂曰。

无表记余三  不善唯在欲
无表遍欲色  表唯有伺二
欲无有覆表  以无等起故

论曰。无表唯通善不善性无有无记。所以者何。以无记心势力微劣。不能引发强业令生。可因灭时果仍续起。所言余者谓表及思。三谓皆通善恶无记。于中不善在欲非余。已断不善根无惭无愧故。善及无记诸地皆有。以于颂中不别遮故。欲色二界皆有无表。以无色中无大种故。随于何处有身语转。唯是处有身语律仪。若尔身生欲色二界入无色定应有律仪。如起无漏心有无漏无表。不尔以彼不堕界故。于无色界若有无表。应有无表非大种生。不可说言有漏无表以别界地大种为依。又背诸色入无色定故彼定中不能生色。由彼定有伏色想故。毗婆沙师作如是说。为治恶戒故起尸罗。唯欲界中有诸恶戒。无色于欲具四种远。一所依远。二行相远。三所缘远。四对治远。故无色中无无表色。表色唯在二有伺地。谓通欲界初静虑中。非上地中可言有表。有覆无记表。欲界定无。唯于梵世中可得说有。曾闻大梵有诳谄言。谓自众中为避马胜所征问故。矫自叹等。上地既无言何得有声处。有外大种为因发声。有余师言。上三静虑亦有无覆无记表业。无善无染。所以者何。非上地生能起下地善及染心发身语表。劣故断故。前说为善。复以何因二定以上都无表业。于欲界中无有有覆无记表业。以无发业等起心故。有寻伺心能发表业。二定以上都无此心。又发表心唯修所断。见所断惑内门转故。以欲界中决定无有有覆无记修所断惑。是故表业上三地都无。欲界中无有覆无记表。为但由等起令诸法成善不善性等。不尔。云何。由四种因成善性等。一由胜义。二由自性。三由相应。四由等起。何法何性由何因成。颂曰。

胜义善解脱  自性惭愧根
相应彼相应  等起色业等
翻此名不善  胜无记二常

论曰。胜义善者。谓真解脱。以涅槃中最极安隐众苦永寂犹如无病。自性善者。谓惭愧根。以有为中唯惭与愧及无贪等三种善根。不待相应及余等起。体性是善犹如良药。相应善者。谓彼相应。以心心所要与惭愧善根相应方成善性。若不与彼惭等相应。善性不成。如杂药水。等起善者。谓身语业不相应行。以是自性及相应善所等起故。如良药汁所引生乳。若异类心所起得等云何成善。此义应思。如说善性四种差别。不善四种与此相违。云何相违。胜义不善。谓生死法。由生死中诸法皆以苦为自性极不安隐犹如痼疾。自性不善。谓无惭愧三不善根。由有漏中唯无惭愧及贪嗔等三不善根。不待相应及余等起。体是不善犹如毒药。相应不善。谓彼相应。由心心所法要与无惭愧不善根相应。方成不善性。异则不然。如杂毒水。等起不善。谓身语业不相应行。以是自性相应不善所等起故。如毒药汁所引生乳。若尔便无一有漏法是无记或善。皆生死摄故。若据胜义诚如所言。然于此中约异熟说。诸有漏法若不能记异熟果者立无记名。于中若能记爱异熟说名为善故无有过。胜义无记。谓二无为。以太虚空及非择灭。唯无记性更无异门。于此应思。若等起力令身语业成善不善。则诸大种例亦应然。以作者心本欲起业。非四大种故不成例。若尔定心随转无表。非正在定作意引生。亦非散心加行引发。不同类故。如何成善。或天眼耳应成善性。于如是义应设劬劳。如上所言。见所断惑内门转故不能发表。若尔何缘契经中说由邪见故起邪思惟邪语邪业及邪命等。此不相违。何以故。颂曰。

等起有二种  因及彼刹那
如次第应知  名转名随转
见断识唯转  唯随转五识
修断意通二  无漏异熟非
于转善等性  随转各容三
牟尼善必同  无记随惑善

论曰。表无表业等起有二。谓因等起。刹那等起。在先为因故。彼刹那有故。如次初名转。第二名随转。谓因等起将作业时。能引发故说名为转。刹那等起正作业时。不相离故名为随转。随转于业有何功能。虽有先因为能引发。若无随转者如死业应无。若尔无心如何发戒。诸有心者业起分明故随转心于业有用。见所断识于发表中唯能为转。于能起表寻伺生中为资粮故不为随转。于外门心正起业时此无有故。又见所断若发表色此色则应是见所断。若许见断斯有何失。是则违越阿毗达磨。又明无明不相违故。有漏业色非见所断。如是道理应更成立。若尔大种亦应见断。俱见断心力所起故。无如是过失如非善不善。或复许尔理亦无违。不应许然。以诸大种定非见断及非所断。以一切种不染污法与明无明不相违故。彼经但据前因等起而作是说。故不相违。若五识身唯作随转。无分别故。外门起故。修断意识通为二种。有分别故。外门起故。一切无漏异熟生心非转随转。唯在定故。不由加行任运转故。如是即成四句差别。有转非随转。谓见所断心。有随转非转。谓眼等五识。有转亦随转。谓修所断三性意识。有非转随转。谓诸无漏异熟生心。转随转心定同性不。此不决定。其事云何。谓前转心若是善性。后随转识通善等三。不善无记随转亦尔。唯牟尼尊转随转识多分同性少有不同。谓转若善心随转亦善。转心若无记随转亦然。而或有时善随无记转。曾无无记为善随转时。以佛世尊于说法等心或增长无萎歇故。有余部说。诸佛世尊常在定故。心唯是善无无记心。故契经说。

那伽行在定  那伽住在定
那伽坐在定  那伽卧在定

毗婆沙师作如是释。此显佛意。若不乐散心则于四威仪能常在定。然于余位非无威仪及异熟生通果心起。诸有表业成善等性。为如转心。为如随转。设尔何失。若如转者。则欲界中应有有覆无记表业。身见边见能为转故。或应简别非一切种见所断心皆能为转。若如随转恶无记心俱得别解脱表应非善性。于此征难应设劬劳。应言如转心表成善等性。然非如彼见断转心。修断转心为间隔故。若表不由随转心力成善等者。则不应言彼经但据前因等起非据刹那。故欲界中定无有覆无记表业。但应说言。彼经唯据余心所间因等起说故。见断心虽能为转。而于欲界定无有覆无记表业。

内学智慧-世界内学智慧学会官方网站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三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三

尊者世亲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分别业品第四之一
如前所说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各多差别。如是差别由谁而生。颂曰。

世别由业生  思及思所作
思即是意业  所作谓身语

论曰。非由一主先觉而生。但由有情业差别起。若尔何故。俱从业生郁金栴檀等甚可爱乐。而内身形等与彼相违。以诸有情业类如是。若造杂业感内身形。于九疮门常流不净。为对治彼感外具生色香味触甚可爱乐。诸天众等造纯净业故彼所招二事俱妙。此所由业其体是何。谓心所思及思所作。故契经说。有二种业。一者思业。二思已业。思已业者谓思所作。如是二业分别为三。谓即有情身语意业。如何建立此三业耶。为约所依。为据自性。为就等起。纵尔何违。若约所依应唯一业。以一切业并依身故。若据自性应唯语是业。以三种中唯语即业故。若就等起亦应唯一业。以一切业皆意等起故。毗婆沙师说。立三业如其次第由上三因。然心所思即是意业。思所作业分为身语二业。是思所等起故。身语二业自性云何。颂曰。

此身语二业  俱表无表性

论曰。应知如是所说诸业中。身语二业俱表无表性。且身语表其相云何。颂曰。

身表许别形  非行动为体
以诸有为法  有刹那尽故
应无无因故  生因应能灭
形亦非实有  应二根取故
无别极微故  语表许言声

论曰。由思力故。别起如是如是身形名身表业。有余部说。动名身表。以身动时由业动故。为破此故。说非行动。以一切有为皆有刹那故刹那何。谓得体无间灭。有此刹那法名有刹那。如有杖人名为有杖。诸有为法才得自体。从此无间必灭归无。若此处生即此处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故不可言动名身表。若有为法皆有刹那。不至余方义可成立。诸有为法皆有刹那。其理极成。后必尽故。谓有为法灭不待因。所以者何。待因谓果。灭无非果故不待因灭既不待因。才生已即灭。若初不灭后亦应然。以后与初有性等故。既后有尽知前有灭若后有异方可灭者。不应即此而名有异。即此相异。理必不然。岂不世间现见薪等由与火合故致灭无。定无余量过现量者。故非法灭皆不待因。如何知薪等由火合故灭。以薪等火合后便不见故。应共审思。如是薪等为由火合灭故不见。为前薪等生已自灭后不更生无故不见。如风手合灯焰铃声。故此义成应由比量。何谓比量。谓如前说。灭无非果故不待因。又若待因薪等方灭。应一切灭无不待因。如生待因无无因者。然世现见觉焰音声。不待余因刹那自灭。故薪等灭亦不待因。有执觉声前因后灭。彼亦非理。二不俱故。疑智苦乐及贪嗔等自相相违理无俱义。若复有位明了觉声无间便生不明了者。如何同类不明了法能灭明了同类法耶。最后觉声复由谁灭。有执。灯焰灭以住无为因。有执。焰灭时由法非法力。彼俱非理。无非因故。非法非法为生灭因。以刹那刹那顺违相反故。或于一切有为法中。皆可计度有此因义。既尔本诤便应止息。许不待余因皆有刹那故。又若薪等灭火合为因。于熟变生中有下中上。应生因体即成灭因。所以者何。谓由火合能令薪等有熟变生。中上熟生下中熟灭。或即或似生上中因即能为因灭下中熟则生因体应即灭因。或灭生因应相无别。不应由即此或似此彼有。彼复由即此或似此非有。设于火焰差别生中容计能生能灭因异。于灰雪酢日水地合。能令薪等熟变生中。如何计度生灭因异。若尔现见煎水减尽。火合于中为何所作。由事火合火界力增。由火界增能令水聚于后后位生渐渐微。乃至最微后便不续。是名火合于中所作。故无有因令诸法灭。法自然灭。是坏性故。自然灭故。才生即灭。由才生即灭。刹那灭义成。有刹那故定无行动。然于无间异方生中如烧草焰行起行增上慢。既由斯理行动定无。身表是形理得成立。然经部说。形非实有。谓显色聚一面多生。即于其中假立长色。待此长色于余色聚一面少中假立短色。于四方面并多生中假立方色。于一切处遍满生中假立圆色。所余形色随应当知如见火[火*曹]。于一方面无间速运。便谓为长。见彼周旋谓为圆色。故形无实别类色体。若谓实有别类形色。则应一色二根所取。谓于色聚长等差别。眼见身触俱能了知。由此应成二根取过。理无色处二根所取。然如依触取长等相。如是依显能取于形。岂不触形俱行一聚。故因取触能忆念形。非于触中亲取形色。如见火色便忆火暖。及嗅花香能念花色。此中二法定不相离故因取一可得念余。无触与形定不相离。如何取触能定忆形。若触与形非定同聚。然由取触能忆念形。显色亦应因触定忆。或应形色如显无定。则取触位。应不了形。而实不然。故不应说因取于触能忆念形。或锦等中见多形故。便应一处有多实形。理不应然。如众显色。是故形色非实有体。又诸所有有对实色。必应有实别类极微。然无极微名为长等。故即多物如是安布差别相中假立长等。若谓即以形色极微如是安布名为长等。此唯朋党。非极成故。谓若形色有别极微自相极成。可得聚集如是安布以为长等。非诸形色有别极微自相极成犹如显色。云何得有聚集安布。岂不现见诸土器等有显相同而形相异。为不已辩。即于多物安布差别。假立长等。如众蚁等有相不殊。然有行轮安布形别。形依显等理亦应然。岂不闇中或于远处观杌等物了形非显。宁即显等安布为形。以闇远中观显不了。是故但起长等分别。如于远闇观众树人。但了行军不知别相。理必应尔。以或有时不了显形唯知总聚。既已遮遣行动及形。汝等经部宗立何为身表。立形为身表。但假而非实。既执但用假为身表。复立何法为身业耶。若业依身立为身业。谓能种种运动身思。依身门行故名身业。语业意业随其所应立差别名当知亦尔。若尔何故契经中说有二种业。一者思业。二思已业。此二何异。谓前加行起思惟思。我当应为如是如是所应作事名为思业。既思惟已起作事思。随前所思作所作事。动身发语名思已业。若尔表业则为定无。表业既无。欲无表业亦应非有。便成大过。如是大过有理能遮。谓从如前所说二表殊胜思故。起思差别名为无表。此有何过。此应名为随心转业。如定无表心俱转故。无如是过。审决胜思动发胜思所引生故。设许有表。亦待如前所说思力。以性钝故。毗婆沙师说。形是实故。身表业形色为体。语表业体谓即言声。无表业相如前已说。经部亦说。此非实有。由先誓限唯不作故。彼亦依过去大种施设。然过去大种体非有故。又诸无表无色相故。毗婆沙说。此亦实有。云何知然。颂曰。

说三无漏色  增非作等故

论曰。以契经说色有三种。此三为处摄一切色。一者有色有见有对。二者有色无见有对。三者有色无见无对。又契经中说有无漏色。如契经说。无漏法云何。谓于过去未来现在诸所有色不起爱恚。乃至识亦然。是名无漏法除无表色。何法名为无见无对及无漏色。又契经说有福增长。如契经言。诸有净信。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成就有依七福业事。若行若住若寐若觉。恒时相续福业渐增福业续起。无依亦尔。除无表业。若起余心或无心时。依何法说福业增长。又非自作。但遣他为。若无无表业不应成业道。以遣他表非彼业道摄。此业未能正作所作故。使作所作已。此性无异故。又契经说。苾刍当知。法谓外处。是十一处所不摄法无见无对。不言无色。若不观于法处所摄无表色者。此言阙减便成无用。又若无无表应无八道支。以在定时语等无故。若尔何故契经中言。彼如是知彼如是见。修习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正念正定皆至圆满。正语业命先时已得清净鲜白。此依先时已得世间离染道说。无相违过。又若拨无无表色者。则亦应无有别解脱律仪。非受戒后有戒相续虽起异缘心而名苾刍等。又契经说。离杀等戒名为堤塘戒。能长时相续堰遏犯戒过故。非无有体可名堤塘。由此等证知实有无表色。经部师说。此证虽多种种希奇。然不应理。所以然者。所引证中且初经言有三色者。瑜伽师说。修静虑时定力所生定境界色。非眼根境故名无见。不障处所故名无对。若谓既尔如何名色。释如是难与无表同。又经所言无漏色者。瑜伽师说。即由定力所生色中依无漏定者即说为无漏。有余师言。无学身色及诸外色皆是无漏。非漏依故得无漏名。何故经言有漏法者诸所有眼乃至广说。此非漏对治故得有漏名。是则此应言有漏亦无漏。若尔何过。有相杂失。若依此理说为有漏。曾不依此说为无漏。无漏亦然。有何相杂。若色处等一向有漏。此经何缘差别而说。如说有漏有取诸色心栽覆事。声等亦尔。又经所说福增长言。先轨范师作如是释。由法尔力福业增长。如如施主所施财物。如是如是受者受用。由诸受者受用施物功德摄益有差别故。于后施主心虽异缘而前缘施思所熏习。微细相续渐渐转变差别而生。由此当来能感多果。故密意说恒时相续福业渐增福业续起。若谓如何由余相续德益差别令余相续心虽异缘而有转变。释此疑难与无表同。彼复如何由余相续德益差别。令余相续别有真实无表法生。若于无依诸福业事如何相续福业增长。亦由数习缘彼思故。乃至梦中亦恒随转。无表论者。于无依福既无表业。宁有无表。有说。有依诸福业事。亦由数习缘彼境思故说恒时相续增长。若尔经说。诸有苾刍具净尸罗成调善法受他所施诸饮食已。入无量心定身证具足住。由此因缘应知施主无量福善滋润相续。无量安乐流注其身。施主尔时福恒增长。岂定常有缘彼胜思。是故所言思所熏习微细相续渐渐转变差别而生。定为应理。又非自作但遣他为业道如何得成满者。应如是说。由本加行。使者依教所作成时。法尔能令教者微细相续转变差别而生。由此当来能感多果。诸有自作事究竟时。当知亦由如是道理。应知即此微细相续转变差别名为业道。此即于果假立因名。是身语业所引果故。如执别有无表。论宗无表亦名身语业道。然大德说。于取蕴中由三时起思为杀罪所触。谓我当杀正杀杀已。非但由此业道究竟。勿自母等实未被害由谓已害成无间业。然于自造不误杀事。起如是思杀罪便触。若依此说非不应理。何于无表偏怀憎嫉定拨为无。而许所熏微细相续转变差别。然此与彼俱难了知。今于此中无所憎嫉。然许业道是心种类。由身加行事究竟时。离于心身于能教者身中别有无表法生。如是所宗不令生喜。若由此引彼加行生事究竟时。即此由彼相续转变差别而生。如是所宗可令生喜。但由心等相续转变差别。能生未来果故。又先已说。先说者何。谓表业既无宁有无表等。又说法处不言无色。由有如前所说定境无见无对法处摄色。又言道支应无八者。且彼应说。正在道时如何得有正语业命。为于此位有发正言起正作业求衣等不。不尔。云何。由彼获得如是种类无漏无表故。出观后由前势力能起三正不起三邪。以于因中立果名故。于无表立语业命名。若尔云何不受此义。虽无无表而在道时。获得如斯意乐依止。故出观后由前势力。能起三正不起三邪。以于因中立果名故。可具安立八圣道支。有余师言。唯说不作邪语等事以为道支。谓在定时由圣道力便能获得决定不作。此定不作依无漏道而得安立故名无漏。非一切处要依真实别有法体方立名数。如八世法。谓得不得及与毁誉称讥苦乐。非此不得衣食等事别有实体。此亦应然。别解脱律仪亦应准此。谓由思愿力先立要期。能定遮防身语恶业。由斯故建立别解脱律仪。若起异缘心应无律仪者。此难非理。由熏习力欲起过时忆便止故。戒为堤塘义亦应准此。谓先立誓限定不作恶。后数忆念惭愧现前。能自制持令不犯戒。故堤塘义由心受持。若由无表能遮犯戒。应无失念而破戒者。且止此等众多诤论。毗婆沙师说。有实物名无表色。是我所宗。前说无表大种所造性。为表大种造。为有异耶。颂曰。

此能造大种  异于表所依

论曰。无表与表异大种生。所以者何。从一和合有细粗果不应理故。如表与大心同时生。无表亦然。为有差别。一切所造色多与大种俱时而生。然现在未来亦有少分依过去者。少分者何。颂曰。

欲后念无表  依过大种生

论曰。唯欲界系初刹那后所有无表从过大生。此为所依无表得起。现身大种但能为依。为转随转因。随其次第如轮行于地手地为依。何地身语业何地大所造。颂曰。

有漏自地依  无漏随生处

论曰。欲界所系身语二业。唯欲界系大种所造。如是乃至第四静虑身语二业。唯是彼地大种所造。若身语业是无漏者。随生此地应起现前。即是此地大种所造。以无漏法不堕界故。必无大种是无漏故。由所依力无漏生故。此表无表其类是何。复是何类大种所造。颂曰。

无表无执受  亦等流情数
散依等流性  有受异大生
定生依长养  无受无异大
表唯等流性  属身有执受

论曰。今此颂中先辩无表是无执受。无变碍故。亦等流性。亦言显此有是刹那。谓初无漏。余皆等流性。谓同类因生。此唯有情。依内起故。于中欲界所有无表。等流有受别异大生。异大生言。显身语七一一是别大种所造。定生无表差别有二。谓诸静虑无漏律仪。此二俱依定所长养无受。无异大种所生。无异大言。显此无表七支同一具四大种所生。所以者何。所依大种如心唯一无差别故。应知有表唯是等流。此若属身是有执受。余义皆与散无表同。表业生时为要破坏本身形量。为不尔耶。若尔何失。若破坏者。异熟色断应可更续。是则违越毗婆沙宗。若不破坏如何得有一身处所二形量成。有别新生等流大种。造有表业不破本身。若尔随依何身分处起有表业应大于本。新生大种遍增益故。若不遍增益。如何遍生表。身有孔隙故得相容。已辩业门二三五别。此性界地差别云何。颂曰。

无表记余三  不善唯在欲
无表遍欲色  表唯有伺二
欲无有覆表  以无等起故

论曰。无表唯通善不善性无有无记。所以者何。以无记心势力微劣。不能引发强业令生。可因灭时果仍续起。所言余者谓表及思。三谓皆通善恶无记。于中不善在欲非余。已断不善根无惭无愧故。善及无记诸地皆有。以于颂中不别遮故。欲色二界皆有无表。以无色中无大种故。随于何处有身语转。唯是处有身语律仪。若尔身生欲色二界入无色定应有律仪。如起无漏心有无漏无表。不尔以彼不堕界故。于无色界若有无表。应有无表非大种生。不可说言有漏无表以别界地大种为依。又背诸色入无色定故彼定中不能生色。由彼定有伏色想故。毗婆沙师作如是说。为治恶戒故起尸罗。唯欲界中有诸恶戒。无色于欲具四种远。一所依远。二行相远。三所缘远。四对治远。故无色中无无表色。表色唯在二有伺地。谓通欲界初静虑中。非上地中可言有表。有覆无记表。欲界定无。唯于梵世中可得说有。曾闻大梵有诳谄言。谓自众中为避马胜所征问故。矫自叹等。上地既无言何得有声处。有外大种为因发声。有余师言。上三静虑亦有无覆无记表业。无善无染。所以者何。非上地生能起下地善及染心发身语表。劣故断故。前说为善。复以何因二定以上都无表业。于欲界中无有有覆无记表业。以无发业等起心故。有寻伺心能发表业。二定以上都无此心。又发表心唯修所断。见所断惑内门转故。以欲界中决定无有有覆无记修所断惑。是故表业上三地都无。欲界中无有覆无记表。为但由等起令诸法成善不善性等。不尔。云何。由四种因成善性等。一由胜义。二由自性。三由相应。四由等起。何法何性由何因成。颂曰。

胜义善解脱  自性惭愧根
相应彼相应  等起色业等
翻此名不善  胜无记二常

论曰。胜义善者。谓真解脱。以涅槃中最极安隐众苦永寂犹如无病。自性善者。谓惭愧根。以有为中唯惭与愧及无贪等三种善根。不待相应及余等起。体性是善犹如良药。相应善者。谓彼相应。以心心所要与惭愧善根相应方成善性。若不与彼惭等相应。善性不成。如杂药水。等起善者。谓身语业不相应行。以是自性及相应善所等起故。如良药汁所引生乳。若异类心所起得等云何成善。此义应思。如说善性四种差别。不善四种与此相违。云何相违。胜义不善。谓生死法。由生死中诸法皆以苦为自性极不安隐犹如痼疾。自性不善。谓无惭愧三不善根。由有漏中唯无惭愧及贪嗔等三不善根。不待相应及余等起。体是不善犹如毒药。相应不善。谓彼相应。由心心所法要与无惭愧不善根相应。方成不善性。异则不然。如杂毒水。等起不善。谓身语业不相应行。以是自性相应不善所等起故。如毒药汁所引生乳。若尔便无一有漏法是无记或善。皆生死摄故。若据胜义诚如所言。然于此中约异熟说。诸有漏法若不能记异熟果者立无记名。于中若能记爱异熟说名为善故无有过。胜义无记。谓二无为。以太虚空及非择灭。唯无记性更无异门。于此应思。若等起力令身语业成善不善。则诸大种例亦应然。以作者心本欲起业。非四大种故不成例。若尔定心随转无表。非正在定作意引生。亦非散心加行引发。不同类故。如何成善。或天眼耳应成善性。于如是义应设劬劳。如上所言。见所断惑内门转故不能发表。若尔何缘契经中说由邪见故起邪思惟邪语邪业及邪命等。此不相违。何以故。颂曰。

等起有二种  因及彼刹那
如次第应知  名转名随转
见断识唯转  唯随转五识
修断意通二  无漏异熟非
于转善等性  随转各容三
牟尼善必同  无记随惑善

论曰。表无表业等起有二。谓因等起。刹那等起。在先为因故。彼刹那有故。如次初名转。第二名随转。谓因等起将作业时。能引发故说名为转。刹那等起正作业时。不相离故名为随转。随转于业有何功能。虽有先因为能引发。若无随转者如死业应无。若尔无心如何发戒。诸有心者业起分明故随转心于业有用。见所断识于发表中唯能为转。于能起表寻伺生中为资粮故不为随转。于外门心正起业时此无有故。又见所断若发表色此色则应是见所断。若许见断斯有何失。是则违越阿毗达磨。又明无明不相违故。有漏业色非见所断。如是道理应更成立。若尔大种亦应见断。俱见断心力所起故。无如是过失如非善不善。或复许尔理亦无违。不应许然。以诸大种定非见断及非所断。以一切种不染污法与明无明不相违故。彼经但据前因等起而作是说。故不相违。若五识身唯作随转。无分别故。外门起故。修断意识通为二种。有分别故。外门起故。一切无漏异熟生心非转随转。唯在定故。不由加行任运转故。如是即成四句差别。有转非随转。谓见所断心。有随转非转。谓眼等五识。有转亦随转。谓修所断三性意识。有非转随转。谓诸无漏异熟生心。转随转心定同性不。此不决定。其事云何。谓前转心若是善性。后随转识通善等三。不善无记随转亦尔。唯牟尼尊转随转识多分同性少有不同。谓转若善心随转亦善。转心若无记随转亦然。而或有时善随无记转。曾无无记为善随转时。以佛世尊于说法等心或增长无萎歇故。有余部说。诸佛世尊常在定故。心唯是善无无记心。故契经说。

那伽行在定  那伽住在定
那伽坐在定  那伽卧在定

毗婆沙师作如是释。此显佛意。若不乐散心则于四威仪能常在定。然于余位非无威仪及异熟生通果心起。诸有表业成善等性。为如转心。为如随转。设尔何失。若如转者。则欲界中应有有覆无记表业。身见边见能为转故。或应简别非一切种见所断心皆能为转。若如随转恶无记心俱得别解脱表应非善性。于此征难应设劬劳。应言如转心表成善等性。然非如彼见断转心。修断转心为间隔故。若表不由随转心力成善等者。则不应言彼经但据前因等起非据刹那。故欲界中定无有覆无记表业。但应说言。彼经唯据余心所间因等起说故。见断心虽能为转。而于欲界定无有覆无记表业。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内学智慧 »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三

世界内学智慧学会

英文简称(WEMPA),总部设在香港,是经香港特区政府批准成立的非盈利性质的社会团体。 我们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地内学智慧的研修与推广发展,在内学研修的发展方向和内典文化传播方面进行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关于WEMPA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