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16
速度(字/分钟)
1
倒计时
3
字体颜色
背景颜色
镜像

大庄严经论卷第一

马鸣菩萨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前礼最胜尊  离欲迈三有
亦敬一切智  甘露微妙法
并及八辈众  无垢清净僧
富那胁比丘  弥织诸论师
萨婆室婆众  牛王正道者
是等诸论师  我等皆敬顺
我今当次说  显示庄严论
闻者得满足  众善从是生
可归不可归  可供不可供
于中善恶相  宜应分别说

(一)
说曰。我昔曾闻。乾陀罗国有商贾客。到摩突罗国。至彼国已。时彼国中有一佛塔。众贾客中有一优婆塞。日至彼塔恭敬礼拜。向塔中路有诸婆罗门。见优婆塞礼拜佛塔皆共嗤笑。更于余日天甚烝热。此诸婆罗门等食讫游行而自放散。或在路中。或立门侧。有洗浴者。有涂香者。或行或坐。时优婆塞礼塔回还。诸婆罗门见已唤言。来优婆塞就此坐语。优婆塞言。尔今云何不识知彼摩醯首罗毗纽天等而为致敬。乃礼佛塔得无烦耶。时优婆塞即答之曰。我知世尊功德少分。是故钦仰恭敬为礼。未知汝天有何道德。而欲令我向彼礼乎。诸婆罗门闻是语已。嗔目呵叱。愚痴之人。汝云何不知我天所有神德。而作是言。诸婆罗门即说偈言。

阿修罗城郭  高显周三重
悬处于虚空  男女悉充满
我天弯弓矢  远中彼城郭
一念尽烧灭  如火焚干草

时优婆塞闻是偈已。大笑而言。如斯之事吾之鄙薄所不敬尚。以偈答言。

命如叶上露  有生会当灭
云何有智者  弓矢加残害

时诸婆罗门等闻是偈已。咸共同声呵优婆塞言。是痴人。彼阿修罗有大势力好为恶事。我天神德力能杀害。云何乃言非有智耶。时优婆塞被呵责已。喟然长叹。而说偈言。

美恶谛观察  智者修善业
能获大果报  后则转受乐
云何于过恶  反生功德想
邪见既增长  叹恶以为善
以是恶业故  后获大苦报

诸婆罗门闻是语已。竖目举手懔疠攘袂嗔忿战动。而作是言。汝甚愚痴不吉之人。此等诸天不加恭敬而恭敬谁。时优婆塞意志闲裕而语之言。吾虽单独贵申道理。不应以力朋党竞说。时优婆塞复说偈言。

汝等所供养  凶恶好残害
汝若奉事彼  以为功德者
亦应生恭敬  师子及虎狼
触恼生残害  恶鬼罗刹等
愚人以畏故  于彼生恭敬
诸有智慧者  宜应深观察
若不为残害  乃可生恭敬
诸有功德者  终无残害心
修行诸恶者  无不坏残害
不能善分别  功德及过恶
功德起恶心  过生功德想
残害逼迫者  凡愚增敬顺
于善功德者  反生轻贱心
世间皆颠倒  不别可敬者
乾陀罗生者  解知别善恶
是故信如来  不敬自在天

彼时婆罗门闻是语已。即作是言。咄乾陀罗。出何种姓有何道德。而名佛乎。时优婆塞说偈答言。

出于释氏宫  具足一切智
众过悉耘除  诸善皆普备
于诸众生中  未始不饶益
觉了诸法相  一切悉明解
如是之大仙  故称号为佛

时诸婆罗门。复说偈言。

汝言佛大仙  应作逼恼事
此阎浮提中  瞻默监持陀
婆塞婆私吒  提释阿坻耶
如是诸大仙  名称世所闻
能结大神咒  残灭诸国土
汝名佛大仙  亦应作斯咒
汝佛有大德  应作逼恼事
若不作咒害  云何名大仙

时优婆塞不忍闻彼诽谤之言。以手掩耳。而说偈言。

咄莫出恶语  谤言佛有咒
毁谤最胜尊  后获大苦报

时婆罗门。复说偈言。

佛若无咒术  不名有大力
若无恼害者  云何名大仙
我但说实语  何故称诽谤
时诸婆罗门  抚掌大笑言
是故汝痴人  定堕于负处

时优婆塞语婆罗门言。汝莫怪笑。汝言如来无大功德亦无大力。斯是妄语。如来实有大功德力永断咒根。终不复作恼害之事。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即说偈言。

以贪嗔痴故  则作大恶咒
当结恶咒时  恶鬼取其语
于诸罪众生  而行恼害事
佛断贪嗔痴  慈悲广饶益
永除恶咒根  但有众善事
是故佛世尊  都无有恼害
以大功德力  拔济无量苦
汝今何故言  佛无大势力

时诸婆罗门闻是偈已。嗔恚心息语优婆塞言。我于今者欲问少事。勿见嗔也。咄优婆塞。佛若无恶咒。云何而得受他供养。既不为损又不能益。云何而得称为大仙。优婆塞言。如来大慈悲终无恶咒损减众生。亦复不为利养之事。但为饶益故受供养。而说偈言。

大悲愍群生  常欲为拔苦
见诸受恼者  过于己自处
云何结恶咒  而作恼害事
众生体性苦  生老病死逼
如痈著燥灰  云何更加恶
常以清凉法  休息诸热恼

诸婆罗门闻是语已。即便低头思惟斯语。此是好事心欲生信。汝健陀罗善别胜处。汝能信此甚为希有。是故叹汝。健陀罗者名不虚设。言健陀者。名为持也。持善去恶故得斯号。而说偈言。

能持此地者  是名善丈夫
善丈夫中胜  实是健陀罗

时优婆塞作是思惟。此婆罗门心欲信解皆可成器。我今当更为分别说佛之功德。时优婆塞颜貌熙怡而作是言。见汝信佛我甚欢喜。汝今幸可少听我语。功德过恶汝宜观察。而说偈言。

观察佛功德  一见皆满足
戒闻及定慧  无与佛等者
诸山须弥最  众流海第一
世间天人中  无有及佛者
能为诸众生  具受一切苦
必令得解脱  终不放舍离
谁有归依佛  不得利益者
谁有归依佛  而不解脱者
谁随佛教旨  而不断烦恼
佛以神足力  降伏诸外道
名称普远闻  遍满十方刹
唯佛师子吼  说诸行无我
所说恒处中  不著于二边
天上及人中  皆作如是说
不能善分别  结使诸业报
如来涅槃后  诸国造塔庙
庄严于世间  犹虚空星宿
以是故当知  佛为最胜尊

诸婆罗门闻是语已。有生信心者。有出家者。得道者。

(二)
复次应分别论。所谓论者即是法也。夫于法所宜善思惟。若能思惟则解其义。我昔曾闻。有婆罗门名憍尸迦。善知僧佉论卫世师论若提碎摩论。如是等论解了分别。彼婆罗门住华氏城中。于其城外。有一聚落。彼婆罗门有少因缘。诣彼聚落。到所亲家。时其亲友以缘事故余行不在。时憍尸迦婆罗门语其家人。汝家颇有经书以不。吾欲并读待彼行还。时所亲妇即为取书。偶得十二缘经而以与之。既得经已至于林树间闲静之处。而读此经。闻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苦恼。是名集谛。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苦恼众苦集聚灭。初读一遍犹未解了。至第二遍即解无我。外道之法著于二见。我见边见。于一切法深知生灭无有常者。而自念言。一切外论皆悉无有出生死法。唯此经中有出生死解脱之法。心生欢喜寻举两手。而作是言。我于今者。始得实论。始得实论。端坐思惟深解其义。容貌熙怡如花开敷复作是言。我今始知生死系缚解出世法。乃悟外道所说诸论甚为欺诳不离生死。叹言。佛法至真至实说有因果。因灭则果灭。外道法中甚为虚妄。说言有果而无其因。不解因果不识解脱。自观。我昔深生怪笑。云何乃欲外道法中度生死河。我昔外道求度生死。譬如有人没溺洹河波浪之中惧失身命值则攀缘既不免难没水而死。我亦如是。遇彼外道求度生死。然其法中都无解脱出世之法。没生死河丧善身命堕三恶道。今见此论当随顺行得出生死。外道经论如愚狂语。九十六种道悉皆虚伪。唯有佛道至真至正。六师之徒及余智者。咸自称为一切智人。斯皆妄语。唯佛世尊是一切智。诚实不虚。时憍尸迦即说偈言。

外道所为作  虚妄不真实
犹如小儿戏  聚土作城郭
醉象践蹈之  散坏无遗余
佛破诸外论  其事亦如是

时憍尸迦婆罗门。深于佛法生信敬心。舍外道法除去邪见。昼夜常读十二缘经。时其所亲方与诸婆罗门。归还其家问其妇言。我闻憍尸迦来至于此。今何所在。妇语夫言。彼婆罗门向借经书。我取与之。不识何经。然其得已披揽翻覆。弹指赞叹熙怡异常。夫闻其言即往其所。见憍尸迦端坐思惟。即问之言。汝于今者何所思惟。时憍尸迦说偈答曰。

愚痴无智慧  周回三有中
如彼陶家轮  轮转无穷已
我思十二缘  解脱之方所

尔时亲友即语之言。汝于是经乃能深生希有之想。我释种边而得此经。将欲洗却其字以用书彼毗世师经。憍尸迦婆罗门闻是语已呵责亲友。汝愚痴人。云何乃欲水洗斯经。如是妙法宜用真金而以书写。盛以宝函种种供养。即说偈言。

设我有财宝  以真金造塔
七珍用厕填  宝案妙巾袠
庄严极殊妙  而用以供养
虽作如是事  尚不称我意

时其亲友闻斯语已。甚怀忿恚而作是言。今此经中有何深妙未曾有事。何必胜彼毗世师经。欲以真金种种珍宝而为供养。时憍尸迦闻是语已。愁然作色而作是言。汝今何故轻蔑佛经至于是乎。彼毗世师论极有过患。云何乃用比于佛语。如毗世师论不知法相错乱因果。于瓶因果浅近之法。尚无慧解分别能知。况解人身身根觉慧因果之义。尔时其亲友语憍尸迦言。汝今何故言毗世师论不解因果。彼论中说破瓦以为瓶因。云何而言不解因果。憍尸迦言。汝毗世师论实有是语。然无道理。汝今且观如因于缕以为经纬然后有叠。瓶瓨亦尔。先有瓶故然后有瓦。若先无瓶云何有瓦。复次破瓦无用瓶瓨有用。是以破瓦不得为因。现见陶师取泥成瓶不用破瓦。又见瓶坏后有破瓦。瓶若未坏云何有破。时亲友言。汝意谓若毗世师论都无道理。我等宁可徒劳其功而自辛苦。时亲友徒党诸婆罗门闻是语已心生愁恼。若如其言。毗世师论即于今日不可信耶。憍尸迦言。毗世师论非但今者不可取信。于昔已来善观察者久不可信。所以然者。昔佛十力未出世时。一切众生皆为无明之所覆蔽。盲无目故。于毗世师论生于明想。佛日既出慧明照了。毗世师论无所知晓。都应弃舍。譬如鸱鸺夜则游行能有力用。昼则藏窜无有力用。毗世师论亦复如是。佛日既出彼论无用。亲友复言。若如汝言。毗世师论不如佛经。然此佛经宁可得比僧佉论耶。憍尸迦言。如僧佉经说有五分论义得尽。第一言誓。第二因。第三喻。第四等同。第五决定。汝僧佉经中无有譬喻可得明了如牛犎者。况辩法相而能明了。何以故。汝僧佉经中说钵罗陀那不生如常遍一切处亦处处去。如僧佉经中说钵罗陀那不从他生而体是常。能生一切遍一切处去至处处。说如是事多有[亿-音+(夫*夫)]过。何以故。于三有中无有一法但能生物不从他生。是故有过。复次遍一切处能至处处。此亦有过。何以故。若先遍者去何所至。若去至者遍则不遍。二理相违其义自破。若如是者是则无常。如其所言不从他生而能生物遍一切处去至处处。是语非也。亲友婆罗门闻是语已语憍尸迦言。汝与释种便为朋党。故作是说。然佛经中亦有大过。说言生死无有本际。又复说言一切法中悉无有我。时憍尸迦语亲友言。我见佛法生死无际。一切无我故。吾今者敬信情笃。若人计我终不能得解脱之道。若知无我则无贪欲。无贪欲故便得解脱。若计有我则有贪爱。既有贪爱遍于生死。云何能得解脱之道。复次若言生死有初始者。此初身者。为从善恶而得此身。为不从善恶自然有耶。若从善恶而得身者。则不得名初始有身。若不从善恶得此身者。此善恶法。云何而有。若如是者汝法则为半从因生半不从因。如是说者有大过失。我佛法无始故无罪咎。于时亲友语憍尸迦。有缚则有解。汝说无我则无有缚。若无有缚谁得解脱。憍尸迦言。虽无有我犹有缚解。何以故。烦恼覆故则为所缚。若断烦恼则得解脱。是故虽复无我犹有缚解。诸婆罗门复作是言。若无我者谁至后世。时憍尸迦。语诸人言。汝等善听。从于过去烦恼诸业得现在身及以诸根从今现在复造诸业。以是因缘得未来身及以诸根。我于今者。乐说譬喻以明斯义。譬如谷子众缘和合故得生芽。然此种子实不生芽。种子灭故芽便增长。子灭故不常。芽生故不断。佛说受身亦复如是。虽复无我业报不失。诸婆罗门言。我闻汝说无我之法洗我心垢。犹有少疑今欲咨问。若无我者先所作事云何故忆而不忘失。答曰。以有念觉与心相应。便能忆念三世之事而不忘失。又问。若无我者过去已灭现在心生。生灭既异。云何而得忆念不忘。答曰。一切受生识为种子入母胎田。爱水润渍身树得生。如胡桃子随类而生。此阴造业能感后阴。然此前阴不生后阴。以业因缘故便受后阴。生灭虽异相续不断。如婴儿病与乳母药儿患得愈。母虽非儿药之力势能及于儿。阴亦如是。以有业力便受后阴忆念不忘。诸婆罗门复作是言。汝所读经中但说无我法。今汝解悟生欢喜耶。时憍尸迦即为诵十二缘经而语之言。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故忧悲苦恼灭。以从众缘无有宰主。便于其中解悟无我。非经文中但说无我。复次以有身故则便有心。以有身心诸根有用识解分别。我悟斯事便解无我。又问。若如汝言生死受身相续不断。设有身见有何过咎。答曰。以身见故造作诸业。于五趣中受善恶身形。得恶形时受诸苦恼。若断身见不起诸业。不起诸业故则不受身。不受身故众患永息。则得涅槃。云何说言身见非过。复次若身见非过咎者。应无生死不于三有受生死苦。是故有过。时婆罗门逆顺观察十二缘义。深生信解。心怀庆幸。略赞佛法。而说偈言。

如来在世时  说法摧诸论
佛日照世间  群邪皆隐蔽
我今遇遗法  如在世尊前
释种中胜妙  深达诸法相
所言如来者  真实而不虚
逆顺观诸法  名闻普遍满
向佛涅槃方  恭敬合掌礼
叹言佛世尊  实有大悲心
诸仙中最胜  世间无伦疋
我今归依彼  无等戒定慧

憍尸迦言。汝今云何乃尔深解佛之功德。亲友答言。我闻此法。是故知佛无量功德。如沉水香黑重津腻。以是因缘烧之甚香远近皆闻。如是我见如来定慧身故。便知世尊有大功德。我于今者虽不睹佛见佛圣迹则知最胜。亦如有人于花池边见象足迹则知其大。睹因缘论虽不见佛知佛圣迹功德最大。见其亲友深生信解叹未曾有。而作是言。汝于昔来读诵外典亦甚众多。今闻佛经须臾之顷解其义趣。悉舍外典极为希有。即说偈言。

除去邪见论  信解正真法
如是人难得  是故叹希有
不但叹于汝  亦叹外诸论
因其理鄙浅  我等悉舍离

以彼诸论有过咎故。令我等辈得生厌离生信解心。佛实大人无与等者。名称普闻遍十方刹。外诸邪论前后有过。犹如谄语不可辩了。由彼有过令我弃舍得入佛法。犹如春夏之时人患日热皆欲离之。既至冬寒人皆思念。外道诸论亦复如是。诚应舍离如夏时日。然由此论得生信心亦宜思念。犹如寒时思念彼日。于时亲友问憍尸迦。我等今者当作何事。憍尸迦言。今宜舍弃一切邪论。于佛法中出家学道。所以者何。如夜闇中然大炬火一切鸽鸟皆悉堕落。佛智慧灯既出于世。一切外道悉应颠坠。是故今欲出家学道。于是憍尸迦从亲友家。即诣僧坊求索出家。出家已后得阿罗汉。何因缘故说是事耶。以诸外道常为邪论之所幻惑故。说十二因缘经论而破析之。

(三)
复次夫取福田当取其德。不应简择少壮老弊。我昔曾闻。有檀越遣知识道人诣僧伽蓝请诸众僧。但求老大不用年少。后知识道人请诸众僧。次到沙弥。然其不用。沙弥语言。何故不用我等沙弥。答言。檀越不用非是我也。劝化道人即说偈言。

耆年有宿德  发白而面皱
秀眉齿缺落  背偻支节缓
檀越乐如是  不喜见幼小

时寺中有诸沙弥。尽是罗汉。譬如有人触恼师子枨其腰脉令其嗔恚。诸沙弥等皆作是语。彼之檀越愚无智慧。不乐有德唯贪耆老。时诸沙弥即说偈言。

所谓长老者  不必在白发
面皱牙齿落  愚痴无智慧
所贵能修福  除灭去众恶
净修梵行者  是名为长老
我等于毁誉  不生增减心
但令彼檀越  获得于罪过
又于僧福田  诽谤生增减
我等应速往  起发彼檀越
莫令堕恶趣  彼诸沙弥等
寻以神通力  化作老人像
发白而面皱  秀眉牙齿落
偻脊而柱杖  诣彼檀越家
檀越既见已  心生大欢庆
烧香散名花  速请令就坐
既至须臾顷  还服沙弥形
檀越生惊愕  变化乃如是
为饮天甘露  容色忽鲜变

尔时沙弥即作是言。我非夜叉亦非罗刹。先见檀越选择耆老。于僧福田生高下想坏汝善根。故作是化令汝改悔。即说偈言。

譬如蚊子[目*(隹/乃)]  欲尽大海底
世间无能测  众僧功德者
一切皆无能  筹量僧功德
况汝独一己  而欲测量彼

沙弥复言。汝今不应校量众僧耆少形相。夫求法者不观形相唯在智慧。身虽幼稚断诸结漏得于圣道。虽老放逸是名幼小。汝所为作甚为不是。若以爪指欲尽海底。无有是处。汝亦如是。欲以汝智测量福田而知高下。亦无是处。汝宁不闻如来所说四不轻经。王子蛇火沙弥等都不可轻。世尊所说庵罗果喻。内生外熟。外生内熟莫妄称量前人长短。一念之中亦可得道。汝于今者极有大过。汝若有疑今悉可问。从今已后更莫如是于僧福田生分别想。即说偈言。

众僧功德海  无能测量者
佛尚生欣敬  自以百偈赞
况余一切人  而当不称叹
广大良福田  种少获大利
释迦和合众  是名第三宝
于诸大众中  勿以貌取人
不可以种族  威仪巧言说
未测其内德  睹形生宗仰
观形虽幼弱  聪慧有高德
不知内心行  乃更生轻蔑
譬如大丛林  薝卜杂伊兰
众树虽参差  语林则不异
僧虽有长幼  不应生分别
迦叶欲出家  舍身上妙服
取库最下衣  犹直十万金
众僧之福田  其事亦如是
供养最下者  获报十万身
譬如大海水  不宿于死尸
僧海亦如是  不容毁禁者
于诸凡夫僧  最下持少戒
恭敬加供养  能获大果报
是故于众僧  耆老及少年
等心而供养  不应生分别

尔时檀越闻是语已身毛为竖。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凡夫愚人多有[亿-音+(夫*夫)]咎。愿听忏悔。所有疑惑幸为解释。即说偈言。

汝有大智慧  以断诸疑网
我若不咨问  则非有智者

尔时沙弥即告之曰。恣汝所问当为汝说。檀越问言。大德。敬信佛僧何者为胜。沙弥答曰。汝宁不知有三宝乎。檀越言。我今虽复知有三宝。然三宝中岂可无有一最胜耶。沙弥答曰。我于佛僧不见增减。即说偈言。

大姓婆罗门  厥名突罗阇
毁誉佛不异  以食施如来
如来既不受  三界无能消
掷置于水中  烟炎同时起
瞿昙弥奉衣  佛敕施众僧
以是因缘故  三宝等无异

尔时檀越闻是语已。即作是言。如其佛僧等无异者。何故以食置于水中不与众僧。沙弥答言。如来于食都无吝惜。为欲显示众僧德力故为是耳。所以者何。佛观此食。三界之中无能消者。置于水中水即炎起。然瞿昙弥故以衣奉佛。佛回与僧。众僧受已无有变异。是故当知。僧有大德。得大名称佛僧无异。时彼檀越即作是言。自今以后于众僧所若老若少等心恭敬不生分别。沙弥答言。汝若如是不久当得见谛之道。即说偈言。

多闻与持戒  禅定及智慧
趣向三乘人  得果并与向
譬如辛头河  流注入大海
是等诸贤圣  悉入僧大海
譬如雪山中  具足诸妙药
亦如好良田  增长于种子
贤善诸智人  悉从僧中出

说是偈已而作是言。檀越汝宁不闻经中。阿尼虑头难提黔毗罗。此三族姓子鬼神大将。名曰伽扶。白佛言。世尊。一切世界若天若人若魔若梵。若能心念此三族姓子者。皆能令其得利安乐。僧中三人尚能利益。况复大众。即说偈言。

三人不成僧  念则得利益
如彼鬼将言  未得名念僧
尚获是大利  况复念僧者
是故汝当知  功德诸善事
皆从僧中出  譬如大龙雨
唯海能堪受  众僧亦如是
能受大法雨  是故汝应当
专心念众僧  如是众僧者
是诸善之群  解脱之大众
僧犹勇健军  能摧魔怨敌
如是众僧者  胜智之丛林
一切诸善行  运集在其中
趣三乘解脱  大胜之伴党

尔时沙弥说偈赞已。檀越眷属心大欢喜。皆得须陀洹果。

内学智慧-世界内学智慧学会官方网站

大庄严经论卷第一

大庄严经论卷第一

马鸣菩萨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前礼最胜尊  离欲迈三有
亦敬一切智  甘露微妙法
并及八辈众  无垢清净僧
富那胁比丘  弥织诸论师
萨婆室婆众  牛王正道者
是等诸论师  我等皆敬顺
我今当次说  显示庄严论
闻者得满足  众善从是生
可归不可归  可供不可供
于中善恶相  宜应分别说

(一)
说曰。我昔曾闻。乾陀罗国有商贾客。到摩突罗国。至彼国已。时彼国中有一佛塔。众贾客中有一优婆塞。日至彼塔恭敬礼拜。向塔中路有诸婆罗门。见优婆塞礼拜佛塔皆共嗤笑。更于余日天甚烝热。此诸婆罗门等食讫游行而自放散。或在路中。或立门侧。有洗浴者。有涂香者。或行或坐。时优婆塞礼塔回还。诸婆罗门见已唤言。来优婆塞就此坐语。优婆塞言。尔今云何不识知彼摩醯首罗毗纽天等而为致敬。乃礼佛塔得无烦耶。时优婆塞即答之曰。我知世尊功德少分。是故钦仰恭敬为礼。未知汝天有何道德。而欲令我向彼礼乎。诸婆罗门闻是语已。嗔目呵叱。愚痴之人。汝云何不知我天所有神德。而作是言。诸婆罗门即说偈言。

阿修罗城郭  高显周三重
悬处于虚空  男女悉充满
我天弯弓矢  远中彼城郭
一念尽烧灭  如火焚干草

时优婆塞闻是偈已。大笑而言。如斯之事吾之鄙薄所不敬尚。以偈答言。

命如叶上露  有生会当灭
云何有智者  弓矢加残害

时诸婆罗门等闻是偈已。咸共同声呵优婆塞言。是痴人。彼阿修罗有大势力好为恶事。我天神德力能杀害。云何乃言非有智耶。时优婆塞被呵责已。喟然长叹。而说偈言。

美恶谛观察  智者修善业
能获大果报  后则转受乐
云何于过恶  反生功德想
邪见既增长  叹恶以为善
以是恶业故  后获大苦报

诸婆罗门闻是语已。竖目举手懔疠攘袂嗔忿战动。而作是言。汝甚愚痴不吉之人。此等诸天不加恭敬而恭敬谁。时优婆塞意志闲裕而语之言。吾虽单独贵申道理。不应以力朋党竞说。时优婆塞复说偈言。

汝等所供养  凶恶好残害
汝若奉事彼  以为功德者
亦应生恭敬  师子及虎狼
触恼生残害  恶鬼罗刹等
愚人以畏故  于彼生恭敬
诸有智慧者  宜应深观察
若不为残害  乃可生恭敬
诸有功德者  终无残害心
修行诸恶者  无不坏残害
不能善分别  功德及过恶
功德起恶心  过生功德想
残害逼迫者  凡愚增敬顺
于善功德者  反生轻贱心
世间皆颠倒  不别可敬者
乾陀罗生者  解知别善恶
是故信如来  不敬自在天

彼时婆罗门闻是语已。即作是言。咄乾陀罗。出何种姓有何道德。而名佛乎。时优婆塞说偈答言。

出于释氏宫  具足一切智
众过悉耘除  诸善皆普备
于诸众生中  未始不饶益
觉了诸法相  一切悉明解
如是之大仙  故称号为佛

时诸婆罗门。复说偈言。

汝言佛大仙  应作逼恼事
此阎浮提中  瞻默监持陀
婆塞婆私吒  提释阿坻耶
如是诸大仙  名称世所闻
能结大神咒  残灭诸国土
汝名佛大仙  亦应作斯咒
汝佛有大德  应作逼恼事
若不作咒害  云何名大仙

时优婆塞不忍闻彼诽谤之言。以手掩耳。而说偈言。

咄莫出恶语  谤言佛有咒
毁谤最胜尊  后获大苦报

时婆罗门。复说偈言。

佛若无咒术  不名有大力
若无恼害者  云何名大仙
我但说实语  何故称诽谤
时诸婆罗门  抚掌大笑言
是故汝痴人  定堕于负处

时优婆塞语婆罗门言。汝莫怪笑。汝言如来无大功德亦无大力。斯是妄语。如来实有大功德力永断咒根。终不复作恼害之事。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即说偈言。

以贪嗔痴故  则作大恶咒
当结恶咒时  恶鬼取其语
于诸罪众生  而行恼害事
佛断贪嗔痴  慈悲广饶益
永除恶咒根  但有众善事
是故佛世尊  都无有恼害
以大功德力  拔济无量苦
汝今何故言  佛无大势力

时诸婆罗门闻是偈已。嗔恚心息语优婆塞言。我于今者欲问少事。勿见嗔也。咄优婆塞。佛若无恶咒。云何而得受他供养。既不为损又不能益。云何而得称为大仙。优婆塞言。如来大慈悲终无恶咒损减众生。亦复不为利养之事。但为饶益故受供养。而说偈言。

大悲愍群生  常欲为拔苦
见诸受恼者  过于己自处
云何结恶咒  而作恼害事
众生体性苦  生老病死逼
如痈著燥灰  云何更加恶
常以清凉法  休息诸热恼

诸婆罗门闻是语已。即便低头思惟斯语。此是好事心欲生信。汝健陀罗善别胜处。汝能信此甚为希有。是故叹汝。健陀罗者名不虚设。言健陀者。名为持也。持善去恶故得斯号。而说偈言。

能持此地者  是名善丈夫
善丈夫中胜  实是健陀罗

时优婆塞作是思惟。此婆罗门心欲信解皆可成器。我今当更为分别说佛之功德。时优婆塞颜貌熙怡而作是言。见汝信佛我甚欢喜。汝今幸可少听我语。功德过恶汝宜观察。而说偈言。

观察佛功德  一见皆满足
戒闻及定慧  无与佛等者
诸山须弥最  众流海第一
世间天人中  无有及佛者
能为诸众生  具受一切苦
必令得解脱  终不放舍离
谁有归依佛  不得利益者
谁有归依佛  而不解脱者
谁随佛教旨  而不断烦恼
佛以神足力  降伏诸外道
名称普远闻  遍满十方刹
唯佛师子吼  说诸行无我
所说恒处中  不著于二边
天上及人中  皆作如是说
不能善分别  结使诸业报
如来涅槃后  诸国造塔庙
庄严于世间  犹虚空星宿
以是故当知  佛为最胜尊

诸婆罗门闻是语已。有生信心者。有出家者。得道者。

(二)
复次应分别论。所谓论者即是法也。夫于法所宜善思惟。若能思惟则解其义。我昔曾闻。有婆罗门名憍尸迦。善知僧佉论卫世师论若提碎摩论。如是等论解了分别。彼婆罗门住华氏城中。于其城外。有一聚落。彼婆罗门有少因缘。诣彼聚落。到所亲家。时其亲友以缘事故余行不在。时憍尸迦婆罗门语其家人。汝家颇有经书以不。吾欲并读待彼行还。时所亲妇即为取书。偶得十二缘经而以与之。既得经已至于林树间闲静之处。而读此经。闻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苦恼。是名集谛。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苦恼众苦集聚灭。初读一遍犹未解了。至第二遍即解无我。外道之法著于二见。我见边见。于一切法深知生灭无有常者。而自念言。一切外论皆悉无有出生死法。唯此经中有出生死解脱之法。心生欢喜寻举两手。而作是言。我于今者。始得实论。始得实论。端坐思惟深解其义。容貌熙怡如花开敷复作是言。我今始知生死系缚解出世法。乃悟外道所说诸论甚为欺诳不离生死。叹言。佛法至真至实说有因果。因灭则果灭。外道法中甚为虚妄。说言有果而无其因。不解因果不识解脱。自观。我昔深生怪笑。云何乃欲外道法中度生死河。我昔外道求度生死。譬如有人没溺洹河波浪之中惧失身命值则攀缘既不免难没水而死。我亦如是。遇彼外道求度生死。然其法中都无解脱出世之法。没生死河丧善身命堕三恶道。今见此论当随顺行得出生死。外道经论如愚狂语。九十六种道悉皆虚伪。唯有佛道至真至正。六师之徒及余智者。咸自称为一切智人。斯皆妄语。唯佛世尊是一切智。诚实不虚。时憍尸迦即说偈言。

外道所为作  虚妄不真实
犹如小儿戏  聚土作城郭
醉象践蹈之  散坏无遗余
佛破诸外论  其事亦如是

时憍尸迦婆罗门。深于佛法生信敬心。舍外道法除去邪见。昼夜常读十二缘经。时其所亲方与诸婆罗门。归还其家问其妇言。我闻憍尸迦来至于此。今何所在。妇语夫言。彼婆罗门向借经书。我取与之。不识何经。然其得已披揽翻覆。弹指赞叹熙怡异常。夫闻其言即往其所。见憍尸迦端坐思惟。即问之言。汝于今者何所思惟。时憍尸迦说偈答曰。

愚痴无智慧  周回三有中
如彼陶家轮  轮转无穷已
我思十二缘  解脱之方所

尔时亲友即语之言。汝于是经乃能深生希有之想。我释种边而得此经。将欲洗却其字以用书彼毗世师经。憍尸迦婆罗门闻是语已呵责亲友。汝愚痴人。云何乃欲水洗斯经。如是妙法宜用真金而以书写。盛以宝函种种供养。即说偈言。

设我有财宝  以真金造塔
七珍用厕填  宝案妙巾袠
庄严极殊妙  而用以供养
虽作如是事  尚不称我意

时其亲友闻斯语已。甚怀忿恚而作是言。今此经中有何深妙未曾有事。何必胜彼毗世师经。欲以真金种种珍宝而为供养。时憍尸迦闻是语已。愁然作色而作是言。汝今何故轻蔑佛经至于是乎。彼毗世师论极有过患。云何乃用比于佛语。如毗世师论不知法相错乱因果。于瓶因果浅近之法。尚无慧解分别能知。况解人身身根觉慧因果之义。尔时其亲友语憍尸迦言。汝今何故言毗世师论不解因果。彼论中说破瓦以为瓶因。云何而言不解因果。憍尸迦言。汝毗世师论实有是语。然无道理。汝今且观如因于缕以为经纬然后有叠。瓶瓨亦尔。先有瓶故然后有瓦。若先无瓶云何有瓦。复次破瓦无用瓶瓨有用。是以破瓦不得为因。现见陶师取泥成瓶不用破瓦。又见瓶坏后有破瓦。瓶若未坏云何有破。时亲友言。汝意谓若毗世师论都无道理。我等宁可徒劳其功而自辛苦。时亲友徒党诸婆罗门闻是语已心生愁恼。若如其言。毗世师论即于今日不可信耶。憍尸迦言。毗世师论非但今者不可取信。于昔已来善观察者久不可信。所以然者。昔佛十力未出世时。一切众生皆为无明之所覆蔽。盲无目故。于毗世师论生于明想。佛日既出慧明照了。毗世师论无所知晓。都应弃舍。譬如鸱鸺夜则游行能有力用。昼则藏窜无有力用。毗世师论亦复如是。佛日既出彼论无用。亲友复言。若如汝言。毗世师论不如佛经。然此佛经宁可得比僧佉论耶。憍尸迦言。如僧佉经说有五分论义得尽。第一言誓。第二因。第三喻。第四等同。第五决定。汝僧佉经中无有譬喻可得明了如牛犎者。况辩法相而能明了。何以故。汝僧佉经中说钵罗陀那不生如常遍一切处亦处处去。如僧佉经中说钵罗陀那不从他生而体是常。能生一切遍一切处去至处处。说如是事多有[亿-音+(夫*夫)]过。何以故。于三有中无有一法但能生物不从他生。是故有过。复次遍一切处能至处处。此亦有过。何以故。若先遍者去何所至。若去至者遍则不遍。二理相违其义自破。若如是者是则无常。如其所言不从他生而能生物遍一切处去至处处。是语非也。亲友婆罗门闻是语已语憍尸迦言。汝与释种便为朋党。故作是说。然佛经中亦有大过。说言生死无有本际。又复说言一切法中悉无有我。时憍尸迦语亲友言。我见佛法生死无际。一切无我故。吾今者敬信情笃。若人计我终不能得解脱之道。若知无我则无贪欲。无贪欲故便得解脱。若计有我则有贪爱。既有贪爱遍于生死。云何能得解脱之道。复次若言生死有初始者。此初身者。为从善恶而得此身。为不从善恶自然有耶。若从善恶而得身者。则不得名初始有身。若不从善恶得此身者。此善恶法。云何而有。若如是者汝法则为半从因生半不从因。如是说者有大过失。我佛法无始故无罪咎。于时亲友语憍尸迦。有缚则有解。汝说无我则无有缚。若无有缚谁得解脱。憍尸迦言。虽无有我犹有缚解。何以故。烦恼覆故则为所缚。若断烦恼则得解脱。是故虽复无我犹有缚解。诸婆罗门复作是言。若无我者谁至后世。时憍尸迦。语诸人言。汝等善听。从于过去烦恼诸业得现在身及以诸根从今现在复造诸业。以是因缘得未来身及以诸根。我于今者。乐说譬喻以明斯义。譬如谷子众缘和合故得生芽。然此种子实不生芽。种子灭故芽便增长。子灭故不常。芽生故不断。佛说受身亦复如是。虽复无我业报不失。诸婆罗门言。我闻汝说无我之法洗我心垢。犹有少疑今欲咨问。若无我者先所作事云何故忆而不忘失。答曰。以有念觉与心相应。便能忆念三世之事而不忘失。又问。若无我者过去已灭现在心生。生灭既异。云何而得忆念不忘。答曰。一切受生识为种子入母胎田。爱水润渍身树得生。如胡桃子随类而生。此阴造业能感后阴。然此前阴不生后阴。以业因缘故便受后阴。生灭虽异相续不断。如婴儿病与乳母药儿患得愈。母虽非儿药之力势能及于儿。阴亦如是。以有业力便受后阴忆念不忘。诸婆罗门复作是言。汝所读经中但说无我法。今汝解悟生欢喜耶。时憍尸迦即为诵十二缘经而语之言。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故忧悲苦恼灭。以从众缘无有宰主。便于其中解悟无我。非经文中但说无我。复次以有身故则便有心。以有身心诸根有用识解分别。我悟斯事便解无我。又问。若如汝言生死受身相续不断。设有身见有何过咎。答曰。以身见故造作诸业。于五趣中受善恶身形。得恶形时受诸苦恼。若断身见不起诸业。不起诸业故则不受身。不受身故众患永息。则得涅槃。云何说言身见非过。复次若身见非过咎者。应无生死不于三有受生死苦。是故有过。时婆罗门逆顺观察十二缘义。深生信解。心怀庆幸。略赞佛法。而说偈言。

如来在世时  说法摧诸论
佛日照世间  群邪皆隐蔽
我今遇遗法  如在世尊前
释种中胜妙  深达诸法相
所言如来者  真实而不虚
逆顺观诸法  名闻普遍满
向佛涅槃方  恭敬合掌礼
叹言佛世尊  实有大悲心
诸仙中最胜  世间无伦疋
我今归依彼  无等戒定慧

憍尸迦言。汝今云何乃尔深解佛之功德。亲友答言。我闻此法。是故知佛无量功德。如沉水香黑重津腻。以是因缘烧之甚香远近皆闻。如是我见如来定慧身故。便知世尊有大功德。我于今者虽不睹佛见佛圣迹则知最胜。亦如有人于花池边见象足迹则知其大。睹因缘论虽不见佛知佛圣迹功德最大。见其亲友深生信解叹未曾有。而作是言。汝于昔来读诵外典亦甚众多。今闻佛经须臾之顷解其义趣。悉舍外典极为希有。即说偈言。

除去邪见论  信解正真法
如是人难得  是故叹希有
不但叹于汝  亦叹外诸论
因其理鄙浅  我等悉舍离

以彼诸论有过咎故。令我等辈得生厌离生信解心。佛实大人无与等者。名称普闻遍十方刹。外诸邪论前后有过。犹如谄语不可辩了。由彼有过令我弃舍得入佛法。犹如春夏之时人患日热皆欲离之。既至冬寒人皆思念。外道诸论亦复如是。诚应舍离如夏时日。然由此论得生信心亦宜思念。犹如寒时思念彼日。于时亲友问憍尸迦。我等今者当作何事。憍尸迦言。今宜舍弃一切邪论。于佛法中出家学道。所以者何。如夜闇中然大炬火一切鸽鸟皆悉堕落。佛智慧灯既出于世。一切外道悉应颠坠。是故今欲出家学道。于是憍尸迦从亲友家。即诣僧坊求索出家。出家已后得阿罗汉。何因缘故说是事耶。以诸外道常为邪论之所幻惑故。说十二因缘经论而破析之。

(三)
复次夫取福田当取其德。不应简择少壮老弊。我昔曾闻。有檀越遣知识道人诣僧伽蓝请诸众僧。但求老大不用年少。后知识道人请诸众僧。次到沙弥。然其不用。沙弥语言。何故不用我等沙弥。答言。檀越不用非是我也。劝化道人即说偈言。

耆年有宿德  发白而面皱
秀眉齿缺落  背偻支节缓
檀越乐如是  不喜见幼小

时寺中有诸沙弥。尽是罗汉。譬如有人触恼师子枨其腰脉令其嗔恚。诸沙弥等皆作是语。彼之檀越愚无智慧。不乐有德唯贪耆老。时诸沙弥即说偈言。

所谓长老者  不必在白发
面皱牙齿落  愚痴无智慧
所贵能修福  除灭去众恶
净修梵行者  是名为长老
我等于毁誉  不生增减心
但令彼檀越  获得于罪过
又于僧福田  诽谤生增减
我等应速往  起发彼檀越
莫令堕恶趣  彼诸沙弥等
寻以神通力  化作老人像
发白而面皱  秀眉牙齿落
偻脊而柱杖  诣彼檀越家
檀越既见已  心生大欢庆
烧香散名花  速请令就坐
既至须臾顷  还服沙弥形
檀越生惊愕  变化乃如是
为饮天甘露  容色忽鲜变

尔时沙弥即作是言。我非夜叉亦非罗刹。先见檀越选择耆老。于僧福田生高下想坏汝善根。故作是化令汝改悔。即说偈言。

譬如蚊子[目*(隹/乃)]  欲尽大海底
世间无能测  众僧功德者
一切皆无能  筹量僧功德
况汝独一己  而欲测量彼

沙弥复言。汝今不应校量众僧耆少形相。夫求法者不观形相唯在智慧。身虽幼稚断诸结漏得于圣道。虽老放逸是名幼小。汝所为作甚为不是。若以爪指欲尽海底。无有是处。汝亦如是。欲以汝智测量福田而知高下。亦无是处。汝宁不闻如来所说四不轻经。王子蛇火沙弥等都不可轻。世尊所说庵罗果喻。内生外熟。外生内熟莫妄称量前人长短。一念之中亦可得道。汝于今者极有大过。汝若有疑今悉可问。从今已后更莫如是于僧福田生分别想。即说偈言。

众僧功德海  无能测量者
佛尚生欣敬  自以百偈赞
况余一切人  而当不称叹
广大良福田  种少获大利
释迦和合众  是名第三宝
于诸大众中  勿以貌取人
不可以种族  威仪巧言说
未测其内德  睹形生宗仰
观形虽幼弱  聪慧有高德
不知内心行  乃更生轻蔑
譬如大丛林  薝卜杂伊兰
众树虽参差  语林则不异
僧虽有长幼  不应生分别
迦叶欲出家  舍身上妙服
取库最下衣  犹直十万金
众僧之福田  其事亦如是
供养最下者  获报十万身
譬如大海水  不宿于死尸
僧海亦如是  不容毁禁者
于诸凡夫僧  最下持少戒
恭敬加供养  能获大果报
是故于众僧  耆老及少年
等心而供养  不应生分别

尔时檀越闻是语已身毛为竖。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凡夫愚人多有[亿-音+(夫*夫)]咎。愿听忏悔。所有疑惑幸为解释。即说偈言。

汝有大智慧  以断诸疑网
我若不咨问  则非有智者

尔时沙弥即告之曰。恣汝所问当为汝说。檀越问言。大德。敬信佛僧何者为胜。沙弥答曰。汝宁不知有三宝乎。檀越言。我今虽复知有三宝。然三宝中岂可无有一最胜耶。沙弥答曰。我于佛僧不见增减。即说偈言。

大姓婆罗门  厥名突罗阇
毁誉佛不异  以食施如来
如来既不受  三界无能消
掷置于水中  烟炎同时起
瞿昙弥奉衣  佛敕施众僧
以是因缘故  三宝等无异

尔时檀越闻是语已。即作是言。如其佛僧等无异者。何故以食置于水中不与众僧。沙弥答言。如来于食都无吝惜。为欲显示众僧德力故为是耳。所以者何。佛观此食。三界之中无能消者。置于水中水即炎起。然瞿昙弥故以衣奉佛。佛回与僧。众僧受已无有变异。是故当知。僧有大德。得大名称佛僧无异。时彼檀越即作是言。自今以后于众僧所若老若少等心恭敬不生分别。沙弥答言。汝若如是不久当得见谛之道。即说偈言。

多闻与持戒  禅定及智慧
趣向三乘人  得果并与向
譬如辛头河  流注入大海
是等诸贤圣  悉入僧大海
譬如雪山中  具足诸妙药
亦如好良田  增长于种子
贤善诸智人  悉从僧中出

说是偈已而作是言。檀越汝宁不闻经中。阿尼虑头难提黔毗罗。此三族姓子鬼神大将。名曰伽扶。白佛言。世尊。一切世界若天若人若魔若梵。若能心念此三族姓子者。皆能令其得利安乐。僧中三人尚能利益。况复大众。即说偈言。

三人不成僧  念则得利益
如彼鬼将言  未得名念僧
尚获是大利  况复念僧者
是故汝当知  功德诸善事
皆从僧中出  譬如大龙雨
唯海能堪受  众僧亦如是
能受大法雨  是故汝应当
专心念众僧  如是众僧者
是诸善之群  解脱之大众
僧犹勇健军  能摧魔怨敌
如是众僧者  胜智之丛林
一切诸善行  运集在其中
趣三乘解脱  大胜之伴党

尔时沙弥说偈赞已。檀越眷属心大欢喜。皆得须陀洹果。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内学智慧 » 大庄严经论卷第一

世界内学智慧学会

英文简称(WEMPA),总部设在香港,是经香港特区政府批准成立的非盈利性质的社会团体。 我们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地内学智慧的研修与推广发展,在内学研修的发展方向和内典文化传播方面进行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关于WEMPA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