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16
速度(字/分钟)
1
倒计时
3
字体颜色
背景颜色
镜像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三

弥勒菩萨说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静虑品第十三
云何菩萨静虑波罗蜜多。嗢拖南曰。

自性一切难  一切门善士
一切种遂求  二世乐清净
如是九种相  名略说静虑

谓九种相静虑。名为菩萨静虑波罗蜜多。一者自性静虑。二者一切静虑。三者难行静虑。四者一切门静虑。五者善士静虑。六者一切种静虑。七者遂求静虑。八者此世他世乐静虑。九者清净静虑。

云何菩萨自性静虑。谓诸菩萨于菩萨藏闻思为先。所有妙善世出出间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或双运道。俱通二品。当知即是菩萨所有静虑自性。

云何菩萨一切静虑。谓此静虑略有二种。一者世间静虑。二者出世间静虑。当知此二随其所应复有三种。一者现法乐住静虑。二者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三者饶益有情静虑。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最极寂静远离憍举。离诸爱味泯一切相。当知是名菩萨现法乐住静虑。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种种殊胜不可思议不可度量十力种姓所摄等持。如是等持。一切声闻及独觉等不知其名。何况能入。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一切菩萨解脱胜处遍处无碍解无诤愿智等。共诸声闻所有功德。当知是名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菩萨饶益有情静虑有十一种。如前应知。谓诸菩萨依止静虑。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于有苦者能为除苦。于诸有情能如理说。于有恩者知恩知惠现前酬报。于诸怖畏能为救护。于丧失处能解愁忧。于有匮乏施与资财。于诸大众善能匡御。于诸有情善随心转。于实有德赞美令喜。于诸有过能正调伏。为物现通恐怖引摄。如是一切总名菩萨一切静虑。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云何菩萨难行静虑。谓此静虑略有三种。若诸菩萨已能安住广大殊胜。极善成熟多所引发诸静虑住。随自欲乐舍彼最胜诸静虑乐。愍有情故。等观无量利有情事。为诸有情义利成熟故。意思择还生欲界。当知是名菩萨第一难行静虑。若诸菩萨依止静虑。能发种种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超过一切声闻独觉所行境界菩萨等持。当知是名菩萨第二难行静虑。若诸菩萨依止静虑。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当知是名菩萨第三难行静虑。

云何菩萨一切门静虑。谓此静虑略有四种。一者有寻有伺静虑。二者喜俱行静虑。三者乐俱行静虑。四者舍俱行静虑。

云何菩萨善士静虑。谓此静虑略有五种。一者无爱味静虑。二者慈俱行静虑。三者悲俱行静虑。四者喜俱行静虑。五者舍俱行静虑。

云何菩萨一切种静虑。谓此静虑六种七种。总十三种。言六种者。一者善静虑。二者无记变化静虑。三者奢摩他品静虑。四者毗钵舍那品静虑。五者于自他利正审思惟静虑。六者能引神通威力功德静虑。言七种者。一者名缘静虑。二者义缘静虑。三者止相缘静虑。四者举相缘静虑。五者舍相缘静虑。六者现法乐住静虑。七者能饶益他静虑。如是十三种名为菩萨一切种静虑。

云何菩萨遂求静虑。谓此静虑略有八种。一者于诸毒药霜雹毒热鬼所魅等种种灾患。能息能成咒术所依静虑。二者于界互违所生众病。能除静虑。三者于诸饥馑大灾旱等现在前时。兴致甘雨静虑。四者于其种种人非人作水陆怖畏。能正拔济静虑。五者于乏饮食堕在旷野诸有情类。能施饮食静虑。六者于乏财位所化有情。能施种种财位静虑。七者于十方界放逸有情。能正谏诲静虑。八者于诸有情随所生起所应作事。能正造作静虑。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静虑。谓此静虑略有九种。一者神通变现调伏有情静虑。二者记说变现调伏有情静虑。三者教诫变现调伏有情静虑。四者于造恶者示现恶趣静虑。五者于失辩者能施辩才静虑。六者于失念者能施正念静虑。七者制造建立无颠倒论微妙赞颂摩怛理迦。能令正法久住静虑。八者于诸世间工巧业处。能引义利饶益有情。种种书算测度数印床座伞屧。如是等类种种差别资生众具。能随造作静虑。九者于生恶趣所化有情。为欲暂时息彼众苦。放大光明照触静虑。

云何菩萨清净静虑。谓此静虑略有十种。一者由世间净离诸爱味清净静虑。二者由出世净无有染污清净静虑。三者由加行净清净静虑。四者由得根本净清净静虑。五者由根本胜进净清净静虑。六者由入住出自在净清净静虑。七者舍静虑已复还证入自在净清净静虑。八者神通变现自在净清净静虑。九者离一切见趣净清净静虑。十者一切烦恼所知障净清净静虑。

如是静虑无量无边。能得菩萨大菩提果。菩萨依此圆满静虑波罗蜜多。能于无上正等菩提。速疾已证当证今证。

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慧品第十四
云何菩萨慧波罗蜜多。嗢拖南曰。

自性一切难  一切门善士
一切种遂求  二世乐清净
如是九种相  是名略说慧

谓九种相慧。名为菩萨慧波罗蜜多。一者自性慧。二者一切慧。三者难行慧。四者一切门慧。五者善士慧。六者一切种慧。七者遂求慧。八者此世他世乐慧。九者清净慧。

云何菩萨自性慧。谓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简择诸法。普缘一切五明处转。一内明处。二因明处。三医方明处。四声明处。五工业明处。当知即是菩萨一切慧之自性。

云何菩萨一切慧。当知此慧略有二种。一者世间慧。二者出世间慧。此二略说复有三种。一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二能于如所说五明处及三聚中决定善巧慧。三能作一切有情义利慧。若诸菩萨于离言说法无我性。或于真谛将欲觉悟。或于真谛正觉寤时。或于真谛觉寤已后所有妙慧。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无有分别离诸戏论。于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总相究达一切所知边际。远离增益损减二边顺入中道。是名菩萨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若诸菩萨于五明处决定善巧。广说如前力种性品应知其相。及于三聚中决定善巧。谓于能引义利法聚。能引非义利法聚。能引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皆如实知。于是八处所有妙慧善巧摄受。能速圆满广大无上妙智资粮。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一切有情义利。慧有十一种如前应知。即于彼位所有妙慧。当知是名饶益有情慧。

云何菩萨难行慧。当知此慧略有三种。若诸菩萨能知甚深法无我智。是名第一难行慧。若诸菩萨能了有情调伏方便智。是名第二难行慧。若诸菩萨了知一切所知境界无障碍智。是名第三最难行慧。

云何菩萨一切门慧。当知此慧略有四种。谓于声闻藏及菩萨藏所有胜妙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于能思择菩萨所应作应随转中。及菩萨所不应作应止息中。思择力所摄慧。及修习力所摄三摩呬多地无量慧。

云何菩萨善士慧。当知此慧略有五种。一听闻正法所集成慧。二内正作意俱行慧。三自他利行方便俱行慧。四于诸法法住法安立无颠倒中善决定慧。五舍烦恼慧。复有异门一微细慧。悟入所知如所有性故。二周备慧。悟入所知尽所有性故。三俱生慧。宿智资粮所集成故。四具教慧。能于诸佛已入大地诸菩萨众所闻法义具受持故。五具证慧。从净意乐地乃至到究竟地所摄受故。

云何菩萨一切种慧。当知此慧六种七种。总十三种。六种慧者。谓于诸谛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于究竟位尽智无生智。是名六慧。七种慧者。谓法智。类智。世俗智。神通智。相智。十力前行智。四道理中正道理智。

云何菩萨遂求慧。当知此慧略有八种。一依法异门智。所谓菩萨法无碍慧。二依法相智。所谓菩萨义无碍慧。三依法释词智。所谓菩萨释词无碍慧。四依法品类句差别智。所谓菩萨辩才无碍慧。五菩萨一切摧伏他论慧。六菩萨一切成立自论慧。七菩萨一切正训营为家属家产慧。八菩萨一切善解种种王正世务慧。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慧。当知此慧略有九种。谓诸菩萨于内明处。能善明净善安住慧。于医方明处。因明处。声明处。世工业明处。能善明净非安住慧。一切菩萨即用如是于五明处善明净慧以为依止。于他愚痴放逸怯弱勤修正行所化有情。如其次第示现教导赞励庆慰慧。

云何菩萨清净慧。当知此慧略有十种。于真实义有二种慧。谓由尽所有性。及如所有性取真实义故。于流转义有二种慧。谓取正因果故。于执受义有二种慧。谓颠倒不颠倒如实了知故。于方便义有二种慧。谓一切所应作。所不应作。如实了知故。于究竟义有二种慧。谓杂染如实了知杂染故。清净如实了知清净故。如是菩萨五义十种差别净慧。当知是名最胜净慧。

如是菩萨极善决定无量妙慧。能证菩萨大菩提果。菩萨依此能圆满慧波罗蜜多。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如是六种波罗蜜多。世尊彼彼素怛缆中处处散说。今于此中摄在一处略说应知。谓佛所说素怛缆中所有施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或标或释彼皆于此。或自性施广说乃至或清净施趣入摄受。如其所应皆当了知。如是所余如所宣说。戒乃至慧趣入摄受。如其所应亦当了知。又诸如来为菩萨时。所行一切菩萨行中。所有无量本生相应难行苦行。当知一切与施相应依止于施。如说其施。如是戒忍精进静虑慧。相应依止戒忍精进静虑慧。当知亦尔。或唯依施广说乃至或唯依慧。或杂依二或杂依三。或杂依四或杂依五。或杂依一切。六波罗蜜多皆应了知。

如是六种波罗蜜多。菩萨为证无上正等菩提果故。精勤修集是大白法溟。名大白法海。是一切有情一切种类圆满之因。名为涌施大宝泉池。又即如是所集无量福智资粮。更无余果可共相称。唯除无上正等菩提。

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摄事品第十五
云何菩萨四种摄事。嗢拖南曰。

自性一切难  一切门善士
一切种遂求  二世乐清净
如是九种相  名略说摄事

谓九种相摄事。名为菩萨四种摄事。一者自性摄事。二者一切摄事。三者难行摄事。四者一切门摄事。五者善士摄事。六者一切种摄事。七者遂求摄事。八者此世他世乐摄事。九者清净摄事。

云何菩萨自性爱语。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常乐宣说悦可意语谛语法语引摄义语。当知是名略说菩萨爱语自性。

云何菩萨一切爱语。谓此爱语略有三种。一者菩萨设慰喻语。由此语故菩萨恒时对诸有情。远离颦蹙先发善言。舒颜平视含笑。为先或问安隐吉祥。或问诸界调适。或问昼夜怡乐。或命前进善来。以是等相慰问有情。随世仪转顺睹人性。二者菩萨设庆悦语。由此语故菩萨若见有情妻子眷属财谷其所昌盛而不自知。如应觉悟以申庆悦。或知信戒闻舍慧增亦复庆悦。三者菩萨设胜益语。由此语故菩萨宣说一切种德圆满法教相应之语。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恒常现前以胜益语而为饶益。是名菩萨一切爱语差别应知。

云何略说如是菩萨一切爱语。当知此语略为二种。一随世仪轨语。二顺正法教语。若慰喻语若庆悦语。当知是名随世仪轨语。若胜益语。当知是名顺正法教语。

云何菩萨难行爱语。当知此语略有三种。若诸菩萨于能杀害怨家恶友。以善净心无秽浊心。思择为说。若慰喻语若庆悦语若胜益语。当知是名菩萨第一难行爱语。若诸菩萨于其上品愚痴钝根诸有情所。心无疑虑。思择为说种种法教。誓受疲劳。如理如法如善摄取。当知是名菩萨第二难行爱语。若诸菩萨于其谄诈欺诳亲教轨范尊长真实福田。行邪恶行诸有情所。无嫌恨心无恚恼心思择为说。若慰喻语若庆悦语若胜益语。当知是名菩萨第三难行爱语。

云何菩萨一切门爱语。当知此语略有四种。一欲断诸盖向善趣者。为说先时所应作法。二远离诸盖心调善者。为说增进四圣谛等相应正法。三在家出家多放逸者。无倒谏诲。方便令其出离放逸行住不放逸行。四于诸法中多疑惑者。为令当来离疑惑故。为说正法论义决择。

云何菩萨善士爱语。当知此语略有五种。谓诸菩萨为所化生。能说如来及诸菩萨有因缘法。有出离法。有所依法。有勇决法。有神变法。若所说法得处有因。制立学处。是故此法名有因缘。若所说法于所受学有毁犯者。施设还净。是故此法名有出离。若所说法四依所摄。施设无倒法律正行。是故此法名有所依。若所说法能正显示出一切苦不退还行。是故此法名有勇决。若所说法作三神变。一切所说终不唐捐。是故此法名有神变。

云何菩萨一切种爱语。当知此语六种七种。总十三种。言六种者。一于应听法开听爱语。二于应制法遮制爱语。三开示诸法法门爱语。四开示无倒法相爱语。五开示无倒训释诸法言词爱语。六开示无倒法句品类差别爱语。言七种者。一慰喻爱语。二庆悦爱语。三于他有情一切资具少希欲中一切所作及以正至少希欲中广恣爱语。四安慰种种惊怖爱语。五如理宣说所摄爱语。六为欲令他出不善处安住善处正见闻疑举呵爱语。七请他有力饶益爱语。如是菩萨十三种语。当知名为一切种爱语。

云何菩萨遂求爱语。当知此语略有八种。谓诸菩萨依四净语起八圣语。是名菩萨遂求爱语。四净语者。谓离妄语及以离间。粗恶。绮语。八圣语者。谓见言见。闻言闻。觉言觉。知言知。不见言不见。不闻言不闻。不觉言不觉。不知言不知。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爱语。当知此语略有九种。一说正法断亲属难愁忧爱语。二说正法断财位难愁忧爱语。三说正法断无病难愁忧爱语。四说正法断净戒难众苦爱语。五说正法断正见难众苦爱语。六说正法赞美净戒圆满爱语。七说正法赞美正见圆满爱语。八说正法赞美轨则圆满爱语。九说正法赞美正命圆满爱语。

云何菩萨清净爱语。当知此语有二十种。谓二十相宣说正法。应知如前力种性品。

云何菩萨利行。谓此利行。广如爱语应知其相。于利行中余差别义。我今当说。谓诸菩萨由一切品差别爱语。随说彼彼趣义利行。饶益有情故名利行。

云何菩萨自性利行。谓诸菩萨由彼爱语。为诸有情示现正理。随其所应于诸所学。随义利行法随法行。如是行中安住悲心无爱染心。劝导调伏安处建立。是名略说利行自性。

云何菩萨一切利行。当知此行略有二种。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即此利行复由三门。一于现法利劝导利行。二于后法利劝导利行。三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以法。业德招集。守护增长财位。当知是名于现法利劝导利行。由此能令从他获得广大名称及现法乐。由资具乐摄受安住。于后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弃舍财位。清净出家受乞求行以自存活。当知是名于后法利劝导利行。由此能令决定获得后法安乐。不必获得现法安乐。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令在家者或出家者渐次修行趣向离欲。当知是名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由此能令于现法中得身轻安。得心轻安。安乐而住。于后法中或生净天。或无余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

云何菩萨难行利行。当知此行略有三种。若诸菩萨于先未行胜善根因。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一难行利行。何以故。彼诸有情难劝导故。若诸菩萨于有善因现前执著广大财位众具圆满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二难行利行。何以故。彼于广大极放逸迹极放逸处。耽著转故。若诸菩萨于诸外道著本异道邪见邪行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三难行利行。何以故。彼于自宗愚痴执故。于正法律憎背执故。

云何菩萨一切门利行。当知此行略有四种。谓诸菩萨不信有情。于信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犯戒有情。于戒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恶慧有情。于慧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悭吝有情。于舍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

云何菩萨善士利行。当知此行略有五种。谓诸菩萨于真实义劝导有情。于应时宜劝导有情。于能引摄胜妙义利劝导有情。于诸有情柔软劝导。于诸有情慈心劝导。

云何菩萨一切种利行。当知此行六种七种。总十三种。云何六种。谓诸菩萨若诸有情应摄受者正摄受之。若诸有情应调伏者正调伏之。若诸有情憎背圣教除其恚恼。若诸有情处中住者令入圣教。若诸有情已入圣教。正于三乘令其成熟。若诸有情已成熟者令得解脱。云何七种。谓诸菩萨安处一分所化有情。于善资粮守护长养。所谓或依下乘出离。或复依于大乘出离。如令所化于善资粮守护长养。如是或于远离。或于心一境性。或于清净诸障。或于修习作意。正安处之。若有声闻独觉种性。即于声闻独觉乘中而正安处。若有如来种姓有情。即于无上正等菩提最上乘中而正安处。

云何菩萨遂求利行。当知此行略有八种。谓诸菩萨见诸有情。于应惭处为无惭缠之所缠绕。方便开解令离彼缠。如无惭缠如是。见有于应愧处为无愧缠之所缠绕。若惛沈缠若睡眠缠。若掉举缠若恶作缠嫉缠悭缠之所缠绕。方便开解令离彼缠。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利行。当知此行略有九种。谓诸菩萨于他有情。依净身业。劝令远离一切杀生。劝令远离诸不与取。劝令远离诸欲邪行。劝令远离一切窣罗若迷隶耶及以末陀放逸处酒。依净语业。劝令远离一切妄语劝令远离诸离间语。劝令远离诸粗恶语。劝令远离一切绮语。依净意业。劝令远离一切贪欲嗔恚邪见。

云何菩萨清净利行。当知此行略有十种。谓诸菩萨于诸有情。依外清净有五利行。依内清净有五利行。云何菩萨于诸有情依外清净有五利行。一无罪利行。二不转利行。三渐次利行。四遍行利行。五如应利行。谓诸菩萨于诸有情杂恶行者。先恶行者。有罪行者。杂染行者。于诸善中能正安处。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无罪利行。又诸菩萨于诸有情。不于非解脱非定清净处求为真解脱求为定清净者即于其中能正劝导。是名菩萨于诸有情不转利行。又诸菩萨于诸有情先审观察。知劣慧者为说浅法。随转粗近教授教诫。知中慧者为说中法随转处中教授教诫。知广慧者为说深法随转幽微教授教诫。令其渐次修集善品。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渐次利行。又诸菩萨于诸四姓乃至天人一切有情。随力随能行义利行求利乐者。即于其中随类劝导。是名菩萨于诸有情遍行利行。又诸菩萨于诸有情。若于自义诸善法品。随下中上功能差别。可劝导者。及由方便功能差别。可劝导者。随其所应。于彼如彼方便劝导。是名菩萨于诸有情如应利行。是名菩萨于诸有情。依外清净五种利行。云何菩萨于诸有情依内清净五种利行。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起广大悲意乐。现前而行利行。又诸菩萨于诸有情。所作义利。虽受一切大苦劬劳。而心无倦深生欢喜。为诸有情而行利行。又诸菩萨虽现安处最胜第一圆满财位。而自谦下如奴如仆。亦如孝子旃荼罗子。其心卑屈离憍离慢及离我执。于诸有情而行利行。又诸菩萨于诸有情。心无爱染无有虚伪。真实哀怜而行利行。又诸菩萨于诸有情。生起毕竟无复退转慈愍之心。而行利行。

是名菩萨于诸有情依内清净五种利行。如是依于内外清净各五利行。总有十种。是名菩萨清净利行。

云何菩萨同事。谓诸菩萨若于是义于是善根劝他受学。即于此义于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现受学。如是菩萨与他事同。故名同事。所化有情知此菩萨所修同事。便于自己受学善根。坚固决定无有退转。何以故。彼作是思。菩萨劝我所受学者。定能为我利益安乐。由此菩萨所授我者。即于其中自现行故。无有知无利益安乐自现行者。非诸菩萨如是同事劝导有情。他得诘言汝自于善不能受学。

云何以善殷勤劝导数数教授教诫于他。汝应从他殷勤咨受教授教诫。有诸菩萨是他同事。而不自显与他同事。有诸菩萨非他同事。而自显现与他同事。有诸菩萨是他同事。亦自显现与他同事。有诸菩萨非他同事。亦不自显与他同事。第一句者。谓有菩萨与诸菩萨功德威力皆悉平等。于菩萨道自谓为师功德威力与等。菩萨隐自善故而不显己功德威力。第二句者。谓诸菩萨见有下劣信解有情于甚深处心生怖畏便正思择为欲方便化导彼故。自现己身与其同法。所谓下于旃茶罗类乃至狗类。欲作饶益欲除灾患欲调欲化。故思于彼旃茶罗狗同分中生。第三句者。谓诸菩萨见所化者所受善根犹可摇动。为令坚住现与同事或等或增。第四句者。谓诸菩萨自行放逸弃舍他事。

如是已说多种施戒。广说乃至最后同事。其中所有波罗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所有摄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当知略说菩萨一切善法作业。

又如前说。多种施戒广说乃至最后同事。如是众多助菩提分无量善法。由三因缘应知现行。由二因缘应知最胜。由三因缘应知清净。谓由身语意三因缘故。应知现行。彼诸善法由广大故无杂染故。应知最胜。亦名无上亦名不共。当知此中由有情无别故。事无别故时无别故。名为广大。有情无别者。谓诸菩萨普于一切有情处所。普为一切法界有情。修行如是施等善根。非专为己。事无别者。谓诸菩萨普于一切及一切种施等善根。精勤受学。时无别者。谓诸菩萨恒常无间不离加行不舍善轭。若昼若夜现法后法。即由此因施等善根常行无替。当知此中由四种相成无杂染。谓诸菩萨怀欢喜心修诸善法。由是因缘无苦无忧无诸变悔。又诸菩萨不损恼他不著见趣不杂恶行。修行施等无量善根。又诸菩萨殷重遍体。于其施等无量善法。唯见功德唯见真实唯见寂静。极善决定不从他缘非余引夺而正受学。又诸菩萨不因所修施等善法悕异熟果。或转轮王或天帝释或魔或梵。亦不于他悕求返报。无所依止。不依一切利养恭敬世俗名誉。乃至不依养活身命。由如是相净欢喜俱无不平等。殷重无依修行施等。广说乃至同事。为后无量善法。名无杂染。由炽然故无动转故善清净故。应知清净。若诸菩萨已入清净意乐地者。一切善根炽然无动。言炽然者。谓此菩萨意乐净故。一切善法不由思择炽盛现前。言无动者。谓此菩萨意乐净故。随所获得随所积集。所有善法皆无退转。于当来世能无退减。如是菩萨随所经历彼彼日夜。随所过度彼彼自身。所有善法如明分月唯增无减。若诸菩萨住到究竟地。或系属一生最后有者。所有善法。名善清净。此上更无菩萨地摄胜净法故。如是施等同事。为后无量善法。三因缘故应知现行。二因缘故应知最胜。三因缘故应知清净。

此中所有一切施一切戒。广说乃至一切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无上正等菩提金刚坚固身正法久住果。此中所有难行施难行戒。广说乃至难行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成就无等希奇法果。此中所有一切门施一切门戒。广说乃至一切门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一切最胜有情天人所供养果。此中所有善士施善士戒。广说乃至善士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于诸有情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及以非想非非想处。于此一切有情类中最尊胜果。此中所有一切种施一切种戒。广说乃至一切种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无量殊胜福德所摄三十有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庄严身果。此中所有遂求施遂求戒。广说乃至遂求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坐菩提座一切魔怨不能恼触不倾动果。此中所有此世他世乐施此世他世乐戒。广说乃至此世他世乐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最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乐果。此中所有清净施清净戒。广说乃至清净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四一切种清净果。谓所依净所缘净心净智净。亦感如来三不护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一切不共佛法极清净果。如是菩萨施等善法。能感无上到究竟果。当知亦感生死流转顺菩萨行所余无量无边可爱无罪胜果。

内学智慧-世界内学智慧学会官方网站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三

弥勒菩萨说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静虑品第十三
云何菩萨静虑波罗蜜多。嗢拖南曰。

自性一切难  一切门善士
一切种遂求  二世乐清净
如是九种相  名略说静虑

谓九种相静虑。名为菩萨静虑波罗蜜多。一者自性静虑。二者一切静虑。三者难行静虑。四者一切门静虑。五者善士静虑。六者一切种静虑。七者遂求静虑。八者此世他世乐静虑。九者清净静虑。

云何菩萨自性静虑。谓诸菩萨于菩萨藏闻思为先。所有妙善世出出间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或双运道。俱通二品。当知即是菩萨所有静虑自性。

云何菩萨一切静虑。谓此静虑略有二种。一者世间静虑。二者出世间静虑。当知此二随其所应复有三种。一者现法乐住静虑。二者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三者饶益有情静虑。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最极寂静远离憍举。离诸爱味泯一切相。当知是名菩萨现法乐住静虑。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种种殊胜不可思议不可度量十力种姓所摄等持。如是等持。一切声闻及独觉等不知其名。何况能入。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一切菩萨解脱胜处遍处无碍解无诤愿智等。共诸声闻所有功德。当知是名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菩萨饶益有情静虑有十一种。如前应知。谓诸菩萨依止静虑。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于有苦者能为除苦。于诸有情能如理说。于有恩者知恩知惠现前酬报。于诸怖畏能为救护。于丧失处能解愁忧。于有匮乏施与资财。于诸大众善能匡御。于诸有情善随心转。于实有德赞美令喜。于诸有过能正调伏。为物现通恐怖引摄。如是一切总名菩萨一切静虑。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云何菩萨难行静虑。谓此静虑略有三种。若诸菩萨已能安住广大殊胜。极善成熟多所引发诸静虑住。随自欲乐舍彼最胜诸静虑乐。愍有情故。等观无量利有情事。为诸有情义利成熟故。意思择还生欲界。当知是名菩萨第一难行静虑。若诸菩萨依止静虑。能发种种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超过一切声闻独觉所行境界菩萨等持。当知是名菩萨第二难行静虑。若诸菩萨依止静虑。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当知是名菩萨第三难行静虑。

云何菩萨一切门静虑。谓此静虑略有四种。一者有寻有伺静虑。二者喜俱行静虑。三者乐俱行静虑。四者舍俱行静虑。

云何菩萨善士静虑。谓此静虑略有五种。一者无爱味静虑。二者慈俱行静虑。三者悲俱行静虑。四者喜俱行静虑。五者舍俱行静虑。

云何菩萨一切种静虑。谓此静虑六种七种。总十三种。言六种者。一者善静虑。二者无记变化静虑。三者奢摩他品静虑。四者毗钵舍那品静虑。五者于自他利正审思惟静虑。六者能引神通威力功德静虑。言七种者。一者名缘静虑。二者义缘静虑。三者止相缘静虑。四者举相缘静虑。五者舍相缘静虑。六者现法乐住静虑。七者能饶益他静虑。如是十三种名为菩萨一切种静虑。

云何菩萨遂求静虑。谓此静虑略有八种。一者于诸毒药霜雹毒热鬼所魅等种种灾患。能息能成咒术所依静虑。二者于界互违所生众病。能除静虑。三者于诸饥馑大灾旱等现在前时。兴致甘雨静虑。四者于其种种人非人作水陆怖畏。能正拔济静虑。五者于乏饮食堕在旷野诸有情类。能施饮食静虑。六者于乏财位所化有情。能施种种财位静虑。七者于十方界放逸有情。能正谏诲静虑。八者于诸有情随所生起所应作事。能正造作静虑。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静虑。谓此静虑略有九种。一者神通变现调伏有情静虑。二者记说变现调伏有情静虑。三者教诫变现调伏有情静虑。四者于造恶者示现恶趣静虑。五者于失辩者能施辩才静虑。六者于失念者能施正念静虑。七者制造建立无颠倒论微妙赞颂摩怛理迦。能令正法久住静虑。八者于诸世间工巧业处。能引义利饶益有情。种种书算测度数印床座伞屧。如是等类种种差别资生众具。能随造作静虑。九者于生恶趣所化有情。为欲暂时息彼众苦。放大光明照触静虑。

云何菩萨清净静虑。谓此静虑略有十种。一者由世间净离诸爱味清净静虑。二者由出世净无有染污清净静虑。三者由加行净清净静虑。四者由得根本净清净静虑。五者由根本胜进净清净静虑。六者由入住出自在净清净静虑。七者舍静虑已复还证入自在净清净静虑。八者神通变现自在净清净静虑。九者离一切见趣净清净静虑。十者一切烦恼所知障净清净静虑。

如是静虑无量无边。能得菩萨大菩提果。菩萨依此圆满静虑波罗蜜多。能于无上正等菩提。速疾已证当证今证。

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慧品第十四
云何菩萨慧波罗蜜多。嗢拖南曰。

自性一切难  一切门善士
一切种遂求  二世乐清净
如是九种相  是名略说慧

谓九种相慧。名为菩萨慧波罗蜜多。一者自性慧。二者一切慧。三者难行慧。四者一切门慧。五者善士慧。六者一切种慧。七者遂求慧。八者此世他世乐慧。九者清净慧。

云何菩萨自性慧。谓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简择诸法。普缘一切五明处转。一内明处。二因明处。三医方明处。四声明处。五工业明处。当知即是菩萨一切慧之自性。

云何菩萨一切慧。当知此慧略有二种。一者世间慧。二者出世间慧。此二略说复有三种。一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二能于如所说五明处及三聚中决定善巧慧。三能作一切有情义利慧。若诸菩萨于离言说法无我性。或于真谛将欲觉悟。或于真谛正觉寤时。或于真谛觉寤已后所有妙慧。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无有分别离诸戏论。于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总相究达一切所知边际。远离增益损减二边顺入中道。是名菩萨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若诸菩萨于五明处决定善巧。广说如前力种性品应知其相。及于三聚中决定善巧。谓于能引义利法聚。能引非义利法聚。能引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皆如实知。于是八处所有妙慧善巧摄受。能速圆满广大无上妙智资粮。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一切有情义利。慧有十一种如前应知。即于彼位所有妙慧。当知是名饶益有情慧。

云何菩萨难行慧。当知此慧略有三种。若诸菩萨能知甚深法无我智。是名第一难行慧。若诸菩萨能了有情调伏方便智。是名第二难行慧。若诸菩萨了知一切所知境界无障碍智。是名第三最难行慧。

云何菩萨一切门慧。当知此慧略有四种。谓于声闻藏及菩萨藏所有胜妙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于能思择菩萨所应作应随转中。及菩萨所不应作应止息中。思择力所摄慧。及修习力所摄三摩呬多地无量慧。

云何菩萨善士慧。当知此慧略有五种。一听闻正法所集成慧。二内正作意俱行慧。三自他利行方便俱行慧。四于诸法法住法安立无颠倒中善决定慧。五舍烦恼慧。复有异门一微细慧。悟入所知如所有性故。二周备慧。悟入所知尽所有性故。三俱生慧。宿智资粮所集成故。四具教慧。能于诸佛已入大地诸菩萨众所闻法义具受持故。五具证慧。从净意乐地乃至到究竟地所摄受故。

云何菩萨一切种慧。当知此慧六种七种。总十三种。六种慧者。谓于诸谛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于究竟位尽智无生智。是名六慧。七种慧者。谓法智。类智。世俗智。神通智。相智。十力前行智。四道理中正道理智。

云何菩萨遂求慧。当知此慧略有八种。一依法异门智。所谓菩萨法无碍慧。二依法相智。所谓菩萨义无碍慧。三依法释词智。所谓菩萨释词无碍慧。四依法品类句差别智。所谓菩萨辩才无碍慧。五菩萨一切摧伏他论慧。六菩萨一切成立自论慧。七菩萨一切正训营为家属家产慧。八菩萨一切善解种种王正世务慧。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慧。当知此慧略有九种。谓诸菩萨于内明处。能善明净善安住慧。于医方明处。因明处。声明处。世工业明处。能善明净非安住慧。一切菩萨即用如是于五明处善明净慧以为依止。于他愚痴放逸怯弱勤修正行所化有情。如其次第示现教导赞励庆慰慧。

云何菩萨清净慧。当知此慧略有十种。于真实义有二种慧。谓由尽所有性。及如所有性取真实义故。于流转义有二种慧。谓取正因果故。于执受义有二种慧。谓颠倒不颠倒如实了知故。于方便义有二种慧。谓一切所应作。所不应作。如实了知故。于究竟义有二种慧。谓杂染如实了知杂染故。清净如实了知清净故。如是菩萨五义十种差别净慧。当知是名最胜净慧。

如是菩萨极善决定无量妙慧。能证菩萨大菩提果。菩萨依此能圆满慧波罗蜜多。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如是六种波罗蜜多。世尊彼彼素怛缆中处处散说。今于此中摄在一处略说应知。谓佛所说素怛缆中所有施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或标或释彼皆于此。或自性施广说乃至或清净施趣入摄受。如其所应皆当了知。如是所余如所宣说。戒乃至慧趣入摄受。如其所应亦当了知。又诸如来为菩萨时。所行一切菩萨行中。所有无量本生相应难行苦行。当知一切与施相应依止于施。如说其施。如是戒忍精进静虑慧。相应依止戒忍精进静虑慧。当知亦尔。或唯依施广说乃至或唯依慧。或杂依二或杂依三。或杂依四或杂依五。或杂依一切。六波罗蜜多皆应了知。

如是六种波罗蜜多。菩萨为证无上正等菩提果故。精勤修集是大白法溟。名大白法海。是一切有情一切种类圆满之因。名为涌施大宝泉池。又即如是所集无量福智资粮。更无余果可共相称。唯除无上正等菩提。

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摄事品第十五
云何菩萨四种摄事。嗢拖南曰。

自性一切难  一切门善士
一切种遂求  二世乐清净
如是九种相  名略说摄事

谓九种相摄事。名为菩萨四种摄事。一者自性摄事。二者一切摄事。三者难行摄事。四者一切门摄事。五者善士摄事。六者一切种摄事。七者遂求摄事。八者此世他世乐摄事。九者清净摄事。

云何菩萨自性爱语。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常乐宣说悦可意语谛语法语引摄义语。当知是名略说菩萨爱语自性。

云何菩萨一切爱语。谓此爱语略有三种。一者菩萨设慰喻语。由此语故菩萨恒时对诸有情。远离颦蹙先发善言。舒颜平视含笑。为先或问安隐吉祥。或问诸界调适。或问昼夜怡乐。或命前进善来。以是等相慰问有情。随世仪转顺睹人性。二者菩萨设庆悦语。由此语故菩萨若见有情妻子眷属财谷其所昌盛而不自知。如应觉悟以申庆悦。或知信戒闻舍慧增亦复庆悦。三者菩萨设胜益语。由此语故菩萨宣说一切种德圆满法教相应之语。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恒常现前以胜益语而为饶益。是名菩萨一切爱语差别应知。

云何略说如是菩萨一切爱语。当知此语略为二种。一随世仪轨语。二顺正法教语。若慰喻语若庆悦语。当知是名随世仪轨语。若胜益语。当知是名顺正法教语。

云何菩萨难行爱语。当知此语略有三种。若诸菩萨于能杀害怨家恶友。以善净心无秽浊心。思择为说。若慰喻语若庆悦语若胜益语。当知是名菩萨第一难行爱语。若诸菩萨于其上品愚痴钝根诸有情所。心无疑虑。思择为说种种法教。誓受疲劳。如理如法如善摄取。当知是名菩萨第二难行爱语。若诸菩萨于其谄诈欺诳亲教轨范尊长真实福田。行邪恶行诸有情所。无嫌恨心无恚恼心思择为说。若慰喻语若庆悦语若胜益语。当知是名菩萨第三难行爱语。

云何菩萨一切门爱语。当知此语略有四种。一欲断诸盖向善趣者。为说先时所应作法。二远离诸盖心调善者。为说增进四圣谛等相应正法。三在家出家多放逸者。无倒谏诲。方便令其出离放逸行住不放逸行。四于诸法中多疑惑者。为令当来离疑惑故。为说正法论义决择。

云何菩萨善士爱语。当知此语略有五种。谓诸菩萨为所化生。能说如来及诸菩萨有因缘法。有出离法。有所依法。有勇决法。有神变法。若所说法得处有因。制立学处。是故此法名有因缘。若所说法于所受学有毁犯者。施设还净。是故此法名有出离。若所说法四依所摄。施设无倒法律正行。是故此法名有所依。若所说法能正显示出一切苦不退还行。是故此法名有勇决。若所说法作三神变。一切所说终不唐捐。是故此法名有神变。

云何菩萨一切种爱语。当知此语六种七种。总十三种。言六种者。一于应听法开听爱语。二于应制法遮制爱语。三开示诸法法门爱语。四开示无倒法相爱语。五开示无倒训释诸法言词爱语。六开示无倒法句品类差别爱语。言七种者。一慰喻爱语。二庆悦爱语。三于他有情一切资具少希欲中一切所作及以正至少希欲中广恣爱语。四安慰种种惊怖爱语。五如理宣说所摄爱语。六为欲令他出不善处安住善处正见闻疑举呵爱语。七请他有力饶益爱语。如是菩萨十三种语。当知名为一切种爱语。

云何菩萨遂求爱语。当知此语略有八种。谓诸菩萨依四净语起八圣语。是名菩萨遂求爱语。四净语者。谓离妄语及以离间。粗恶。绮语。八圣语者。谓见言见。闻言闻。觉言觉。知言知。不见言不见。不闻言不闻。不觉言不觉。不知言不知。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爱语。当知此语略有九种。一说正法断亲属难愁忧爱语。二说正法断财位难愁忧爱语。三说正法断无病难愁忧爱语。四说正法断净戒难众苦爱语。五说正法断正见难众苦爱语。六说正法赞美净戒圆满爱语。七说正法赞美正见圆满爱语。八说正法赞美轨则圆满爱语。九说正法赞美正命圆满爱语。

云何菩萨清净爱语。当知此语有二十种。谓二十相宣说正法。应知如前力种性品。

云何菩萨利行。谓此利行。广如爱语应知其相。于利行中余差别义。我今当说。谓诸菩萨由一切品差别爱语。随说彼彼趣义利行。饶益有情故名利行。

云何菩萨自性利行。谓诸菩萨由彼爱语。为诸有情示现正理。随其所应于诸所学。随义利行法随法行。如是行中安住悲心无爱染心。劝导调伏安处建立。是名略说利行自性。

云何菩萨一切利行。当知此行略有二种。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即此利行复由三门。一于现法利劝导利行。二于后法利劝导利行。三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以法。业德招集。守护增长财位。当知是名于现法利劝导利行。由此能令从他获得广大名称及现法乐。由资具乐摄受安住。于后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弃舍财位。清净出家受乞求行以自存活。当知是名于后法利劝导利行。由此能令决定获得后法安乐。不必获得现法安乐。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令在家者或出家者渐次修行趣向离欲。当知是名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由此能令于现法中得身轻安。得心轻安。安乐而住。于后法中或生净天。或无余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

云何菩萨难行利行。当知此行略有三种。若诸菩萨于先未行胜善根因。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一难行利行。何以故。彼诸有情难劝导故。若诸菩萨于有善因现前执著广大财位众具圆满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二难行利行。何以故。彼于广大极放逸迹极放逸处。耽著转故。若诸菩萨于诸外道著本异道邪见邪行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三难行利行。何以故。彼于自宗愚痴执故。于正法律憎背执故。

云何菩萨一切门利行。当知此行略有四种。谓诸菩萨不信有情。于信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犯戒有情。于戒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恶慧有情。于慧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悭吝有情。于舍圆满殷勤劝导乃至建立。

云何菩萨善士利行。当知此行略有五种。谓诸菩萨于真实义劝导有情。于应时宜劝导有情。于能引摄胜妙义利劝导有情。于诸有情柔软劝导。于诸有情慈心劝导。

云何菩萨一切种利行。当知此行六种七种。总十三种。云何六种。谓诸菩萨若诸有情应摄受者正摄受之。若诸有情应调伏者正调伏之。若诸有情憎背圣教除其恚恼。若诸有情处中住者令入圣教。若诸有情已入圣教。正于三乘令其成熟。若诸有情已成熟者令得解脱。云何七种。谓诸菩萨安处一分所化有情。于善资粮守护长养。所谓或依下乘出离。或复依于大乘出离。如令所化于善资粮守护长养。如是或于远离。或于心一境性。或于清净诸障。或于修习作意。正安处之。若有声闻独觉种性。即于声闻独觉乘中而正安处。若有如来种姓有情。即于无上正等菩提最上乘中而正安处。

云何菩萨遂求利行。当知此行略有八种。谓诸菩萨见诸有情。于应惭处为无惭缠之所缠绕。方便开解令离彼缠。如无惭缠如是。见有于应愧处为无愧缠之所缠绕。若惛沈缠若睡眠缠。若掉举缠若恶作缠嫉缠悭缠之所缠绕。方便开解令离彼缠。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利行。当知此行略有九种。谓诸菩萨于他有情。依净身业。劝令远离一切杀生。劝令远离诸不与取。劝令远离诸欲邪行。劝令远离一切窣罗若迷隶耶及以末陀放逸处酒。依净语业。劝令远离一切妄语劝令远离诸离间语。劝令远离诸粗恶语。劝令远离一切绮语。依净意业。劝令远离一切贪欲嗔恚邪见。

云何菩萨清净利行。当知此行略有十种。谓诸菩萨于诸有情。依外清净有五利行。依内清净有五利行。云何菩萨于诸有情依外清净有五利行。一无罪利行。二不转利行。三渐次利行。四遍行利行。五如应利行。谓诸菩萨于诸有情杂恶行者。先恶行者。有罪行者。杂染行者。于诸善中能正安处。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无罪利行。又诸菩萨于诸有情。不于非解脱非定清净处求为真解脱求为定清净者即于其中能正劝导。是名菩萨于诸有情不转利行。又诸菩萨于诸有情先审观察。知劣慧者为说浅法。随转粗近教授教诫。知中慧者为说中法随转处中教授教诫。知广慧者为说深法随转幽微教授教诫。令其渐次修集善品。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渐次利行。又诸菩萨于诸四姓乃至天人一切有情。随力随能行义利行求利乐者。即于其中随类劝导。是名菩萨于诸有情遍行利行。又诸菩萨于诸有情。若于自义诸善法品。随下中上功能差别。可劝导者。及由方便功能差别。可劝导者。随其所应。于彼如彼方便劝导。是名菩萨于诸有情如应利行。是名菩萨于诸有情。依外清净五种利行。云何菩萨于诸有情依内清净五种利行。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起广大悲意乐。现前而行利行。又诸菩萨于诸有情。所作义利。虽受一切大苦劬劳。而心无倦深生欢喜。为诸有情而行利行。又诸菩萨虽现安处最胜第一圆满财位。而自谦下如奴如仆。亦如孝子旃荼罗子。其心卑屈离憍离慢及离我执。于诸有情而行利行。又诸菩萨于诸有情。心无爱染无有虚伪。真实哀怜而行利行。又诸菩萨于诸有情。生起毕竟无复退转慈愍之心。而行利行。

是名菩萨于诸有情依内清净五种利行。如是依于内外清净各五利行。总有十种。是名菩萨清净利行。

云何菩萨同事。谓诸菩萨若于是义于是善根劝他受学。即于此义于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现受学。如是菩萨与他事同。故名同事。所化有情知此菩萨所修同事。便于自己受学善根。坚固决定无有退转。何以故。彼作是思。菩萨劝我所受学者。定能为我利益安乐。由此菩萨所授我者。即于其中自现行故。无有知无利益安乐自现行者。非诸菩萨如是同事劝导有情。他得诘言汝自于善不能受学。

云何以善殷勤劝导数数教授教诫于他。汝应从他殷勤咨受教授教诫。有诸菩萨是他同事。而不自显与他同事。有诸菩萨非他同事。而自显现与他同事。有诸菩萨是他同事。亦自显现与他同事。有诸菩萨非他同事。亦不自显与他同事。第一句者。谓有菩萨与诸菩萨功德威力皆悉平等。于菩萨道自谓为师功德威力与等。菩萨隐自善故而不显己功德威力。第二句者。谓诸菩萨见有下劣信解有情于甚深处心生怖畏便正思择为欲方便化导彼故。自现己身与其同法。所谓下于旃茶罗类乃至狗类。欲作饶益欲除灾患欲调欲化。故思于彼旃茶罗狗同分中生。第三句者。谓诸菩萨见所化者所受善根犹可摇动。为令坚住现与同事或等或增。第四句者。谓诸菩萨自行放逸弃舍他事。

如是已说多种施戒。广说乃至最后同事。其中所有波罗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所有摄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当知略说菩萨一切善法作业。

又如前说。多种施戒广说乃至最后同事。如是众多助菩提分无量善法。由三因缘应知现行。由二因缘应知最胜。由三因缘应知清净。谓由身语意三因缘故。应知现行。彼诸善法由广大故无杂染故。应知最胜。亦名无上亦名不共。当知此中由有情无别故。事无别故时无别故。名为广大。有情无别者。谓诸菩萨普于一切有情处所。普为一切法界有情。修行如是施等善根。非专为己。事无别者。谓诸菩萨普于一切及一切种施等善根。精勤受学。时无别者。谓诸菩萨恒常无间不离加行不舍善轭。若昼若夜现法后法。即由此因施等善根常行无替。当知此中由四种相成无杂染。谓诸菩萨怀欢喜心修诸善法。由是因缘无苦无忧无诸变悔。又诸菩萨不损恼他不著见趣不杂恶行。修行施等无量善根。又诸菩萨殷重遍体。于其施等无量善法。唯见功德唯见真实唯见寂静。极善决定不从他缘非余引夺而正受学。又诸菩萨不因所修施等善法悕异熟果。或转轮王或天帝释或魔或梵。亦不于他悕求返报。无所依止。不依一切利养恭敬世俗名誉。乃至不依养活身命。由如是相净欢喜俱无不平等。殷重无依修行施等。广说乃至同事。为后无量善法。名无杂染。由炽然故无动转故善清净故。应知清净。若诸菩萨已入清净意乐地者。一切善根炽然无动。言炽然者。谓此菩萨意乐净故。一切善法不由思择炽盛现前。言无动者。谓此菩萨意乐净故。随所获得随所积集。所有善法皆无退转。于当来世能无退减。如是菩萨随所经历彼彼日夜。随所过度彼彼自身。所有善法如明分月唯增无减。若诸菩萨住到究竟地。或系属一生最后有者。所有善法。名善清净。此上更无菩萨地摄胜净法故。如是施等同事。为后无量善法。三因缘故应知现行。二因缘故应知最胜。三因缘故应知清净。

此中所有一切施一切戒。广说乃至一切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无上正等菩提金刚坚固身正法久住果。此中所有难行施难行戒。广说乃至难行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成就无等希奇法果。此中所有一切门施一切门戒。广说乃至一切门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一切最胜有情天人所供养果。此中所有善士施善士戒。广说乃至善士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于诸有情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及以非想非非想处。于此一切有情类中最尊胜果。此中所有一切种施一切种戒。广说乃至一切种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无量殊胜福德所摄三十有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庄严身果。此中所有遂求施遂求戒。广说乃至遂求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坐菩提座一切魔怨不能恼触不倾动果。此中所有此世他世乐施此世他世乐戒。广说乃至此世他世乐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最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乐果。此中所有清净施清净戒。广说乃至清净同事。若多修习若善清净若具圆满。能感如来四一切种清净果。谓所依净所缘净心净智净。亦感如来三不护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一切不共佛法极清净果。如是菩萨施等善法。能感无上到究竟果。当知亦感生死流转顺菩萨行所余无量无边可爱无罪胜果。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内学智慧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三

世界内学智慧学会

英文简称(WEMPA),总部设在香港,是经香港特区政府批准成立的非盈利性质的社会团体。 我们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地内学智慧的研修与推广发展,在内学研修的发展方向和内典文化传播方面进行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关于WEMPA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