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16
速度(字/分钟)
1
倒计时
3
字体颜色
背景颜色
镜像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四十六

迦旃延子造北凉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译

使犍度一行品第二之三
身见摄几使。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或有说摄法摄他法不摄自法。如毗婆阇婆提。依佛假名所说经。亦依世俗言语法。说摄法摄他法不摄自法。何者是假名所说经。如佛说譬如[怡-台+盖]斗受入[怡-台+盖]子。为[怡-台+盖]子依。以[怡-台+盖]斗胜故。摄诸[怡-台+盖]子。彼作是说。[怡-台+盖]斗异于[怡-台+盖]子。而摄[怡-台+盖]子。是故知摄法摄于他法不摄自法。余经亦说。五根慧最胜。为慧所摄。慧异四根。能摄四根。是故知摄他法。余经亦说。如佛问呵德迦居士。汝云何摄眷属。何以复知己摄眷属。居士答言。世尊所说四摄法。布施爱语利益同事。以四法摄于眷属。亦知己摄眷属。彼作是说。居士眷属。及与摄法。各各别异。而能相摄。是故知摄他法不摄自法。余经复说。正见正方便正觉。是慧身所摄。正念正定。是定身所摄。彼作是说。正见是慧。慧身所摄。正定定身所摄可尔。正觉正方便。非慧性。正念非定性。正觉正方便。为慧身所摄。正念为定身所摄者。故知摄法摄于他法。世俗言语法者。世俗亦作是说。户摄户枢。缕能摄衣。索摄薪束。在家之人亦作是说。我能摄我家资财象马僮仆。出家之人亦作是说。我摄衣钵。及摄沙门所用之物。彼以如是假名经所说。及世俗言语所摄法故。知摄法摄他不摄自法。亦明摄法摄于自体。若当摄法。但摄于他不摄自体者。则一法体。与一切法体同。若一法生一切法亦生。一法灭一切法亦灭。复更有过。见苦所断法。则摄修道所断法。见苦所断法若断。修道所断法亦应断。若然者则后生对治。而无有用。欲令无如是过故。说摄法摄于自性不摄他法。问曰。若摄法。但摄自法不摄他者。毗婆阇婆提所引经。及世俗言语法云何通。答曰。彼经是未了义是假名。是有余意。

问曰。云何彼经是未了义是假名。是有余意耶。答曰。如经说。[怡-台+盖]斗受入[怡-台+盖]子能摄[怡-台+盖]子者。此中说依持是摄。所以者何。[怡-台+盖]子依[怡-台+盖]斗。[怡-台+盖]斗持[怡-台+盖]子故。而不散坏如说。五根中慧为最胜。为慧所摄。此中慧是方便说摄。所以者何以慧方便故。五根能有所行。而成大事如说。我以世尊所说四摄法。摄于眷属。乃至广说。此中说不离散是摄。以四摄方便。令眷属不离散故。如说正觉正方便正念。是慧身定身所摄者。此中说随顺是摄。正觉正方便。随顺慧身。正念随顺定身故。如说户摄户枢。缕能摄衣。索摄薪束。此中说持是摄。如说在家出家人。摄田财衣钵等。此中说饶益是摄。摄法摄他法者。或时摄或时不摄。或有所以摄。或有所以不摄如偈说。

因事生于爱  因事生于恚
世人起爱恚  无不因事者

摄法摄自法者。一切时摄皆有所以。一切时摄者。无有不摄自相时皆有。所以者何。自体不待所以故摄法。若观察自相法。还摄自相法时。有何善利耶。答曰。除去我想聚想。能修法想别想。若众生有我想聚想。便生贪恚痴心。生贪恚痴故。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能得脱。若能除去我想聚想观色。犹如散尘。观无色法。前后不俱总观。有为法离散之相。犹如散沙。便生空解脱门种子。若观诸行空而不乐生死。便生无愿解脱门种子。若不乐生死而求涅槃。便生无相解脱门种子。依下三昧。便生中三昧。依中三昧生上三昧。依上三昧能离三界欲。观察自相法。还摄自相法时。有如是善利。身见摄三使。总而言之。身见摄三使。身见在三界。欲界身见。还摄欲界身见。乃至无色界身见。还摄无色界身见。戒取摄六使。疑摄十二使。余摄如经本说。

问曰。云何名摄。答曰。自体于自体。是有是实。是可得故名摄。自体于自体。非异自体。于自体非外。自体于自体非远。自体于自体不相舍。自体于自体非空。自体于自体无盈长。自体于自体。非不已有。非不今有。非不当有。自体还摄自体故名摄。非如手把食指捻衣名摄。以诸法还摄自体名摄。不摄于他。

三结摄三不善根耶。三不善根摄三结耶。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或有说摄法摄于他不摄自体。欲重止如是说者意故。而作此论。三结摄三不善根。三不善根摄三结耶。答曰。各不相摄。余广说如经本。

身见令几有相续。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或有说不染污心。令有相续。如毗婆阇婆提作如是说。

问曰。彼何故作此说耶。答曰。依佛经。佛经说菩萨住正智入母胎。住正智住母胎。住正智出母胎。为止如是说者意。欲明唯以染污心令有相续故而作此论。问曰。唯以染污心令有相续者。佛经云何通。答曰。此说不颠倒心名正智。众生皆以颠倒心入母胎唯除菩萨。菩萨入母胎时。有如是念。此是我母。此是我父。于母起母亲爱。于父起父亲敬。以不颠倒心入母胎故名正智。

复次所以作此论者。

或有说唯以爱恚二结。令有相续。如譬喻者。彼何故作是说耶。答曰。彼依佛经。佛经说三事合故入母胎。一父母有染心共会一处。二其母无病值时。三受身者现在前。当于是时。受身者二种心。展转现在前。若与欲俱。若与恚俱。为止如是说者意。亦明一切结令有相续故。而作此论。问曰。若然者。佛经云何通。答曰。彼说中有心。不说有相续心。或有说。恶道中心。以恚心令有相续。人天中心。以爱心令有相续。为止如是说者意。亦明欲界众生三十六使令有相续。色界三十一使。无色界三十一使令有相续。为止他义乃至广说。而作此论。有亦有多名。如此中说。众生数受身处五阴是有。如说欲界。死生欲界中。一切欲界有相续耶。此中亦说。众生数受身处五阴名有。如说为缠所缠。令地狱有相续。此中亦说。众生数受身处五阴名有。如说欲界有相续时。最初得几业报根。此中亦说。众生数受身处五阴名有。如说有四有。前时有死有中有生有。此中亦如上说。如说舍欲界有。还令欲界有相续时。一切尽灭欲界系法。还起欲界系法现在前。此中亦如上说。如说云何有法。答言。有漏法。是此中说。一切有漏法是有。如说沛仇当知有生时以识为食。此中说。生相续时心眷属名有。如说。

佛告阿难。若业能令后生相续是有。是亦名有。此中说造未来有思名有。如说取缘有。阿毗昙者。作如是说。此中说时五阴名有。尊者瞿沙作如是说。造未来有业名有。如说七有。一地狱有二畜生有三饿鬼有四天有五人有六业有七中有。此中说五趣因五趣向。是有五趣有。即是五趣业有。是五趣因中。有是五趣向。如说云何欲有。欲界系取缘。能生未来有业。此中说业业报。不说取缘。

问曰。若此中但说业业报。不说取缘者。十门中说。云何通。如说欲有欲界一切使所使。色无色有。色无色界一切使所使。欲界可尔。所以者何。欲界五种断。业尽能生报。色无色界修道所断业能生报。云何可尔。答曰。十门文应如是说。欲有欲界一切使所使。色无色有。色无色界修道所断使。及通一切使所使。而不说者。有何意耶。答曰。此中五种断心。能生有令有相续在有分中。是有眷属而作是说。复有说。十门章中。说业业报。解章义中。说业业报。及说取缘。

问曰。若然者。此云何通。如说彼尊者。何故先立章。欲显门义。云何立章义异。解章义异。是故如先说者好。

问曰。何故名有。答曰。生灭故名有。

问曰。若然者所行道亦生灭可是有耶。答曰。若生灭能令有增广者是有。圣道虽生灭。不令有增广。但令损灭。复次若生灭能令有相续增长生老病死者是有。圣道虽复生灭。能断有相续。不增长生老病死。复次若生灭是苦集道迹是世间生死道迹者是有。圣道虽复生灭。是苦集灭道迹。是世间生死灭道迹。复次若生灭是身见体。是颠倒体。是爱体。是使体。是贪恚痴立足处。杂垢杂毒杂刺杂滓。在有堕苦集谛中者是有。圣道与此相违。不名为有。复次可畏义。是有义。

问曰。若然者。涅槃可畏。可是有耶。如说比丘当知。凡夫愚小。闻说涅槃无我无彼无我所须一切诸物。于此法中。生怖畏心。答曰。若畏有者。是正畏涅槃是邪。复次可畏法。凡夫圣人俱畏。涅槃唯凡夫所畏。非圣人所畏。复次是苦器故名有。

问曰。此亦是乐器。如说摩诃男当知。若色一向是苦。无有乐分不生喜乐者。众生于色。不应染著。摩诃男。以色非一向苦有少乐分。能生喜乐故众生染著。亦说。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亦说。所须是道具。道是涅槃具。亦说所须乐能生道乐。道乐能到涅槃。答曰。生死虽有少乐苦分多。以乐分少故。说名苦分。犹毒瓶。虽一渧蜜堕中。不以一渧蜜故说名蜜瓶。以毒多故。说名毒瓶。身见少分。令欲有相续。少分令色有相续。少分令无色有相续。身见在三界。在欲界者。令欲有相续。在色有者。令色有相续。在无色有者。令无色有相续。戒取疑亦如是。余广说如经本。相续有五种。一中有相续。二生有相续。三时相续。四法相续五刹那相续。中有相续者。死阴灭。次生中阴。中阴续死阴。名中有相续。生有相续者。中阴灭。次生生阴。生阴续中阴。名生有相续。时相续者。迦罗罗时灭。次生阿浮陀时。阿浮陀时。续迦罗罗时。名时相续。乃至中年时灭次生老年时。老年时续中年时。是名时相续。法相续者。善法后次生不善无记法。不善无记法续善法。后不善无记说亦如是。是名法相续。刹那相续者。前生刹那。次生后刹那。后刹那续前刹那。是名刹那相续。此五种相续。悉入二相续相中。谓法相续。刹那相续。所以者何。中有相续。生有相续。时相续。尽是法刹那相续。界中欲界有五种相续。色界有四。除时相续。无色界有三。除中有相续时相续。趣中地狱趣有四。除时相续。余四趣及四生。有五种相续。此中依二种相续而作论。谓中有相续。生有相续。问曰。使能令有相续。非缠是意地。非五识身。何故作如是说。睡眠掉悔鼻触生爱。舌触生爱。令欲有相续。眼触生爱。耳触生爱。身触生爱。令二有相续。少入欲有。少入色有。答曰。此文应如是说。贪欲盖恚盖疑盖。令欲有相续。意触生爱。令三有相续。余盖余触生爱。不能令有相续。若不如是说者。当知此说有余。复次以不断故。说名相续。若不断盖不断鼻触生爱。舌触生爱者。命终还生欲界。若不断眼触生爱耳触生爱身触生爱者。命终生欲界。色界复有三事故。令有相续。一不断。二能生果。三令有相续。使在五识身。不善者有二事。一不断。二能生果。不能令有相续。无记者有一事。不断不能生果。不能令有相续。使在意地。不善者有三事。不断能生果。能令有相续。无记者有二事。不断令有相续。不能生果。缠在意地五识身。不善者有二事。不断能生果。不能令有相续。无记者有一事。不断不能生果。不能令有相续。若有此三事者。能令有相续。

身见以何三昧灭。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欲显佛出世间有如是希有力故。而作此论。施设经。作如是说。阎浮提外。有转轮圣王道。广一由旬。海水覆之。若无转轮圣王时。无有众生能过上者。若转轮圣王出时。海水减一由旬。转轮圣王所行道乃现。以金沙布上。栴檀香水洒之。转轮圣王。欲与四种兵众游巡四天下时。行此道上。如是佛不出世时。无有众生能行根本地。众生虽有离欲者。依于边道。不得根本。若十力转轮法王出世时。根本道尔乃显现。以三十七品金沙布上。以戒定慧栴檀香水。而以洒之。世尊与无量百千万那由他众生。而行其上。至无畏涅槃城。是故欲现佛出世间有如是希有力故。而作此论。

身见以何三昧灭。亦可言以何道。亦可言以何对治。亦可言以何正观。如是说者。皆同一义。灭亦可言断。亦可言无欲。亦可言尽。亦可言解脱。如是等说。皆同一义。昔有二大师。一名耆婆罗。二名瞿沙跋摩。尊者耆婆罗。作如是说。此中说毕竟断无余断。一向是圣人。非凡夫人。以无漏道。非世俗道。七依经是此论根本。七依经说根本地。不说边。无有依根本地以世俗道而离欲者。尊者瞿沙跋摩。作如是说。此中说毕竟断无余断。亦有凡夫人亦有圣人。亦世俗道。亦以无漏道。问曰。若然者七依经非此论根本。七依经纯说根本。答曰。以是事故。阿毗昙照明修多罗。其犹如灯。经中所不说者。此中说之。经中所不现者。此中显之。经中有余义者。此中说之。彼二家所说。俱得善通。三结依四依未至。依四依者。依四禅。依未至者。依未至中间。此地名未至问曰。何故名未至耶。答曰。未入根本地。根本地未现在前。而能离欲。名未至地。

问曰。未至地不名为依。何故作是说。或依四。或依未至。答曰。此文应如是说。若入四依。若不入四依而灭。而不说者。有何意耶。答曰。欲重说四依名故。如说。或入根本得灭。或不入根本得灭。如人问他男子。汝为入城事得成耶。为不入城事得成耶。三结从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可得。欲界者依未至。初禅者。依初依依未至。二禅者。依二依依未至。三禅者。依三依依未至。四禅及无色。依四依依未至。所以者何。三结是见道所断。必以见道。而毕竟断。见道必在六地。谓未至中间根本四禅。若依未至禅。得正决定三结。则以未至禅灭。若依初禅。得正决定三结。则依初禅灭。若依乃至第四禅。得正决定及无色三结。即依第四禅灭。此中说第四禅及无色三结依四禅及未至贪恚痴及欲漏依未至。所以者何。离欲爱时此法永断。若凡夫人断。依未至断。圣人亦依未至断。世俗道圣道。俱依未至断。有漏或依七。或依未至。七依者。四禅三无色定。未至者。未来中间。有漏从初禅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可得。彼非想非非想处。或依未至。而离彼欲。或乃至依无所有处。离彼欲。为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有漏言七地及未至。初禅地者。或依初依。或依未至。二禅地者。或依二依或依未至。乃至识处。或依六依。或依未至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或依七依。或依未至。无明漏。或依七依。或依未至七依者。四禅三无色定。未至者。未至中间禅。无明漏。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可得。彼非想非非想处无明漏。或依七依。或依未至。总而言之。依七依或依未至。若欲界者依未至。在初禅者依初依。或依未至。乃至识处依六依。依未至。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无明漏。或依七依。或依未至。余广说如经本。

诸结过去。彼结已系耶。答曰。若结过去。彼结已系诸结过去。彼得亦过去是也。颇结已系彼结非过去耶。答曰有。未来现在结是也。诸未来现在结。得在过去。诸结生时或如大牛在前而行。或如犊子随后而行。或有俱行。如大牛在前行者。先生结。后生得。如犊子随后行者。先生得。后生结。俱行者。结得俱生。此中说犊子随行法。诸结未来。彼结当系耶。答曰。或结未来。彼结不当系耶。乃至广作四句。云何结在未来。彼结不当系耶。答曰。诸未来结。已断已知已灭已吐。于彼断结心。更不退断者。是断智。知者是智知。灭者是数灭。吐者断不解脱。得解脱。得作证。于彼断结心。更不退者。不退法阿罗汉。未来三界见道修道所断结。已断乃至已吐。彼结更不复系。所以者何。彼是不退法故。若是退法阿罗汉。未来三界见道所断结。已断乃至已吐。彼结更不复系阿那含是不退法者。离无所有处欲。未来三界见道所断结。及修道所断八地结。已断乃至已吐。彼结更不复系。乃至离欲界欲。未离初禅欲。三界见道所断。欲界修道所断法。彼结已断。乃至已吐。更不复系。不退法斯陀含。未来三界见道所断结。及欲界修道所断六种结。已断乃至已吐。更不复系。须陀洹未来三界见道所断结。已断乃至已吐。更不复系。不退法凡夫。如菩萨等离无所有处欲。八地见道修道所断结。已断乃至已吐。更不复系。乃至离欲界欲。一地说亦如是。云何结当系。彼结不在未来耶。答曰。诸结过去已断已知已灭已吐。于彼断结必退。退法阿罗汉。三界过去修道所断结。已断乃至已吐。彼结当系。退法阿那含。离无所有处欲过去八地修道所断结。已断乃至已吐。彼结当系。乃至离欲界欲。未离初禅欲。说亦如是。离无所有处欲。退凡夫人。过去八地见道修道所断结。已断乃至已吐。彼结当系。乃至离欲界欲。未离初禅欲。说亦如上。云何结在未来。彼结当系耶。答曰。诸未来结。已断乃至已吐。彼结必退。广说如过去。云何结不在未来。彼结不当系耶。答曰。诸结过去。已断乃至已吐。彼结必不退。广说如未来。诸结现在。彼结今系耶。答曰。若结现在彼结。今系诸结现在。彼得亦现在。颇结今系。彼结非现在耶。答曰。有诸过去未来结。诸过去未来结。得在现在。系过去者。如大牛行法。现在者。如犊子行法。所可用道断欲界结退。彼道时还得彼结得不耶。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或有说。无有退法。如毗婆阇婆提。以现喻故。而作是说。今现见瓶破。唯有破瓦。不可还作瓶。如是阿罗汉。以金刚喻定。破诸烦恼。令无有余。不可还成烦恼性。亦如烧木为灰。更无木用。如是阿罗汉。以智慧火。烧诸烦恼。更无烦恼用。以是现喻故。言无退法。为断如是说者意。亦明退法有实体。若言无退法。则违佛经。佛经说有二种阿罗汉。一退法。二不退法。复违余经。如说有五因缘。时解脱阿罗汉退。云何为五。一营事。二多诵。三和斗诤。四远行。五长病。复违余经。如说。尊者瞿醯迦。得阿罗汉。是时解脱。六反退失阿罗汉果。第七反时。畏退此法。以刀自害而死。欲令无如是过故。说退法实有定体。

问曰。若退法实有定体者。毗婆阇婆提。说现喻。云何通。答曰。此不必须通。所以者何。此非修多罗毗尼阿毗昙。不可以世间现事过贤圣法。贤圣法异。世间法异。若欲必通。有何意耶。答曰。应说喻过。若喻有过。义亦有过。如瓶破时。有余碎瓦。阿罗汉诸结断时。为有余结。为无有耶。若有余结。是名有结。不名阿罗汉。若无余结。义异喻异。犹如烧木有余灰在。如是阿罗汉诸结尽时为有余结。为无余结。若有余结。不名阿罗汉。若无余结。义异喻异。然木无烧义。木微尘与火微尘作因已灭。火微尘与灰微尘作因已灭。是故作如是说。木是灰因。灰因木生。作烧木想。烧木已有余灰。非无所有。是故喻不似义。如是阿罗汉烦恼尽时。非无本性。在过去未来世中。有相有实体。若与结相违。诸善功德。在彼身中。未生之时。名结不断。若与结相违诸善功德。在彼身中出生之时。彼结名断。如是修圣道时。不令结体使无本性。如是圣道。是希有事。能令阿罗汉断一切结不令此结非无本性。是故尊者瞿沙。作如是说。烦恼不在身中行故名断。如提婆达多。不在舍中。非无提婆达多性。彼亦如是。

问曰。毗婆阇婆提。云何通育多婆提所引经耶。答曰。彼作是说。阿罗汉退道不退果。所以者何。果是无为法故。问曰。若然者。虽不退果。而退于道。退于道非是退耶。若退无学道时。为得学道。为不得耶。若得者亦应言退果。若不得者。便有大过。退无学道。不得学道。是时应是凡夫。毗婆阇婆提。复作是说。使是缠种子。使不与心相应。缠与心相应。使能生缠。缠若现在前名退。阿罗汉诸使已断故。不能生缠。云何起缠现在前而退耶。是故彼作是说。言无退法。如是说者好。彼作是说。言无退法者。是无知果。闇果。愚果。不勤方便果。而退法有相有实体。是故为止他义。乃至欲显己义故。而作此论。

问曰。退法体性是何。答曰。是不成就性。不隐没无记。心不相应行阴摄。在如是法中。如说。如是等诸法。名心不相应行。退异退法异。退者。是不成就性。如上说。退法是不善法。及隐没无记法。亦如破僧异。破僧罪异。破僧是不和合性。是不隐没无记。心不相应行阴摄。破僧罪是妄语僧。成就不和合破僧人成就罪。如是退异退法异。广说如上。复有说者。若起使若起缠现在前。是退性。若然者。退法性是染污。复有说者。若法随顺退法是退性。若作是说。一切诸法。尽是退性。所以者何。一切诸法。随顺退性故。尊者浮陀提婆。作如是说。退无体性。所以者何。行者本有如是诸善功德。于彼法退失堕落。如人为贼所劫财物。有人问言。汝失财物。体性是何彼答言。无有体性。本有财物。贼劫之去。复有何性。犹如有一人劫衣去。他人问言。汝今失衣。体性是何。彼答言无有体性。所以者何。本有此衣。人劫之去。当有何性。犹如有一人裂其衣。他人问言。汝今衣裂。体性是何。彼答言无有体性。所以者何。衣本是完。他人裂破。当有何性。彼亦如是。评曰。应如上说。退体性是不成就性。乃至广说。

内学智慧-世界内学智慧学会官方网站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四十六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四十六

迦旃延子造北凉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译

使犍度一行品第二之三
身见摄几使。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或有说摄法摄他法不摄自法。如毗婆阇婆提。依佛假名所说经。亦依世俗言语法。说摄法摄他法不摄自法。何者是假名所说经。如佛说譬如[怡-台+盖]斗受入[怡-台+盖]子。为[怡-台+盖]子依。以[怡-台+盖]斗胜故。摄诸[怡-台+盖]子。彼作是说。[怡-台+盖]斗异于[怡-台+盖]子。而摄[怡-台+盖]子。是故知摄法摄于他法不摄自法。余经亦说。五根慧最胜。为慧所摄。慧异四根。能摄四根。是故知摄他法。余经亦说。如佛问呵德迦居士。汝云何摄眷属。何以复知己摄眷属。居士答言。世尊所说四摄法。布施爱语利益同事。以四法摄于眷属。亦知己摄眷属。彼作是说。居士眷属。及与摄法。各各别异。而能相摄。是故知摄他法不摄自法。余经复说。正见正方便正觉。是慧身所摄。正念正定。是定身所摄。彼作是说。正见是慧。慧身所摄。正定定身所摄可尔。正觉正方便。非慧性。正念非定性。正觉正方便。为慧身所摄。正念为定身所摄者。故知摄法摄于他法。世俗言语法者。世俗亦作是说。户摄户枢。缕能摄衣。索摄薪束。在家之人亦作是说。我能摄我家资财象马僮仆。出家之人亦作是说。我摄衣钵。及摄沙门所用之物。彼以如是假名经所说。及世俗言语所摄法故。知摄法摄他不摄自法。亦明摄法摄于自体。若当摄法。但摄于他不摄自体者。则一法体。与一切法体同。若一法生一切法亦生。一法灭一切法亦灭。复更有过。见苦所断法。则摄修道所断法。见苦所断法若断。修道所断法亦应断。若然者则后生对治。而无有用。欲令无如是过故。说摄法摄于自性不摄他法。问曰。若摄法。但摄自法不摄他者。毗婆阇婆提所引经。及世俗言语法云何通。答曰。彼经是未了义是假名。是有余意。

问曰。云何彼经是未了义是假名。是有余意耶。答曰。如经说。[怡-台+盖]斗受入[怡-台+盖]子能摄[怡-台+盖]子者。此中说依持是摄。所以者何。[怡-台+盖]子依[怡-台+盖]斗。[怡-台+盖]斗持[怡-台+盖]子故。而不散坏如说。五根中慧为最胜。为慧所摄。此中慧是方便说摄。所以者何以慧方便故。五根能有所行。而成大事如说。我以世尊所说四摄法。摄于眷属。乃至广说。此中说不离散是摄。以四摄方便。令眷属不离散故。如说正觉正方便正念。是慧身定身所摄者。此中说随顺是摄。正觉正方便。随顺慧身。正念随顺定身故。如说户摄户枢。缕能摄衣。索摄薪束。此中说持是摄。如说在家出家人。摄田财衣钵等。此中说饶益是摄。摄法摄他法者。或时摄或时不摄。或有所以摄。或有所以不摄如偈说。

因事生于爱  因事生于恚
世人起爱恚  无不因事者

摄法摄自法者。一切时摄皆有所以。一切时摄者。无有不摄自相时皆有。所以者何。自体不待所以故摄法。若观察自相法。还摄自相法时。有何善利耶。答曰。除去我想聚想。能修法想别想。若众生有我想聚想。便生贪恚痴心。生贪恚痴故。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能得脱。若能除去我想聚想观色。犹如散尘。观无色法。前后不俱总观。有为法离散之相。犹如散沙。便生空解脱门种子。若观诸行空而不乐生死。便生无愿解脱门种子。若不乐生死而求涅槃。便生无相解脱门种子。依下三昧。便生中三昧。依中三昧生上三昧。依上三昧能离三界欲。观察自相法。还摄自相法时。有如是善利。身见摄三使。总而言之。身见摄三使。身见在三界。欲界身见。还摄欲界身见。乃至无色界身见。还摄无色界身见。戒取摄六使。疑摄十二使。余摄如经本说。

问曰。云何名摄。答曰。自体于自体。是有是实。是可得故名摄。自体于自体。非异自体。于自体非外。自体于自体非远。自体于自体不相舍。自体于自体非空。自体于自体无盈长。自体于自体。非不已有。非不今有。非不当有。自体还摄自体故名摄。非如手把食指捻衣名摄。以诸法还摄自体名摄。不摄于他。

三结摄三不善根耶。三不善根摄三结耶。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或有说摄法摄于他不摄自体。欲重止如是说者意故。而作此论。三结摄三不善根。三不善根摄三结耶。答曰。各不相摄。余广说如经本。

身见令几有相续。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或有说不染污心。令有相续。如毗婆阇婆提作如是说。

问曰。彼何故作此说耶。答曰。依佛经。佛经说菩萨住正智入母胎。住正智住母胎。住正智出母胎。为止如是说者意。欲明唯以染污心令有相续故而作此论。问曰。唯以染污心令有相续者。佛经云何通。答曰。此说不颠倒心名正智。众生皆以颠倒心入母胎唯除菩萨。菩萨入母胎时。有如是念。此是我母。此是我父。于母起母亲爱。于父起父亲敬。以不颠倒心入母胎故名正智。

复次所以作此论者。

或有说唯以爱恚二结。令有相续。如譬喻者。彼何故作是说耶。答曰。彼依佛经。佛经说三事合故入母胎。一父母有染心共会一处。二其母无病值时。三受身者现在前。当于是时。受身者二种心。展转现在前。若与欲俱。若与恚俱。为止如是说者意。亦明一切结令有相续故。而作此论。问曰。若然者。佛经云何通。答曰。彼说中有心。不说有相续心。或有说。恶道中心。以恚心令有相续。人天中心。以爱心令有相续。为止如是说者意。亦明欲界众生三十六使令有相续。色界三十一使。无色界三十一使令有相续。为止他义乃至广说。而作此论。有亦有多名。如此中说。众生数受身处五阴是有。如说欲界。死生欲界中。一切欲界有相续耶。此中亦说。众生数受身处五阴名有。如说为缠所缠。令地狱有相续。此中亦说。众生数受身处五阴名有。如说欲界有相续时。最初得几业报根。此中亦说。众生数受身处五阴名有。如说有四有。前时有死有中有生有。此中亦如上说。如说舍欲界有。还令欲界有相续时。一切尽灭欲界系法。还起欲界系法现在前。此中亦如上说。如说云何有法。答言。有漏法。是此中说。一切有漏法是有。如说沛仇当知有生时以识为食。此中说。生相续时心眷属名有。如说。

佛告阿难。若业能令后生相续是有。是亦名有。此中说造未来有思名有。如说取缘有。阿毗昙者。作如是说。此中说时五阴名有。尊者瞿沙作如是说。造未来有业名有。如说七有。一地狱有二畜生有三饿鬼有四天有五人有六业有七中有。此中说五趣因五趣向。是有五趣有。即是五趣业有。是五趣因中。有是五趣向。如说云何欲有。欲界系取缘。能生未来有业。此中说业业报。不说取缘。

问曰。若此中但说业业报。不说取缘者。十门中说。云何通。如说欲有欲界一切使所使。色无色有。色无色界一切使所使。欲界可尔。所以者何。欲界五种断。业尽能生报。色无色界修道所断业能生报。云何可尔。答曰。十门文应如是说。欲有欲界一切使所使。色无色有。色无色界修道所断使。及通一切使所使。而不说者。有何意耶。答曰。此中五种断心。能生有令有相续在有分中。是有眷属而作是说。复有说。十门章中。说业业报。解章义中。说业业报。及说取缘。

问曰。若然者。此云何通。如说彼尊者。何故先立章。欲显门义。云何立章义异。解章义异。是故如先说者好。

问曰。何故名有。答曰。生灭故名有。

问曰。若然者所行道亦生灭可是有耶。答曰。若生灭能令有增广者是有。圣道虽生灭。不令有增广。但令损灭。复次若生灭能令有相续增长生老病死者是有。圣道虽复生灭。能断有相续。不增长生老病死。复次若生灭是苦集道迹是世间生死道迹者是有。圣道虽复生灭。是苦集灭道迹。是世间生死灭道迹。复次若生灭是身见体。是颠倒体。是爱体。是使体。是贪恚痴立足处。杂垢杂毒杂刺杂滓。在有堕苦集谛中者是有。圣道与此相违。不名为有。复次可畏义。是有义。

问曰。若然者。涅槃可畏。可是有耶。如说比丘当知。凡夫愚小。闻说涅槃无我无彼无我所须一切诸物。于此法中。生怖畏心。答曰。若畏有者。是正畏涅槃是邪。复次可畏法。凡夫圣人俱畏。涅槃唯凡夫所畏。非圣人所畏。复次是苦器故名有。

问曰。此亦是乐器。如说摩诃男当知。若色一向是苦。无有乐分不生喜乐者。众生于色。不应染著。摩诃男。以色非一向苦有少乐分。能生喜乐故众生染著。亦说。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亦说。所须是道具。道是涅槃具。亦说所须乐能生道乐。道乐能到涅槃。答曰。生死虽有少乐苦分多。以乐分少故。说名苦分。犹毒瓶。虽一渧蜜堕中。不以一渧蜜故说名蜜瓶。以毒多故。说名毒瓶。身见少分。令欲有相续。少分令色有相续。少分令无色有相续。身见在三界。在欲界者。令欲有相续。在色有者。令色有相续。在无色有者。令无色有相续。戒取疑亦如是。余广说如经本。相续有五种。一中有相续。二生有相续。三时相续。四法相续五刹那相续。中有相续者。死阴灭。次生中阴。中阴续死阴。名中有相续。生有相续者。中阴灭。次生生阴。生阴续中阴。名生有相续。时相续者。迦罗罗时灭。次生阿浮陀时。阿浮陀时。续迦罗罗时。名时相续。乃至中年时灭次生老年时。老年时续中年时。是名时相续。法相续者。善法后次生不善无记法。不善无记法续善法。后不善无记说亦如是。是名法相续。刹那相续者。前生刹那。次生后刹那。后刹那续前刹那。是名刹那相续。此五种相续。悉入二相续相中。谓法相续。刹那相续。所以者何。中有相续。生有相续。时相续。尽是法刹那相续。界中欲界有五种相续。色界有四。除时相续。无色界有三。除中有相续时相续。趣中地狱趣有四。除时相续。余四趣及四生。有五种相续。此中依二种相续而作论。谓中有相续。生有相续。问曰。使能令有相续。非缠是意地。非五识身。何故作如是说。睡眠掉悔鼻触生爱。舌触生爱。令欲有相续。眼触生爱。耳触生爱。身触生爱。令二有相续。少入欲有。少入色有。答曰。此文应如是说。贪欲盖恚盖疑盖。令欲有相续。意触生爱。令三有相续。余盖余触生爱。不能令有相续。若不如是说者。当知此说有余。复次以不断故。说名相续。若不断盖不断鼻触生爱。舌触生爱者。命终还生欲界。若不断眼触生爱耳触生爱身触生爱者。命终生欲界。色界复有三事故。令有相续。一不断。二能生果。三令有相续。使在五识身。不善者有二事。一不断。二能生果。不能令有相续。无记者有一事。不断不能生果。不能令有相续。使在意地。不善者有三事。不断能生果。能令有相续。无记者有二事。不断令有相续。不能生果。缠在意地五识身。不善者有二事。不断能生果。不能令有相续。无记者有一事。不断不能生果。不能令有相续。若有此三事者。能令有相续。

身见以何三昧灭。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欲显佛出世间有如是希有力故。而作此论。施设经。作如是说。阎浮提外。有转轮圣王道。广一由旬。海水覆之。若无转轮圣王时。无有众生能过上者。若转轮圣王出时。海水减一由旬。转轮圣王所行道乃现。以金沙布上。栴檀香水洒之。转轮圣王。欲与四种兵众游巡四天下时。行此道上。如是佛不出世时。无有众生能行根本地。众生虽有离欲者。依于边道。不得根本。若十力转轮法王出世时。根本道尔乃显现。以三十七品金沙布上。以戒定慧栴檀香水。而以洒之。世尊与无量百千万那由他众生。而行其上。至无畏涅槃城。是故欲现佛出世间有如是希有力故。而作此论。

身见以何三昧灭。亦可言以何道。亦可言以何对治。亦可言以何正观。如是说者。皆同一义。灭亦可言断。亦可言无欲。亦可言尽。亦可言解脱。如是等说。皆同一义。昔有二大师。一名耆婆罗。二名瞿沙跋摩。尊者耆婆罗。作如是说。此中说毕竟断无余断。一向是圣人。非凡夫人。以无漏道。非世俗道。七依经是此论根本。七依经说根本地。不说边。无有依根本地以世俗道而离欲者。尊者瞿沙跋摩。作如是说。此中说毕竟断无余断。亦有凡夫人亦有圣人。亦世俗道。亦以无漏道。问曰。若然者七依经非此论根本。七依经纯说根本。答曰。以是事故。阿毗昙照明修多罗。其犹如灯。经中所不说者。此中说之。经中所不现者。此中显之。经中有余义者。此中说之。彼二家所说。俱得善通。三结依四依未至。依四依者。依四禅。依未至者。依未至中间。此地名未至问曰。何故名未至耶。答曰。未入根本地。根本地未现在前。而能离欲。名未至地。

问曰。未至地不名为依。何故作是说。或依四。或依未至。答曰。此文应如是说。若入四依。若不入四依而灭。而不说者。有何意耶。答曰。欲重说四依名故。如说。或入根本得灭。或不入根本得灭。如人问他男子。汝为入城事得成耶。为不入城事得成耶。三结从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可得。欲界者依未至。初禅者。依初依依未至。二禅者。依二依依未至。三禅者。依三依依未至。四禅及无色。依四依依未至。所以者何。三结是见道所断。必以见道。而毕竟断。见道必在六地。谓未至中间根本四禅。若依未至禅。得正决定三结。则以未至禅灭。若依初禅。得正决定三结。则依初禅灭。若依乃至第四禅。得正决定及无色三结。即依第四禅灭。此中说第四禅及无色三结依四禅及未至贪恚痴及欲漏依未至。所以者何。离欲爱时此法永断。若凡夫人断。依未至断。圣人亦依未至断。世俗道圣道。俱依未至断。有漏或依七。或依未至。七依者。四禅三无色定。未至者。未来中间。有漏从初禅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可得。彼非想非非想处。或依未至。而离彼欲。或乃至依无所有处。离彼欲。为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有漏言七地及未至。初禅地者。或依初依。或依未至。二禅地者。或依二依或依未至。乃至识处。或依六依。或依未至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或依七依。或依未至。无明漏。或依七依。或依未至七依者。四禅三无色定。未至者。未至中间禅。无明漏。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可得。彼非想非非想处无明漏。或依七依。或依未至。总而言之。依七依或依未至。若欲界者依未至。在初禅者依初依。或依未至。乃至识处依六依。依未至。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无明漏。或依七依。或依未至。余广说如经本。

诸结过去。彼结已系耶。答曰。若结过去。彼结已系诸结过去。彼得亦过去是也。颇结已系彼结非过去耶。答曰有。未来现在结是也。诸未来现在结。得在过去。诸结生时或如大牛在前而行。或如犊子随后而行。或有俱行。如大牛在前行者。先生结。后生得。如犊子随后行者。先生得。后生结。俱行者。结得俱生。此中说犊子随行法。诸结未来。彼结当系耶。答曰。或结未来。彼结不当系耶。乃至广作四句。云何结在未来。彼结不当系耶。答曰。诸未来结。已断已知已灭已吐。于彼断结心。更不退断者。是断智。知者是智知。灭者是数灭。吐者断不解脱。得解脱。得作证。于彼断结心。更不退者。不退法阿罗汉。未来三界见道修道所断结。已断乃至已吐。彼结更不复系。所以者何。彼是不退法故。若是退法阿罗汉。未来三界见道所断结。已断乃至已吐。彼结更不复系阿那含是不退法者。离无所有处欲。未来三界见道所断结。及修道所断八地结。已断乃至已吐。彼结更不复系。乃至离欲界欲。未离初禅欲。三界见道所断。欲界修道所断法。彼结已断。乃至已吐。更不复系。不退法斯陀含。未来三界见道所断结。及欲界修道所断六种结。已断乃至已吐。更不复系。须陀洹未来三界见道所断结。已断乃至已吐。更不复系。不退法凡夫。如菩萨等离无所有处欲。八地见道修道所断结。已断乃至已吐。更不复系。乃至离欲界欲。一地说亦如是。云何结当系。彼结不在未来耶。答曰。诸结过去已断已知已灭已吐。于彼断结必退。退法阿罗汉。三界过去修道所断结。已断乃至已吐。彼结当系。退法阿那含。离无所有处欲过去八地修道所断结。已断乃至已吐。彼结当系。乃至离欲界欲。未离初禅欲。说亦如是。离无所有处欲。退凡夫人。过去八地见道修道所断结。已断乃至已吐。彼结当系。乃至离欲界欲。未离初禅欲。说亦如上。云何结在未来。彼结当系耶。答曰。诸未来结。已断乃至已吐。彼结必退。广说如过去。云何结不在未来。彼结不当系耶。答曰。诸结过去。已断乃至已吐。彼结必不退。广说如未来。诸结现在。彼结今系耶。答曰。若结现在彼结。今系诸结现在。彼得亦现在。颇结今系。彼结非现在耶。答曰。有诸过去未来结。诸过去未来结。得在现在。系过去者。如大牛行法。现在者。如犊子行法。所可用道断欲界结退。彼道时还得彼结得不耶。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或有说。无有退法。如毗婆阇婆提。以现喻故。而作是说。今现见瓶破。唯有破瓦。不可还作瓶。如是阿罗汉。以金刚喻定。破诸烦恼。令无有余。不可还成烦恼性。亦如烧木为灰。更无木用。如是阿罗汉。以智慧火。烧诸烦恼。更无烦恼用。以是现喻故。言无退法。为断如是说者意。亦明退法有实体。若言无退法。则违佛经。佛经说有二种阿罗汉。一退法。二不退法。复违余经。如说有五因缘。时解脱阿罗汉退。云何为五。一营事。二多诵。三和斗诤。四远行。五长病。复违余经。如说。尊者瞿醯迦。得阿罗汉。是时解脱。六反退失阿罗汉果。第七反时。畏退此法。以刀自害而死。欲令无如是过故。说退法实有定体。

问曰。若退法实有定体者。毗婆阇婆提。说现喻。云何通。答曰。此不必须通。所以者何。此非修多罗毗尼阿毗昙。不可以世间现事过贤圣法。贤圣法异。世间法异。若欲必通。有何意耶。答曰。应说喻过。若喻有过。义亦有过。如瓶破时。有余碎瓦。阿罗汉诸结断时。为有余结。为无有耶。若有余结。是名有结。不名阿罗汉。若无余结。义异喻异。犹如烧木有余灰在。如是阿罗汉诸结尽时为有余结。为无余结。若有余结。不名阿罗汉。若无余结。义异喻异。然木无烧义。木微尘与火微尘作因已灭。火微尘与灰微尘作因已灭。是故作如是说。木是灰因。灰因木生。作烧木想。烧木已有余灰。非无所有。是故喻不似义。如是阿罗汉烦恼尽时。非无本性。在过去未来世中。有相有实体。若与结相违。诸善功德。在彼身中。未生之时。名结不断。若与结相违诸善功德。在彼身中出生之时。彼结名断。如是修圣道时。不令结体使无本性。如是圣道。是希有事。能令阿罗汉断一切结不令此结非无本性。是故尊者瞿沙。作如是说。烦恼不在身中行故名断。如提婆达多。不在舍中。非无提婆达多性。彼亦如是。

问曰。毗婆阇婆提。云何通育多婆提所引经耶。答曰。彼作是说。阿罗汉退道不退果。所以者何。果是无为法故。问曰。若然者。虽不退果。而退于道。退于道非是退耶。若退无学道时。为得学道。为不得耶。若得者亦应言退果。若不得者。便有大过。退无学道。不得学道。是时应是凡夫。毗婆阇婆提。复作是说。使是缠种子。使不与心相应。缠与心相应。使能生缠。缠若现在前名退。阿罗汉诸使已断故。不能生缠。云何起缠现在前而退耶。是故彼作是说。言无退法。如是说者好。彼作是说。言无退法者。是无知果。闇果。愚果。不勤方便果。而退法有相有实体。是故为止他义。乃至欲显己义故。而作此论。

问曰。退法体性是何。答曰。是不成就性。不隐没无记。心不相应行阴摄。在如是法中。如说。如是等诸法。名心不相应行。退异退法异。退者。是不成就性。如上说。退法是不善法。及隐没无记法。亦如破僧异。破僧罪异。破僧是不和合性。是不隐没无记。心不相应行阴摄。破僧罪是妄语僧。成就不和合破僧人成就罪。如是退异退法异。广说如上。复有说者。若起使若起缠现在前。是退性。若然者。退法性是染污。复有说者。若法随顺退法是退性。若作是说。一切诸法。尽是退性。所以者何。一切诸法。随顺退性故。尊者浮陀提婆。作如是说。退无体性。所以者何。行者本有如是诸善功德。于彼法退失堕落。如人为贼所劫财物。有人问言。汝失财物。体性是何彼答言。无有体性。本有财物。贼劫之去。复有何性。犹如有一人劫衣去。他人问言。汝今失衣。体性是何。彼答言无有体性。所以者何。本有此衣。人劫之去。当有何性。犹如有一人裂其衣。他人问言。汝今衣裂。体性是何。彼答言无有体性。所以者何。衣本是完。他人裂破。当有何性。彼亦如是。评曰。应如上说。退体性是不成就性。乃至广说。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内学智慧 »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四十六

世界内学智慧学会

英文简称(WEMPA),总部设在香港,是经香港特区政府批准成立的非盈利性质的社会团体。 我们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地内学智慧的研修与推广发展,在内学研修的发展方向和内典文化传播方面进行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关于WEMPA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